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4)
- 2023(10062)
- 2022(9022)
- 2021(8501)
- 2020(7174)
- 2019(16634)
- 2018(16582)
- 2017(31817)
- 2016(17595)
- 2015(19763)
- 2014(19646)
- 2013(19540)
- 2012(17916)
- 2011(16087)
- 2010(15762)
- 2009(14292)
- 2008(13667)
- 2007(11793)
- 2006(10238)
- 2005(8814)
- 学科
- 济(66026)
- 经济(65948)
- 管理(48854)
- 业(45874)
- 企(38906)
- 企业(38906)
- 方法(32542)
- 数学(28020)
- 数学方法(27673)
- 学(17599)
- 农(16912)
- 中国(16400)
- 财(16120)
- 业经(14776)
- 地方(13373)
- 理论(11973)
- 和(11496)
- 贸(11414)
- 贸易(11409)
- 农业(11387)
- 易(11060)
- 制(10911)
- 技术(10688)
- 环境(10545)
- 务(10488)
- 财务(10415)
- 财务管理(10396)
- 企业财务(9871)
- 教育(9706)
- 划(9345)
- 机构
- 大学(248169)
- 学院(244459)
- 管理(98052)
- 济(90218)
- 经济(88096)
- 理学(85741)
- 理学院(84773)
- 研究(84101)
- 管理学(83120)
- 管理学院(82721)
- 中国(59848)
- 科学(56840)
- 京(54231)
- 农(44153)
- 所(43419)
- 业大(41842)
- 研究所(40182)
- 财(39502)
- 中心(37208)
- 农业(34975)
- 江(34588)
- 北京(34347)
- 财经(32313)
- 范(32312)
- 师范(31895)
- 院(31385)
- 经(29469)
- 州(28354)
- 技术(27398)
- 师范大学(25954)
- 基金
- 项目(176792)
- 科学(136902)
- 基金(127158)
- 研究(124930)
- 家(113306)
- 国家(112383)
- 科学基金(94818)
- 社会(75122)
- 社会科(70958)
- 社会科学(70935)
- 省(69287)
- 基金项目(68274)
- 自然(65052)
- 自然科(63490)
- 自然科学(63471)
- 自然科学基金(62330)
- 划(59399)
- 教育(56819)
- 资助(53031)
- 编号(50654)
- 成果(40653)
- 重点(39788)
- 部(37942)
- 发(37203)
- 创(36591)
- 课题(35085)
- 科研(34705)
- 创新(34091)
- 计划(34071)
- 大学(32418)
共检索到346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建雄 骆秀琴 蒋佳荔 赵有科 刘元 朱林峰
为了研究树木南北向与径向位置的变化对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对红锥、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近髓心和近树皮2个不同径向位置的力学性质以及气干密度进行测定,分析了南北向和不同径向位置2个因素对两种木材力学性质和气干密度的影响,以及木材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北向的不同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大多数力学性质测定项目和气干密度无显著影响,仅有红锥的弦面顺纹抗剪强度、径向握钉力和西南桦3个面的表面硬度表现为南北向差异显著.近髓心和近树皮径向位置的不同对红锥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无显著影响,但对西南桦的影响则全部达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建雄 林志远 骆秀琴 赵有科 刘元 朱林峰
该文通过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不同高度位置、不同径向位置横向干缩 (包括弦、径向 )的测量 ,讨论分析了以上 3个因素对上述两种木材横向干缩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南北向的不同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干缩均无显著影响 ;高度位置的不同对红锥径、弦向干缩影响均不显著 ,而对西南桦径、弦向干缩的影响极为显著 ;径向位置的不同对红锥人工林木材的径、弦向干缩及西南桦的弦向干缩无显著影响 ,但对西南桦的径向干缩则有极显著影响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京辉 吕建雄
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properties(long-term dimensional stability,adhesion strength,painting film adhering capacity,painting film wearing and consuming value and wood surface hardness) of two plantation-grown hardwoods(Betula alnoides and Castanopsis hystrix),compared with commonly used Quercus 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京辉 吕建雄
以红椎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常用阔叶材蒙古栎为对照试材,参照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 D1666-87)与新西兰林业科学研究院标准,分别对其机械加工性能(刨削、砂光、钻孔、成型铣削、榫眼加工、车削、横截)进行全面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机械加工缺陷进行分类,并根据各自标准对各项性能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1)对于机械加工性能而言,西南桦和蒙古栎的车削性能分别为良和中,其他6项均属于优;而红椎木材的车削和榫眼加工2项性能为良,其他5项性能为优;2)红椎、西南桦和蒙古栎3种木材机械加工性能质量等级值分别为4.07,4.35和4.32,同属为优级;3)根据成型铣削试验结果,西南桦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金国 许春锦 陈慈禄 张文富
对格氏栲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格氏栲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的密度、干缩性、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端面硬度均属中等; 格氏栲人工林木材除抗弯弹性模量、抗劈力和冲击韧性小于天然林外, 其余指标均稍大于天然林。经差异显著性t 检验表明, 格氏栲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中仅抗弯弹性模量、抗劈力和冲击韧性差异显著外, 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表2 参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香梅 肖复明 龚斌 叶金山
对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721 g.cm-3和0.680 g.cm-3,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572 g.cm-3和0.535 g.cm-3,闽楠天然林木材密度大于人工林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人工林木材密度变异系数却小于天然林。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气干状态下体积干缩率分别为4.935%和6.439%,全干状态下分别为9.330%和11.376%,闽楠人工林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稍差于天然林,但从木材的差异干缩来看,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相近,分别为1.75和1.76。闽楠天然林木材端面、径面和弦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建雄 林志远 赵有科 蒋佳荔
通过对杉木和I-72杨人工林木材南北向、不同高度位置、不同径向位置横向干缩(弦、径向)的测量,研究上述3个因素对2种木材横向干缩(弦、径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南北向的不同对杉木和I-72杨人工林木材的干缩均无显著影响;高度位置的不同对杉木和I-72杨木的弦向干缩均有显著影响,而对径向干缩则无显著影响;径向位置的不同对杉木和I-72杨人工林木材的径、弦向干缩均有极显著影响:从树皮到髓心,木材径、弦向干缩逐渐减小,与其基本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宏温 黄恒川 黄承标 黄海仲 梁欣 蒙跃环
对采自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8年生、14年生和28年生的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木材进行了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秃杉和杉木的木材密度及主要力学强度均随树龄增加而增大。秃杉木材的气干密度(含水率为12%)、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系数、弦向干缩系数、体积干缩系数、弦面硬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抗剪强度和弦面抗剪强度的平均值与杉木相比分别低2.3%,4.4%,1.6%,2.6%,1.5%,3.6%,3.8%,3.4%,17.5%和14.4%,但其端面硬度、径面硬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径面抗劈力和弦面抗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海青 中井孝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研究杉木和I-214杨树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同时按照日本国家标准研究2个树种的顺纹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杉木的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密度由胸高直径处向上呈波浪形增加,抗弯弹性模量则稳定降低,但不同高度间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没有显著差异;近树皮处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高于近髓心处木材,并有极显著差异。对于I-214杨树,只有抗弯弹性模量从髓心到树皮逐渐增加,其他的物理力学性质,最小值在从髓心到树皮的过渡区,最大值在近树皮处,从髓心到树皮,杨树的物理力学性质有极显著的差异。杉木和杨树的径面顺纹抗剪强度从髓心到树皮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近树皮的高于近髓心的木材,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翠 杨勇智 郭洪英 夏林敏 齐锦秋
为了给四川红椿的材性选育提供依据,采用生长锥钻取木芯的方法,对红椿天然林木材解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攀西地区红椿天然林木材平均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腔径分别为1 118.1、17.2、7.0、14.4μm,平均导管长度、宽度、壁厚、腔径分别为297.4、205.7、9.8、175.4μm。随着树龄的增加,不同单株木材纤维及导管各指标均呈上下不规则波动且整体略微增加的趋势;不同地区间木材解剖性质各指标除导管腔径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德昌县木材导管腔径和纤维腔径大,可作为装饰用材和改性用材的重点育种材料;盐边县木材纤维长度及双壁厚大、力学强度好,可作为家具用材的重点育种材料;米易县红椿木材导管腔径较大,也可作为改性用材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红椿 天然林 解剖性质 纤维 导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恒 冀晓东 赵红华 杨茂林 丛旭
【目的】刺槐作为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北方人工林种植,深入研究刺槐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刺槐人工林建设经营以及木材的高效精细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对采自于山东省东营市刺槐林场的4株不同树龄人工林刺槐沿树干等分成0.65 m长若干小段并顺序编号,测定和分析每段木材的物理性质(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力学性质(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全部抗压强度、横纹弦向全部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以及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并通过SEM电镜扫描图对各段木材的微观构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刺槐木材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全部抗压强度(径向、弦向)、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随树干位置增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将木材气干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径向、弦向)全部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分别进行线性和幂函数拟合,两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试验结果,拟合度R2值为0.865~0.895。各段木材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含量随树龄及树干高度位置的变化规律与木材各项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相似。木材的微观构造中导管占比率随树龄增大而减少,随树干高度位置增加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结论】10年生、15年生、20年生、25年生刺槐木材的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为中级以上,是良好的家具和建筑用材。在利用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树龄木材和树干不同位置的差别。密度作为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直接要素,可根据相关方程通过刺槐木材的密度值估算部分力学性质的数值。刺槐木材纤维素含量与木材各项宏观力学性质相关度很高,而木材导管占比率的差异则从微观构造上揭示了木材密度变化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刺槐 密度 力学性质 化学组分 微观构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玉章 原田寿郎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人工林杉木、杨木和马尾松的燃烧性进行了研究。木材从受热开始到结束有两个释热峰 ;木材失重过程与释热过程有着相似的变化曲线 ,这是失重和释热密切相关的结果 ;木材开始受热到着火前和炭化过程结束后发烟最大 ,炭化过程和无焰燃烧阶段发烟最低。对同一树种而言 ,热源辐射强度、加热面种类和样品厚度对燃烧特性有不同程度影响。热源辐射强度愈强 ,着火所需时间也越短 ,木材释热和失重速度越快 ,烟气浓度和发烟总量增加。加热面为横切面 (R×T)的样品着火所需时间比纵切面 (L×T或L×R)的长 ,而且第二释热峰极值增大 ,平均失重率呈增大趋势。样品厚度对木材引燃时间、燃烧 1 80s的总释热量...
关键词:
燃烧性 人工林木材 锥形量热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费本华 江泽慧 虞华强 徐有明 刘盛全
对重要人工经济林树种核桃、枣木、银杏、板栗、樟树和橡胶等木材解剖、物理力学、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核桃、银杏、樟树生长速度较快、材质好 ,是培育经济和用材两用林的优良树种 ,枣木和板栗材质好、生长慢 ,可以选择经济林果用为主、材用为辅的培育方式 ;核桃、橡胶、樟树和银杏的密度和力学强度较大 ,板栗和枣树木材的密度和力学强度很大 ;樟树、银杏和橡胶木材的纤维素含量与杨木接近 ,木质素含量界于杨木和马尾松之间 ,且纤维形态特征符合造纸用材的要求 ,树干和加工剩余物可以用于造纸 ;人工经济林枣木基本密度、核桃木材纤维长度可以通过生长轮年龄来预测 ,且预测效果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鲍甫成 江泽慧 姜笑梅 陆熙娴 骆秀琴
本文对中国10种人工林和4种天然林的幼龄材与成熟材及4个树种的人工林木材与天然林木材的构造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的33项材性指标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材与成熟材之间,在统计上表现出差异显著性的为幼龄材比成熟材生长轮宽,管胞列数多,管胞短,直径小,微纤丝角大,密度小,径向干缩小,差异干缩大,流体扩散性高,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径面抗劈力和冲击韧性低等15项,即46%的测试项目差异显著;表明在木材加工和用作结构材时应将幼龄材和成熟材视作两个性质不同的总体来考虑,在培育结构材时应研究如何缩短幼年期或改善幼年期材性。在人工林与天然林木材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秀兰
对同林龄不同林分大叶相思人工林木材试验地的生长量调查、化学组成测定及相关部位利用的研究 ,结果表明 :萌生林分比实生林分的材积和生物量分别提高 14 8%和 4 3 4 % ,证实速生树种形成次生林的幼树具有早期速生的特点 ;不同林分材性变化不明显 ,木材基本密度均≤ 0 .6 0g·cm- 3,纤维长度为 898~ 916μm ,壁腔比 0 5 6~ 0 6 0 (
关键词:
大叶相思 化学组成 利用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