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1)
- 2023(6280)
- 2022(5325)
- 2021(4872)
- 2020(4283)
- 2019(9360)
- 2018(9225)
- 2017(17092)
- 2016(9875)
- 2015(10581)
- 2014(10464)
- 2013(10179)
- 2012(9337)
- 2011(8377)
- 2010(8459)
- 2009(7431)
- 2008(7333)
- 2007(6584)
- 2006(5536)
- 2005(4792)
- 学科
- 济(31992)
- 经济(31952)
- 管理(22596)
- 业(22509)
- 企(17370)
- 企业(17370)
- 方法(16255)
- 数学(14509)
- 数学方法(14285)
- 学(10438)
- 农(9394)
- 中国(8565)
- 财(8229)
- 业经(6548)
- 贸(6253)
- 贸易(6252)
- 制(6208)
- 农业(6167)
- 易(6095)
- 理论(6061)
- 地方(5895)
- 银(5855)
- 银行(5807)
- 技术(5641)
- 行(5567)
- 融(5518)
- 金融(5515)
- 务(5416)
- 财务(5390)
- 财务管理(5378)
- 机构
- 学院(135770)
- 大学(135554)
- 研究(50618)
- 济(47698)
- 经济(46580)
- 管理(45481)
- 理学(39983)
- 理学院(39367)
- 管理学(38226)
- 管理学院(37994)
- 农(37633)
- 科学(37409)
- 中国(35103)
- 农业(30439)
- 业大(29621)
- 京(28885)
- 所(28128)
- 研究所(26378)
- 中心(22699)
- 财(21675)
- 农业大学(20338)
- 江(20257)
- 技术(18225)
- 省(18116)
- 院(17904)
- 财经(17663)
- 范(17410)
- 室(17388)
- 北京(17329)
- 师范(17080)
- 基金
- 项目(100901)
- 科学(77139)
- 基金(72368)
- 家(68003)
- 国家(67502)
- 研究(63994)
- 科学基金(55320)
- 省(41624)
- 自然(39213)
- 社会(39152)
- 基金项目(38495)
- 自然科(38345)
- 自然科学(38319)
- 自然科学基金(37678)
- 社会科(37189)
- 社会科学(37177)
- 划(35585)
- 教育(30590)
- 资助(29697)
- 重点(23968)
- 编号(23521)
- 计划(22926)
- 发(21267)
- 创(21256)
- 部(21055)
- 科技(20979)
- 科研(20293)
- 创新(20005)
- 成果(19036)
- 业(18605)
共检索到190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育财 朱万斌 崔宗均 王小芬 林长松 程序
为了加快小麦秸秆资源的资源转化,提高小麦秸秆的生物分解率,从小麦秸秆堆肥中筛选到一组高效的小麦秸秆分解菌复合系WDC2。研究表明,WDC2在PCS培养基中以小麦秸秆作为唯一碳源,60℃培养15 d,对小麦秸秆的分解率达到64.47%,其中纤维素分解44.7%,半纤维素分解13.61%,木质素减少3.85%,pH由初始的8.3迅速下降,60 h下降到6.6,而后逐渐回升接近初始值。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随小麦秸秆的分解而升高,在15 d达到0.372 U/mL。GC-MS分析WDC2分解小麦秸秆不同阶段的培养液,检测到乙醇、乙酸、乙二醇、丙酸、2-甲基丙酸、丁酸、3-甲基丁酸、2-甲基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炫清 苗嘉曦 陈兴 孔志坚 刘东阳 沈其荣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高效木质纤维素分解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Z5分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并以小麦秸秆为材料解析其分解过程。[方法]以小麦秸秆为唯一碳源,研究接种菌株Z5后小麦秸秆物理、化学特性及胞外水解酶活力,并结合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二维核磁共振等方法,原位分析菌株Z5对小麦秸秆的分解过程。[结果]与对照相比,接种28 d后小麦秸秆的总碳相对含量减少了22.05%,总氮相对含量却增加了76.77%,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了36.97%和39.77%。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博婷 袁旭峰 华彬彬 尹永焕 王小芬 钟萼蓉 崔宗均
将木质纤维素原料转化为燃料乙醇,受到全世界的期待。本研究探讨了利用复合菌系直接分解糖化的新途径。结果显示,该复合菌系优化的产酶活条件是转速为0r/min,底物添加量为3%,第6天酶活达到峰值,主要酶活为木聚糖酶活、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为15.18、3.43和0.79IU/mL。在第15天培养结束后,WSD-5对小麦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分解率分别达到71.3%、90.6%和51.7%。在酶活高峰期,在添加底物的同时升温至55℃保温糖化,结果发现还原糖的浓度显著提高。酶解小麦秸杆产生的总还原糖达到125mg/g以上,两次糖化总还原糖浓度为常温发酵时的15倍以上。当底物浓度为6%...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复合菌系 复合酶系 糖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玉玲 朱万斌 郭鹏 王小芬 张利莉 崔宗均
为加快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酶解,提高小麦秸秆资源的利用率,探讨了一组小麦秸秆好氧分解菌复合系的酶活表达特性。该复合系能高效的分解秸秆,对纤维素的分解率达到80.0%,利用DNS法测定该复合系分泌的酶的酶活性。研究表明,在复合系分解的0~10 d内,0.78 g纤维素被分解,0.16 g半纤维素被分解;复合系分泌的酶是一组能够降解不同底物的酶复合系;复合系的最高纤维素酶活性(内切酶、外切酶、β-糖苷酶和总纤维素酶)为0.17 U/mL;最高木聚糖酶活性出现在第2天,其数值达到2.82 U/mL;最适木聚糖酶反应温度为50℃,最高耐受温度是60℃,最适木聚糖酶反应pH为7,pH≤5对酶活性产生强烈抑...
关键词:
小麦秸秆 复合系 好氧分解 木聚糖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娟 李培培 袁旭峰 王小芬 崔宗均
为筛选常温高效产酶复合菌系,分别以枯叶土壤、牛粪、堆肥和自然腐烂的小麦秸秆为微生物源,通过"外淘汰法"筛选了4组常温分解小麦秸秆并产胞外酶的复合菌系WSD-5、N、M和D。培养15d后,WSD-5分解小麦秸秆75.6%,而N、M和D的分解率分别为65.0%、69.4%和67.5%。通过各复合菌系对小麦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的分解比较,可知WSD-5复合菌系具有明显的分解优势:相对于初始秸秆,WSD-5复合菌系使麦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别减少了94.2%、81.9%和21.3%。4组复合菌系虽然均检测到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滤纸酶的酶活性,但以WSD-5复合菌系的酶活性为最高。...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微生物 分解菌复合系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哲 崔宗均 苏宝琳 路鹏 王伟东
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糖化力法测定了一组高效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纤维素酶活性表达特性。结果表明 ,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 4 90nm处 ,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 6 0℃ ,最适反应pH 6 .0 ,较理想的酶促反应时间为 10min ;用不同温度和pH处理 ,MC1的纤维素酶在 6 5℃以下和pH 4 .5~ 10 .5之间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 ,但超出此范围 ,酶活性急剧下降直至丧失。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 菌 复合系 酶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玉英 沈其荣 娄无忌 刘生浩 崔中利
滤纸平板法结合摇床培养筛选到2个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混合菌M1和M2。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培养液中,28℃振荡培养4d,滤纸纤维素失重率分别达57.53%和54.92%,未经处理的稻草秆纤维素失重率为38.82%和36.21%。膨化稻草比稻草秆易分解,纤维素降解率可达68.83%和60.02%。经初步鉴定,M1由木霉F1和芽孢杆菌Ba组成,M2由木霉F2和芽孢杆菌Ba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由真菌、细菌组成的混合菌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中任何一个单一菌株。
关键词:
纤维素 分解 筛选 混合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元喜 张晓昱 胡佳华 邓元修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吴元喜张晓昱胡佳华邓元修(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武汉430074)SCREENOFLIGNOCELLULOLYTICSTRAINANDBIODEGRADATIONOFLIGNOCELLULOSEWuYuanxi...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真菌 生物降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圣进 韦仕岩 覃晓娟 王灿琴 陈振妮
从木质纤维材料堆肥样品中驯化筛选出一组高温型纤维素分解菌群N6,对其纤维素分解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6培养体系的pH稳定在6.4~8.0之间,降解纤维的适宜温度为50~60℃,最高纤维素酶活(CMCase)为0.83 IU/mL;在50℃下,N6在4 d内可使滤纸降解90.0%以上,6 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75.0%和86.4%,9 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失重79.0%和90.4%,对木薯渣的降解率也在30.0%以上。可见,N6具有降解天然木质纤维的高活性,是可应用于木质纤维材料生物转化的优良菌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虎 董俊德 卢向阳 田云 张偲 龙丽娟
以红树林植物根际富含生物质的土壤为材料,经过多代淘汰,筛选构建了1组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群SYF。30℃静置培养10 d后,复合菌群对木榄、滤纸、红海榄的分解率分别为83.6%、71.5%和67.3%,纤维素酶活分别为102.2、126.3和110.7 U/mL。利用平板法分离得到了8个属的好氧性细菌和3个属的真菌,利用16S rDNA文库共检测到6个已知属和2个未知种类细菌,同时通过ITS文库共发现5个属真菌。仅有3个属的微生物可通过平板法和克隆文库构建法共同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秀兰 杨春琳 田莎 姜欣华 刘韩 刘应高
[目的]研究二郎山林场华山松针叶凋落初期针叶上的真菌多样性,分析凋落物分解初期的真菌结构组成及其功能性,揭示真菌多样性与凋落物分解的关系以及根球壳孢菌在针叶分解中的产酶特性。[方法]采用研磨法对分别从海拔2 750,2 650,2 510和2 460 m采集的华山松新近凋落针叶进行真菌分离,结合形态学和真菌ITS序列的分子生物学对分离物鉴定分类。选取3株在形态学上存在明显差异的根球壳孢菌以及1株分离自华山松的二郎山散斑壳为分解菌株,以华山松针叶为唯一底物,采用试管培养法进行发酵,探讨根球壳孢菌的腐生性能。[结果]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华山松凋落针叶中获得了23个属于不同分类单元的真菌,其中半知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阳 王蒙蒙 马磊 赵政 邱强 沈其荣
为了从不同生境样品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并评价其纤维素分解能力,以结晶纤维素为唯一碳源,测定其在刚果红平板上水解圈大小和纤维素酶活力,并分析各菌株对小麦秸秆的分解效率。结果表明:4株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上均能形成透明水解圈,并能使滤纸条发生崩解。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同源性比对结果,结合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定了各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分别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3,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X6、55-3和55-4。接种21 h后菌株X3获得最大滤纸酶活力(0.12 U·mL-1),27 h...
关键词:
堆肥 纤维素 纤维素酶 结晶度 分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斐 孙朝晖 赵玉国 谢平林 李式军
从陈年堆积的畜粪堆中筛选出一个耐高温能高效分解纤维素等有机物的菌株。经鉴定 ,该菌株属于糖丝菌属易变糖丝菌种中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 ,至少可耐 80℃高温 ,在 4 0~ 5 0℃下能够有效地分解纤维素 ,在 2 0~ 30℃下分解纤维素能力较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慧 肖启明 谭周进 肖克宇 肖嫩群
为了研制1种用于早稻秸秆还田的生物助腐剂,通过稀释平板法分离到了1株好气性纤维素分解细菌,CMC-Na酶活为3.2U,0.1%的尿素最适合该菌产纤维素酶,14d左右能够基本完成稻草的腐解过程,在19d内对早稻秸秆的腐解失重率为56.97%,比对照提高了4.44%.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稻草 生物制剂 稻草还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东 崔宗均 牛俊玲 朴哲 刘建斌
以麦秸垛下的土壤和麦秸堆肥为材料 ,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 ,经过多代淘汰及其不同系之间的组配 ,最终筛选构建了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用羧甲基纤维素 (CMC)糖化力法和纤维素减重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复合系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滤纸、棉花、稻草、CMC Na和葡萄糖为碳源时 ,复合系在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碳源 (如滤纸、棉花 )存在时表现出高的纤维素分解活性 ;利用蛋白胨和酵母粉作氮源时的纤维素分解活性远高于硝酸铵、尿素等无机氮源 ;以滤纸和酵母粉作为惟一碳、氮源时 ,最适发酵质量浓度分别为 2 5和10 0 g·L-1,其分解活性最高峰均出现在发酵第 5天。最适纤维素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