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3)
- 2023(6826)
- 2022(5923)
- 2021(5315)
- 2020(4526)
- 2019(10146)
- 2018(9985)
- 2017(18839)
- 2016(10632)
- 2015(11824)
- 2014(11806)
- 2013(11476)
- 2012(10689)
- 2011(9733)
- 2010(10000)
- 2009(9429)
- 2008(9583)
- 2007(8622)
- 2006(7764)
- 2005(7123)
- 学科
- 济(38732)
- 经济(38651)
- 管理(34559)
- 业(30602)
- 企(25927)
- 企业(25927)
- 方法(16492)
- 数学(14033)
- 数学方法(13823)
- 制(13008)
- 财(12997)
- 农(11211)
- 中国(9938)
- 业经(9903)
- 学(9436)
- 体(9074)
- 务(7810)
- 财务(7779)
- 财务管理(7756)
- 体制(7555)
- 银(7502)
- 银行(7471)
- 企业财务(7384)
- 环境(7292)
- 农业(7160)
- 融(7139)
- 行(7139)
- 金融(7136)
- 划(6961)
- 理论(6932)
- 机构
- 大学(160317)
- 学院(157321)
- 济(62409)
- 经济(61099)
- 管理(57344)
- 研究(55328)
- 理学(49493)
- 理学院(48866)
- 管理学(47872)
- 管理学院(47576)
- 中国(40515)
- 科学(34741)
- 京(33703)
- 财(32067)
- 农(30328)
- 所(28741)
- 研究所(26089)
- 业大(25591)
- 江(25221)
- 财经(24869)
- 中心(24395)
- 农业(23964)
- 经(22503)
- 范(20854)
- 北京(20636)
- 师范(20558)
- 经济学(19712)
- 院(19699)
- 州(18829)
- 财经大学(18532)
- 基金
- 项目(106394)
- 科学(83836)
- 基金(78331)
- 研究(75457)
- 家(69716)
- 国家(69168)
- 科学基金(58362)
- 社会(48937)
- 社会科(46382)
- 社会科学(46369)
- 省(41572)
- 基金项目(41481)
- 自然(37923)
- 自然科(37050)
- 自然科学(37034)
- 自然科学基金(36412)
- 教育(35692)
- 划(35551)
- 资助(31383)
- 编号(29066)
- 成果(25214)
- 重点(24736)
- 制(24611)
- 部(24309)
- 创(22489)
- 发(22095)
- 创新(21176)
- 课题(21096)
- 国家社会(20841)
- 教育部(20764)
共检索到236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袁同琦 刘竹 付文娟
该文以硝酸铈铵作引发剂,制得纤维素改性阳离子絮凝剂,并探讨了该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及造纸废水的絮凝作用,着重考察了絮凝剂投药量、体系pH值、接枝产率、胺化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纤维改性共聚物是一种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浊度去除率达到71%,对造纸废水色度去除率达到81.2%,浊度去除率达到72.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正林 冯贵颖 岳晓勤 单丽伟 王月红 刘晓荣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 6 3株菌株 ,培养、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 17株 ,其中 2株絮凝活性较高。研究了这 2株菌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及其絮凝活性等 ,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因素 ,得出 2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产生絮凝剂的最佳条件 :真菌 IV- 2 1,以蔗糖为碳源 ,蛋白胨为氮源 ,Na Cl为无机盐 ,p H为 6 .0 ,培养温度为 30℃时 ,絮凝效果最好 ;细菌 I- 9,以葡萄糖为碳源 ,尿素为氮源 ,K2 HPO4 为无机盐 ,培养基初始 p H偏碱性 ,培养温度为 30℃时 ,絮凝效果最好。
关键词:
絮凝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伟 唐倩 张凤娇 郑怀礼
基于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目标,设计了具有材料制备和仪器分析特点的综合实验。针对现有壳聚糖基絮凝剂絮凝性能不足的原理,采用马来酸酐作为交联剂和双键供体引入壳聚糖,合成新型壳聚糖基絮凝剂CPAM-g-MCS。优化实验和FT-IR、TG、XPS分析表明絮凝剂被成功合成,马来酸酐可有效提高接枝絮凝剂的单体转化率和特性黏度。絮凝实验结果表明:CPAM-g-MCS对含藻水体中叶绿素a去除率为96.59%,絮体粒径更大且更集中,优于无马来酸酐絮凝剂。马来酸酐酰化接枝可显著提高絮凝剂网捕架桥/卷扫机制,并强化絮凝性能。
关键词:
絮凝剂合成 聚丙烯酰胺 壳聚糖 综合实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琼 任世学 马艳丽 方桂珍
以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为原料,司盘60为分散剂,甲醛为交联剂,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球形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再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并以酸性黑ATT为模型物,考察了球形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对酸性染料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球形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分散剂司盘60用量2.5%、甲醛质量分数11%、反应时间1h、搅拌速度100r/min;产物平均粒径为0.161mm;在pH值1~2的条件下,球形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对酸性黑ATT染料溶液脱色率为94.09%,而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絮凝在最佳pH值3~4时脱色率为78.82%;球形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对质量浓度0.1g/L酸...
关键词:
球形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 反相悬浮 絮凝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莉 冯贵颖 田鹏
制备了无机-有机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AC-CTS,探讨了其组成、投加量以及废水pH值对城市废水和金属合成水样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的城市废水pH值为8,复合絮凝剂组成中CTS含量为200g/kg,投加量为80mg/L时,废水的色度、浊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99%和68%;在金属合成水样的应用中,当水样pH值为8,CTS含量为300g/kg时,复合絮凝剂絮凝效果最好,投加量分别为4和5mg/L时,Cu2+和Pb2+的去除效果分别为85%和73%。说明复合絮凝剂PAC-CTS兼有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新型絮凝剂。
关键词:
水处理 复合絮凝剂 壳聚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飞 孙军德
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出22株絮凝剂产生菌,以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效果为指标,筛选出1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Y2,初步鉴定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该菌产絮凝剂与菌体生长量呈正相关,在生长的稳定期后,达到最高的絮凝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作碳源,NaNO3作氮源,Y2产絮凝剂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值7.0,温度30℃,摇床转速160r.min-1,培养60h可达最高絮凝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霞 张卫 王莉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造纸厂排污口底泥中采样,富集培养后分离得到5株有絮凝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E1的絮凝除浊性能较强、稳定性最好。对E1絮凝活性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絮凝剂的适宜投加量为2.0%,Ca2+的助凝效果较好,且具有较好的pH稳定性。通过测定菌株E1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活性,发现其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活性达到90.32%,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pH8.0,温度40℃,180r/min摇床培养72h。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菌种选育 絮凝活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望 白雪雨 朱晓波
根据赤泥中富含铝、铁资源的特点,通过化学浸出和聚合反应实验,制备了一种高效的铝铁无机絮凝剂,用于高浊度废水吸附处理。实验涉及铝铁无机絮凝剂制备、大型仪器表征分析、聚合产物形态分析和吸附法处理废水等基础理论,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效融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融 刘云鹏 霍远涛 郭元飞 李顺鹏 蒋建东
从江苏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21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菌株,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将其命名为XNJ1。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菌株XNJ1鉴定为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 sp.)。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NJ1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絮凝生长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pH值7.0~8.0,温度30℃左右,培养时间48 h。在最佳絮凝条件下,2%絮凝剂投加量对4%的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到82.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菌株XNJ1具有较好的生物絮凝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分离筛选 絮凝条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伟伟 王秀华 孙振 黄倢 朱岩松 史秀秀 付军 杨从海
从山东及河北沿海分离到一株产絮凝剂细菌(编号200903091102,简称1102),分别用细菌全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均显示细菌1102为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细菌1102与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等亲缘关系最近。应用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细菌1102,提取其絮凝剂进行絮凝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所产絮凝剂的絮凝率达到80.19%。发酵72 h时,絮凝剂得率最高达19.5 g/L;分别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苯酚-硫酸法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所得絮凝...
关键词:
芽孢杆菌 絮凝剂 絮凝特性 组成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焕利 冯贵颖 赵淑艳 张雪峰 杨娜
【目的】为紫外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由1株絮凝剂产生菌XL-18出发,经过紫外诱变得到絮凝活性高的正突变菌株YB-1,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分析纯化后YB-1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苯酚-硫酸法分析样品中糖含量,双缩脲法分析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并用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研究了不同因素(pH、投加量、助凝剂)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菌株YB-1的絮凝率为95.0%;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总糖含量为6.630 g/L,不含蛋白质,其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要单体组成的多糖;添加0.5 mol/L CaCl2溶液作助凝剂、废水pH 8.0、Y...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叶青 胡琼英 薛家骅
选用Na+、Ca2+和胡敏酸(HA)研究不同价态的交换性阳离子、土壤有机质对纯矿物和土壤粘粒絮凝-分散的作用。结果表明:粘粒悬浮液中Na+或Ca2+浓度较低时,土壤有机质均能提高纯矿物和土壤粘粒的分散程度,表现为粘粒悬浮液的临界絮凝浓度(CFC)随HA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Na+或Ca2+浓度较高时,有机质失去对粘粒的分散作用。用H2O2去除土壤有机质后,土壤粘粒分散程度明显下降,CFC减小,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黄棕壤CFC下降程度大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红壤。与Ca2+作用下相比,Na+作用下HA对粘土矿物的分散度较大,1∶1型高岭矿或以1∶1型矿物为主的红壤的粘粒悬浮液的CFC受HA的影响大于2∶...
关键词:
有机质 交换性阳离子 粘粒 絮凝 分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剑 冯贵颖 王曙光 高宝玉 岳钦艳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絮凝剂的菌种KLE-1,采用BIOLOG菌种鉴定仪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t aerogenes)。该菌株培养产生的絮凝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絮凝剂以粉末状态存在时,在室温下放置50 d以后絮凝活性仪下降14.1%;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的最适宜pH值为7.0~8.0,即中性偏碱性条件,Ca2+,Al3+,Mg2,Na和Fe3+等金属阳离子均有助于絮凝作用。
关键词:
产气肠杆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萌 梁语燕 高晓峰 窦妍 杨明琰 樊成 段洁
【目的】研究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us)MY6-2的絮凝特性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作用,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发酵、醇沉、透析、冷冻干燥得到胶质芽孢杆菌MY6-2生物絮凝剂;研究pH、絮凝剂用量、金属助凝剂及其用量、加热对MY6-2絮凝剂活性的影响;分析溶液pH、Pb2+初始质量浓度及絮凝剂用量对MY6-2絮凝剂吸附Pb2+的影响。【结果】MY6-2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最佳絮凝条件为:pH>7.0,絮凝剂用量20 mL/L,助凝剂金属离子为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献玲 方桂珍 戴晓峰 张锐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高碘酸钠作为氧化剂,制备二醛基纤维素(DAC),考察各影响因素对二醛基纤维素制备的影响,采用FTIR、元素分析、XRD以及化学官能团测定等手段对二醛基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二醛基纤维素的醛基含量与尿素吸附容量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二醛基纤维素对尿素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高碘酸钠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为2.4∶1、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介质的pH为2时,制得二醛基纤维素的醛基含量最大为97.74%。二醛基纤维素对尿素的吸附容量随醛基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吸附容量为59.23 mg.g-1,是包醛氧淀粉尿素吸附容量的10倍(6 mg.g-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