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6)
- 2023(4703)
- 2022(4081)
- 2021(3680)
- 2020(3074)
- 2019(6727)
- 2018(6438)
- 2017(11470)
- 2016(6459)
- 2015(7155)
- 2014(6855)
- 2013(6618)
- 2012(5855)
- 2011(5335)
- 2010(5378)
- 2009(4645)
- 2008(4625)
- 2007(4175)
- 2006(3625)
- 2005(2993)
- 学科
- 济(22282)
- 经济(22267)
- 管理(14594)
- 业(13755)
- 企(10758)
- 企业(10758)
- 方法(10567)
- 数学(9356)
- 数学方法(9145)
- 农(6814)
- 学(6493)
- 中国(5929)
- 业经(5624)
- 地方(5225)
- 理论(4700)
- 农业(4651)
- 财(4275)
- 环境(4255)
- 制(3891)
- 教学(3458)
- 贸(3366)
- 贸易(3365)
- 划(3327)
- 教育(3280)
- 和(3253)
- 易(3235)
- 发(3178)
- 技术(3146)
- 银(2985)
- 银行(2960)
- 机构
- 学院(90244)
- 大学(88254)
- 研究(31753)
- 管理(30888)
- 济(29992)
- 经济(29279)
- 理学(27263)
- 理学院(26823)
- 管理学(26013)
- 管理学院(25860)
- 科学(24074)
- 农(23947)
- 中国(21538)
- 业大(19413)
- 农业(19263)
- 京(18379)
- 所(17243)
- 研究所(16221)
- 中心(14464)
- 江(13673)
- 技术(13317)
- 农业大学(13157)
- 财(12737)
- 范(12145)
- 师范(11907)
- 省(11839)
- 室(11375)
- 院(11371)
- 州(10815)
- 北京(10769)
- 基金
- 项目(68316)
- 科学(52226)
- 基金(47689)
- 研究(44910)
- 家(44028)
- 国家(43670)
- 科学基金(36503)
- 省(29842)
- 社会(27080)
- 社会科(25727)
- 社会科学(25715)
- 基金项目(25604)
- 自然(25111)
- 划(24612)
- 自然科(24556)
- 自然科学(24537)
- 自然科学基金(24099)
- 教育(21779)
- 资助(18808)
- 编号(17749)
- 重点(16336)
- 计划(15203)
- 发(15003)
- 创(14705)
- 成果(14054)
- 科技(13847)
- 创新(13736)
- 科研(13427)
- 部(13426)
- 课题(13340)
共检索到125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炘 裴宇航 周晓飞 解玉红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对其进行组合培养获得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混合菌群,为微生物混合培养降解纤维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平板培养基从土样中初步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再以内切酶(CMC)、纤维素全酶(FPA)、外切酶(C1)和β-葡萄糖苷酶(β-Gase)4种酶活性为指标进行复筛,对复筛获得的高效菌株进行组合培养,筛选高效组合菌群。对复筛后的菌株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筛选获得了y3、yi-71、ye-9、er-72和se-93等5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对其进行组合培养,得到1个较好组合ye-9/er-72/se-93,其CMC、FPA、C1和β-G...
关键词:
纤维素 放线菌 混合菌群 纤维素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何金祥 唐凤鸾 区婵 何成新
用稀释法和表面消毒法分别从腐烂木屑和霉变树枝中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获得两个菌株,编号为34和H。在以木屑为唯一营养的培养基上,两个菌株生长良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上,真菌H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真菌34,但所形成的刚果红透明圈直径则真菌34明显大于H。研究两个菌株的生物学及产酶特性发现:复杂多糖比简单双糖或单糖更利于菌株的生长,淀粉是它们的最佳碳源;当MS为无机盐、滤纸或CMC-Na为碳源、pH为6.0~7.0时,两个菌株的纤维素酶活较高;其中,真菌34的最高FPase和CMCase为144.14和325.67 U/L,真菌H则为111.38和328.47U/L。真菌34与四株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立荣 张双玺 祝传书 张兴
【目的】分离筛选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高效降解菌,为植物农药残渣的资源化利用及其他废弃有机物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培养基,对采自陕西秦岭山区的土样和腐烂枝干进行初筛,再以川楝残渣为惟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复筛,最后对获得的高纤维素酶活力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初筛获得了38株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菌株。在此基础上,对其中15株菌进行液体发酵并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得到4株纤维素酶活性较高菌株F4-1、F1-3、F10-2和F2-3。经形态观察和18S rDNA基因片段分析,将这4株菌分别归为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萨氏曲霉...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菌株筛选 形态学特征 分子鉴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虎 董俊德 卢向阳 田云 张偲 龙丽娟
以红树林植物根际富含生物质的土壤为材料,经过多代淘汰,筛选构建了1组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群SYF。30℃静置培养10 d后,复合菌群对木榄、滤纸、红海榄的分解率分别为83.6%、71.5%和67.3%,纤维素酶活分别为102.2、126.3和110.7 U/mL。利用平板法分离得到了8个属的好氧性细菌和3个属的真菌,利用16S rDNA文库共检测到6个已知属和2个未知种类细菌,同时通过ITS文库共发现5个属真菌。仅有3个属的微生物可通过平板法和克隆文库构建法共同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真菌 生物降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波 许欢欢 夏燕维 郭传旭 杨明珠 马磊 缪有志 刘东阳 张瑞福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油菜秸秆高效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分析,为油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刚果红透明圈试验以及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对菌株进行分离筛选;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在降解过程中降解菌对油菜秸秆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设置盆栽试验模拟秸秆还田以综合探究菌株对油菜秸秆的降解特性;通过纤维素酶酶谱分析及质谱检测技术获得纤维素酶基因(celI)的序列信息,克隆该基因,再利用pPICZαA质粒和毕赤酵母X33进行异源表达;经镍柱纯化后对CelI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从腐烂油菜秸秆田土样中共分离纯化出8株真菌,其中菌株A15的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比值最大,为3.0,且滤纸酶活性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16.13和8.16 U·g~(-1),经鉴定其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接种菌株A15固体发酵28 d后,油菜秸秆失重率达29.17%,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至29.41%和17.18%,经过30 d的模拟秸秆还田盆栽试验,油菜秸秆失重率达57.50%;成功表达并纯化了菌株A15来源的GH7家族纤维素酶CelI,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2×10~3,具有内、外切葡聚糖酶的双重活性,CelI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且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CelI的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适pH值为4,且Co~(2+)、Mn~(2+)、Ca~(2+)对其具有促进作用,而CelI的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适pH值为5,且Mn~(2+)对其具有显著激活作用,而Zn~(2+)、Fe~(3+)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从腐烂油菜秸秆田土样中筛选到1株油菜秸秆降解真菌绿色木霉A15,其能高效产胞外纤维素酶,在油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宁宁 林白雪 何柳 余能富 刘斌 谢联辉
以半纤维素为惟一碳源,从温泉中分离到1株降解半纤维素酶的嗜热菌DT-1,经16S rDNA序列比较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Geobacillus thermocatenulatus.菌株DT-1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为5.0,温度为55℃,装液量为30%,摇床转速为120 r.min-1的条件下培养36 h,该菌株产酶总活力达到最大.对菌株DT-1所产半纤维素酶的性质分析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65℃,最适作用pH为6;另外,2-ME、EDTA、SDS、PMSF在不同程度上能增强酶的活性,其余抑制剂和去污剂DDT、Tween-20和TritonX-100对该酶活力影响不大;...
关键词:
降解半纤维素 嗜热菌 筛选 酶学性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翔 甘炳成 黄忠乾 谭伟
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中筛选具有透明圈的方法,从肥沃的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溶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D/D)可达4.75的细菌,命名为DBJ。该菌最适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时间是60 h,培养温度是35℃,起始p h 7.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对DBJ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革兰氏阳性菌DBJ为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将其命名为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 DBJ,DBJ的16S r DNA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JX392404。
关键词:
降解纤维素 筛选 鉴定 芬氏纤维微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楠 杨兴明 徐阳春 沈其荣 黄启为
以滤纸条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从牛粪堆肥中分离出6株能降解纤维素的高温细菌,对其进行了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对各菌株进行了透明圈测定、纤维素酶活性测定和滤纸条崩解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可以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上快速生长,透明圈形成速度达到8~10 mm.d-1。酶活性最高的菌株A-3在接种后16 h酶活性为1.21 mg.mL-1(30 min)。部分优良菌株能在3 d内将滤纸条完全降解。为确定菌株A-3的分类学地位,PCR扩增后测定其16S rD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与一些相关细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筛选 酶活性 鉴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陈南
用稀释平板法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培养基和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培养基上,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耐热细菌H-5,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经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5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温度为40℃,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7.14U和22.17U,最佳培养时间为3d,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6.38U和20.14U,最适初始pH值为6~6.5,内切酶活力(CMCase)和滤纸酶活力(FPase)最高可达24.08U和21.96U,...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细菌 筛选 产酶条件 耐热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翔 甘炳成 贾定洪 谢丽源 蒋元继 郭勇
本试验从肥沃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降解纤维素的真菌,编号为F18。并对菌株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属于黑曲霉,该菌株对纤维素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并且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并且长势很旺盛。
关键词:
降解纤维素 F18 鉴定 黑曲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白雪 刘斌 张宁宁 谢联辉
为获得有强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嗜热真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温泉中初筛获得23株透明水解圈较大的降解纤维素的嗜热真菌.经过液体发酵复筛得到12株降解能力较强的优良菌株.通过18S rDNA序列分析,对之中的7株嗜热真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7株嗜热真菌分别属于曲霉属、枝孢霉属和毛孢酵母属.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嗜热真菌 筛选 分子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子昂 胡跃高 杨苏声
从腐烂朽木及附近的土壤采样,分离到25株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其中LY16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最高。采用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鉴定其为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通过碳氮源优化等试验进行产酶条件研究,得出该菌株最佳的产酶条件,培养基配方为(g/L):微晶纤维素10,麸皮40,蛋白胨4,尿素12,KH2PO42,MgSO4.7H2O 1,CaCl2.2H2O 1,FeSO40.01,MnSO40.004 5,CoCl20.003 6,ZnSO40.0035,培养温度30℃、装液量50mL,转速200 r/min,培养时间为72 h。优化后在该条件下,CMC酶活为20...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 鉴定 产酶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文 刘庆华 庞学勇
【目的】木质素难降解是制约高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农林废弃资源利用的重要因素。筛选木质素降解菌可为高效利用农林废弃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愈创木酚显色法和苯胺蓝褪色法从广泛收集的植物凋落物中分离菌株;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同时测定3种木质素降解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为进一步验证菌株的降解能力,选用常见的农林废弃物-葡萄枝条作为材料,分析其在葡萄枝条废弃物液态发酵中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的降解情况。【结果】从植物凋落物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分解木质素特性的菌株HUA。菌株HUA在愈创木酚-PDA培养基上呈现明显的红棕色显色圈,在苯胺蓝-PDA培养基上最终产生褪色反应。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该菌被鉴定为厚壁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crassitunicata)。该菌株发酵液中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53.18、174.01、9.51 U/L。葡萄枝条废弃物液态发酵结果表明,该菌能够有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成分,经过发酵20 d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7.50%、36.55%和10.33%。【结论】本研究获得的菌株HUA促进了葡萄枝条木质纤维素成分的降解,为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提供了优质菌种资源,同时也为该菌株后续应用研究积累了相关数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玉俭 李新鑫 孙飞飞 余学军
为了寻找较为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以便更好利用纤维素资源,结合分析被刚果红染色后形成的透明圈大小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强弱,从浙江省临安市竹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J6-1。经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对该菌株的液态发酵产酶条件和产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是以15.0 g·L-1稻草粉作碳源、以3.0 g·L-1酵母膏为氮源,10%接种量,pH 5.0,40℃发酵培养5 d。经优化后菌株J6-1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达到了41.82×16.67μkat·L-1和17.26×16.67μkat·L-1,并且经5次传代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