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
- 2023(1177)
- 2022(1097)
- 2021(1019)
- 2020(915)
- 2019(2135)
- 2018(2201)
- 2017(4108)
- 2016(2288)
- 2015(2603)
- 2014(2701)
- 2013(2481)
- 2012(2151)
- 2011(2014)
- 2010(1964)
- 2009(1737)
- 2008(1549)
- 2007(1343)
- 2006(1047)
- 2005(872)
- 学科
- 济(9103)
- 经济(9096)
- 管理(5945)
- 方法(5623)
- 数学(5221)
- 数学方法(5152)
- 业(4971)
- 企(4231)
- 企业(4231)
- 农(1894)
- 中国(1865)
- 理论(1828)
- 学(1822)
- 地方(1663)
- 财(1431)
- 业经(1426)
- 技术(1347)
- 环境(1345)
- 和(1242)
- 贸(1196)
- 贸易(1196)
- 农业(1173)
- 划(1167)
- 教育(1165)
- 易(1146)
- 体(1133)
- 制(1129)
- 融(1032)
- 金融(1029)
- 银(989)
- 机构
- 大学(30870)
- 学院(30531)
- 管理(13000)
- 理学(11520)
- 理学院(11427)
- 管理学(11155)
- 管理学院(11114)
- 济(11020)
- 经济(10740)
- 研究(9910)
- 科学(6779)
- 中国(6681)
- 京(6605)
- 农(5912)
- 业大(5859)
- 所(5063)
- 农业(4817)
- 研究所(4763)
- 中心(4631)
- 财(4230)
- 江(4145)
- 北京(4006)
- 技术(3838)
- 范(3604)
- 财经(3564)
- 师范(3562)
- 院(3550)
- 州(3444)
- 农业大学(3318)
- 经济管理(3313)
共检索到40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春皎 王卓 徐鑫 马亢 刘学群 王春台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和保持系粤泰B(YTB)黄化苗线粒体为材料,研究了YTA和YTB离体线粒体KA+TP通道对其诱导调节剂KCl、ATP、ADP和GTP等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KA+TP通道诱导剂KCl,能明显诱导YTA和YTB线粒体膨胀,但YTA的膨胀程度较YTB的明显;KA+TP通道的内源性抑制剂ATP对YTA和YTB线粒体膨胀起显著抑制作用;KA+TP通道的内源性激动剂ADP和GTP引起的不育系YTA离体线粒体短暂收缩及之后的再膨胀程度均较YTB的明显;此外,比较YTA和YTB离体线粒体在Rh123一起孵育10 min后,KCl和解偶联剂FCC...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梦醒 姜慧 田泽 刘学群 谭艳平 王春台
从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YTA)线粒体基因组中克隆并鉴定了一个6.7kb的CMS相关片段HLsp1,序列预测发现了2个orf,其中一个编码290个氨基酸,暂命名为orf290。构建带有线粒体信号肽的超表达载体35S::Rf1b5’::orf290,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受体保持系粤泰B(YTB),以水稻的单拷贝基因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作为内参基因,以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作为目的检测基因,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转基因T0代植株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并对阳性植株进行花粉镜检和结实率统计。结果显示获得了2株单拷贝转35S::Rf1b5′::orf290植株,并且都有orf290的表达。单拷贝超表达orf290植株的平均花粉可育度30.8%,平均套袋结实率41.6%。这些结果初步证实,线粒体基因orf290可能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文明 周开达
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探索促进了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的物理和遗传图谱已经构建。线粒体基因组在不同水稻品种组间存在广泛的多样性。发现线粒体基因组中含有经重排了的叶绿体DNA序列;也在核基因组中发现线粒体类质粒DNA的同源序列,并且这些同源序列在核基因组中分布于有限的染色体区域。核背景的变换不仅会引起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变异,也会造成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振国 彭海峰 陈雄辉 万邦惠
【目的】籼S是由常规稻籼黄占自然突变株选育而成的新型无花粉温敏核不育水稻,对籼S的不育特性遗传进行初步分析,为该品种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将籼S与多个常规稻进行杂交,调查杂交后代F1、正反交F1、F2、BCF1育性,并分析F2不育株禾蔸的不育特性。【结果】籼S在广州(23°08′N)自然条件下,5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稳定不育期,不育期较培矮64S长近2个月;籼S的温敏核不育性可以被不同类型常规稻品种恢复,且恢复度较高,说明控制其不育性的基因为隐性遗传;各正、反交花粉可育率及套袋自交结实率差异均不显著,表明籼S的不育性遗传与细胞质无关;绝大多数F2代群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虹伶 刘旭 蒲德强 彭云良
稻水象甲作为一种检疫性害虫于2011年在四川首次发现并报道。本文在发现地隆昌县迎祥镇对稻水象甲的各虫态历期及生活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四川1年发生1代,幼虫和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下旬和7月上旬。稻水象甲的防治关键是利用低毒杀虫制剂、灯诱、天敌资源等绿色防控技术控制越冬成虫数量。
关键词:
稻水象甲 四川 生物学特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允芬 于贵瑞 李家永 宋霞
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在夏季晴天中午有降低现象 ,其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PAR和温度的日变化是形成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较高的温度会导致蒸腾强度降低 ,而水分亏缺引起的气孔导度降低气孔阻力增大则造成光合速率的降低。水稻上部叶片的光补偿点低于下部叶片 ,而光饱和点则是下部叶片低于上部。表观初始光能利用效率第 2片叶为 0 0 4 9~ 0 0 68,第 4片叶为 0 0 4 4~ 0 0 60。光能利用率第 2片叶在 2 6%~ 5 7% ,第 4片叶在 2 0 %~ 5 8%。水稻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早稻和晚稻旗叶、2叶、4叶分别可达到 1 9 5...
关键词:
亚热带 红壤丘陵地区 水稻 光合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美洋 黎国喜 田华 钟克友 唐湘如
以非香稻品种华粳籼74为对照,对4个不同基因型香稻的香气及香气合成相关氨基酸和酶进行了比较生理学研究.研究发现:所有参试香稻品种的糙米香气含量均高于对照;香稻品种籽粒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脯氨酸氧化酶活性以及桂香占和培杂软香籽粒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也高于华粳籼74.通过主成分分析证实,游离脯氨酸、脯氨酸氧化酶和总游离氨基酸是香稻香气合成的主要因子,而鸟氨酸转氨酶与香稻香气的形成无明显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梅 邓秀新 邓伯勋
研究了 4个组合的柑桔体细胞杂种及其对应亲本的春梢叶片净光合速率 (Pn)及其与光照强度(PAR)及叶片温度 (tL)的关系。结果表明 ,柑桔体细胞杂种的光合速率低于对应亲本。体细胞杂种的光合速率最大值 (Pmax)和光合速率日均值均较亲本小 ;体细胞杂种的光饱和点较亲本低 ,光补偿点高于亲本。田间自然生态条件下 ,体细胞杂种的光合最适温介于双亲之间 ,光合最适温对应的最大光合速率小于双亲。染色体倍性增加没有导致体细胞杂种叶片光合能力的增加。
关键词:
柑桔 体细胞杂种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宝存 葛荣朝 沈银柱 黄占景
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其不育机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利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75 3369B线粒体的基因文库,选取其中所载外源片段较大的重组子转化T型不育系小麦75 3369A,结果重组子ME252和ME317的转化后代变成可育,表明线粒体的部分片段可以使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发生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均 马文波 明东风 杨世民 朱庆森
目的对重穗型杂交籼稻的一些主要的株型因子及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以15个不同穗重型籼稻品种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结果重穗型品种的LAI比中、轻穗型品种有适当降低,但齐穗后其LAI和高效叶面积的衰减较慢,高效叶面积率、比叶重、粒叶比有显著提高。重穗型品种上部3叶的长度、宽度、厚度和面积均显著大于中、轻穗型品种,且它们均与每穗粒数、实粒数、单穗重、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重穗型品种剑叶叶角小而挺直,倒2、3叶叶角顺次适当增大;重穗型品种的株高有所增加,上部3叶叶位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剑叶。结论这种较优的叶层结构利于形成较为理想的受光姿态,提高光能利用率,是重穗型品种的特性及其理想株型因...
关键词:
重穗型 水稻 株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英华 余建平 张强 熊海燕 朱汝财 李自超
利用穗粒数和穗长差异较大的2个粳稻品种日本晴与大穗型粳稻种质B0801组配群体,对水稻穗粒数、穗长和着粒密度等穗部性状进行数量基因位点检测,共检测到11个QTL,分布于第1,2,5,7以及9号染色体上,QTL的贡献率范围为0.21%~68.20%。其中,4个控制穗粒数的QTL分别位于第1,2,7,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为0.21%~25.06%。第9号染色体RM1328~RM3533标记区间的控制穗粒数性状的qGNP9-1位点,为主效QTL;控制穗长的QTL 4个,4个QTL分别位于第1,2,5,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范围为0.28%~61.19%,其中qPL9-1的LOD值为31.88,对表型变...
关键词:
水稻 穗长 着粒密度 穗粒数 QT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为 周杰 谭艳平 程钢 刘新琼 王春台 刘学群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中的2个雄性不育候选基因HLsp和orfH79在根、茎、叶以及减数分裂期小穗和三核期花药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Lsp和orfH79均在减数分裂期小穗中表达最高,而在营养生长的根、茎、叶及成熟花粉中表达很低。HLsp在粤泰A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orfH79,但HLsp在减数分裂期小穗中的表达量与在其它组织中的表达量的差异明显比orfH79大。2个不育候选基因HLsp和orfH79在HL-CMS不育系YTA不同组织及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暗示二者在水稻HL-CMS的发生中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彩霞 张志毅
该文对加倍体白杨(TBT-7)和二倍体白杨(TBD)以及其父本(TB11)、母本(TB01)、欧洲山杨三倍体等植株的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杨加倍体植株的叶组织有机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株系,如:蛋白质相对含量比二倍体对照株(TBD)提高35.7%,比父本(TB11)提高82.5%,DNA相对含量比TBD提高3%,比TB11提高41.8%,叶绿素相对含量比TBD提高15.6%,比TB11提高32.9%。叶片经干旱、低温、冰冻、高温处理之后,TBT-7的原生质膜渗透率均明显低于其它系号。初步证明TBT-7是具有速生的生理基础和潜势、叶组织具有较好抗逆性的加倍体白杨。
关键词:
白杨、加倍体、生理特性、抗逆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文革 张洪程 吴桂成 翟超群 钱银飞 陈烨 徐军 戴其根 许珂
【目的】探索超级稻群体库容形成及其构成特征。【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5个籼型超级稻为材料,用汕优63为对照,比较研究超级稻群体籽粒库容构成及特征。【结果】(1)不同试点的超级稻品种均显著或极显著比对照增产,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培育大穗是超级稻扩大库容量、增加颖花量的主要途径,而增穗并不能扩增群体总颖花量。(2)大穗是通过两种途径协调实现的:一是增加一次枝梗数及其上的平均着粒数,二是增加二次枝梗数但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其中增加二次枝梗数及其总粒数是主要的;超级稻在一、二次枝梗数增加的同时,通过稳定二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而增加一次枝梗上的平均着粒数,优化颖花分布,提高全穗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廷波 荆奇 王勋 姜东 曹卫星
以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的9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以武香粳9号和两优培九为对照,在江苏南京和云南丽江研究了不同水稻基因型的产量和品质特性及其生态变异性。结果表明,丽江点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南京点,丽江点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南京点,其他构成因素在两生态点间差异较小。通径分析表明,每穗颖花数是限制丽江点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南京点是有效穗数。基因型、生态环境及其互作均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稻谷产量、穗数和结实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每穗颖花数受基因型控制,千粒重受基因型或环境的独立影响;糙米率、整精米率主要受生态环境的调控,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生态环境 产量 稻米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