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7)
2023(13885)
2022(11932)
2021(11084)
2020(9242)
2019(21038)
2018(20752)
2017(40301)
2016(21989)
2015(24660)
2014(24605)
2013(24288)
2012(22950)
2011(20975)
2010(21461)
2009(20251)
2008(20298)
2007(18560)
2006(16564)
2005(15351)
作者
(63685)
(53180)
(53123)
(50498)
(33940)
(25457)
(24333)
(20470)
(20080)
(19303)
(18020)
(17704)
(16922)
(16840)
(16827)
(16447)
(16165)
(15793)
(15568)
(15448)
(13322)
(13310)
(13040)
(12174)
(12156)
(12154)
(11989)
(11910)
(10741)
(10608)
学科
(94266)
经济(94173)
管理(61630)
(61320)
(48773)
企业(48773)
方法(37502)
数学(32919)
数学方法(32548)
(28344)
中国(28014)
(25353)
地方(24606)
(22723)
(21958)
银行(21929)
业经(21009)
(20816)
农业(18832)
(18479)
贸易(18465)
(18261)
金融(18259)
(17853)
(17374)
(15867)
财务(15822)
财务管理(15786)
企业财务(15033)
环境(14137)
机构
学院(314662)
大学(310515)
(131922)
经济(128991)
管理(117452)
研究(109825)
理学(98891)
理学院(97774)
管理学(96105)
管理学院(95504)
中国(88540)
(66249)
科学(65312)
(64646)
(56740)
(54914)
中心(51323)
研究所(50690)
(50518)
财经(49554)
(44738)
业大(44047)
农业(43033)
北京(42447)
(42078)
师范(41678)
(40803)
经济学(40021)
(38906)
财经大学(36405)
基金
项目(195618)
科学(153157)
研究(146628)
基金(139063)
(119556)
国家(118479)
科学基金(101080)
社会(91512)
社会科(86701)
社会科学(86676)
(78153)
基金项目(72355)
教育(67819)
(65359)
自然(63586)
自然科(62104)
自然科学(62085)
编号(61949)
自然科学基金(60967)
资助(58084)
成果(51633)
(46974)
重点(44226)
课题(43358)
(43137)
(40633)
发展(38042)
创新(37964)
(37841)
(37413)
期刊
(155492)
经济(155492)
研究(99304)
中国(66997)
(52042)
(50911)
学报(45098)
(44350)
金融(44350)
管理(43618)
科学(42104)
教育(36943)
农业(34038)
大学(33948)
学学(31853)
技术(27297)
业经(27110)
经济研究(25014)
财经(24763)
(21157)
问题(20172)
(17837)
(16948)
理论(15750)
技术经济(15643)
商业(15400)
国际(15055)
图书(14783)
统计(14475)
现代(14373)
共检索到497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丹  
新股发行定价是一级市场的核心问题,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该领域较多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范式进行研究。但作者认为新古典的分析框架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在提出企业融资周期假说的基础上,认为新股首发的本质只是市场厚度和交易者发生变化。文章运用供需分析方法,分析了公司股票发行的供给决策内容和过程以及投资者需求函数,提出了新股发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式,为新股定价提供了初步的均衡分析理论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文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首次公开发行及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101只股票作为样本,选取沪深两市共147只股票作为参照样本,计算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时的主观流动应计利润。经检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时普遍存在盈余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南  卓贤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股市 2 0 0 1~ 2 0 0 3年上半年的数据发现 ,中国IPO抑价现象非常严重。实际数据和统计分析都表明新股发行市盈率的行政限制不是中国IPO严重抑价的原因 ,抑价问题应从新股上市中寻找原因。为此 ,本文给出了中国新股上市过程中投资者、上市公司、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四方博弈 ,并着重构建了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信号博弈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海红  
包装利润上市成了许多上市公司的公开秘密。欺诈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严重影响了股民对股票市场的信任程度。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描述了IPO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研究了IPO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的特征,揭示了IPO公司普遍存在盈余操纵的现象,并提供了解决该类问题的思路与举措。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谊  刘星  刘斌  
按照股权集中程度和第一大股东性质对样本进行分组 ,以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样本公司经营业绩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行的分析表明 ,不同股权结构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IPO)公司业绩变动存在差异 ,并且 ,这一结论可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进行解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娜  
审计收费的问题一直是审计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收集了1999至2006年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样本,通过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IPO审计收费模型,来检验我国IPO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IPO审计收费仍然受到客户资产规模、审计师规模的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传统审计收费模型的适用性。此外,本文通过对IPO特有因素的分析,得到一些不同于年报审计收费的结论,即上市公司在IPO期间发生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的情况通常会导致IPO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同时为客户提供IPO审计与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审计收费定价更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汉熙  
论文按照研究框架的不同,将现有IPO抑价理论划分为IPO抑价的委托代理模型、逆向选择模型、信息显示模型、信息揭示模型、声誉模型和从众行为模型等六个主要类别,针对各类模型及相关实证检验成果分别予以介绍和评述,最后探讨了IPO抑价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新建  
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抑价现象 ,发现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存在较高的抑价。影响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幅度的因素有流通股发行数量、初始发行价格和中签率 ,但这些因素的解释能力不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力  
本文认为,影响我国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交易所选择行为的因素,包括发行上市条件、发行审核上市便利性、发行上市费用、募集资金能力及风险等。选择境内外不同的交易所各有利弊,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规模、所处行业、拓展领域、证券交易所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所。一般而言,剔除审核时间、产品出口等不确定因素外,自身规模较小、募集资金较少的中小企业,从发行上市总费用、市盈率、市净率等角度考虑,应选择境内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从实现最快流通的角度考虑,则可以注册离岸公司选择伦敦创业板、香港创业板或新加坡主板发行上市;自身规模较小、具有高增长潜质的企业从投资者偏好、市盈率等角度考虑,可选择美国纳斯达克资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建中  
私募增发股份是我国证券市场最近规范的再融资方式,已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主流渠道之一。发行定价是私募增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亟待规范与校正的新课题。从典型案例看,由于各公司在定价基准日择取上的“百花齐放”,直接影响了私募增发的操作规范,导致作为私募定价约束的“九折规则”失灵,董事会的融资权(定价决定权及发行对象选择权)过大,为各式各样的寻租者及其利益输送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并诱发操纵股价隐患。因此,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范寻租行为,需强化私募增发的监管与定价约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苏为华  沈锡飞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500家,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股市始终存在大起大落的波动,研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initial public offerings,以下简称IPO)融资动机,对正确认识IPO市场,促进我国股市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供需平衡原理研究了新股发行决策,并对不同市场行情下企业IPO进行了供需博弈的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金龙  
本文借鉴西方关于IPO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选取沪市358只和深市244只股票作为研究样本,计算其自上市之日起一年半时间段的平均累积超额收益率,以分析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新股长期市场表现失常现象,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发行规模的股票的新股长期市场表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冉茂盛  黄敬昌  
本文考察了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企业的盈余管理是否影响发审委的决策。我们以2006-2009年成功上市的企业为样本,发现发行企业在上市前和上市当年存在异常高的收益率,但上市后收益率出现大幅下滑。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收益率变化模式是管理者利用应计项目在上市前操纵盈利的结果,而不是来自经营现金流。以我国首次公开发行制度为背景,我们采用2006-2009年申请IPO的企业为样本,发现以保护投资者为目标的发审委在审核过程中考虑到盈余管理因素,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越难获得通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翁世淳  
本文认为,我国现在甚至以后影响首次公开发行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已经由改革之初的政府利润预期变为不断出现的市场发展与现行制度的内在矛盾,但外生变量仍具有积极作用。第一,政府和其他制度变迁主体之间具有较强的利益相关性,这使得政府确定的外部规则与其他制度主体所创造的内部规则有激励兼容的可能,政府引进的外部规则有助于内部规则的发育;第二,政府在外部规则创新过程中会同时引进和发现许多制度知识,这些知识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开来,从而节约其他制度变迁主体的制度创新成本;第三,其他制度变迁主体之间存在的竞争迫使它们选择相互妥协的制度变迁方案,而成功的市场化经历或失败的市场化教训会吸引政府直接应用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