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9)
- 2023(7543)
- 2022(6499)
- 2021(5718)
- 2020(4936)
- 2019(11036)
- 2018(11007)
- 2017(20941)
- 2016(11575)
- 2015(12833)
- 2014(12629)
- 2013(12255)
- 2012(11036)
- 2011(9788)
- 2010(9763)
- 2009(9365)
- 2008(9294)
- 2007(8293)
- 2006(7234)
- 2005(6696)
- 学科
- 济(42665)
- 经济(42592)
- 管理(37470)
- 业(33639)
- 企(28713)
- 企业(28713)
- 方法(18182)
- 数学(16083)
- 数学方法(15917)
- 财(14609)
- 制(13177)
- 农(11667)
- 中国(10592)
- 业经(10014)
- 务(9196)
- 财务(9164)
- 体(9158)
- 财务管理(9144)
- 学(8928)
- 企业财务(8707)
- 银(7888)
- 银行(7857)
- 贸(7743)
- 贸易(7740)
- 环境(7685)
- 体制(7663)
- 易(7547)
- 地方(7530)
- 融(7492)
- 金融(7490)
- 机构
- 大学(161902)
- 学院(160623)
- 济(66053)
- 经济(64750)
- 管理(59905)
- 研究(53778)
- 理学(51890)
- 理学院(51305)
- 管理学(50396)
- 管理学院(50090)
- 中国(40863)
- 财(33633)
- 科学(32910)
- 京(32899)
- 农(29543)
- 所(27174)
- 财经(26024)
- 业大(25718)
- 江(25257)
- 中心(24578)
- 研究所(24334)
- 经(23585)
- 农业(23252)
- 经济学(20914)
- 北京(19990)
- 院(19473)
- 范(19457)
- 财经大学(19373)
- 师范(19150)
- 经济学院(18871)
- 基金
- 项目(110327)
- 科学(87326)
- 基金(81591)
- 研究(78637)
- 家(71778)
- 国家(71229)
- 科学基金(61265)
- 社会(51752)
- 社会科(49208)
- 社会科学(49198)
- 省(43642)
- 基金项目(43202)
- 自然(39457)
- 自然科(38578)
- 自然科学(38564)
- 自然科学基金(37918)
- 教育(36786)
- 划(36665)
- 资助(32834)
- 编号(30288)
- 制(25704)
- 成果(25281)
- 重点(25258)
- 部(24760)
- 创(23616)
- 发(23245)
- 创新(22288)
- 国家社会(22202)
- 课题(21645)
- 教育部(21397)
共检索到241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贾翀 黄润州
杨木纤维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用超声波法制备杨木微/纳纤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可降解纤维素的部分无定形区并能润胀纤维,再用超声波处理能制备出微/纳纤丝,所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宽度在50 nm-1μm之间;杨木微/纳纤丝保持了天然纤维的晶型,结晶度为84.99%,比原纤维(70.88%)提高了约20%;杨木微/纳纤丝仍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在波数3400 cm-1附近,杨木微/纳纤丝的红外吸收发生了蓝移现象.
关键词:
超声波 纤维素酶 杨木微/纳纤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月 蒋建新 朱莉伟 菅红磊
该文评价了4种商业纤维素酶的总酶活力、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外切葡聚糖酶活力及纤维二糖酶活力,并分析了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制剂混合后的酶活力的变化,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复合酶系中的纤维二糖酶是影响整个纤维素酶活力的重要因素,且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中的内切、外切葡聚糖酶及纤维二糖酶之间存在同工酶的效应;加入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同,对各种酶制剂的酶活力影响不同。向其中两种混合后的纤维素酶中加入0.01%浓度的表面活性剂Tween 80,可以提高酶活力,促进纤维素的降解。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酶活评价 协同作用 表面活性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淼 曾柏全 冯金儒
研究青霉菌Penicillium Q5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K3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采用酶解法制备了青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高质量的原生质体。试验对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酶浓度,酶解时间和灭活时间进行了优化。亲本菌株Q5,培养液中加入浓度0.5%甘氨酸和含量10%的蔗糖处理后,在质量浓度均为10 mg/mL的溶菌酶和蜗牛酶(1︰1)酶解作用下,35℃处理3 h,原生质体生成量达到最大值,为7.35×106cfu/mL;亲本菌株K3,用4 U/mL的青霉素处理,在1 mg/mL的溶菌酶作用下,35℃处理1 h,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的乘积达到最大值,此时K3原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雯 姜学泓 王静芳 李强 钱俊 吴强 王思群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的纤维素含量高。为高效利用五节芒,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处理五节芒纤维素,再通过高压均质制备了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cnf)。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为纤维状结构,直径为(10.0±2.3)nM,长度在微米级,表面羧基质量摩尔浓度为1.98MMol·g-1;ZEta电位结果表明: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具有极好的储存稳定性。稳态流变测试表明: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随着固含量提高,黏度升高,剪切变稀行为增强;动态流变测试表明,由于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的高长径比,其悬浮液在固含量为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侠 马艳梅 孙慧娟 耿存花 刘振春
【目的】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进一步开发玉米须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利用Design-Exper 7.0.0软件对玉米须黄酮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并对该工艺下的提取率与单一超声波法提取率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波-双酶法协同提取玉米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31∶1(mL/g)、超声功率173W、酶解时间42min、加酶比(果胶酶∶纤维素酶)1.9∶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0.86±0.02)%,较单一超声波提取(提取率(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正斌 郭月红 伊松林 张璧光
结合超声波和真空干燥的优点,采取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方法,对核桃楸试件进行干燥。在不同干燥温度、绝对压力、超声波功率和频率的条件下,检测木材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并建立对应条件下的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波--真空协同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绝对压力对于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影响较小;干燥过程中,温度对干燥速率起着主要作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下木材的干燥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有效扩散系数和菲克单方向扩散方程得到的干燥模型和实际干燥动力学很接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卿彦 蔡智勇 吴义强 李贤军
在比较主要纤维素纳米纤维基础上,综述纤维素纳米纤丝发展历程、加工制备、主要性能及潜在应用领域,并提出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推动和加速我国纤维素纳米纤丝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振春 韩宇 孙慧娟 耿存花
【目的】确定绿豆ACE抑制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以及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ACE抑制肽的抑制率。【方法】以绿豆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绿豆ACE抑制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加酶量、水浴温度、超声波功率、酶解时间对蛋白水解度和所得ACE抑制肽的抑制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绿豆ACE抑制肽的工艺,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下ACE抑制肽的抑制率。【结果】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绿豆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处理时间20min、水浴温度55℃、超声波功率155W、加酶量5%、酶解时间2h,在此条件下实际得率可达到89.27%。【结论】在优化的最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卿 张鑫 朱俊宇 袁巧霞
为充分利用黑水虻油脂资源,以及优化微波-超声波协同萃取提取黑水虻幼虫油脂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溶剂、萃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固液比对黑水虻油脂得率的影响。分别以油脂得率与能量转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微波-超声波协同溶剂提取黑水虻幼虫油脂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微波-超声波提取黑水虻油脂的理想溶剂为石油醚,微波功率为100 W、温度为40℃、超声功率为100 W、萃取时间为10 min;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获得最佳组合工艺为提取时间25 min,固液比(g/mL)1∶25,超声功率150 W,此时油脂得率为41.43%,能量转化率为56.79%。在试验因素范围内不同工艺参数对油脂的热稳定性和官能团组成未产生明显影响;水虻幼虫油脂中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19.03%)、油酸(16.66%)、月桂酸(14.92%)和棕榈酸(11.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权 林金国 王晓娴
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Design-Expert软件Box-Behnken Design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归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极显著,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达98.83%.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液料比60 mL·g-1,提取时间30 min,粒径大小40-50目.在该条件下香樟木质部提取物得率为4.65%,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关键词: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 得率 工艺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丽荣 黄彪 戴达松 欧文 李玉华 陈学榕
采用超声波辅助硫酸水解、高速离心取其上清层水溶胶的方法由微晶纤维素(MCC)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NCC),并采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FEGE-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所制备NCC的尺寸与形态、结构、组成和光谱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TEM和FEGE-SEM观察所制备纳米纤维素晶体形态相同,呈棒状,直径和长度主要分布在2~24nm和50~450nm;XRD图谱表明NCC仍属于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77.29%,晶粒尺寸为3~6nm;FTIR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晶体仍然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巧妹 王嘉伦 刘晓泽 陈燕丹
【目的】探求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Luffasponge nanocellulose crystals,LNCC)的最优制备工艺,为提高丝瓜络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方法支持。【方法】以丝瓜络废弃物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硫酸质量分数(58%,60%,62%,64%,66%)、不同反应温度(30,40,50,60,70℃)、不同超声时间(25,35,45,55,65min)对超声-硫酸水解法制备LNCC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LNCC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使用Design-Expert 8.05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求出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单因...
关键词:
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 响应面优化 得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巧妹 陈思源 陈燕丹
【目的】以废弃的丝瓜络为原料,利用其优良的生物理化特性制备高附加值的纳米纤维素晶体(NCC),探索丝瓜络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方法】用KOH/NaClO2体系脱除丝瓜络原料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制备丝瓜络纯化纤维素,利用纤维形态分析仪分析丝瓜络纯化纤维素的纤维形态,采用超声-硫酸水解法制备高得率的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并对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微观形貌、物理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丝瓜络纯化纤维素的平均直径为26.4μm,重均长度平均为0.893nm,卷曲度为6.8%。丝瓜络纳米纤维素晶体直径约10nm,长度为200~400nm,Zeta电位为-15.1mV,结晶度为63.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玉婵 韩雁明 李改云 陈媛 王思群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研磨法 桉树纸浆 微/纳纤丝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涛 江敏 王俊南
研究了超声波-纤维素酶法和水浸提法提取狐尾藻抑藻成分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以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阻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提取狐尾藻化感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酶解时间为4 h,最适pH为3.0,温度为30℃,酶用量(纤维素酶质量/藻粉质量)为21%,超声波功率为120 W,超声时间为1 h。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所得狐尾藻提取液对藻细胞的生长阻碍率远远高于水浸提法,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