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6)
- 2023(3947)
- 2022(3303)
- 2021(3051)
- 2020(2555)
- 2019(5550)
- 2018(5834)
- 2017(9739)
- 2016(5903)
- 2015(6859)
- 2014(7084)
- 2013(6480)
- 2012(6118)
- 2011(5487)
- 2010(5483)
- 2009(5011)
- 2008(4923)
- 2007(4663)
- 2006(4072)
- 2005(3499)
- 学科
- 济(15003)
- 经济(14969)
- 管理(14437)
- 业(11005)
- 企(8846)
- 企业(8846)
- 学(7566)
- 中国(5853)
- 制(5799)
- 农(5575)
- 体(5398)
- 财(5129)
- 理论(4727)
- 方法(4542)
- 银(4054)
- 银行(4027)
- 地方(4011)
- 行(3872)
- 教育(3854)
- 融(3820)
- 金融(3813)
- 业经(3662)
- 农业(3362)
- 和(3335)
- 数学(3254)
- 数学方法(3165)
- 体制(3139)
- 环境(3054)
- 教学(3037)
- 水产(2843)
- 机构
- 学院(79990)
- 大学(78532)
- 研究(32415)
- 科学(24283)
- 管理(23729)
- 农(23680)
- 中国(23373)
- 济(23261)
- 经济(22508)
- 理学(19675)
- 理学院(19336)
- 农业(19203)
- 管理学(18692)
- 管理学院(18561)
- 所(18486)
- 京(17924)
- 研究所(17100)
- 业大(17060)
- 中心(14867)
- 江(14061)
- 技术(13907)
- 省(12961)
- 室(12704)
- 财(12655)
- 农业大学(12084)
- 院(11843)
- 实验(11353)
- 范(11149)
- 州(11032)
- 实验室(10986)
- 基金
- 项目(55704)
- 科学(41848)
- 研究(37767)
- 基金(37668)
- 家(35555)
- 国家(35245)
- 科学基金(27938)
- 省(24568)
- 划(21006)
- 社会(20105)
- 自然(19674)
- 基金项目(19554)
- 自然科(19180)
- 自然科学(19171)
- 自然科学基金(18785)
- 社会科(18778)
- 社会科学(18772)
- 教育(17851)
- 编号(15807)
- 资助(14804)
- 成果(14229)
- 重点(13433)
- 计划(13358)
- 课题(12533)
- 科技(12529)
- 发(12314)
- 创(11726)
- 体(11720)
- 创新(11028)
- 科研(10998)
共检索到127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美玲 廖小芳 李枝玲 周步进 郑杰 孔祥军 刘一丁 李宏伟 周瑞阳
【目的】构建红麻线粒体基因atp6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体系,为红麻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红麻UG93A花药cDNA为模板,通过同源克隆技术克隆atp6基因编码区(CDS)的全长序列;利用In-Fusion基因融合技术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野生型烟草,并对转基因阳性烟草植株进行抗性筛选和PCR验证。【结果】红麻UG93A的atp6基因CDS全长为1182 bp,成功构建红麻atp6基因全长过表达载体pBI121-atp6-EGFP,并获得4株转基因烟草植株(B1、B2、B3和B4),使用过表达载体上3对不同位点的引物组合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验证,发现有2株转基因烟草植株在3对不同引物中稳定表达,即获得2株含pBI121-atp6-EGFP的T_0代转基因阳性植株(B1和B2)。【结论】构建的红麻线粒体基因atp6过表达载体遗传转化体系,可用于指导后续atp6基因调控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分子机理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刁勇 廖小芳 郑杰 孔祥军 陈鹏 赵艳红 周瑞阳
以红麻细胞质线粒体近等基因系UG93A(不育系)、UG93B(保持系)及UG93A×福红992(恢复系)的F1代为材料,研究花药线粒体基因NAD3和COB的转录与表达。结果发现,在3种供试材料中,基因NAD3的CDS区在DNA水平和RNA编辑水平上均无差异;不育系与保持系的COB基因DNA编码序列无差异,但在RNA水平上发生了编辑,8个位点的编辑均发生于密码子的第一或第二位碱基,且导致氨基酸种类变化,主要为亲水性氨基酸转变为疏水性氨基酸;COB基因在UG93A中的RNA编辑频率低于UG93B;NAD3和COB基因在3种材料中的转录本大小基本相同,但在表达水平上表现为不育系显著低于保持系和F1代...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晶 刘峰 郭清泉 陈建荣 张学文
根据已克隆的苎麻CCoAOMT(咖啡酰辅酶-A-氧甲基转移酶)基因cDNA序列,以其编码纤维素合成酶底物结合和催化合成结构域的cDNA序列为目标,采用PCR扩增方法引入克隆的酶切位点,分别将其正、反方向克隆到植物RNA干扰表达质粒PFGC5941T-DNA上CHSA内含子两侧,构建了植物表达苎麻CCoAOMT基因的干扰重组Ti载体.将该载体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后,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木质素研究的模式烟草WS38进行了遗传转化,抗性筛选和分子检测表明,成功获得了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生长延缓,表明可能存在基因表达干扰现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罗延青 俎峰 王敬乔 李劲峰 陈苇 张云云 杨清辉
【目的】通过表达外源GlgC基因增加甘蓝型油菜种子淀粉积累,从而可能增加含油量,为油菜高含油量育种提供一种潜在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将定点突变的大肠杆菌AGPase基因GlgC分别和2个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DOF(拟南芥球形胚阶段启动子)、Cruc(油菜种子特异蛋白启动子)重组,构建2个GlgC过表达载体pMB-DOF-TG和pMB-Cruc-TG。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GlgC基因已导入油菜再生植株基因组并获得表达。【结论】获得了甘蓝型油菜转GlgC基因阳性株,为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实现上述途径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前期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琦 刘香玲 张宁 余柏胜
水稻苗期冷害是导致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发掘新的耐冷基因、诠释其耐冷分子机制并应用分子育种的手段提高水稻苗期耐冷性,前期已通过Northern表达分析,从已构建的水稻苗期低温诱导表达正向抑制差减cDNA文库中,发现了一个受低温诱导上调表达的功能未知的C2H2型锌指结构域蛋白新基因(特命名为OsCOI)。本研究进一步通过RT-PCR的方法从水稻中克隆了该基因,构建了其植物过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基因组中,获得了其过表达转基因水稻株系,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并探讨其在水稻耐冷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斯钦巴特尔 张辉 贾霄云 高风云 张立华 任龙梅
亚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MS2-F在亚麻花粉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其功能,构建了2个RNAi载体。选定该基因的2个不同的片段,分别以正向和反向插入到pHANNIBAL载体中PDK intron的两侧,以形成hpR-NA表达盒。然后将hpRNA表达盒插入到pART27的NotⅠ酶切位点上,成功构建了2个亚麻MS2-F基因的RNAi载体。最后将载体导入到农杆菌LBA4404中。RNAi载体成功构建,为验证MS2-F基因在亚麻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振琪 韩莹琰 李雅博 刘然 刘超杰 郝敬虹 范双喜
为研究叶用莴苣中Hsp70基因的功能,以提高其耐热性,构建LsHsp70-3701过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叶用莴苣。从叶用莴苣中克隆得到LsHsp70-3701,利用NcoⅠ和SpeⅠ双酶切LsHsp70-3701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回收目的片段并连接,经鉴定后获得过表达载体。以‘P-S11'叶用莴苣为转化材料,针对遗传转化关键因素:苗龄、植物激素浓度、预培养时间、侵染液OD值、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转化条件为:苗龄5d的子叶,6-BA 0.2mg/L+NAA
关键词:
莴苣 过表达载体 农杆菌 遗传转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青云 王润青 方聪燕 侯佩 苏亮 李建平 宋梅芳 杨建平 李雪梅 吴大付
为克隆水稻蛋白磷酸酶6(PP6)催化亚基基因OsPP6C,并构建该基因的过表达载体以及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技术从水稻中花11叶片cDNA中扩增OsPP6C基因全长,并构建与GUS融合的pBI121-OsPP6CGUS表达载体。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OsPP6C蛋白的理化性质、与拟南芥AtPP6C(即AtFyPP)之间的同源性以及不同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此外,对OsPP6C基因的启动子进行了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转录序列包含一个91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03个氨基酸残基,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47 kDa,等电点为5.13;具有疏水性,但不存在信号肽,属于非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罗延青 王敬乔 俎峰 陈苇 李劲峰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大肠杆菌AGPAse基因GlG C,并通过双定点突变降低其对无机磷酸盐敏感性所致抑制作用以提高其酶活。而后将甘蓝型油菜AGPAse导肽编码序列与GlGC融合,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 MB-TG,并导入根癌农杆菌lB440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融合基因已导入油菜再生植株基因组并获得表达。增加淀粉积累为油脂合成提供更多碳源,被认为是一条潜在的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实现上述途径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前期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芸 李会 车丽玲 黄思齐 邱承祥 杨志敏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长度约为21~24个核苷酸,在基因表达、生长发育、细胞周期及环境胁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植物miRNAs通过转录后以切割的方式对其靶基因的表达起着负调控作用。miR395的靶基因分别为ATP硫酸化酶和硫转运体SULTR2;1,两者在硫同化及转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miR395的功能,本研究利用PCR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miR395d前体基因,并与pCAMBIA1304载体连接,构建了miR395d前体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到甘蓝型油菜特选4号中,目前已获得了转基因植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洪有 张素芝 陈庆富
CorA/MRS2/MGT-型镁离子转运蛋白在维持植物镁离子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一个表达受缺镁胁迫诱导的玉米MRS2/MGT-型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ZmMGT10在缺镁胁迫中的功能,构建了ZmMGT10的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获得了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相比,过表达ZmMGT10增加了低镁胁迫生长下转基因植株的生物量、根长和叶绿素浓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低镁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根和叶中积累的镁离子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型植株。此外,在低镁生长条件下,转基因植株根对镁离子的吸收能力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凯琴 罗延青 王敬乔 俎峰 陈苇 李劲峰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大肠杆菌AGPase基因glg C,并通过双定点突变降低其对无机磷酸盐敏感性所致抑制作用以提高其酶活。而后将甘蓝型油菜AGPase导肽编码序列与glgc融合,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 MB-TG,并导入根癌农杆菌LB440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融合基因已导入油菜再生植株基因组并获得表达。增加淀粉积累为油脂合成提供更多碳源,被认为是一条潜在的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为利用遗传改良技术实现上述途径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前期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义杰 陈四龙 程增书 王瑾 宋亚辉 郝军会 张朋娟 李玉荣
为了明确花生AhPLDα基因在响应干旱胁迫信号传导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ABA处理的冀花4号花生叶片c D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AhPLDα1和AhPLDα2的全长cDS片段,采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分别将这2个基因定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 BAR-F3上,冻融法将重组子转入根癌农杆菌GV3101,利用改良FLoRAL-DiP法将过表达质粒转入拟南芥。菌落PcR和酶切结果表明,cA MV35S启动子驱动的过表达载体重组质粒P BAR-AhPLDα构建正确。通过RT-PcR和qRT-PcR验证,表明AhPLDα1和AhPLDα2基因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并能过量表达,获得了阳性转基因纯合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峰 曹雅琴 张学文 李良勇 邓晶 郭清泉
通过RT-PCR获得UDPGDH cDNA序列,经酶切、连接,以pET-32a为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pET-32a-UDPGDH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质粒转化表达受体菌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1个约53 000的蛋白,与推测的UDPGDH编码产物的大小一致.凝胶成像分析表明,最高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47.1%,表明UDPGDH重组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稳定的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根英 夏兰芹 夏先春 何中虎
【目的】构建Pina、Pin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验证Pina和Pinb基因的功能,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小麦籽粒质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材料。【方法】以软质小麦京411作为Pina和Pinb基因的供体,将Pina、Pinb基因融合后,与基础质粒pG4AB上的Ω和poly(A)等增强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及pAHC25上的Ubiqutin启动子和bar基因表达盒相连接,构建Pina、Pinb融合基因植物高效表达载体。利用基因枪转化硬粒小麦幼胚,并对硬粒小麦幼胚再生体系进行探索。【结果】在构建完成Pina、Pinb融合基因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FUBPaPb的基础上,转化硬粒小麦幼胚16000多枚,经bio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