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5)
- 2023(9251)
- 2022(7831)
- 2021(6945)
- 2020(5545)
- 2019(12408)
- 2018(12286)
- 2017(22927)
- 2016(12603)
- 2015(14095)
- 2014(14231)
- 2013(13959)
- 2012(13290)
- 2011(12182)
- 2010(12601)
- 2009(11776)
- 2008(11845)
- 2007(10830)
- 2006(9923)
- 2005(9543)
- 学科
- 济(56528)
- 经济(56437)
- 管理(40224)
- 业(36760)
- 企(29485)
- 企业(29485)
- 中国(19729)
- 地方(18225)
- 农(16760)
- 制(16243)
- 业经(15297)
- 财(15092)
- 方法(14051)
- 银(12331)
- 银行(12308)
- 融(12014)
- 金融(12012)
- 行(11959)
- 体(11638)
- 数学(11367)
- 数学方法(11262)
- 农业(11150)
- 发(10436)
- 环境(10165)
- 地方经济(10135)
- 学(9942)
- 贸(9348)
- 贸易(9335)
- 技术(9258)
- 易(8968)
- 机构
- 学院(182971)
- 大学(180092)
- 济(77246)
- 经济(75509)
- 研究(68762)
- 管理(64985)
- 中国(53837)
- 理学(53640)
- 理学院(52990)
- 管理学(52233)
- 管理学院(51878)
- 财(40068)
- 京(39709)
- 科学(39633)
- 所(35441)
- 研究所(31301)
- 江(31010)
- 农(30813)
- 中心(30675)
- 财经(29438)
- 经(26386)
- 北京(25767)
- 院(25092)
- 范(25081)
- 师范(24807)
- 州(24573)
- 业大(24374)
- 经济学(23623)
- 农业(23572)
- 省(23486)
- 基金
- 项目(112469)
- 科学(88674)
- 研究(86220)
- 基金(79285)
- 家(68209)
- 国家(67552)
- 科学基金(57641)
- 社会(55268)
- 社会科(52354)
- 社会科学(52346)
- 省(45910)
- 基金项目(41143)
- 教育(38998)
- 划(37787)
- 编号(35137)
- 自然(34387)
- 自然科(33530)
- 自然科学(33524)
- 自然科学基金(32911)
- 资助(31914)
- 发(30374)
- 成果(30085)
- 制(26439)
- 课题(26329)
- 重点(26085)
- 发展(24739)
- 部(24715)
- 展(24298)
- 创(23885)
- 国家社会(22687)
共检索到307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鹏 柳淑芳 刘新富 刘海金 刘圣聪 庄志猛
伪雌鱼的培育是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全雄制种技术研发的关键环节之一,然而外源雌激素诱导获得的伪雌鱼表现出卵巢发育迟滞,降低了其育种价值和效率。为探讨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巢发育迟滞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从孵化后20日龄开始,用10μg/L 17β-雌二醇(E2)浸泡红鳍东方鲀稚幼鱼,每天浸泡1次,每次2 h,至90日龄结束。在90、180和330日龄分别采集处理组(10μg/L E2)遗传雄性幼鱼和对照组(0μg/L E2)遗传雌性幼鱼,比较两组幼鱼性腺的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特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激素(FSH、LH、E2和17α, 20βOH-PROG)和基因(fshr、lhr、erα、erβ1、erβ2)及脂质积累相关基因(lpl和vldlr)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0μg/LE2可将遗传雄性幼鱼全部诱导为伪雌鱼,且伪雌鱼直至330日龄未二次反转为间性或者雄性,但其性腺系数、卵母细胞数量及卵黄生成前期的卵母细胞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雌鱼。此外, 90日龄伪雌鱼的lhr和pg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期对照雌鱼,而17α,20β-PROG的含量及fshr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80日龄伪雌鱼的vldl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30日龄伪雌鱼的激素含量及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伪雌鱼性腺发育的形态学、组织学和性腺轴相关激素及基因变化规律可见,足够浓度的外源E2能够诱导并维持伪雌鱼的卵巢特征,但E2浓度过高,一方面可能抑制fshr和vldlr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脂质在卵黄生成早期卵母细胞中的积累,导致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母细胞生长迟缓;另一方便,高浓度E2抑制伪雌鱼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启动,是导致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母细胞数量较少的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敏智 邓思平 朱春华 李广丽
应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连续组织切片及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不同温度(23℃、26℃、29℃)处理6周对2龄金钱鱼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中蛋白磷(SPP)、蛋白钙(SPC)、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睾酮T)及肝和卵巢中卵黄蛋白原mRNA(vtg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结束(6周)时,23℃和26℃组卵巢中出现Ⅲ时相卵母细胞,29℃组仅出现Ⅱ时相卵母细胞。除肝体指数(HSI)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小外,其他检测指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实验中温度对血清中T水平无显著影响;3周时,23℃和26℃组性腺成熟指数(GSI)及血清中E2水平略高于29℃组,但差异不显著(P>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伟俊 许柳雄 江建军 林东明
根据2013年10月–2014年2月在北太平洋海域(29°08′41°08′N,163°50′144°19′W)采集的364尾长鳍金枪鱼的卵巢样本,利用组织学分析,详细描述了长鳍金枪鱼卵巢、卵细胞的发育阶段。结果显示,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卵巢内同时存在不同时相的卵细胞,为分批产卵类型;组织学上,长鳍金枪鱼的卵细胞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期;卵巢成熟指数在成熟期为ⅠⅤ期时逐渐增大,在Ⅵ期时减小;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产卵高峰为12月中旬和1月初,其卵巢成熟指数随纬度的升高呈递减趋势,随经度变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青曼 袁春营 吴婷婷
通过卵巢离体实验研究性激素、大豆黄酮、生物胺及神经组织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雌二醇可显著地增大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和次级卵黄发生期卵巢卵母细胞的直径,黄体酮可显著增大卵黄发生前期卵巢卵母细胞直径,对初级卵黄发生期和次级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直径有极显著地促进作用;大豆黄酮具有增大卵母细胞直径的作用,但作用不显著;脑和胸神经团对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直径有显著增大作用,对于次级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直径有极显著增大作用;视神经节作用不明显;5-羟色胺通过脑可显著促进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卵巢卵母细胞直径的增大,极显著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晓勤 陈立侨 顾志敏 李二超 姚茜
以投喂鲜活中华米虾(Cardina sinensis)作为正常对照,对处于越冬期的雌性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饥饿试验。至试验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饥饿组鱼的体重、肝体指数发生了显著(P<0.05)和极显著的下降(P0.05);饥饿组卵巢中卵黄脂磷蛋白的含量、肝脏中卵黄蛋白原的基因表达量及血清中的卵黄...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饥饿 卵巢发育 越冬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牟振波 徐革锋 杨双英
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的卵巢滤泡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滤泡细胞起源于非生殖细胞,并且其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零散细胞期、单层扁平细胞期、多层扁平细胞期和颗粒细胞分泌期。滤泡细胞在初级卵母细胞早期并不具备任何功能,到卵母细胞卵黄积累初期,滤泡细胞上皮协同其合成部分卵膜;卵黄积累旺盛时期,滤泡细胞在此过程中起到信号介导、物质转运和储存的作用;在卵巢退化阶段,滤泡细胞与未发育的卵母细胞形成闭锁卵泡,对卵细胞残体和碎片还具有吞噬、消化等作用。
关键词:
细鳞鱼 卵巢 滤泡细胞 闭锁细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 颖1 徐鹏辉1 陈 舟1 李 萍2 牛长缨1
在显微镜下观察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雌成虫自羽化后不同日龄的卵巢形态特征,测量并统计卵巢长度、卵巢宽度、卵巢指数、卵泡长度和卵巢成熟卵量等指标,根据卵巢形态特征和卵巢发育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雌虫卵巢发育进度可分为5个等级: 雌虫羽化后1~10 d卵巢发育为Ⅰ级(卵巢发育初期); 10~18 d为Ⅱ级(卵黄沉积期); 18~23 d为Ⅲ级(成熟待产期); 23~33 d为Ⅳ级(产卵盛期); 羽化33 d后为Ⅴ级(产卵末期)。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卵巢发育 卵巢形态 分级标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石莹 王滨 史宝 张凯 蓝功岗
为深入认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殖调控机制,研究了生长轴(GH/IGF-Ⅰaxis)对半滑舌鳎卵巢发育调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分析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垂体中的生长激素(GH),脑、性腺和肝脏中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检测了卵巢不同发育期,血清GH、IGF-Ⅰ、雌二醇(E2)、睾酮(T)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了生长因子与性腺指数(GSI)、E2和T表达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垂体GH mRNA表达水平在Ⅳ期卵巢时显著升高,至Ⅴ期时达峰值,随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斌 张敏 邹晓荣 陆奇巍 吴超 晋伟红
根据大型拖网渔船"开欣"轮2010年9-10月以及"开富"轮2011年8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441尾智利竹鱼样本,对雌鱼卵巢进行组织学切片与观察。结果表明:(1)智利竹鱼卵母细胞发育分为5个时相,其中第2时相核膜外出现透明层,第3时相胞质中形成大量卵黄颗粒和油滴,第4时相核膜开始溶解并且能观察到精孔结构,第5时相成熟卵粒与滤泡膜分离;(2)卵径分布图显示,Ⅳ期卵巢中有各种不同卵径的卵粒,并且存在两个明显的高峰;(3)卵巢内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产卵类型属于分批非同步型;(4)从8月底到10月初是智利竹鱼性腺发育高峰期。
关键词:
智利竹鱼 卵巢发育 组织学 东南太平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石立冬 翟浩杰 卫力博 牟玉双 李卓 姜晨 任同军 韩雨哲
以初始体重为(32.28±0.20) g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作为研究对象,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通过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3个水平的牛磺酸[0% (T1,对照)、1.0% (T2) 和5.0% (T3)],配制3组试验饲料,养殖56 d后,水温(28±0.3) ℃,急性热应激30 min。取肝脏,使用RNA-Seq测序技术对3组红鳍东方鲀肝脏转录组进行分析,并分别对3个样品测序文库进行两两比较,设置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为P<0.05,共获得16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11个,下调基因56个。GO功能分析发现,在T3vsT1组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丝氨酸型肽酶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内肽酶活性、L-氨基酸肽的肽酶活性和肽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发现,T2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与细胞粘附分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而T3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代谢途径。选取3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结果证明,转录组测序分析可靠;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在急性热胁迫条件下,红鳍东方鲀可通过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升高,红鳍东方鲀主要通过代谢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本研究旨为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的热应激调控机制的影响和牛磺酸抗应激功能的发掘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金林 赵宁 杨斌 李宗波
[目的]探究卵巢发育与环境温度在云南切梢小蠹生殖和种群繁衍中的作用,进而加深对其种群数量动态和成灾机制的认识。[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4年12月—2016年1月解剖正在云南松枝梢内取食的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结果]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位于第4腹节消化道侧下方,由1对卵巢、2根短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受精囊和附腺构成;卵巢包括四根管状的卵巢管,每个卵巢管前端延伸出端丝并集合成悬带,附着于体壁或脂肪体上。根据卵巢发育形态特征的变化,分为透明期(I级)、延伸期(Ⅱ级)、卵黄沉积前期(Ⅲ级)、卵黄沉积期(Ⅳ级)、产卵期(Ⅴ级)共5个等级,卵巢发育过程与蛀梢补充营养密切相关,每一级别可持续1~4月不等; I-Ⅳ级卵巢管长度增长较慢,Ⅴ级增长快速,而卵巢管宽度Ⅱ级和Ⅴ级增加快,卵巢面积呈幂指数级增长。结合环境温度和林间蛀干调查,发现云南切梢小蠹卵巢发育与温度呈正相关,而蛀干产卵与温度负相关。[结论]云南切梢小蠹雌成虫卵巢发育主要集中在Ⅲ~Ⅴ级,且温度影响该蠹虫的蛀梢和蛀干产卵,研究可为云南切梢小蠹产卵期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珏 范立淳 王伟韬 郑雅楠
[目的 ]明确云杉花墨天牛雌成虫羽化后至性成熟的发育历期,及取食和交配行为对雌成虫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集云杉花墨老熟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将初羽化1日龄的雌成虫分别用4种方式处理:1)单独饲喂;2)单独饲养但不饲喂;3)与雄成虫一起饲喂;4)与雄成虫一起饲养但不饲喂。每日连续剖检雌成虫卵巢直至观察到雌成虫卵巢萎蔫或死亡。[结果 ]表明:1)云杉花墨天牛的卵巢发育过程分为5级;2)未饲喂的云杉花墨天牛雌成虫卵巢发育至第2级后就停止发育;3)饲喂并交配的雌成虫卵巢在第14天发育成熟,饲喂但未交配的雌成虫卵巢在第17天发育成熟。[结论 ]可见云杉花墨天牛雌成虫需进行取食后其卵巢才能正常发育至成熟。此外,交配对雌成虫的卵巢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使发育历程缩短3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健 赵宪勇 朱建成 李显森 戴芳群 张立敬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和常规目测法对黄海鳀鱼的卵巢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卵巢各发育期的特征,对不同发育期卵巢内卵母细胞的发育时相组成、卵径分布、卵巢两叶及其前、中、后部发育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鳀鱼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Ⅱ期卵巢由1~3时相卵母细胞组成,2时相卵母细胞在数量上占优势(66.3%);Ⅲ、Ⅳ和Ⅵ期卵巢均由1~4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其主要区别在于4时相卵母细胞所占比例不同,其中Ⅳ期卵巢中最高(34.8%),Ⅲ期次之(28.6%),Ⅵ期最低(17.8%);Ⅴ期卵巢由1~5时相卵母细胞组成,已发育成熟的5时相细胞所占比例最高(29.8%);卵巢由Ⅲ期到Ⅴ期的发育过程中,主要是3、4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骊 葛倩倩 许杨 彭素晓 李健
为深入了解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卵巢发育和卵黄蛋白原发生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克隆得到脊尾白虾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基因TCTP,并结合自噬调控基因TCTP、Hif-1α、Beclin1和Bcl-2在卵巢发育期的表达水平,阐释脊尾白虾卵黄蛋白原合成过程中的分子调控特征。研究显示,脊尾白虾TCTP基因c DNA全长为732 bp,编码168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TCTP1和TCTP2功能域以及PKC和TKⅡ等mTOR信号通路相关的磷酸化位点。同时发现,甲壳动物TCTP普遍缺乏在其他动植物中高度保守的C末端的cys残基。进化分析显示,脊尾白虾TCTP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亲缘关系最近。4种自噬调控基因在脊尾白虾卵巢发育期的表达结果显示,肝胰腺TCTP基因从增殖期到产后恢复期呈递减趋势;肝胰腺Hif-1α、Beclin1和Bcl-2基因表达趋势相似,即从增殖期到小生长期高表达,大生长期极显著下降,表达量最低(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训蒲 龚世园 吴育煊 张建伟 何胜秋
对淤泥湖近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卵巢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新银鱼的卵巢发育基本上相同。均属分批产卵类型;只有一个春夏季繁殖群体;当年6月至翌年1月卵巢处于Ⅱ、Ⅲ期,翌年2月末发育到第Ⅳ期,3至5月为生殖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