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
2023(1075)
2022(943)
2021(913)
2020(811)
2019(1908)
2018(1882)
2017(3185)
2016(2074)
2015(2318)
2014(2500)
2013(2422)
2012(2355)
2011(2265)
2010(2203)
2009(2178)
2008(1972)
2007(1825)
2006(1565)
2005(1333)
作者
(8003)
(6730)
(6578)
(6338)
(4277)
(3379)
(2980)
(2759)
(2589)
(2499)
(2262)
(2256)
(2221)
(2197)
(2183)
(2150)
(2050)
(2040)
(2033)
(1938)
(1830)
(1800)
(1706)
(1613)
(1554)
(1504)
(1477)
(1470)
(1458)
(1435)
学科
(7201)
经济(7196)
管理(4273)
(3793)
方法(3457)
(3406)
(3217)
企业(3217)
数学(3094)
数学方法(3041)
中国(1919)
(1839)
(1451)
环境(1330)
(1315)
财务(1308)
财务管理(1306)
(1287)
企业财务(1244)
生态(1117)
(1034)
金融(1034)
(1018)
(1017)
银行(990)
农业(981)
地方(974)
业经(964)
资源(958)
(953)
机构
大学(30047)
学院(29604)
研究(14406)
科学(11807)
中国(10357)
(10191)
(9394)
经济(9140)
(9076)
研究所(8590)
农业(8358)
管理(8146)
(7588)
业大(7494)
理学(6943)
理学院(6764)
管理学(6509)
管理学院(6459)
中心(5903)
(5870)
实验(5487)
科学院(5474)
(5470)
农业大学(5385)
实验室(5308)
(5272)
重点(5031)
北京(4843)
(4693)
(4639)
基金
项目(22287)
科学(16186)
(15652)
国家(15555)
基金(15403)
研究(12067)
科学基金(11832)
自然(9649)
自然科(9378)
自然科学(9374)
自然科学基金(9185)
(8844)
(8194)
基金项目(8047)
资助(6968)
科技(6277)
计划(6183)
社会(6042)
重点(5824)
社会科(5646)
社会科学(5645)
教育(5389)
专项(4764)
(4671)
科研(4601)
(4400)
编号(4280)
(4159)
(4024)
创新(4019)
期刊
学报(10086)
(9577)
经济(9577)
(8765)
科学(7949)
研究(7642)
中国(6826)
大学(6269)
学学(6036)
农业(5856)
(3632)
(3399)
资源(3130)
业大(2981)
管理(2690)
教育(2522)
林业(2514)
农业大学(2438)
自然(2255)
(2249)
金融(2249)
(2207)
统计(2125)
中国农业(2050)
科技(1832)
经济研究(1765)
技术(1764)
(1695)
决策(1647)
财经(1537)
共检索到45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建堂  祁建民  林荔辉  林培清  陶爱芬  方平平  
测定红麻品种福红952(对照)及其光钝感突变体08C-8叶片在11.5 h人工短日照处理下苗期、生长中期和现蕾期3个发育时期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研究福红952和08C-8在光周期反应下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苗期、生长中期和现蕾期3个发育时期,福红952和08C-8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现由低→高→低的变化规律,但变化程度大小表现不一;在现蕾期,福红952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比值是08C-8的1.59倍,而可溶性糖与游离氨基酸比值则与08C-8相当;08C-8对光周期变化反应不敏感,可能与其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峰  胡后祥  金玉峰  符成  常海龙  吴其卫  刘少谋  
在不同夜间温度下,对7个甘蔗难开花品种进行光周期诱导处理,调查夜间温度对光周期诱导开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难开花品种经适当的夜间低温处理后,均能明显提高抽穗率,其始花期也明显提前。但是过低的夜间温度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效应,过低的夜间温度甚至使甘蔗不开花;另外一方面,少数品种对夜间低温不敏感,夜间低温处理对甘蔗正常开花无促进作用,甚至稍低的温度已对甘蔗的正常开花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光照时间在11~13.5 h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增加,但没有出现全部个体滞育的情况,最高滞育率为94.5%;在30℃时,在实验光周期范围内没有出现滞育个体。温度对滞育的影响受光周期的影响,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滞育率下降,当温度上升幅度达到30℃,无论长短光照条件下均不出现滞育个体。只有在短光照条件下,低温才有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少博  周洲  陈怡萌  王玉珠  张永安  曲良建  
【目的】探究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国白蛾滞育的影响,明确诱导美国白蛾滞育的主控因子和幼虫敏感龄期,为深入研究光周期诱导美国白蛾滞育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型防治技术奠定基础。【方法】设置4个温度(21、23、25和27℃)和7个光周期(L8∶D16、L10∶D14、L12∶D12、L13∶D11、L14∶D10、L15∶D9和L16∶D8),统计和比较28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美国白蛾的滞育结果,阐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国白蛾滞育和临界光周期的影响; 23℃条件下,在美国白蛾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分别给予长光照(L16∶D8)和短光照(L10∶D14)交替饲养处理,统计和比较32种不同处理下美国白蛾的滞育结果,明确光周期诱导美国白蛾滞育的敏感龄期。【结果】在21、23、25和27℃条件下,光照时间小于13 h,可导致美国白蛾滞育发生,光照时间达到16 h,美国白蛾个体继续发育而无滞育发生,光照时间在13~16 h之间时,滞育同时受光周期和温度调控,且滞育率随光周期增长或温度升高均呈下降趋势。21、23、25和27℃条件下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4 h 58 min∶9 h 02 min(L∶D)、14 h 45 min∶9 h 15 min(L∶D)、14 h35 min∶9 h 25 min(L∶D)和14 h 24 min∶9 h 36 min(L∶D),临界光周期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短光照对美国白蛾滞育诱导具有累积效应,美国白蛾幼虫3龄、4龄和5龄对光周期诱导滞育最为敏感。【结论】美国白蛾属典型的长日照发育-短日照滞育型昆虫,光周期在美国白蛾滞育诱导中发挥主导作用,温度伴随光周期发挥作用,低温和短光照利于滞育发生;临界光周期受温度调控,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美国白蛾对光周期诱导滞育具有累积效应,感受光周期最敏感的阶段为幼虫3~5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宝重  张月辰  陶佩君  尹淑丽  邓小鹏  郭程瑾  
通过光周期诱导的方法,对中晚熟红小豆品种冀红4号红小豆不同叶龄叶片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叶龄(LF)处理下硝酸还原酶(NR)活性基本高于自然光(CK)处理而低于连续短日照(SD)处理;随着叶龄增大,各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光周期诱导可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叶龄表现有所差异,与SD处理交替上升;诱导可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连续诱导出现累积效应;2LF是光周期诱导可溶性蛋白变化最敏感的时期,从这个时期起单个叶龄诱导可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但连续诱导却可提高;LF处理下类胡萝素总体含量高于另2个处理,而LF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仅在3叶龄前高于CK,随后出现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菊  孟繁静  
大豆短日(SD)诱导期间,顶芽内的玉米赤霉烯四(ZEN)含量始终比连续光照(CL)下的高;在SD诱导的第2天,预芽中总细胞分裂素(CTK)含量1.9信于CL下的CTK含量;游离氨基酸也一直维持较高含量水平;同化物中,除SD诱导的第2天可溶精含量较高和诱导结束时的蔗糖含量较CL下的高外,其余的测定中CL下的可治糖、蔗糖及淀粉含量CL下均比SD下的高。可见,大豆光周期诱导期间,顶芽内发生了一系列与成花转变有关的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菊  孟繁静  
大豆短日(SD)诱导期间,真叶内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始终比连续光照(CL)下的高;诱导前期叶片内总细胞分裂素(CTK)含量保持较低水平;脱落酸(ABA)则在前期差异不大,后期保持较低水平;短日下生长的真叶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先开后降,含量一直较CL下的高;短日诱导下的真叶内同化物含量(可溶糖、蔗糖及淀粉)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大豆光周期诱导期间,叶片内的某些植物激素及同化物可能协同ZEN发生了与成花转变有关的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瑾  高东升  于芹  徐臣善  赵锴  
【目的】分析光周期处理对油桃芽休眠诱导及发展进程的影响,并探讨休眠诱导期内桃芽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曙光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ana cv.Shuguang)为材料,设置3个光周期处理:短日照(8h)、长日照(16h)和自然日照,结合测定枝梢的生长和桃芽萌芽能力界定桃芽休眠状态,利用氧电极测定桃芽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短日照能够诱导曙光油桃新梢提前停长,使桃芽提前7d进入休眠诱导期,且促进休眠迅速向深度发展,较对照提前21d进入自然休眠期;长日照明显延迟油桃新梢停长,并且延缓桃芽休眠诱导及发展的进程。呼吸速率随着休眠诱导而降低,桃芽进入休眠诱导期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婷婷  柳俊  
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不仅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的重要保障。早期研究发现,光周期是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短日照利于马铃薯块茎形成。近10多年来,光周期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已有研究发现,马铃薯块茎形成与拟南芥等植物的开花过程有较多相似之处。大量参与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如光敏色素、CONSTANS(CO)、FLOWERING LOCUS T(FT)、LOV蓝光受体蛋白家族及CDF转录因子等在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马铃薯中发现的同源异型框基因POTH1及其相互作用基因StBEL5也在光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荣林  胡雲飞  杨亦扬  王文丽  申佳芳  
以麝香草酚等10种小分子物质作为激发剂,比较研究了它们诱导茶树与害虫防御有关的酶系统变化和茶树主要生化成分变化的特征,以了解它们所引起的诱导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各诱导物质几乎一致性地引起茶树叶片可溶性蛋白的上升,除3-氨基丁酸处理外各处理叶片氨基酸总量也趋于上升。水杨酸、磺基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5-二羟基苯甲酸在结构上具有高度共性,但它们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却有明显差异。与水杨酸相比,磺基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5-二羟基苯甲酸诱导的茶树叶片生化物质的变化幅度较大,2,5-二羟基苯甲酸诱导处理下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明显上升,有一定应用潜力。HarPi...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燕  王永飞  
以油青60天为供试材料研究苗期不同水分处理对菜心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菜心土壤水分胁迫研究和提高菜心的抗旱能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处理的第0~8天,各处理间菜心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并无显著变化;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迅速下降,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处理第14天时,完全不浇水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达显著水平;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比对照增加了6.24倍,而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4.4%和49.6%。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恒蔚  牛英  周瑞阳  
为获得红麻不定芽直接诱导的最佳方案,以MS培养基为基础,以其无菌苗子叶和真叶为外植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附加3.0~3.5mg/LTDZ和0.1mg/LNAA可直接诱导子叶和真叶形成不定芽,子叶诱导效果优于真叶,不同基因型来源的材料存在差异;附加0.1mg/L6-BA和0.01mg/LNAA对不定芽增殖培养后,1/2MS培养基上附加0.05mg/LNAA可诱导生根而形成植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清旭  张奇  马华燕  冯常青  张伟彬  李家玉  王海斌  何海斌  
以1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水培法培养,并添加水杨酸诱导,分析水稻化感潜力和生理、形态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生物测试结果表明,水杨酸诱导后,大部分品种的叶片浸提液和种植液对莴苣生长的抑制率均有显著提升.水稻生理、形态指标分析结果表明,PI312777、特优884、协青早B3个水稻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根长、株高、干重等均显著升高,其余水稻品种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化感潜力与上述生理、形态指标均呈正相关.水稻叶片叶绿素、氮含量对水稻种植液化感潜力的影响高于水稻叶片浸提液化感潜力,而水稻根长、株高、干重对水稻叶片浸提液化感潜力的影响高于水稻种植液化感潜力.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杨酸诱导后,不同水稻的化感潜力与生理、形态指标的区分主要分为两大主成分,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38.52%,主成分2的贡献率为26.90%.水稻叶片浸提液化感潜力与水稻株高、干重、根长显著相关,而水稻种植液化感潜力与水稻叶绿素含量、氮含量显著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长平  刘林艳  
以大富贵、丹凤、夕阳映雪3个芍药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温度(25、30、35、40℃)胁迫对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芍药叶片的MDA含量、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下降;SOD活性变化不稳定,叶绿素合成受阻.总体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芍药叶片的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3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可作为芍药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张桂菊  吴军  袁美丽  苏金乐  
以1年生光蜡树幼苗为试材,研究NaCl胁迫对其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光蜡树叶片鲜重含水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片中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NaCl浓度达到136 mmol·L-1的重度盐胁迫时,脯氨酸、MDA含量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6.72%和73.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