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0)
2023(8361)
2022(7355)
2021(6901)
2020(6118)
2019(14090)
2018(14294)
2017(26964)
2016(15593)
2015(18119)
2014(18817)
2013(18420)
2012(17774)
2011(16071)
2010(16724)
2009(15658)
2008(16162)
2007(15116)
2006(13133)
2005(11778)
作者
(50025)
(42050)
(41956)
(40050)
(26680)
(20307)
(19266)
(16541)
(15848)
(15281)
(14426)
(14343)
(13501)
(13415)
(13390)
(13299)
(12987)
(12410)
(12301)
(12097)
(10747)
(10733)
(10434)
(9670)
(9596)
(9507)
(9414)
(9395)
(8868)
(8774)
学科
(62267)
经济(62181)
管理(41694)
(38551)
(30398)
企业(30398)
方法(29386)
数学(25372)
数学方法(25017)
(18275)
(17384)
中国(16443)
(16214)
(13952)
地方(12335)
业经(12074)
(11776)
贸易(11773)
理论(11716)
农业(11545)
(11378)
(10754)
银行(10706)
(10355)
金融(10346)
(10328)
(10309)
(10208)
(9510)
财务(9471)
机构
大学(237477)
学院(235021)
(88157)
经济(85913)
研究(84207)
管理(82023)
理学(69620)
理学院(68694)
管理学(67004)
管理学院(66581)
中国(62731)
科学(56478)
(52341)
(50395)
(46071)
(42267)
研究所(42072)
农业(40284)
业大(40191)
中心(38620)
(38209)
(33229)
财经(33034)
北京(32874)
师范(32768)
(29924)
(29695)
(29411)
技术(28105)
(27362)
基金
项目(150756)
科学(114911)
研究(106098)
基金(105793)
(94318)
国家(93525)
科学基金(76726)
社会(62916)
(60170)
社会科(59220)
社会科学(59196)
基金项目(55806)
(51390)
自然(50987)
教育(50264)
自然科(49790)
自然科学(49765)
自然科学基金(48853)
资助(44665)
编号(44210)
成果(38353)
重点(34839)
(32953)
(32162)
课题(31773)
(30042)
计划(29662)
科研(29283)
创新(28215)
大学(27749)
期刊
(101639)
经济(101639)
研究(66717)
中国(49666)
学报(47348)
(46417)
科学(39367)
大学(34264)
(34203)
学学(32278)
农业(31063)
教育(29564)
管理(28492)
技术(20657)
(20240)
金融(20240)
财经(16637)
(16474)
业经(16291)
经济研究(15488)
(14585)
(14311)
问题(13770)
业大(12802)
图书(12658)
统计(11728)
技术经济(11453)
(11262)
理论(11022)
农业大学(10860)
共检索到356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蕴青  韩雅珊  惠柏棣  陈雷  钟粟  赵文恩  
用反相HPLC同时测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糖苷4种异构体。以 OASISTM固相萃取柱进行前处理,以 Hypersil C18(4.6 mm×250mm,5μm)为色谱柱,乙睛-水(含 0.1%三乙胺)梯度洗脱,同时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88nm和 308nm检测。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及其糖苷4种异构体在 20 min内可得到较好的分离,其回收率均在(95.7±1.4)%以上,最小检测限为0.001 mg·L-1。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瑞民  张娟  李凯  谢一民  
以宁夏三大品牌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反式白藜芦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对提取条件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15mg/L,定量限为0.03mg/L;在0.03mg/L~3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1.1161x+0.0137,R~2=0.9996;重复性较好,标品的RSD为0.23%,样品的RSD为0.18%;准确度较高,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2.3%~97.1%之间;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芦醇的含量与酒的品牌、葡萄品种有较大的关系,供试样品中反式白藜芦醇含量在1.97mg/L~3.70mg/L之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世杰  袁春龙  杨健  杨晓雁  杨丽  
【目的】分析花色苷与葡萄酒年份及产区的关系,为葡萄酒感官品鉴提供依据。【方法】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为标准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来自不同产区的45款不同年份酿制的红葡萄酒的花色苷组成及其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45种不同年份酿制且来自不同产区的红葡萄酒中,共测定出花翠素-3-O-葡萄糖苷、花青素-3-O-葡萄糖苷、3′-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权  王军  韩富亮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的花色苷成分,为山葡萄品种选育和山葡萄酒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HPLC-MS/MS技术,以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5个山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成分的差异。【结果】同一产地不同品种山葡萄酒中花色苷的种类和总花色苷质量浓度略有差别,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葡萄酒中的花色苷种类分别有13,14,13,14和14种,其总花色苷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523.568,1 525.589,1 409.071,1 140.323,1 292.324mg/L。【结论】5种山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5种花色苷,其中左山二葡萄酒中总花色苷质量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丽媛  苑伟  刘延琳  
颜色是影响红葡萄酒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红葡萄酒颜色的深浅不仅决定着葡萄酒的感官质量,而且对葡萄酒内在品质的影响也很大。如何稳定红葡萄酒的颜色及提高红葡萄酒的色度一直是葡萄酒酿造行业倍加关注的问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也持续不断。辅助成色作用(copigmentation)是花色苷与辅色素(copigment)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来增强颜色,可使葡萄酒的色度更深、色泽更稳定。本文就花色苷的辅助成色作用机理及其在红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陶永胜  张莉  
【目的】分析葡萄酒颜色空间参数与花色素苷化合物的相关性,旨在从颜色角度区分研究不同类型的红葡萄酒。【方法】采集河北沙城和昌黎两个产区12种年份、品种以及陈酿方式有差异的葡萄酒样品,经反相C18柱分馏得到9个馏分,然后低压旋转浓缩至干,用与分馏样品等量的模拟酒溶解。之后,葡萄酒及其分馏物经UV-visible光谱分析,计算CIELab颜色空间参数。透射光谱相关分析表明,4个馏分与供试葡萄酒颜色相关性显著,然后这4个馏分经HPLC分析鉴定花色素苷化合物。【结果】数据主成分分析表明,年轻红酒和陈年红酒在主成分图中差异明显,年轻红酒围绕花色素苷化合物呈分散分布;年轻红酒颜色的主要贡献者为花色素苷化合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永平  李博  王丕武  高玮  夏海丰  张卓  
【目的】克隆绿色木霉β-葡萄糖苷酶bglⅠ基因,并在粟酒裂殖酵母细胞中进行表达分析。【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绿色木霉中克隆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bglⅠ基因的DNA序列,再通过XhoⅠ和NotⅠ2个酶切位点与粟酒裂殖酵母表达载体pREP5N连接,构建酵母真核表达载体,利用电转化方法转化粟酒裂殖酵母SP-Q01细胞,并在SP-Q01中进行表达分析,最后采用DNS法测定表达产物的酶学活性。【结果】PCR扩增得到2 380bp的bglⅠ基因序列,包括完整的CDS序列和信号肽序列,编码序列与已报道的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基因序列相似性为100%;对酵母转化子进行诱导培养后,SDS-PAGE电泳检测得到大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星星  谢红旗  李清明  曾建国  熊兴耀  
用乙醇回流法从葡萄枝蔓中提取白藜芦醇,以乙醇体积分数(x1)、回流时间(x2)和溶媒比(x3)为自变量,以白藜芦醇得率(y)为因变量,得二次回归方程y=–6.186 39+0.181 78x1–0.012 371x2+0.122 93x3+0.000 273x1x2–0.000 545x1x3–0.000 164x2x3–0.001 178x12–0.000 042x22–0.002 998x32(r=0.936 1,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建平  姜丰  杨国顺  
以巨峰和红地球葡萄的不同组织为试材,利用不同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诱导,测定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在B5基本培养基附加6mg/LNAA和0.6mg/L6-BA的培养条件下,巨峰葡萄果皮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87%.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均高于其对应外植体中的含量,其中巨峰葡萄果皮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11.184μg/g.经6次继代培养可诱导出生长势强、白藜芦醇含量为14.296μg/g的巨峰葡萄优良愈伤组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聃璐  林拥军  
将来源于2个葡萄品种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以组成型表达的强启动子Ubiquitin驱动,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引入粳稻品种中花11中。通过对单拷贝转基因家系基因表达量及白藜芦醇目标物的检测,发现大多数转基因家系的外源基因可稳定表达,但检测到的最终产物不是白藜芦醇,而是白藜芦醇苷(亦称云杉新苷),最高检出量达到了10.26μg/g,是野生型对照的1 000倍,推测这是在生成白藜芦醇的基础上,水稻内源的糖基转移酶作用的结果。虽然经抗病检测发现转基因植株并没有对稻瘟病菌表现出明显抗性,但是高含量的云杉新苷转基因家系可以作为提升水稻潜在营养价值的材料进行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二虎  惠竹梅  张振文  张莉  曹建宏  
为进一步明确8804新品系果实和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点,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8804葡萄果实和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应用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8804葡萄果实中共鉴定出29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7.7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8.25%)、2-呋喃甲醛(7.10%)、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5.53%)、油酸(4.50%);干红葡萄酒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苯乙醇(26.78%)、2-甲基-四氢噻吩(12.04%)、辛酸乙酯(7.02%)、1,3-丁二醇(5.20%)、己酸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睿杰  侯丽霞  郭扬  马倩  刘新  
为了研究葡萄肌醇半乳糖苷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特性,以抗低温品种左优红组培苗为材料,通过同源克隆技术,获得VvGolS2、VvGolS3和VvGolS4全长CDS,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探究了3个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和响应逆境因子及相关信号分子的特性。结果显示:3个基因c DNA大小分别为954,978,1 011 bp,分别编码317,325,336个氨基酸序列;3个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6.65,36.97,38.12 k Da;等电点分别为5.12,5.33和5.16,且均在C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君强  熊雯宇  黄莹  刘斌  
为了探明灰树花的降血糖与抗病毒作用,以及发挥活性作用的潜在活性物质,采用70%乙醇超声提取灰树花,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3种不同极性溶剂对其提取物进行分步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溶物,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正丁醇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EV71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萃取物,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74.12±10.67)、(84.41±5.12)μg·mL~(-1).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分子对接技术发现,正丁醇萃取物中含量较高(11.58%)的亚油酸甲酯可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和EV71表面活性位点相结合而发挥活性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车金鑫  师俊玲  罗光武  
【目的】评价毛葡萄的营养与功能活性,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014年采自广西罗城的13个株系的毛葡萄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从毛葡萄中提取多酚、黄酮和白藜芦醇等抗氧化活性物质,用比色法测定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含量,用DPPH、ABTS和还原力等方法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所选样品的多酚、黄酮、白藜芦醇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不同株系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多酚含量为1.973.14mg/g,黄酮含量为0.411.35mg/g,白藜芦醇含量为0.758.81μg/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兴华  李兴林  周鑫  王丹丹  
【目的】获得葡萄(Vitisvini fera L.)松散型愈伤组织,并了解其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方法】以葡萄的叶、叶柄和茎分别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组合(6-卞氨基嘌呤(6-BA)、激动素(KT)、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培养基(以B5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含30g/L蔗糖和6g/L琼脂)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来源愈伤组织中的白藜芦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葡萄叶为外植体时,诱导的愈伤组织出愈率很低;以叶柄和茎为外植体时,愈伤组织的出愈率均较高。利用叶柄和茎获得松散愈伤组织时,其诱导培养基组成分别是:B5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