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3)
2023(3472)
2022(2836)
2021(2915)
2020(2214)
2019(5171)
2018(5221)
2017(7807)
2016(5213)
2015(5901)
2014(5954)
2013(4780)
2012(4504)
2011(4142)
2010(4503)
2009(3758)
2008(3617)
2007(3452)
2006(3282)
2005(2936)
作者
(11265)
(9262)
(9200)
(8848)
(6019)
(4523)
(4351)
(3861)
(3476)
(3377)
(3287)
(3083)
(2982)
(2969)
(2946)
(2936)
(2931)
(2767)
(2723)
(2621)
(2572)
(2346)
(2243)
(2223)
(2199)
(2181)
(2097)
(2029)
(1943)
(1895)
学科
教育(18668)
中国(10910)
(9852)
经济(9831)
(6543)
理论(6177)
管理(6032)
教学(5445)
(5010)
(4744)
企业(4744)
(4171)
(3954)
发展(3872)
(3750)
(3541)
政治(3508)
技术(3487)
思想(3463)
研究(3361)
改革(3159)
高等(3099)
思想政治(2988)
政治教育(2988)
治教(2988)
德育(2962)
方法(2862)
教育改革(2794)
学校(2621)
农业(2493)
机构
大学(65360)
学院(59485)
教育(26210)
研究(26115)
(20037)
师范(19988)
(17505)
经济(16912)
师范大学(16868)
(15744)
管理(14835)
科学(14108)
(12524)
理学(12468)
理学院(12171)
中国(12099)
管理学(11791)
管理学院(11638)
研究所(11430)
北京(11129)
职业(10935)
(10502)
技术(10456)
教育学(10214)
中心(10195)
(9294)
(8396)
(7778)
研究院(7619)
教育学院(7505)
基金
项目(36102)
研究(35100)
科学(30067)
教育(25011)
基金(22679)
社会(20191)
(19677)
国家(18900)
社会科(18602)
社会科学(18595)
成果(17068)
编号(16839)
课题(15237)
(15029)
(14839)
科学基金(14761)
(13397)
规划(11200)
基金项目(10686)
(10194)
(10147)
项目编号(9985)
(9867)
重点(9781)
教育部(9642)
(9092)
研究成果(9027)
(8956)
(8908)
阶段(8889)
期刊
教育(44895)
研究(30485)
中国(23159)
(20672)
经济(20672)
职业(10680)
技术(9008)
学报(7589)
大学(7349)
技术教育(6983)
职业技术(6983)
职业技术教育(6983)
科学(6897)
(6197)
(5817)
(5571)
论坛(5571)
管理(5490)
高等(5152)
学学(5047)
成人(4680)
成人教育(4680)
高等教育(4583)
(4304)
农业(4250)
比较(3782)
发展(3744)
(3744)
职教(3615)
财经(3595)
共检索到104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钱晓菲  
约翰逊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历史贡献从未得到应有的评价,这成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个未解之谜。传统的男性中心教育史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约翰逊本人长期专注于推广有机教育学校实验、为学校募集更多经费而无暇参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的工作,她始终坚持激进的儿童中心论而难以适应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意识形态的转变,同样是其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快速湮没的关键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斌贤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与20世纪美国教育 由于对进步主义教育原理的不同态度,因而在评价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发展的贡献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只限于少数几所大学的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及其实验学校,因此,它对美国教育的实际影响是极为有限的。或者认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胜利,但从来没有得到付诸实践的机会,因而对教育实际作用甚微。与此相对立的见解则认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20世纪美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全面的、深刻的革命性影响。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的一个重要章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桂香  
20世纪70年代女性史兴起后,进步主义教育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重要研究主题。基于对男性主导的进步主义教育研究的批判,女性主义者对杜威的生活经历与教育思想进行性别分析,同时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中添加被忽视女性的贡献,掀起重寻女性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研究者关注到女性群体内部种族与阶级等差异,黑人女性的教育活动被纳入研究视野;在历史书写上不再满足于事实的陈述,将性别纳入社会权力系统中寻求话语分析。从简单添加到关注内部差异、从还原女性贡献到追寻历史解释,研究路径的转变体现美国史学与女性史学发展变迁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20世纪世界教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重要现象。这种重要性不仅来自它的广泛影响,更主要地体现在长达70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提出了一系列现代教育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进步主义是美国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潮,对20世纪美国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及其变迁轨迹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关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歧见颇多。尽管进步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思潮、一个运动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梳理百余年进步主义教育概念史,对各个时期出现的各种界定进行划分和辨析可以发现,进步主义教育的本质在于强调教育应该以儿童作为出发点,以儿童的整体发展为目的。进步主义教育是一种"儿童在中心"而非"儿童是中心"的教育观念,由此改变了教育思考和实践的方向,深刻影响了20世纪美国教育演变的轨迹,成为20世纪世界教育的重要遗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斌贤  
从1919—1929年,一大批进步主义学校先后建立。20年代后期,进步主义教育协会曾公布了一个它认可的进步主义学校名单,共计55所。其中4所为私立学校、6所为大学和教育学院的附属实验学校,45所为公立学校。这种状况与早期进步主义学校显然是不同的。进步主义学校“属性”的这种变化,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的宗旨是直接相关的,同时也反映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拓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咏诗  
高等学校的校长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吴咏诗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且是教育领域里的专门家,应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并能在理论、实践或者两者的结合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作为高等学校的校长,还必须了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切中要害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即诚挚的感情、科学的态度和革新的方法。本文是吴咏诗教授今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演讲的演讲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畏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开拓者蒋南翔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周年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专门联合召开纪念会,会前又读到《蒋南翔文集》上下两卷,本人在深受启发的同时,更倍增对他的崇敬与怀念。总结历史经验,为开拓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在进步主义教育研究方面,对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教育思想原则变化和冲突的角度,进步主义教育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919-1929年以儿童中心论为主导的"和谐"时期,1930-1941年社会改造主义与儿童中心论的"冲突"时期,1942-1955年的"沉寂"时期。进步主义与社会改造主义内在的否定性倾向,造成了进步主义教育协会内部不可调和的思想冲突,正是这种话语的竞争,最终导致协会的分裂和解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钱晓菲  
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是当代美国教育史研究中充满争议的话题。当前,关于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关系的研究存在"完全关联论"、"部分关联论"和"毫无关联论"三类观点。三类主张都反映了不同时期学界的认识成果,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它们未能从具体的和历史的情境中分析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及其变化,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瑕疵、不足。基于史实而非推论,从动态和多样性的角度重新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杜威教育思想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非其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杜威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评则缘于对运动方向的调整,而非对运动所倡导原则的否定。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而非学界以往所认为的是简单的、单一的和静止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显章  
蒋南翔是一位善于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杰出教育家。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他主张教学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中心任务;注重教育对国家建设的社会作用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本体功能之间的统一;在领导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蒋南翔的教育思想和哲学思维对促进清华大学的建设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勃  
杜威是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文在分析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提升课程设计的可行性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等菊  
本文通过考察伯明翰文化研究的发展,深入分析了伯明翰文化研究与教育,尤其是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共通与吻合,力图从文化的变迁中寻求教育理论的沿袭、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通过梳理克雷明《学校的变革》关于进步主义教育性质的界定,分析其对于进步主义教育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指出克雷明界定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强调避免绝对化、扩大化和静态化的思想方式,认为对作为思潮和作为运动的进步主义教育进行明确区分,是深入认识进步主义教育特质的合理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塔德乌什·列沃维茨基  朱佳悦  朋腾  
苏霍姆林斯基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历史进程中由于各种纷繁复杂的原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典逐渐被大众遗忘。近期一些学者致力于通过再版书籍的方式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典重回大众视野。从这些再版书籍出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经历进行重新梳理,探求苏霍姆林斯基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源头;对其教育思想进行重新解读,力求再现作为人道主义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其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