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7)
- 2023(4942)
- 2022(4155)
- 2021(3657)
- 2020(2936)
- 2019(6471)
- 2018(6144)
- 2017(11765)
- 2016(6706)
- 2015(7383)
- 2014(7298)
- 2013(7281)
- 2012(7044)
- 2011(6500)
- 2010(6361)
- 2009(5823)
- 2008(5757)
- 2007(5169)
- 2006(4595)
- 2005(4203)
- 学科
- 济(35841)
- 经济(35816)
- 地方(14230)
- 管理(14160)
- 业(13943)
- 方法(12615)
- 数学(11330)
- 数学方法(11221)
- 农(10597)
- 地方经济(9306)
- 学(8098)
- 企(7894)
- 企业(7894)
- 中国(7666)
- 农业(7485)
- 业经(6662)
- 环境(5696)
- 贸(5576)
- 贸易(5574)
- 易(5294)
- 融(4972)
- 金融(4970)
- 发(4722)
- 和(4563)
- 财(4158)
- 制(3950)
- 划(3765)
- 资源(3742)
- 银(3723)
- 银行(3712)
- 机构
- 学院(100437)
- 大学(99509)
- 济(44729)
- 经济(43954)
- 研究(43161)
- 管理(34899)
- 中国(30776)
- 理学(30254)
- 理学院(29778)
- 管理学(29228)
- 管理学院(29047)
- 科学(28076)
- 农(24435)
- 所(23821)
- 京(22219)
- 研究所(22104)
- 农业(19552)
- 中心(18868)
- 业大(18227)
- 财(16393)
- 院(15471)
- 江(15104)
- 科学院(14913)
- 范(14668)
- 师范(14512)
- 经济学(13996)
- 北京(13867)
- 财经(13470)
- 经济学院(12714)
- 省(12569)
- 基金
- 项目(73537)
- 科学(57837)
- 基金(53179)
- 研究(51099)
- 家(49377)
- 国家(49071)
- 科学基金(39980)
- 社会(33168)
- 社会科(31480)
- 社会科学(31477)
- 省(28427)
- 基金项目(28100)
- 自然(25758)
- 划(25127)
- 自然科(25089)
- 自然科学(25084)
- 自然科学基金(24587)
- 教育(21810)
- 资助(21174)
- 编号(19431)
- 发(18732)
- 重点(18083)
- 部(15965)
- 成果(15240)
- 创(15103)
- 国家社会(14799)
- 发展(14773)
- 计划(14744)
- 展(14578)
- 创新(14385)
共检索到149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昌斌 陈印军 毕于运
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和农村发展水平的改变,红黄壤地区近十几年来,粮食生产比较优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粮食生产格局也在进行着新调整。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影响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化的因素及优势变动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矛盾焦点,是国内供给增长慢于需求增长。而在众多的促进国内供给增长的手段中,充分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理论上说,完善的市场机制会自动地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安排粮食生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印军 尹昌斌
本文应用粮食生产波动性测定方法对红黄壤地区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的粮食波动性进行了测定,指出了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越发达粮食生产波动性越大,并且这种波动性趋于扩大。最后作者就弱化该区域粮食生产波动提出了三条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爱芝 裴少峰 李崇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祝美群 白人朴
本文以 1 99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 ,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在粮食生产上的潜在优势和显性优势 ;这种地区优势 ,特别是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 ,是实现我国粮食增产的关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帆 吴政
现有关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通常假定省区和产品的生产具有同质性。本文修正了这个假定,通过一个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我国各省区的粮食生产空间结构,经过理论分析,推出了3个命题: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获得主要是依靠规模优势,而不是效率优势;各省区某种粮食的产量占比,与这种粮食的比较优势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特定省区在某些粮食上的比较优势与在其他粮食上的比较优势,通常是不可兼得的。利用2003年各省区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3个命题能够得到支持。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比较优势 规模优势 效率优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炳坤
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是我国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解决粮食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重大决策涉及到包括粮食生产、流通、调控等在内的各个相关方面。其中,如何抓好粮食生产是最基本的环节,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难点所在。我国之所以实行粮食地区平衡和省长负责制,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寻求一种刺激粮食生产的新机制,充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玉铭 罗玉坤 应汉清 胡振尉 陈德富
粮食、经济、绿肥、饲料等作物的绿色营养体作饲料,称绿色饲料。生产绿色饲料比生产粮食饲料能够成倍增加耕地营养物质产出量,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转化效率最高的动物─—奶牛进行转化,最终使同面积耕地上食物营养物质的产出量超过生产粮食,从而为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探索新的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希成
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和相对增长速度指标对我国各省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优势产区正在逐步北移。在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加快培育玉米和大豆优势产区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重点;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硬约束;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
关键词:
粮食 品种结构 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自强 李晓云 王金霞
为探究我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原因,构建测算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测算农业用水压力评估地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错配程度;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究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从测算结果看,我国31省2003—2018年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错配,以东北区、黄淮海区、华南区和西北区错配较为严重。2)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看,土地优势、劳动优势、资本优势对区域农业用水压力的正向推动作用超过水资源优势对区域农业用水压力的负向作用,使得粮食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加大了区域农业用水压力,在类似的市场与政策环境下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的内在原因正是上述累加作用的结果;采用分位数回归检验结果稳健性,发现在农业用水压力极大和极小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农业用水压力的加剧作用并不明显,其余分位点处均显著。3)从调节效应模型结果看,农业用水效率在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农业用水压力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分样本回归发现农业用水压力较高区域农业用水效率调节作用更大,表明较高的农业用水效率能够有效缓解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对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分布错配的影响,且在农业用水压力较高的区域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优化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空间匹配程度,加大粮食生产布局中水资源要素约束权重,分区域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有贵 邝婵娟 焦红坡
本文把南北方两个区域之间粮食流向流量变化放在整个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背景中考察,对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南粮北调,是在南北方人均粮食产量水平均很低和南方相对高于北方的情况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为解决北方商品粮需求集中地区口粮短缺的矛盾,而采取行政手段实现的;北粮南运,其直接致因是南北方粮食生产发展与消费增长及结构不适应,而南北方粮食生产发展呈现出的差异,是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粮食生产在南北方区域经济发展中比较优势上表现出差异,南北方农民根据要素的相对价格和比较利益对资源进行重组的结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柴玲欢 朱会义
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与地域分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受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以及耕地保护、农业补贴、价格保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国目前区域专业化的方向和地域分工取向尚不清晰,不过农产品生产的集中化趋势却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论文以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省域单元1981—2013年的产量数据,运用集中化指数方法揭示1980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区域集中化程度的演变特征和演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的集中化程度明显上升,3种粮食作物中小麦生产的集中化程度最高,并呈相对稳定的集中化趋势,而稻谷和玉米生产的集中化程度则经历了一个"U"...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爱军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黄爱军粮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1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国粮食总产连攀高峰,基本上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伴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叶青 张平宇
论文以商品粮基地县为研究单元,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揭示东北商品粮基地县粮食总产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粮食总产低于平均水平的商品粮基地县占多数,高于平均水平的基地数量仅占36.36%,但粮食产量占全部基地县粮食总产量的64.74%;②粮食生产基本上形成了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的生产能力格局,粮食总产的区域差异小于分品种粮食作物内部的区域差异;③从省域尺度看,粮食总产高于平均水平的基地县84.6%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粮食生产布局的区域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大宗粮食作物进一步向产粮大县集中;④从区域尺度看,粮食总产的空间格局高低交错,集中在以松嫩平原中部黑土区、辽河平原和...
关键词:
商品粮基地 粮食总产 空间分异 东北地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立新 秦富 白人朴
本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法并结合成本分析进行综合比较 ,定性定量地研究我国大豆、小麦、水稻、玉米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 ,并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