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
2023(2013)
2022(1723)
2021(1738)
2020(1203)
2019(2485)
2018(2483)
2017(4039)
2016(2399)
2015(2502)
2014(2391)
2013(2277)
2012(1992)
2011(2022)
2010(2095)
2009(1919)
2008(1885)
2007(1666)
2006(1543)
2005(1433)
作者
(6725)
(5489)
(5437)
(5344)
(3315)
(2734)
(2446)
(2141)
(2107)
(1948)
(1947)
(1777)
(1768)
(1767)
(1723)
(1705)
(1573)
(1558)
(1523)
(1522)
(1402)
(1357)
(1347)
(1273)
(1269)
(1228)
(1217)
(1194)
(1113)
(1080)
学科
(7745)
经济(7741)
管理(7138)
环境(6718)
生态(4925)
(4486)
(3521)
教育(3164)
(3105)
资源(2971)
(2842)
(2836)
企业(2836)
(2676)
规划(2484)
思想(2454)
环境规划(2447)
理论(2262)
(2247)
方法(2211)
地方(2124)
政治(2071)
(2001)
区域(2000)
中国(1990)
业经(1960)
思想政治(1890)
政治教育(1890)
治教(1890)
德育(1875)
机构
学院(33657)
大学(33287)
研究(12402)
(10986)
经济(10711)
管理(10594)
理学(9140)
科学(9125)
理学院(8985)
管理学(8695)
中国(8667)
管理学院(8650)
(7484)
(6525)
师范(6497)
(6467)
研究所(6041)
(5547)
中心(5247)
师范大学(5215)
业大(5131)
(4997)
北京(4981)
(4753)
(4685)
(4295)
科学院(4263)
农业(4152)
财经(3938)
环境(3664)
基金
项目(22230)
科学(17209)
研究(16224)
基金(15485)
(13825)
国家(13707)
科学基金(11364)
社会(10211)
社会科(9565)
社会科学(9562)
(8855)
基金项目(8414)
(7651)
自然(7301)
教育(7064)
自然科(6995)
自然科学(6993)
自然科学基金(6840)
编号(6193)
资助(5794)
重点(5421)
(5139)
成果(5066)
课题(4513)
(4478)
(4464)
生态(4347)
创新(4189)
计划(4138)
科研(4126)
期刊
(15639)
经济(15639)
研究(10112)
学报(6635)
中国(6514)
教育(5853)
科学(5411)
(4934)
大学(4871)
管理(4688)
学学(4545)
农业(3655)
资源(3620)
(3588)
生态(3211)
科技(2739)
业经(2550)
林业(2362)
(2345)
(2145)
财经(2121)
(1908)
(1865)
技术(1653)
问题(1623)
社会(1614)
图书(1591)
(1585)
金融(1585)
经济研究(1549)
共检索到50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俊龙  
约翰·巴勒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自然作家,同时他也是生态批评话语早期的实践者。他的生态批评理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主要包括:自然是万物的准则,没有熟知自然,艺术便无从谈起;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充满着活力和运动;自然与文化是一对孪生姐妹,文化本身需要与自然进行生态互动;需要有珍爱家园、情系全球的生态意识等。巴勒斯的这些批评观念给当时的文学批评注入了一股新鲜剂,促进了生态批评话语的流行,因此应得到重视和传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静  
西方管理学对于经济发展的助推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它也不得不尴尬面对人类逐渐步入加勒特·哈丁所说的"公地悲剧"。"悲剧"的发生,恰恰证明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早已预见过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促使人们开始反思管理理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杨必仪、晔枫先生所著的《管理思想批评史——从外部性结构缺失看西方管理学理论短板》即是从这一立场出发,批判性分析了西方管理学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存在的"外部性结构与功能缺失"的理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茂林   刘凯   孙俊  
罗纳德·约翰斯顿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人文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学史家。在硕果累累的一生中,他对人文地理学科作出了特别的贡献,表现于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地理学思想史和计量方法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出版地理学经典《地理学与地理学家》《选举地理》《人文地理学辞典》等重要著作、教材40余部。此外,约翰斯顿注重培育健康的学术文化,发表了大量书评,长期担任著名学科期刊编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静  
浅评约翰·奈斯比特的《亚洲趋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陈静对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的新作《亚洲大趋势》,我国出版界给予了极高评价和广泛宣传,甚至称它是“一部非同凡响的应世巨著”。本人细致研读了此书,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片面偏颇之处,现就较重要明显的几处作简要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其友  张晖萍  
约翰·奇普曼(John S.Chipman)系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奇普曼于1926年出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1947年和1948年分获麦吉尔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1951年任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员;1951-1955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1955-1960年任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副教授;1960-1981年任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教授;1981年以来任明尼苏达大学雷金茨讲座经济学教授。奇普曼于1981年荣获美国国家科学院幸运奖,他还于1999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杰出资深会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克红  胡爱国  
西方现代文明语境下物质主义导致的内心虚空和对人类永恒精神家园的追寻,是法国生态作家勒克莱齐奥始终关注的主题。他在小说《寻金者》中通过"寻金"主题的双重隐喻,表达了作家一贯以来对西方现代文明和物质主义的批判;对自然之美的诗意描绘,以及对异域土著文明生态价值的关注,赋予了作家笔下的想象空间以神话般的象征色彩和深刻的生态隐喻意义,表达了作家非西方中心主义的文明观和对人类真正宝藏——人与自然和谐家园的追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宋玉琳  肖俊洪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社交媒体的不断普及,移动学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移动学习领域的知名专家、英国伍尔夫汉普顿大学约翰·特拉克斯勒(John Traxler)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移动学习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英国的移动学习实践和研究进展、自带设备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社交媒体与教育、3D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改变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进铭  陶然  
约翰·罗默(John Roemer)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在价值取向和关于社会的基本假设方面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但同时又维护新古典经济理论。他为之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已被称之为"新古典马克思主义"。该学派认为,要解决很多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不仅是适当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罗默的学术经历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80年以前,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份占主导地位;1980-1985年间,他的新古典马克思主义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德  
读者反应批评中国农科学杂志社咨询专栏编辑组:《中国软科学》开辟了咨询业的专门栏目,我觉得应当有更多的从事咨询工作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提高咨询质量的问题发表意见,同时也要选择一些通过咨询尝到了甜头的企业来阐述他们对咨询作用的看法。因为企业经营咨询,最终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义先  
邮编:100038北京 3814信箱中国软科学杂志社采编部主任您好!您于11月7日的来信已经收到,我很乐意参加贵刊将举行的 CNII 讨论,因为这刚好是我的本行。我现在将上次提到的那篇有关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一文寄上。此文是我参加政协后并经过数个月的调查研究之后而成的。有关详细报告已经以政协提案的形式报送有关部门,此稿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杰  侯样祥  
关于图书批评———摘自中国文化报1996年6月5日伍杰侯样祥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批评”两字是这样解释的:“提出优点和缺点”或“专门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但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批评似乎总是难以行得通。其实,批评别人和被人批评都是件大有裨益的好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丽莉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杜威出生后不久,美国就爆发了南北战争,战后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到1900年,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新移民,他们定居在城市,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步伐。于是,美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城市工业文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然而,面对新形势,美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学校与社会脱节,课程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安国  杨开忠  
早期内生增长理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是一定政策变量的永久性变化对经济增长率产生永久性影响。"琼斯批评"指出:AK类内生增长模型和基于R&D的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含义与时间序列检验的实证结果不一致,这两类模型有误导作用,应当被否定。本文结合"琼斯批评"的理论背景、主要内容和观点扼要地评述其对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同时针对其立论中的不尽合理的部分提出作者的批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亮  
"受过教育的人"的概念是彼得斯教育哲学的出发点。他不仅将它作为教育的内在目的,而且通过这个概念确立了认知标准在教育概念中的基础作用。根据彼得斯的观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是在知识上显示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拥有"善的知识"。然而,德尔、怀特、马丁等批评者认为,彼得斯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形式化的、先验性的、男性主义的,因而是不完备的。在辨析这些批评合理性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彼得斯有关"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表面上具有普遍的、客观的和先验的特征,实则浸润着彼得斯个人的教育理想和西方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钭利珍  傅丽红  张国清  
罗蒂将团结视为对他人苦难、耻辱、残忍等经历的共情与想象,是道德进步与社会进步的一部分。从积极方面看,罗蒂强调人文科学在促进人类团结上的先锋价值;从消极方面看,罗蒂团结思想弱化对制度差异的敏感性,暴露了其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罗蒂团结思想的最大不足在于没有从社会基本制度方面来探讨人类克服苦难的根本办法,但是,罗蒂正确揭示了共情是团结的前提,这一点是对团结的本质性认识,值得充分肯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