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4)
2023(6299)
2022(5571)
2021(5176)
2020(4797)
2019(11185)
2018(11120)
2017(22170)
2016(12246)
2015(13916)
2014(14249)
2013(14308)
2012(13434)
2011(12177)
2010(12335)
2009(11819)
2008(12064)
2007(11120)
2006(9425)
2005(8585)
作者
(36113)
(30451)
(30290)
(29191)
(19263)
(14546)
(14183)
(11951)
(11388)
(10821)
(10263)
(10118)
(9654)
(9626)
(9601)
(9502)
(9479)
(9014)
(8847)
(8722)
(7554)
(7530)
(7359)
(6985)
(6882)
(6855)
(6741)
(6697)
(6090)
(6060)
学科
(52065)
经济(52013)
(38876)
管理(35396)
(30465)
企业(30465)
方法(28705)
数学(25679)
数学方法(25479)
(15572)
(14346)
中国(14048)
(12063)
(11463)
银行(11442)
(11038)
保险(10944)
(10793)
(10787)
财务(10778)
财务管理(10750)
(10575)
贸易(10574)
(10286)
企业财务(10201)
业经(9992)
(9785)
金融(9783)
(9724)
农业(9095)
机构
大学(182703)
学院(181006)
(76770)
经济(75180)
管理(72482)
理学(61923)
理学院(61300)
管理学(60293)
管理学院(59956)
研究(56434)
中国(48103)
(37802)
(37732)
科学(34113)
(32033)
财经(30140)
(29000)
中心(27715)
(27345)
(27272)
业大(27157)
研究所(26242)
农业(25487)
经济学(23931)
北京(23821)
财经大学(22480)
经济学院(21858)
(21680)
(21591)
师范(21378)
基金
项目(115744)
科学(90807)
基金(85087)
研究(83074)
(73271)
国家(72642)
科学基金(62361)
社会(52759)
社会科(49953)
社会科学(49934)
基金项目(45317)
(44688)
自然(41189)
自然科(40232)
自然科学(40218)
自然科学基金(39526)
教育(38575)
(37677)
资助(36203)
编号(34172)
成果(27672)
(26718)
重点(25618)
(23611)
(23392)
科研(23025)
教育部(22995)
课题(22587)
人文(22328)
大学(22092)
期刊
(81564)
经济(81564)
研究(53306)
中国(32095)
(30531)
(28321)
学报(27517)
科学(25038)
管理(24202)
(23203)
金融(23203)
大学(20626)
学学(19621)
农业(18193)
财经(15236)
技术(14726)
教育(14017)
业经(13420)
(12862)
经济研究(12778)
问题(11176)
(10146)
技术经济(9941)
理论(9937)
统计(9619)
商业(9124)
实践(9055)
(9055)
(8965)
(8733)
共检索到265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平辉  叶艺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燕  
本文从现代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在对企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以后,说明了企业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效用构成,并对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效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降低企业经理道德风险行为的理论思路与现实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周滢  郭伟  孙玲  
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使产权高度分化,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财产具有两种形式和两重主体:一是以股票或股权形式存在和运动的所有权,由股东掌握,归属主体是出资者,即股东;二是以实物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符加林  
在重复博弈及信息充分传递的情况下,声誉效应可以成为一种影响行为主体行动选择的激励机制。基于古诺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表明,不考虑声誉时,战略联盟中的企业具有很强的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联盟伙伴间的博弈会陷入囚徒困境,并使得联盟走向解体。但重复博弈时声誉效应会起到积极作用,对联盟中的企业道德风险行为产生有效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绍瑞  王志刚  
“借新还旧”实质上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既成事实部分的、逐步的认可 ,是一项妥协的政策。它在执行中出现了扭曲或偏差 ,成为商业银行人为消化不良贷款的通道 ,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借新还旧”的四条标准缺乏操作性。为此 ,必须针对现实 ,尽快改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娟  李学婷  杨锐  包玉泽  
生产者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形成我国蔬菜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有限理性的蔬菜生产者与采购商之间的策略选择问题,探讨分析双方收益、违约罚金及信誉对生产者与采购商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为解决蔬菜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延  宋曰军  
车险已成为我国产险的龙头险种,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车险市场道德风险已严重制约产险业的发展。各利益主体为自身效用最大化不断博弈的最终结果,使得车险市场整体运行效率大打折扣。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投保人、保险人、保险代理人以及汽车修理商四方行为主体的道德风险进行博弈分析,探寻其最优策略,并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祝向军  
在一般的分析中,我们总是假定投保人的风险状况是外生的,投保人的行为不改变风险状况(损失概率)。但是,国际保险市场中各种类型的保险欺诈使得保险商品的价格每年要增加10%左右的事实表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行为导致风险(损失概率)内生化。因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对于保险商品的价格形成影响很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鼎  
本文借助博弈方法对项目建设期工程承包商的败德行为加以研究,构建了项目公司招标博弈模型和项目公司监控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提出了约束承包商败德行为的具体措施。当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来拉动国民经济的适度高增长,进而长期保持7%-10%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已成为必由之路。但是,在投资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道德风险”在项目建设期即表现为项目管理者(这里特指工程项目承包商,也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的败德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大双  黄巫琳  石磊  
本文在分析BOT项目运营期内项目公司道德风险的表现及其危害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方法构建了政府和项目公司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均衡的分析,发现政府监督效率低于某一水平时,项目公司必然发生道德风险;而当高于该水平时,项目公司则以一定概率发生道德风险。最后提出可从增加处罚金额、提高监督效率、降低监督费用、建立民众监督机制等方面对运营期内项目公司的道德风险加以防范的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曹国华  章丹锋  林川  
联合投资是创业投资最流行的方式之一,针对创业投资机构在采取联合投资模式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搭便车"现象,通过构造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类创业投资机构动态演化的过程,寻找出在不同条件下创业投资机构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的"搭便车"行为是由于即期博弈中收益与成本的对比关系引致的,管理成本以及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即股权份额直接影响了联合投资参与者是否会出现道德风险。最后通过控制参数和优化条件提出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建议,使联合投资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健  
运用博弈理论,根据是否信息对称,分析完美信息和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委托-代理行为的均衡路径,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委托方和代理方未来行为的各种可能性及其优化选择,指出市场机制的不完善、诚信程度缺失会使得委托-代理选择偏离最优路径,从而建立帕累托最优条件下的关键方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孟凡良  
目前,中央企业经营者中的一些道德风险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给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从行为动机、行为收益、行为能力3个方面分析了道德风险行为的成因,归纳与总结了5种典型性道德风险行为,构建了三维度的监管模型,提出了建立健全预防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行为监督管理的新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明杰  王钰宏  
随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的逐步建立和规范,国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作为代理方的经营者为了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道德风险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对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要有效防范此风险需从强化监督力度、健全激励机制、加快职业化进程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