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3)
2023(5953)
2022(5391)
2021(4930)
2020(4605)
2019(10820)
2018(10765)
2017(20703)
2016(12042)
2015(13865)
2014(14257)
2013(14346)
2012(13831)
2011(12628)
2010(12965)
2009(12186)
2008(12615)
2007(11665)
2006(9963)
2005(9012)
作者
(39126)
(33229)
(32999)
(31528)
(21120)
(15971)
(15137)
(13044)
(12396)
(11931)
(11413)
(11106)
(10697)
(10619)
(10569)
(10569)
(10325)
(9761)
(9651)
(9568)
(8570)
(8293)
(8153)
(7551)
(7546)
(7520)
(7515)
(7450)
(6974)
(6912)
学科
(50456)
经济(50404)
管理(30608)
(30504)
方法(26118)
(23515)
企业(23515)
数学(23096)
数学方法(22850)
(14699)
(12958)
(12711)
中国(11836)
(10474)
贸易(10474)
(10141)
地方(9776)
农业(9661)
业经(9469)
(8981)
(8231)
(7897)
财务(7882)
财务管理(7858)
理论(7664)
(7581)
银行(7537)
企业财务(7408)
(7325)
金融(7322)
机构
大学(186133)
学院(184031)
(71632)
经济(69991)
研究(66572)
管理(65518)
理学(56291)
理学院(55532)
管理学(54305)
管理学院(53965)
中国(48133)
科学(45155)
(42082)
(40280)
(37224)
研究所(34319)
农业(33989)
业大(32792)
(32478)
中心(30430)
(28998)
财经(26136)
(25372)
北京(25236)
师范(25038)
(23557)
(22792)
(22734)
经济学(22263)
农业大学(21790)
基金
项目(121091)
科学(92001)
基金(85446)
研究(83564)
(77084)
国家(76442)
科学基金(61988)
社会(49944)
(48349)
社会科(47104)
社会科学(47081)
基金项目(45456)
(41824)
自然(41740)
自然科(40715)
自然科学(40692)
自然科学基金(39973)
教育(39074)
资助(36030)
编号(34216)
成果(29190)
重点(28395)
(27058)
(26636)
计划(25063)
(24473)
课题(24318)
科研(24016)
创新(23032)
科技(22631)
期刊
(77446)
经济(77446)
研究(49744)
(37972)
学报(37401)
中国(33805)
科学(31349)
大学(26182)
(25758)
农业(25688)
学学(24789)
管理(20656)
教育(18556)
(14915)
金融(14915)
技术(14684)
(14240)
财经(12882)
业经(12470)
经济研究(12009)
(11142)
问题(11014)
(10987)
业大(9805)
技术经济(9308)
图书(9107)
(9076)
统计(9073)
理论(8816)
资源(8379)
共检索到266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建基  祁建民  王晓飞  徐建堂  刘林锋  李爱青  
选用74份不同来源的红麻种质资源,对10个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皮厚、单株生皮重3个性状对单株干皮重和纤维支数有重要影响;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分别为韧皮纤维产量构成因子(52.68%)、茎秆皮骨构成因子(12.96%)、纤维品质构成因子(10.77%)及晒干率构成因子(9.18%),其累计贡献率达85.61%.因此,在品种选育时,应注意选择植株较高、中等茎粗、韧皮较厚、晒干率较高和品质优良的材料,以确保高产优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陶爱芬  祁建民  林培青  方平平  吴建梅  林荔辉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近年育成和引进的红麻品种,为红麻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八·五"至"十·五"期间育种单位选育的及近年从国外引进的共40个红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年各设3次重复。估算40个红麻品种12个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并以前3个主成分和欧氏距离为基础,分别作二维散点图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在40份红麻种质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07%。第1主成分为韧皮纤维产量构成因子,贡献率达53.44%;第2主成分为茎秆皮骨构成因子贡献率达24.94%;第3主成分为纤维品质构成因子,贡献率达7.69%。(2)根据品种性状主成分表现,评选出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平平  郑鹭  陶爱芬  祁建民  林荔辉  吴建梅  
以国内外引进的75份蓖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对株高、果穗长、含油率、单株有效穗、单株蒴果数和单株种子产量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3.45%.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构成因子,贡献率为58.41%;第2主成分为含油率构成因子,贡献率为13.87%;第3主成分为株高构成因子,贡献率为11.17%.主成分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当欧氏距离取值D=2.49时,可把75份蓖麻种质资源分成四大类群,在杂交育种上可根据不同类别的特点加以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明亮  高春琼  袁平荣  苏振喜  
为了明确影响高原粳稻抗倒性的主要因素,以26份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高原粳稻抗倒性及其相关的2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抗倒性在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和相关性。株高和穗下第4、3、2节间壁厚4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最大,而穗下第3、2、4、1节直径、穗下第4、3节间距离和穗下第1节间壁厚7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较小,其余9个茎秆性状不影响或者通过上述茎秆性状而间接影响抗倒性。株高、穗下第4、3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壁厚和节直径共11个农艺性状与抗倒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穗长、穗重、穗下第1、2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和第5节直径共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锡顺  肖植文  刘旭云  胡学礼  郭丽芬  杨谨  胡尊红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锦山  刘彩霞  戴振建  杨文才  王俊英  郎德山  沈火林  
为阐明普通大葱和分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数量性状间的关联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国内外116份葱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6份葱种质的12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25.25%~146.38%,基于形态标记划分的5个组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单株重与假茎重、叶长、株高、出叶孔间距、叶扁宽和假茎长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单株重、株高、假茎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8%,其反映的信息与基于12个数量性状的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俊意  蔡一林  张文龙  王国强  代国丽  覃鸿妮  徐军  况守峰  
以9个玉米基因型为材料,在低磷和高磷两个供磷水平下,研究玉米基因型磷效率及其相关的9个生理性状的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基因型的抗氰呼吸速率、根系分泌相对酸性磷酸酶和相对总氨基酸、叶片相对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丙二醛含量、活性氧清除酶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相对过氧化氢酶对磷效率的偏回归系数均显著,建立根据抗氰呼吸速率、根系分泌相对酸性磷酸酶和相对总氨基酸、叶片相对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丙二醛含量、活性氧清除酶相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相对过氧化氢酶影响磷效率(Y)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1780581257+0·10129842149 X1-0·3195810288 X2+0·06...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镕  白俊杰  李胜杰  叶星  
利用17个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家系在4月龄和6月龄的生长数据,对大口黑鲈全长、体长、头长、尾柄长、体高和尾柄高6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个形态性状之间均呈高表型正相关,其值在0.565~0.990之间;4月龄和6月龄全长对形态性状的贡献率分别为92.29%和86.40%,可作为大口黑鲈形态性状的选择指标;4月龄全长/体高和尾柄长/尾柄高对体型的贡献率分别为65.94%和34.06%,6月龄全长/体高和尾柄长/尾柄高的贡献率分别为69.08%和30.92%,这两个指标均可作为大口黑鲈体型的选择标准。另外,采用方差分析对大口黑鲈各家系的全长、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继祥  刘后利  
采用主成分分析,把甘蓝型油菜49个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归纳为5个主成分,即产油因子、角果因子、长度因子、种质因子、粒质因子,它们约占总遗传变异量的90%。根据各主成分遗传贡献率的大小,以主成分为单位选育高产、优质油菜品种,应首先注意选择全株角果总数和主序角果数较多的、产油量高的杂种,结合选择主序较长的后代材料,然后选择分枝数较多的双低优系。根据上述选择原则,已选出10个产油量高、综合性状较好的杂交组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美霞  祁建民  方平平  李爱青  危成林  陶爱芬  徐建堂  谢增荣  林培清  兰涛  吴建梅  陈富成  
【目的】研究红麻重要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促进红麻分子辅助育种基础科学研究。【方法】以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福红992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自交衍生的162个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测定了红麻株高、茎粗、节数、单株鲜皮重、单株干皮重和种子千粒重6个重要产量性状的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定位及其遗传互作效应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子千粒重外,其它性状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在两地共定位了2个株高QTL、2个茎粗QTL、2个节数QTL、1个单株鲜皮重QTL、2个单株干皮重和2个种子千粒重QTL。【结论】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军  冯永祥  吕艳东  
对163份寒地早粳稻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吉林和黑龙江早粳稻品种(系)163个中:有67.5%的品种的整精米率和58.3%品种的直连淀粉含量能够达到国标一级标准;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分别仅有6.1%和1.2%的品种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达标率低。在选出的4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粒形因子、碾磨因子和外观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65.7%,为主要因子。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寒地水稻品质育种应首先注意粒形和碾米品质的选择,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长萍  谢军  聂启军  汪李平  
对 2 3份苦瓜品种 (系 )的 2 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其中 16个差异显著的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得出前 3个主成分分别为早熟因子、产量因子和生长势因子。这 3个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 76 .2 % ,可用于苦瓜品种性状的综合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盖群  佟万红  桂仲争  危玲  曾益春  曾贞  殷浩  刘刚  郑继川  姚永权  李永远  
对28份果桑品种资源的水分、还原糖、总糖、总酸、p H值、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共7个主要理化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标准为理化性状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要大于85%,分析表明能体现果桑主要理化性状的主成分有3个,分别是总酸、水分以及可溶性固形物,这3个主成分代表的果桑品种经济性状的综合信息超过了96.943%。进一步构建了3个用于计算各样本主成分分值的函数式,经过排列比较,获得理化性状较优的前10个品种依次是剑阁18号、川桑83-6、天全16号、台湾果桑72C002、台湾果桑46C019、江椹7号、江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炳坤  郭刚奇  徐正红  卢佑生  魏四方  
对湖南泸溪葡萄桐在鄂南栽培条件下的10个表型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分类。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0.9%。根据主成分的因子负荷量及其主要指标组合,将10个生物学性状分为3类,分别称之为冠形因子、花序因子、枝梢因子。主成分分析说明了这3类因子对油桐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宗河  郑文寅  张学昆  
【目的】通过对花前和花后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形态及农艺性状多项指标的研究,筛选和鉴定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资源。【方法】以49份甘蓝型油菜为材料,考查花前和花后干旱胁迫及正常供水对照的侧根干重、总根干重、侧根体积、总根体积、根表面积、单株干重、茎杆干重、地上部鲜重、茎粗、绿叶数、叶面积、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总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性状,以各性状的耐旱系数作为衡量耐旱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其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结果】将花前和花后干旱胁迫各15个单项指标综合成为各6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花前和花后耐旱性极显著正相关(r=0.593**)。系统聚类将49个基因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