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4)
- 2023(4736)
- 2022(3270)
- 2021(2698)
- 2020(2173)
- 2019(4582)
- 2018(4869)
- 2017(8652)
- 2016(5201)
- 2015(5918)
- 2014(5979)
- 2013(5545)
- 2012(4830)
- 2011(4225)
- 2010(4141)
- 2009(3745)
- 2008(3776)
- 2007(3456)
- 2006(3156)
- 2005(2981)
- 学科
- 济(18288)
- 经济(18264)
- 业(11335)
- 管理(10897)
- 企(8077)
- 企业(8077)
- 中国(7755)
- 农(7288)
- 学(7008)
- 业经(6025)
- 农业(5064)
- 地方(4709)
- 发(4688)
- 方法(4358)
- 发展(4127)
- 展(4121)
- 财(3918)
- 产业(3790)
- 制(3673)
- 总论(3305)
- 信息(3295)
- 数学(3247)
- 体(3240)
- 数学方法(3205)
- 信息产业(3085)
- 银(3068)
- 银行(3050)
- 化(2925)
- 理论(2920)
- 环境(2895)
- 机构
- 大学(72395)
- 学院(72370)
- 研究(30076)
- 济(24893)
- 经济(24356)
- 科学(22646)
- 农(21535)
- 中国(21451)
- 管理(20413)
- 农业(17516)
- 理学(17335)
- 所(17249)
- 理学院(17062)
- 管理学(16494)
- 管理学院(16396)
- 研究所(16068)
- 京(15769)
- 业大(14981)
- 中心(13104)
- 江(12499)
- 财(11403)
- 室(11308)
- 院(10969)
- 省(10854)
- 农业大学(10776)
- 技术(10769)
- 实验(10340)
- 范(10161)
- 业(10048)
- 实验室(10043)
- 基金
- 项目(51226)
- 科学(39168)
- 基金(36430)
- 家(34423)
- 国家(34158)
- 研究(33086)
- 科学基金(27523)
- 省(21419)
- 社会(19736)
- 自然(19098)
- 基金项目(18829)
- 自然科(18662)
- 自然科学(18657)
- 社会科(18526)
- 社会科学(18521)
- 划(18472)
- 自然科学基金(18305)
- 教育(14609)
- 资助(13767)
- 重点(12607)
- 编号(12406)
- 发(12216)
- 计划(12022)
- 科技(10852)
- 成果(10584)
- 创(10519)
- 科研(10354)
- 业(10285)
- 农(10222)
- 创新(9983)
共检索到111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丹丽 左迪 王兰梅 李嘉尧 赵云龙
为深入了解红螯光壳螯虾酚氧化酶原(proPO)基因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利用RACE技术从红螯光壳螯虾血细胞中克隆到酚氧化酶原基因cqproPO,cqproPO基因cDNA全长为2 962 bp,开放阅读框为1 998 bp,编码665个氨基酸,其结构中含有两个铜离子结合位点,预测分子量为75.86 ku;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红螯光壳螯虾CqproPO与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的同源性最高为79%,其次是淡水螯虾74%、挪威龙虾69%、美国龙虾67%等;进化分析发现CqproPO与克氏原鳌虾、淡水螯虾、挪威龙虾、美国龙虾等的酚氧化酶原亲缘关系最近;Realtime-PCR实验结果表明,CqproP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杰 王宝杰 李晓华 孙姝娟 刘梅 蒋克勇 王雷
利用3′和5′RACE技术从中国明对虾血细胞中克隆了一个酚氧化酶原基因FCproPO,FCproPO基因cDNA全长为2311bp,其中开放阅读框2061bp,编码68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78.71ku。推测的序列与凡纳滨对虾同源性为84%,与日本囊对虾同源性为71%。RT-PCR实验结果表明,FCproPO在血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心脏和精巢中几乎不表达。序列分析发现FCproPO含有两个保守的铜离子结合位点;进化分析发现FCproPO与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凡纳滨对虾等海水虾的酚氧化酶原亲缘关系最近。该基因在被鳗弧菌和对虾白斑病毒(WSSV)感染后的对虾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并...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酚氧化酶原 基因克隆 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永贞 陈秀荔 曾地刚 杨春玲 彭敏 何苹萍 李咏梅 彭金霞 韦嫔媛 陈晓汉
为研究酚氧化酶原激活因子(prophenoloxidase-activating factor,PPAF)在凡纳滨对虾感染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过程中所起的免疫作用,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了凡纳滨对虾PPAF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正常凡纳滨对虾和感染IHHNV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克隆获得了1 986 bp凡纳滨对虾PPAF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JQ684529),其中含有一个1 629 bp开放阅读框(ORF),两翼分别存在21 bp(5'端)和336 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彦新 岳凯迪 杜娟 宁黔冀
为了探索表皮酚氧化酶原激活因子 (prophenoloxiase activating factors,PPAFs) 在甲壳动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基于前期转录组数据,本实验利用PCR和RACE技术从日本沼虾表皮克隆并鉴定了一个新的PPAF基因,命名为MnPPAF1 (GenBank登录号为OP784577),利用生物信息学、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 和RNAi等方法,研究了该基因序列特征、时空表达模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表皮MnPPAF1的转录水平、酚氧化酶 (phenoloxidase,PO) 活性以及日本沼虾死亡率的变化。结果显示,MnPPAF1 cDNA全长1 718 bp,编码460个氨基酸,具有夹子结构域丝氨酸蛋白酶 (clip-domain serine proteinases,Clip-SPs) 和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 (trypsin-like serine proteases,Tryp-SPs) 结构域。MnPPAF1在腹背部的表皮、血细胞、鳃、胃、心、肝胰腺等多种组织均有表达;表皮MnPPAF1的表达与蜕皮周期有关,与蜕皮间期 (C期) 相比,蜕皮前晚期 (D_(4)期) MnPPAF1表达量增加857%。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表皮MnPPAF1表达水平在6 h达到了峰值,比对照组增加227%,而表皮PO活性在12 h达到峰值,同比增加24%。在腹背部第2节注射3 μg dsRNA溶液,每12 小时注射1次,共注射3次,最后1次注射后12 h,干扰效率最高,表皮MnPPAF1表达同比下降71.79%,至24 h,表皮PO活性降低72.31%。在干扰效率最高的时间点攻毒,在120 h,攻毒+干扰组虾的累计死亡率比攻毒+未干扰组增加26%。结果表明,MnPPAF1是表皮重要的免疫因子,参与调节酚氧化酶原系统的激活,该基因表达下调能显著增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虾的死亡率。本研究为阐明表皮在甲壳动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积累了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东蕾 左迪 黄有辉 马长安 赵云龙
为深入了解红螯光壳螯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表达特性及维生素C对其表达的影响,实验利用RACE-PCR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技术,从红螯光壳螯虾肝胰腺中克隆得到组织蛋白酶L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qCatL(GenBank登录号:KJ913663),同时检测了该基因在红螯光壳螯虾各个组织及添加了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组别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 810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026 bp,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pI)分别为37.63 ku和5.17。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他虾蟹类有较高的相似性,说明组织蛋白酶L基因在甲壳动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弋 郭小勤 娄永峰 杨海芸 林新春 方伟
为研究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多酚氧化酶基因(PPO)表达与紫竹组培苗褐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紫竹PPO基因的cDNA与DNA片段,将它命名为PnPPO。随后,研究了该基因在不同褐化程度紫竹组培苗中的表达情况。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所编码蛋白为酪氨酸酶(tyrosinase),其序列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ryza sativa中PPO基因同源性很高,是PPO的同源序列。RT-PCR分析显示,在褐化严重的组培苗中PnPPO的表达量也较高。这说明PnPPO基因的表达与紫竹组培苗褐化存在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多酚氧化酶 紫竹 组织褐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庆国 陈静 黄艳青 靳明建 顾伟 王文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血细胞中分离到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显示,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长度为1 733 bp,其中包括82 bp的5'非翻译区、676 bp的3'非翻译区和975 bp的编码序列,可编码324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 800和9.81。结构域分析和序列比对显示,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由3部分组成:富含丙氨酸或脯氨酸区域、冷休克结构域和带电荷区域,其中冷休克结构域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与水蚤等节肢动物冷休克Y-box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建国 许琴瑟 王权 熊良伟 陆宏达 封琦 朱云干
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酚氧化酶(PO)为材料,采用L-DOPA为反应底物,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PO活力,研究克氏原螯虾PO的特性,为其免疫学研究及优化PO准确测定方法提供依据。结果显示PO活力最高时的温度为35℃,低于和高于35℃活力逐渐下降,45℃以上活力迅速下降;0℃仍具有最高活力的24%。在pH4.0~9.5内PO均具有活力,鳃组织最佳pH5.5,血清最佳pH6.5。因此测定克氏原螯虾PO活力的最佳参数为温度35℃,pH5.5(鳃)或6.5(血清)。以上结果说明冰浴终止反应法测定克氏原螯虾PO活力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要慎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 刘晓宁 徐全乐
【目的】克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为研究抗氧化酶基因在山黧豆中的抗旱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萌发7 d的山黧豆叶片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的编码序列(CDS);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抗氧化酶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利用在线软件ExPASy ProtParam、SignalP 4.1、TMHMM V. 2.0、TargetP 1.1分别分析抗氧化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域以及亚细胞定位;利用在线工具Conserved Domain、SOPMA预测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和二级结构,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蛋白系统进化树;并利用20%PEG 6000溶液模拟干旱处理山黧豆,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旱胁迫不同时间抗氧化酶基因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RT-PCR克隆获得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的编码序列,其长度分别为864,1 485,723,1 005和942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抗氧化酶均为酸性不稳定蛋白质,且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共4种二级结构组成;山黧豆抗氧化酶均包含高度保守的结构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山黧豆的APX、CAT、MnSOD、FeSOD、Cu/ZnSOD依次与蒺藜苜蓿、蚕豆、豌豆、豌豆和锦鸡儿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较近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表达分析结果表明,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基因在山黧豆根、茎、叶组织中均有表达。APX、CAT和MnSOD基因均响应了干旱胁迫,其中APX、CAT基因的表达量在干旱胁迫后迅速升高,3 h后达到最高,分别是0 h的5和4.3倍。【结论】成功克隆了山黧豆抗氧化酶基因APX、CAT、MnSOD、FeSOD和Cu/ZnSOD,推测其可协同清除干旱胁迫下产生的活性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丽君 周精华 邢虎成
【目的】克隆苎麻中的一个ACO基因(BnACO1),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胁迫应答分析。【方法】通过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湘苎3号中克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基因序列及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BnACO1在苎麻不同部位的表达量以及在ABA、干旱和高盐胁迫下的应答。【结果】BnACO1的cDNA序列全长为1 476 bp,其开放阅读框为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多肽,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6.81 kD和4.95,基因登录号为JX878855。与无花果(AB307720)、香叶天竺葵(U19856)、柿树...
关键词:
苎麻 乙烯 ACC氧化酶 表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一鸣 鲁苏皖 许志强 徐宇 林海 潘建林 杨家新 李旭光
虾青蛋白(Crustacyanin, CRCN)在甲壳动物脂类代谢及低氧胁迫应激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为获取虾青蛋白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性腺发育和低氧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克氏原螯虾肝胰腺组织中鉴定出1个类虾青蛋白PcCRCN-L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了PcCRCN-L基因的结构特征和进化模式,研究了PcCRCN-L基因在不同组织与性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探讨了PcCRCN-L在低氧–复氧胁迫下的表达响应模式。结果显示,PcCRCN-L基因cDNA序列长2 700 bp,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残基;DNA序列长6 130 bp,位于克氏原螯虾基因组的第12号染色体,包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内含子/外显子剪接方式符合GT-AG规则。PcCRCN-L具有1个完整的lipocalin结构域,包含典型的序列保守区Ⅰ(SCR1)序列G-X-W、保守区Ⅱ(SCR2)序列T-D-Y和保守区Ⅲ(SCR3)序列精氨酸R。多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CRCN-L独立于传统虾青蛋白A和C亚族,单独聚为一支。PcCRCN-L在克氏原螯虾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性腺不同发育时期,肝胰腺以及卵巢组织中的PcCRCN-L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低氧胁迫下,肝胰腺组织中PcCRCN-L表达量显著降低,复氧后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PcCRCN-L与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密切相关,并参与了克氏原螯虾的低氧–复氧胁迫应激调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宇琼 林玉玲 赖钟雄
以金花茶胚性培养物为材料,对体胚PPO基因克隆以及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转录水平进行q PCR分析和酶活性变化检测.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金花茶PPO基因c DNA序列1788 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95个氨基酸;与登录Gen Bank的山茶属其他植物PPO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比对发现,同源性分别为74%和72%左右.同时,以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进行的q PCR分析表明:金花茶体胚发生过程中PPO基因表达量呈下降趋势,球形胚PPO基因表达量最大,子叶胚和心形胚次之,成熟胚最小;而正常子叶胚和花状多子叶胚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此外,对金花茶体胚发生过程中PPO活性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毅菲 熊传喜 王良发
以克氏原螯虾(Procam barus clarkii)为材料,研究温度、pH对其血清酚氧化酶活力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以L-dopa为反应底物,在试验设计的温度范围(20,30,40,50,60,70℃)内,测得酚氧化酶活力的最适温度为20℃,随温度升高酶活力迅速下降,该酶在20~40℃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而30℃时最稳定;该酶的最适pH 7.0,在pH 6.0和7.0的缓冲系统中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伶杰 马宏 张媛 张学英 李中勇 徐继忠
为了研究GA20氧化酶基因在苹果矮化砧木中的分子特征和表达特征,利用RT-PCR方法从苹果矮化砧木2号和36号c DNA中克隆了GA20氧化酶基因(GA20ox1),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以及在不同时期砧木及嫁接品种中的表达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A20ox1基因c DNA编码序列长1 179 bp,推导编码393个氨基酸(包括终止密码子),预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44.3 k Da,理论等电点5.89,编码的蛋白质包含GA20ox1基因家族所具有的特征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蛋白序列与苹果S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贝 林海生 王庆恒 秦小明 曹文红 高加龙 郑惠娜
L-氨基酸氧化酶(LAA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免疫蛋白酶,为探究马氏珠母贝LAAO(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 LAAO, PmLAAO)基因序列的特征及其在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刺激后的表达变化,该研究克隆得到了PmLAAO的cDNA全长,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767 bp,共编码588个氨基酸,具有FAD结合域和氨基酸氧化酶的结构域,是氨基酸氧化酶家族的一员。多序列比对结果和系统发育树显示,PmLAAO与双壳类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与加州贻贝LAAO具有的相似度最高。qRT-PCR结果显示PmLAAO在鳃、外套膜、闭壳肌、性腺、消化腺中均有表达,在鳃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在Vp刺激后,PmLAAO在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受刺激后48 h表达量最高。这些研究结果为新型免疫蛋白酶LAAO在双壳贝类中的功能活性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