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0)
2023(6829)
2022(6051)
2021(5534)
2020(5027)
2019(11617)
2018(11460)
2017(22432)
2016(12728)
2015(14297)
2014(14666)
2013(14770)
2012(14028)
2011(12643)
2010(12838)
2009(11856)
2008(12179)
2007(11238)
2006(9333)
2005(8391)
作者
(40652)
(34215)
(34193)
(32745)
(21752)
(16635)
(15633)
(13359)
(12713)
(12280)
(11777)
(11382)
(11069)
(11028)
(10987)
(10980)
(10730)
(10202)
(10014)
(9791)
(8773)
(8493)
(8400)
(7778)
(7753)
(7688)
(7686)
(7618)
(7129)
(6997)
学科
(51905)
经济(51852)
(33596)
管理(32804)
方法(27870)
(26664)
企业(26664)
数学(24946)
数学方法(24682)
(14356)
(13994)
(13634)
中国(12147)
(10011)
贸易(10011)
(9731)
(9728)
地方(9492)
业经(9490)
(9365)
财务(9347)
财务管理(9322)
农业(9126)
企业财务(8867)
(8246)
银行(8202)
(7937)
(7868)
金融(7866)
(7752)
机构
大学(190194)
学院(188097)
(74144)
经济(72475)
管理(67978)
研究(67178)
理学(58835)
理学院(58095)
管理学(56904)
管理学院(56554)
中国(49127)
科学(45707)
(42156)
(40562)
(37060)
业大(34404)
研究所(34163)
(34135)
农业(33857)
中心(30645)
(28856)
财经(27572)
北京(25277)
(25003)
(24130)
(24022)
师范(23652)
经济学(23324)
(22784)
农业大学(22052)
基金
项目(127946)
科学(97872)
基金(91902)
研究(86449)
(83492)
国家(82845)
科学基金(67885)
社会(52781)
(50636)
社会科(49961)
社会科学(49943)
基金项目(48814)
自然(46437)
自然科(45304)
自然科学(45283)
自然科学基金(44505)
(43447)
教育(39978)
资助(38650)
编号(33943)
重点(29808)
(28350)
成果(28044)
(27348)
计划(26459)
(25975)
科研(25766)
创新(24417)
课题(23967)
科技(23934)
期刊
(76338)
经济(76338)
研究(50405)
学报(39738)
(36920)
中国(33699)
科学(33118)
大学(28315)
(27842)
学学(27106)
农业(24478)
管理(21864)
教育(16585)
(15733)
金融(15733)
技术(14734)
财经(13915)
(13562)
经济研究(12582)
业经(12238)
(11881)
(11109)
问题(10820)
业大(10470)
技术经济(9437)
林业(9418)
科技(9244)
统计(9226)
理论(8886)
(8635)
共检索到26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峰卿  周志春  楚秀丽  陈焕伟  邓章文  
[目的]研究红豆树优树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多样性及其对生长的影响,比较天然居群子代和孤立木子代遗传多样性差异,揭示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天然居群在子代遗传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为红豆树遗传保育和优异种质挖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来自浙、闽、赣、川等26个红豆树优树自由授粉家系为研究对象,利用11对SSR引物对765个子代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同时分析子代遗传多样性参数与种子、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1)红豆树优树子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766个,观测杂合度(H_O)和期望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娟  罗睿  陈剑成  沈少炎  何天友  荣俊冬  郑郁善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福建柏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条引物共扩增出215个位点和190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86.74%,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福建柏各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ISSR标记能有效揭示家系间的多态性;家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80.87,遗传距离为0.130.50,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遗传距离L1为界,将24个福建柏优树子代划分为3类,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规律;仅用UBC841就能完全鉴别出所有待测家系.表明建立的福建柏DNA指纹图谱ISSR分子标记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文秀  贺军军  张华林  翁俊亮  李进良  罗萍  
【目的】从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两个方面分析亲本和杂交子代群体的遗传特性和遗传分化,为亲本组合的甄选和杂交子代的差异分析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5份橡胶树杂交后代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3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为32.59%,其中叶枕沟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0.90%,小叶柄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多样性指数分布在3.22~3.53之间,平均为3.49。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_(1)杂种在树围、年平均增长量和产量上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分别为101.2%、117.2%和95.38%。在35个杂种F_(1)中,产量最高的是材料A38,最低的是材料A9。2017—2020年4年间,材料A22每年都是树围最大的杂交子代;35个F_(1)杂种的年增长量分布在5.6~10.4 cm之间,年平均周长增量居6.7~8.8 cm之间。根据分子标记分析结果,从104对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15对,利用15对SSR标记亲本和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15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值(PIC)在0.2710~0.6827之间,Shannon’s信息指数(I),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处于0.5004~1.3459、0.1714~1和0.3246~0.74之间;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种可分为3个类群。【结论】亲本选配合理,杂交子代多样性丰富,解析了杂交子代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杂交育种及亲本选配提供材料和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峰卿  
红豆树(Ormosia hosiei)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自然分布于陕西南部和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呈星散间断或小块状生于溪边、山谷常绿阔叶林中。红豆树材质优良,有光泽,其纹理美观,是制作工艺雕刻、装饰镶嵌等的上等用材。由于红豆树具有较高的经济和人文价值,其原有天然资源被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红豆树现有天然居群较小,自然更新困难,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但目前对其遗传背景了解较少。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首先,开发适用于红豆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标记,系统研究不同小流域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汉波  张蕊  王帮顺  徐肇友  陈焕伟  周志春  
【目的】利用SSR标记深入研究木荷优树无性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揭示其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特点及种质间遗传关系,为木荷种质资源的保护和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0对SSR引物,分析我国5个省份24个地区的734份木荷优树无性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利用CERVUS、Gen AIEx 6.5、NTSYS、Arlequin和STRUCTURE 2.3软件进行无效等位基因检测、遗传参数估算、主坐标分析、聚类图构建、遗传变异分析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10对引物共检测到105个等位基因(N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书星  张建国  段爱国  何彩云  保尔江  王健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阿尔泰市哈巴河及北屯地区的白杨派3个树种银白杨、银灰杨、欧洲山杨的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12对SSR引物在90个样本中共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A)、112种基因型,多态位点百分率是100%,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0.648 5,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234。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337 1,即在总的遗传变异中有33.71%的变异来自于不同树种之间,绝大部分存在于子代个体间。白杨派内种间分化程度较高,种间遗传距离为0.386~3 1.869;银灰杨的遗传变异最大,而银白杨的遗传变异最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红竹  张绮纹  周春江  
利用10对AFLP引物对杨属5个派20个种及杂种的44份杨树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材料中,不同引物组合的多态性均为100%,表明杨属种间及无性系间在DNA水平上存在广泛变异。利用UPGMA法对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相似系数在0.765~0.971之间,派间聚类与经典形态分类完全一致,派内种间及种内无性系间聚类与形态分类基本相同。构建了44份材料的指纹图谱,在该图谱中,每个材料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条带。最后,探讨根据分子标记结果进行杂交亲本选配及杂种子代早期选择的可行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刘辉  詹利云  侯宇  喻卫武  曾燕如  戴文圣  
【目的】旨在利用SSR荧光标记对榧树雄株5个野生居群的121个单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为榧树雄株遗传背景、种质资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榧树基因组DNA,设计引物,通过荧光引物PCR扩增方法,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检测榧树雄株的多态位点。【结果】24对引物共检测到85个等位基因,变幅为2~7个,平均每个标记有3.542个,其中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有1.915个。5个居群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65,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608。5个居群中,多态位点百分比为75.00%~95.83%,平均为82.50%,居群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嵊州居群、临安居群、富阳居群、黄山居群、淳安居群。居群间的基因流为4.172,遗传分化系数为0.096,遗传分化程度很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居群的遗传相似度为0.865~0.978,平均为0.932。【结论】雄性榧树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榧树雄株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但居群间也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5个居群可以分为3大类群,这与表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比较相似。图4表6参3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燕  樊军锋  郑涛  
[目的]正确评价杨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其新品种选育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来自黑杨派和白杨派的18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84对SSR引物中初步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12对,再利用12对SSR荧光引物构建18个杨树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依据遗传相似系数构建聚类图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对引物共检测到91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为4~12个,平均为7.6个,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482 8,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1.801 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94 8;通过引物PMGC-2385和PMGC-2500构建了18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可将全部无性系区分开。UPGMA聚类分析表明,18个无性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49~0.97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64,黑杨派与白杨派无性系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分别在0.681~0.978和0.549~0.912,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性;18个无性系被分为黑杨与白杨2大类及6个亚群,与传统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18份杨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STR分型检测技术在杨树资源的鉴定与分类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涛  董玉峰  王振猛  张鹏远  王卫东  荀守华  秦光华  姜岳忠  
为研究44份楸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鲁豫地区的44份楸树优良种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Pst I/Mse I引物组合从44份楸树种质中共扩增出1 08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NPB)1 043条,多态性比率(PPB)达到95.60%。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35.88条带和130.38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平均基因多样性(H)、Shannon平均信息指数(I)分别为1.321 0、0.200 3和0.320 4,且8对引物组合共产生261条特异性条带,表明楸树资源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计算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和进行UPGMA聚类分析得出,各种质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02 2~0.791 9间,平均为0.652 7。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65为界44份楸树种质可划分为5组,其中第1组包括15个山东种质和2个河南种质;第2组包括18个山东种质和3个河南种质;第3组包括3河南种质;第4组包括1个河南种质;第5组包括2个河南种质。这表明不同地理生态条件造就了各种质材料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并不完全一致。综上,AFLP标记技术能较好的揭示楸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可为楸树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别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国彬  曹均  王金宝  兰彦平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er)植物,广泛分布于全国23个省(区、市)[1],年产量约213.2万吨,是我国的传统木本粮食树种和优势经济林树种。北京是华北品种群的主要分布区,板栗主要分布于怀柔、密云、昌平、延庆、房山等地,其中怀柔地区板栗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分布着丰富的古板栗资源,据专家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秀艳  孙晓梅  张守攻  谢允慧  韩华  
利用SSR标记研究选自第1代育种试验林、拟纳入二代育种群体的264株日本落叶松二代优树的遗传变异情况。利用1620条落叶松EST序列进行EST-SSR标记的开发,共发现58条序列中含有67个SSR位点,占全部EST序列的3.58%。获得7个多态性EST-SSR标记,其中5个在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中均可扩增出预期目标片段,且具有多态性,表明这些标记在落叶松属内的通用性良好。利用6个EST-SSR标记和4个gSSR标记对日本落叶松二代优树群体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6个,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为3.1个。群体观察和期望杂合度均值分别为0.5902和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勇  李鸿雁  蔡丽艳  师文贵  黄帆  刘磊  解永风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7个省市自治区的49个扁蓿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扁蓿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筛选的15个条带清楚且稳定的引物,共获得12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0个,多态性位点的比例为85.61%,平均每个引物的多态扩增位点为7.33个;居群间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基因分化系数3个指标均大于地区间,内蒙古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北京地区的遗传差异较小;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49个扁蓿豆居群分为6大类,供试扁蓿豆种质资源呈现出较好的地域性分布规律;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及多态位点百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善文  张志毅  于志水  何承忠  安新民  李百炼  
Variation of growth traits of progenies of twenty-three cross combinations in Populus was analysed,and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parents was studied by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wth traits of progenies and molecular genetic distance(GD) among parents had 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少瑜  吴丽圆  李江文  项伟  周云  
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检测了云南红豆杉 (Taxusyunnanensis)雌配子体的 5种等位酶 ,并以 10个基因位点编码的 5个酶系统 ,分析了滇西北 3个云南红豆杉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表明 ,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是 0 77;群体的平均杂合性观察值是 0 30 2 ;预期值为 0 332 0 ;每个基因位点发现的等位基因数是 2 0 5 ;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是 1 46 6。对 10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样性测定表明 ,种群间的分化占 14 6 6 % ,总的基因多样性约 85 %产生于种群内。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 0 1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