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1)
- 2023(8301)
- 2022(6955)
- 2021(5923)
- 2020(4771)
- 2019(10605)
- 2018(10012)
- 2017(18586)
- 2016(10477)
- 2015(11341)
- 2014(10796)
- 2013(10710)
- 2012(9968)
- 2011(9032)
- 2010(8841)
- 2009(7476)
- 2008(7204)
- 2007(6365)
- 2006(5596)
- 2005(4808)
- 学科
- 济(40155)
- 经济(40106)
- 管理(32581)
- 业(28181)
- 企(22507)
- 企业(22507)
- 方法(18825)
- 数学(16952)
- 数学方法(16792)
- 学(12921)
- 环境(12232)
- 农(11138)
- 财(10448)
- 中国(10040)
- 业经(9067)
- 贸(8899)
- 贸易(8897)
- 易(8686)
- 划(8030)
- 农业(7791)
- 技术(6993)
- 制(6673)
- 地方(6343)
- 务(6296)
- 和(6295)
- 财务(6294)
- 财务管理(6280)
- 企业财务(6022)
- 银(5675)
- 产业(5623)
- 机构
- 大学(152839)
- 学院(150733)
- 济(60319)
- 经济(59286)
- 研究(57732)
- 管理(54988)
- 理学(48806)
- 理学院(48209)
- 管理学(47186)
- 管理学院(46963)
- 科学(41128)
- 农(40535)
- 中国(40532)
- 业大(32831)
- 农业(32720)
- 京(32590)
- 所(31831)
- 研究所(29882)
- 中心(25024)
- 财(24524)
- 江(22200)
- 农业大学(21831)
- 院(21632)
- 财经(20315)
- 北京(19892)
- 省(19631)
- 室(18945)
- 经(18753)
- 经济学(18702)
- 科学院(18380)
- 基金
- 项目(114573)
- 科学(88741)
- 基金(84719)
- 家(80195)
- 国家(79599)
- 研究(71223)
- 科学基金(65740)
- 自然(47047)
- 社会(46101)
- 自然科(45980)
- 自然科学(45960)
- 基金项目(45246)
- 自然科学基金(45186)
- 省(45141)
- 社会科(43820)
- 社会科学(43807)
- 划(39516)
- 资助(33938)
- 教育(31903)
- 重点(26873)
- 计划(25978)
- 发(24565)
- 编号(24552)
- 创(24297)
- 部(24271)
- 科技(23672)
- 科研(23619)
- 创新(22875)
- 业(22008)
- 国家社会(19982)
共检索到210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举伟 代欣 宋涛 杨晓云 王庆菊 孙广玉
为了探索桑树(Morus alba)幼苗生长发育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采用LEDs为光源,以桑树幼苗为研究材料,设红光(无蓝光,记为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红蓝光对桑树幼苗碳氮代谢、微量元素含量、内源激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引起桑树幼苗碳氮代谢能力、微量元素(Mn、Cu和Zn)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而补充蓝光却逆转或削弱了这些红光的负面效应。蓝光比例增加(0~100%)可造成桑树幼苗茎、叶中赤霉素(GA3)含量逐渐降低,红光、蓝光也可调节桑树幼苗茎对GA3的敏感性,而红蓝光配比的变化对茎叶中脱落酸(ABA)含量影响较小。由此可知,一定比例的红蓝组合光(15%B和20%B)可减弱单质红光、蓝光对桑树幼苗生理代谢的不利影响,更适于桑树幼苗生长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举伟 代欣 宋涛 孙广玉
为探索桑树幼苗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以LEDs为光源,以桑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红光(0B)、蓝光(100%B)和红蓝组合光(15%B、20%B、30%B、50%B) 6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红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光合活性、叶绿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可促进桑树幼苗的茎伸长和叶片展开,但引起桑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碳代谢能力降低;而补充蓝光虽然抑制桑树幼苗茎伸长和叶片展开,却逆转或削弱了这些红光的负面效应,促进叶片比叶质量、Pn、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片Rubisco活性增强。相比于白光、红蓝组合光和蓝光处理,红光下桑树叶片Pn降低可能主要是由于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Rubisco含量和活性降低造成的。总体来看,红蓝组合光下植株的生长状况、生理特征与白光处理相似。由此可知,一定比例的红蓝组合光(15%B和20%B)可减弱单质红光、蓝光对桑树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在红光基础上补充蓝光对保持桑树幼苗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活性,驱动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
桑树 光质 红光 蓝光 生长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何 王乐 赵春丽 肖昉 郑友峰 刘生财
为了研究苋菜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对不同铵硝配比及红蓝复合光配比调控氮代谢的响应,采用RT-PCR结合qRT-PCR的方法从大红苋菜中克隆出一个NiR基因,命名为AtrNiR (GenBank登录号:MT374155),对其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并测定材料NiR酶活性。结果表明:1)苋菜AtrNiR基因含一个1 785bp开放阅读框,编码594个氨基酸;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苋菜AtrNiR的蛋白分子式为C_(2937)H_(4692)N_(828)O_(873)S_(28),相对分子质量为66.47ku,AtrNiR为亲水性较强的蛋白;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苋菜AtrNiR蛋白序列与甜菜、藜麦和菠菜的NiR蛋白同源性最高,具有类似的功能;4)苋菜幼苗NiR酶含量分析表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3d时,硝态氮(NH_4~+-N)与铵态氮(NO_3~--N)摩尔比值为10∶0时NiR酶活性最高,处理6d时,NH_4~+-N与NO_3~--N摩尔比值为3∶7时NiR酶活性最高;不同红蓝光配比处理3d时,红光(Red)∶蓝光(Blue)=2∶8处理下NiR酶活性最高,可见,NO_3~--N和蓝光能提高苋菜幼苗NiR酶活性;5)qRT-PC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3d时,NH_4~+-N与NO_3~--N摩尔比值为5∶5时AtrNiR表达量最高;不同红蓝复合光配比处理3d时,R∶B=2∶8处理下AtrNiR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适宜比例的氮素和红蓝复合光能提高AtrNiR转录水平,改善苋菜幼苗的氮代谢,为优质苋菜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逄好胜 张会慧 田野 敖红 孙广玉
以桑树(Morus alba L.)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200、500和1 000μmol·m-2 s-1光强下,不同浓度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叶片活性氧(ROS)代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幼苗叶片的ROS代谢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明显受到光强的影响。200μmol·m-2 s-1和500μmol·m-2 s-1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有效降低了桑树幼苗叶片中的超氧阴离子(O2·-)和H2O2,且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弱光下桑树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增强在防止盐胁迫诱导的PSⅡ光抑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000μmol·m-2 s...
关键词:
桑树 光强 盐胁迫 活性氧 叶绿素荧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柯裕州 周金星 卢楠 张旭东 孙启祥
试验以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常用的桑树砧木-1年生实生桑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加盐的方式模拟盐胁迫环境,通过设置1、3、5、7 g.kg-1等4个盐分梯度,以不加NaCl(0 g.kg-1)为对照(CK),研究NaCl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g.kg-1NaCl处理对桑树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没有明显影响;而3、5、7 g.kg-1等NaCl处理则对Pn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7g.kg-1等的NaCl处理的影响显著,造成桑树幼苗Pn急剧降低,部分植株受害严重,甚至死亡。此外,1、3 g.kg-1等NaCl处理对桑树幼苗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
关键词:
桑树 盐胁迫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政 刘伟超 何松林 贺丹 尚文倩 宋盈龙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对红叶石楠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高品质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叶石楠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ED光源的红光R(主波长640nm)和蓝光B(主波长464nm)设计5种不同光质配比(100%R、80%R+20%B、70%R+30%B、60%R+40%B、100%B),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CK),探究不同光质比对红叶石楠试管苗形态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根系活力、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红叶石楠试管苗株高、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总鲜质量在100%R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叶数、叶长、叶幅、地上部干物率、总干物率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0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根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地下部干物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根系活力在70%R+30%B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各处理试管苗的可溶性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70%R+30%B处理最高。(3)叶片POD和SOD活性以70%R+30%B处理最高,CAT活性以100%R处理最高,MDA含量以80%R+20%B处理最高。【结论】红蓝光比为7∶3时有利于提高红叶石楠试管苗叶绿素、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有效促进红叶石楠试管苗的生长,可以作为红叶石楠植物离体培养的最佳光质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家琛 陈钢 戴嘉豪 范福金 曹光球 曹世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光质下杉木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揭示杉木幼苗对不同光质的响应差异,为杉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优良无性系020扦插苗为材料,利用LED智能调光台为人工光源,设置白光(CK)、红光(R)、蓝光(B)、红蓝光(R:B=1:1)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结构,并测定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结果】白光、红蓝复合光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高于红光处理和蓝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红光处理分别高130.61%、204.05%、112.14%,比蓝光处理分别高37.80%、31.34%、49.91%,而红蓝复合光处理比红光分别高89.02%、176%、51.09%,比蓝光处理分别高13.07%、18.96%、6.81%。白光处理和红光处理下幼苗叶片胞间CO_(2)高于蓝光处理和红蓝复合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6.32%、5.10%,红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4.18%、3.01%。光合色素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27.81%、26.51%、15.52%。叶绿素比值在红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3.32%、1.90%、3.79%,而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余3种处理。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出,红蓝复合光下细胞壁更加完整平滑,基粒、基质片层及其结构更加完整。【结论】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光合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蓝光以及掺杂一定比例的红蓝光是杉木幼苗良种壮苗的理想光质。
关键词:
光质 杉木 光合特性 叶绿体超微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柯裕州 周金星 张旭东 孙启祥 左力
采用盆栽加盐的方式来人工模拟盐胁迫环境,通过设置0(不加盐),0.1%,0.3%,0.5%和0.7%5个盐分梯度,研究NaCl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作用及其光响应和CO2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0.1%NaCl对桑树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没有明显影响;当NaCl浓度≥0.3%时,盐胁迫显著降低桑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光能利用效率(SUE)和羧化效率(CUE),增加胞间CO2浓度(Ci)。造成桑树幼苗Pn降低的效应是由非气孔因素和气孔因素2者协同作用的结果;低盐浓度处理时,桑树幼苗Pn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控制的,而高盐浓度处理时,则主要受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勇 吴际友 刘球 陈明皋 张珉 陈家法 吴哲 廖德志 吴玲 陈德云
通过设计氮、磷、钾3因素3水平施肥正交试验,来研究氮磷钾施肥配比对青冈栎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磷、钾的施肥配比对青冈栎幼苗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N2P3K1处理即尿素5 g·盆~(-1)、钙镁磷15 g·盆~(-1)、氧化钾1 g·盆~(-1),可促进青冈栎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的积累,该处理下苗木各方面综合表现最佳。(2)氮、磷、钾对青冈栎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不同,其中氮元素影响最大,磷元素和钾元素影响较小。(3)青冈栎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和各种肥料的施用量呈明显的二次函数关系,由此建立回归方程,从而求出青冈栎幼苗氮、磷、钾的施肥适用范围:尿素12.23~14.65 g·盆~(-1),钙镁磷9.35~22.91 g·盆~(-1),氧化钾5.73~14.17 g·盆~(-1),以及各项生长指标理论最佳施肥配比组合。
关键词:
氮磷钾配比 青冈栎 苗木生长 施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楠 张会慧 谷思玉 李鑫 朱玉伟 杨艳 刘昆 张秀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素纯 萧浪涛 廖柏寒 鲁旭东 赵文魁 匡逢春 童建华
以黄瓜幼苗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铅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和黄瓜幼苗中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铅(100 mg/L)对黄瓜幼苗早期生长有着促进作用,铅质量浓度高于200 mg/L时对黄瓜幼苗早期生长有着抑制作用,且铅质量浓度越高,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黄瓜幼苗内源激素水平在不同的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根中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与铅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叶中赤霉素(GA3)的含量变化与铅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根和叶中生长素(IAA)的含量变化在铅质量浓度高于200 mg/L时与其质量浓度呈负相关.IAA/ABA值与黄瓜幼苗生长有一定的相关.
关键词:
黄瓜幼苗 铅 内源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章建红 陈志颖 阮晓 张玉竹 潘存德 王强
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对周围植物(包括微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或有利的作用(Rice,1984)。同种植物间的化感作用被称为自毒作用(Hegde et al.,1990),自毒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森林生态系统中(Zeng et a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超一 樊小林
【目的】探究不同铵硝配比条件下香蕉幼苗对铵态氮、硝态氮两种形态氮素的吸收特性以及两种氮源离子相互作用对香蕉氮素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筛选最适于香蕉氮素吸收利用的铵硝配比,为香蕉氮素营养高效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养分吸收动力学原理,利用改进的耗竭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营养液中巴西品种香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cv.Brazil)幼苗对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总氮的吸收动力学特征。设7个处理:100%铵态氮(100%A)、90%铵态氮+10%硝态氮(90%A+10%N)、70%铵态氮+30%硝态氮(70%A+30%N)、50%铵态氮+50%硝态氮(50%A+50%N)、...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侯薪鑫 陈智鑫 吉仁慈 朱义勇 柴源 高帅 张秀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思玉 杨艳 蔡越桐 郭兴军 于雪薇 朱玉伟 张一鹤 李悦 张会慧
为明确桑树在不同氮形态下光合能力差异以及桑树对不同氮形态的需求规律,以1年生桑树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以及硝酸铵(NH_4NO_3)(氮素浓度均为7.5 mmol/L)处理下桑树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桑树叶片在NH_4+-N下的PSⅡ光化学活性、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利用能力明显低于NO_3--N和NH_4NO_3处理,而NO_3--N和NH_4NO_3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NH_4+-N处理下桑树叶片的VJ和VI均较NO_3--N和NH_4NO_
关键词:
桑树 氮形态 叶绿素荧光 PS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