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8)
2023(8853)
2022(7949)
2021(7644)
2020(6416)
2019(14971)
2018(15009)
2017(29094)
2016(15882)
2015(17884)
2014(17866)
2013(17727)
2012(16066)
2011(14364)
2010(14177)
2009(12807)
2008(12194)
2007(10381)
2006(8896)
2005(7542)
作者
(45777)
(37789)
(37581)
(35725)
(24081)
(18167)
(17042)
(15032)
(14483)
(13350)
(13031)
(12600)
(11849)
(11824)
(11659)
(11456)
(11388)
(11265)
(10750)
(10616)
(9512)
(9193)
(8998)
(8631)
(8489)
(8412)
(8398)
(8332)
(7582)
(7539)
学科
(60942)
经济(60878)
管理(43965)
(41388)
(35182)
企业(35182)
方法(29947)
数学(25718)
数学方法(25430)
(17223)
(15068)
中国(14563)
(14019)
业经(13201)
地方(12114)
理论(11546)
(10577)
农业(10146)
(10047)
贸易(10042)
技术(9836)
(9718)
环境(9693)
教育(9503)
(9287)
财务(9230)
财务管理(9216)
(9124)
企业财务(8733)
(8471)
机构
大学(223966)
学院(220598)
管理(91248)
(81985)
经济(80090)
理学(80018)
理学院(79133)
管理学(77758)
管理学院(77367)
研究(71323)
中国(50091)
(47660)
科学(47211)
(35608)
(35539)
业大(35421)
(35384)
研究所(32907)
中心(31813)
(30104)
北京(29976)
(29943)
师范(29669)
财经(29612)
农业(27934)
(26962)
(25977)
(25094)
师范大学(24190)
经济学(23713)
基金
项目(158684)
科学(123469)
研究(115329)
基金(114096)
(99545)
国家(98721)
科学基金(84446)
社会(70086)
社会科(66231)
社会科学(66211)
(62363)
基金项目(61734)
自然(56526)
自然科(55164)
自然科学(55152)
自然科学基金(54128)
教育(52770)
(52600)
编号(47770)
资助(46900)
成果(38571)
重点(34988)
(34348)
(33053)
(32994)
课题(32199)
创新(30656)
科研(30574)
项目编号(29854)
大学(29712)
期刊
(85901)
经济(85901)
研究(62511)
学报(37921)
中国(36332)
科学(33877)
管理(31786)
(31575)
大学(27869)
学学(26046)
教育(25932)
(25215)
农业(22644)
技术(18633)
图书(14448)
业经(14113)
(14094)
金融(14094)
财经(13556)
经济研究(13207)
理论(11992)
科技(11779)
实践(11331)
(11331)
(11324)
(11153)
问题(11081)
情报(10926)
技术经济(10347)
(10222)
共检索到304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梦怡  李炎林  许璐  冯烨  甘德欣  于晓英  
以红花槭‘十月光辉’1年生带顶芽、1年生无顶芽和2年生硬枝为插穗,选用M1(河沙与珍珠岩的体积比为1∶1)、M2(河沙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M3(珍珠岩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和M4(河沙、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为1∶1∶1)4种不同的扦插基质,施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进行扦插试验,研究插穗类型、基质种类和外源激素对红花槭扦插生根的影响,并对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育形成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M4基质在生根率(69.44%)、平均生根数量(14.31条)和平均根长(5.40cm)方面均表现最优,为适宜的扦插基质;1年生插穗生根率和平均根数均高于2年生插穗的,平均根长低于2年生插穗的;1年生带顶芽与1年生无顶芽插穗的扦插生根率差异不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永芳  曾炳山  杨懋勋  周锦平  李云  
以4年生柚木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在7月下旬,采用不同浓度IBA粉剂处理插穗,进行扦插试验。观察扦插生根的解剖结构,探讨扦插生根与愈伤组织、不定根原始体的关系,及扦插生根的类型、不定根的形成过程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素娟  
该文介绍了林木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构造及生理生化基础的研究现状,并对扦插生根生理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未来林木扦插繁殖的发展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晓宇  童婉婉  赵楚  田如男  
【目的】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方法和基质类型对冬青‘长叶阿尔塔’Ilex×altaclerensis‘Belgica Aurea’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及其不定根的起源与形成过程,以期为冬青属Ilex植物扦插繁殖及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长叶阿尔塔’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采用3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基质类型)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扦插后80 d,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插穗的存活率、生根率、最长根长、根系效果指数。同时,使用萘乙酸(NAA)对插穗进行促根处理,观察插穗外部形态变化并定期取插穗基部制作石蜡切片,观察扦插前、后插穗的解剖学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其愈伤组织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结果】(1)经1 000 mg·L~(-1)吲哚丁酸(IBA)溶液速蘸10 s,扦插于V(草炭)∶V(蛭石)∶V(珍珠岩)=4∶3∶3的插穗相关生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生根率相比其他处理提高了12.74%~48.83%。(2)插穗内不存在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皮部产生,其生根类型为皮部诱导生根型,根原基起源于髓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处。(3)插穗茎段皮层与韧皮部之间存在1~2层环状厚壁组织,是导致插穗生根率低的原因。(4)愈伤组织中未发现根原基,其产生与不定根发生、发育彼此独立,同时生根并不是愈伤组织分化的最终结果。(5)插穗生根过程形成2类愈伤组织,其中胚性愈伤组织多为白色,排列紧密,表面细胞成团分布,大小近似,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细胞器丰富;非胚性愈伤组织多为深黄色,空泡化明显,表面细胞不饱满,大部分死亡破裂,内部几乎没有细胞器。【结论】初步筛选出了‘长叶阿尔塔’最佳扦插因素组合,从解剖学角度揭示了其扦插生根机制。图4表3参3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因花   燕丽萍   孔雨光   吴德军   任飞   梁静  
【目的】研究绒毛白蜡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的形态解剖特征,分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探讨其扦插生根机制,旨在为培育绒毛白蜡良种壮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绒毛白蜡当年生嫩枝为材料,以200 mg·L~(-1) IBA浸泡20 min为处理组,以清水浸泡为对照组,通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根原基发源部位及生根过程,利用ELISA法测定插穗基部IAA、ABA、ZR及GA_3含量。【结果】处理组扦插生根率为96.7%,对照组生根率为80.7%,两者之间差异显著。绒毛白蜡茎段内未观察到潜伏根原基,属诱导生根类型,根原基来源于与形成层相邻的韧皮薄壁细胞,为皮部生根类型。其扦插生根的过程可以分为根原始细胞的形成和分化、根原基的形成及不定根的表达3个阶段。扦插生根过程中处理组和对照组的IAA含量始终处于上升趋势,且处理组的IAA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的IAA含量;处理组的GA_3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而对照组的GA_3含量变化趋势则恰好相反,且对照组的GA_3含量始终高于处理组的GA_3含量;处理组的ZR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对照组的ZR含量则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处理组的ABA含量变化趋势较复杂,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对照组的ABA含量则是先下降然后持续上升,且处理组的ABA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的ABA含量。【结论】绒毛白蜡为皮部诱导生根类型,根原基发源于形成层附近的韧皮薄壁细胞,在生根过程中处理组和对照组的IAA含量持续升高,与不定根的形成、发育关系密切,但两者体内的GA_3、ZR及ABA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外源IBA的使用对绒毛白蜡体内的激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使其朝着有利于生根的方向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英  李明鹤  张新华  严明学  
用石腊切片法研究杉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比较了成年树根颈萌条、树冠上部枝条及其复壮条扦插时不定根形成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复壮条与根颈萌条生根过程相似,一般不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不定根由维管形成层或皮层薄壁细胞分裂而来;用上部侧枝扦插时,穗条基部常形成许多瘤状愈伤组织,不定根难以形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景瀚  李伟  
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沙棘微扦插不定根的发生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属于诱导型生根,观察到其不定根原基起源于2个区域,一部分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细胞,另一部分起源于韧皮部薄壁细胞区域。沙棘不定根原基继续发育时,一部分沿射线向外生长,另一部分向外生长的同时会与茎段的髓连接起来,这种现象在其他树种中尚未发现。沙棘插穗不定根的发生整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分裂出一些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新形成的薄壁细胞团不断分裂并且脱分化,形成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继续分裂,沿着射线向远离轴心的方向伸展,从而形成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建邦  祝遵凌  林庆梅  
【目的】研究扦插时期对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及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育形成过程,为了解欧洲鹅耳枥扦插生根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欧洲鹅耳枥春季硬枝(采于2012-03-29)和夏季嫩枝(采于2012-06-09)为材料,进行插穗生根,观察生根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欧洲鹅耳枥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育形成过程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嫩枝扦插的相关生根指标(如生根率、最长根长、根系效果指数)均优于硬枝扦插。随着扦插时间的延长,硬枝插穗基部出现瘤状环,中间凹陷;而嫩枝插穗基部则出现乳白色半透明凸起。欧洲鹅耳枥嫩枝扦插前在插穗内没有发现潜伏根原基;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桂英  吕士行  
以杨树新无性系NL-80l06、NL-80121和NL-80351为材料,从解剖学角度研究其扦插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无性系NL-80106的生根能力较NL-80121和NL-80351强;插穗的不定根原基在母株生长早期形成,起源于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不定根原基的数量随着苗高的增长而增多;但插穗的生根能力与不定根原基的数量关系不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峻禄  申方圆  常雪薇  李春明  杨立学  
【目的】枫桦作为理想的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当前枫桦资源紧缺,需加强人工培育来满足资源储备。因枫桦种子短寿命休眠、成熟度不高且采集困难的缺点,不适于播种繁殖,扦插成为枫桦适宜的繁殖手段之一。研究不同处理下的枫桦嫩枝扦插的生根效果,为其快速繁殖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方法】以2~3年生枫桦嫩枝为扦插材料,按照L18(37)正交实验设计开展扦插试验,对不同基质种类、取材部位、激素种类、激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等因素下的插穗生根率、最大根长、不定根数和根系效果指数等生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扦插基质对生根率、最大根长具有极显著影响,对不定根数和根系效果指数有显著影响。取材部位对生根率、不定根数和最大根长呈极显著影响,对根系效果指数影响显著。激素种类对生根率、平均根长具有极显著影响,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激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对各指标影响不显著。【结论】处理16[基质3(蛭石+细河沙+泥炭土)+梢部插穗+500 mg·L-1 ABT+处理30 min]的扦插效果最好且生根率达38.89%,是本研究中枫桦嫩枝扦插的最优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文庆  徐小博  刘会超  李纪元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Paeoniaceae)牡丹组(Sect.Moutan)落叶亚灌木,是原产我国的名贵木本观赏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是中国的候选国花[1]。牡丹广泛的用途使其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牡丹很多品种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目前主要以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为主,存在繁殖速度慢、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牡丹的规模化生产,牡丹的良种扩繁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薛满满  常雪薇  李春明  杨立学  
【目的】美国白蜡是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城市绿化的潜在优良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美国白蜡长期以来一直以种子繁殖为主,其幼龄期较长,具有结实间隔性,且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白蜡的扩繁速度。研究美国白蜡嫩枝扦插快速繁育技术,对推广这一珍贵树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美国白蜡一年生嫩枝为扦插材料,采用L_(18)(3~7)正交实验设计开展扦插试验,通过方差分析、隶属函数分析阐明扦插基质、枝条部位、生根促进剂种类、质量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插穗生根特性的影响。【结果】扦插基质、枝条部位、生根促进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都对插穗生根率产生极显著影响,其中生根促进剂质量浓度是影响插穗生根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影响极显著,而对最大根长影响不显著;枝条部位和生根促进剂浓度对美国白蜡插穗的生根数、最大根长和平均根长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生根促进剂种类对插穗生根数影响显著,对最大根长和平均根长都无显著影响,而生根促进剂处理时间仅对平均根长无显著影响。【结论】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插穗生根效果,结果表明,5号处理的隶属函数值最大,即选用中部枝条,用150 mg/LNAA浸泡6 h,扦插于粗河沙∶蛭石=3∶1混合基质中生根率最高,达75.56%,且各项根系指标也最佳,是美国白蜡嫩枝扦插的最佳方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常健  孙佳成  陈炜  纪敬  江泽平  史胜青  
【目的】比较侧柏古树实生树和嫁接树的插穗内源激素、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木质化程度和形态解剖学的区别,为侧柏古树扦插生根过程中取材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来源于2000年和5000年生侧柏的实生树(S5-2000、S5-5000)和嫁接树(G2-S3-2000、G2-S3-5000)的插穗为材料,扦插前取插穗基部韧皮部,利用HPLC法测定激素IAA、GA_3、ABA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切片观察基部木质化程度;并在扦插4个月后观察其根原基发生情况。【结果】扦插前IAA含量在2种实生树中显著高于相应的嫁接树,GA_3含量则未见明显差异,但ABA含量仅在S5-5000中明显高于G2-S3-5000;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未见明显差异;实生树和嫁接树插穗木质化程度未存在差异,也均未见潜伏根原基。扦插4个月后,生根率统计发现实生的S5-2000和S5-5000的分别为10.0%和8.3%,而G2-S3-2000和G2-S3-5000的则均未见生根;嫁接树插穗基部未见不定根原基,而实生树中则有不定根原基形成,起源于形成层和木质部。【结论】通过侧柏古树嫁接的方法可以为古树扦插研究提供充足的材料。其嫁接一代保留了其难生根的特点。侧柏不定根发生属于诱导根原基生根类型,千年以上侧柏插穗基部未见根原基形成。古树高龄遗传背景可能导致嫁接树内源IAA含量较低,影响根原基的诱导,而可溶性糖和淀粉等非结构碳水化合物不是古树扦插较难生根的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安三平  王丽芳  石红  王美琴  张江涛  王军辉  张守攻  
在甘肃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系统研究了IBA、NAA、ABT对不同蓝云杉品种的扦插生根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蓝云杉插穗愈伤始期为扦插后10 d,插后30 d开始生根,高峰期在插后40 70 d,80 d时扦插生根率达到97%。蓝云杉5个品种间扦插生根率和平均根长差异显著,品种间生根数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插穗处理时间是影响蓝云杉生根率的主导因子。侧枝类型对生根影响差异极显著,一级侧枝生根率达到100%,二级侧枝生根率为88.97%。插穗长度对蓝云杉平均根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生根数量和根系效果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插穗年龄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蓝云杉扦插的最优配方为,剪取采穗母树上1龄的8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军辉  张建国  张守攻  许洋  李汝杰  齐秀兰  侯晓柱  
采用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繁殖方法对影响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插穗生根的内在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别就川西云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插穗类型、插穗长度、采穗母树坡位、采条方向、插穗切口处理方式和环割等对插穗生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 mg.kg-1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3 h,500 mg.kg-1ABT 1号生根粉处理1h和1 000 mg.kg-1IBA速蘸处理,促进川西云杉硬枝插稳生根的效果较佳,生根率分别达到81.0%,76.2%和78.6%。不带上1年生枝条的生根率显著大于带上1年生枝条的,分别为56.4%,16.7%和14.3%。平均生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