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7)
- 2023(7596)
- 2022(6240)
- 2021(5931)
- 2020(4639)
- 2019(10350)
- 2018(9977)
- 2017(19110)
- 2016(9766)
- 2015(10873)
- 2014(10917)
- 2013(10417)
- 2012(9385)
- 2011(8313)
- 2010(8559)
- 2009(8248)
- 2008(7166)
- 2007(6625)
- 2006(5888)
- 2005(5232)
- 学科
- 济(33576)
- 经济(33421)
- 管理(28415)
- 业(28333)
- 企(25703)
- 企业(25703)
- 融(24962)
- 金融(24960)
- 银(22485)
- 银行(22482)
- 行(21837)
- 中国(19173)
- 财(13668)
- 方法(12190)
- 制(11803)
- 业经(11696)
- 农(11001)
- 中国金融(10951)
- 理论(10719)
- 务(9803)
- 财务(9780)
- 财务管理(9755)
- 地方(9416)
- 企业财务(9319)
- 数学(8073)
- 数学方法(7978)
- 农业(7453)
- 和(7447)
- 体(7238)
- 贸(6333)
- 机构
- 学院(129080)
- 大学(125786)
- 济(51987)
- 经济(50701)
- 管理(46878)
- 理学(39436)
- 理学院(39040)
- 管理学(38465)
- 管理学院(38221)
- 研究(38144)
- 中国(37349)
- 财(28957)
- 京(25049)
- 财经(22615)
- 中心(21082)
- 经(20386)
- 江(20377)
- 科学(19773)
- 银(17743)
- 经济学(17443)
- 州(17416)
- 范(17340)
- 所(17234)
- 师范(17212)
- 银行(17164)
- 财经大学(16937)
- 融(16857)
- 金融(16512)
- 行(16151)
- 经济学院(15773)
- 基金
- 项目(79410)
- 研究(65768)
- 科学(62834)
- 基金(56183)
- 家(46097)
- 国家(45562)
- 社会(43674)
- 社会科(40272)
- 社会科学(40257)
- 科学基金(40238)
- 省(32037)
- 教育(30642)
- 基金项目(29483)
- 编号(28817)
- 划(25565)
- 成果(24451)
- 自然(22313)
- 自然科(21808)
- 自然科学(21807)
- 资助(21645)
- 自然科学基金(21435)
- 课题(19704)
- 性(18153)
- 项目编号(18112)
- 重点(17801)
- 创(17782)
- 发(17633)
- 部(17503)
- 国家社会(17379)
- 制(17362)
共检索到206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高杰英 李兴超
1921—1949年红色金融逐步从弱变强、从局部探索走向统一,并形成体系。在"为人民服务"的金融初心下,红色金融功能不断提升,金融管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与红色金融一脉相承,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现阶段表现为服务实体经济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金融功能与效率的提升是实现金融初心的手段,改革开放与创新是金融初心的继续传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奇虎 俞雅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安邦的灵魂,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社区教育活动中,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发展、达成社会共识,有助于保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高社会主义凝聚力与吸引力,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对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了相应论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苗润雨 王双进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的货币调控总量指标。201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首度公布了社会融资规模,并在此后定期发布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融资规模逐渐受到关注。天津市金融发展一直广受关注,围绕社会融资规模对天津市金融发展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促进天津金融及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俊 刘辕
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统一的教育宗旨与目标、共同的教育内容与实质、相似的教育方式与历程,这为两种教育融合提供了可能。当前,两种教育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存在一定的分歧、教师促进两者融合的意识不强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两种教育融合的路径:加强思想引领,树立科学有效的融合理念;坚持理实一体,构建互融课程体系;突出价值引导,创新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注重队伍建设,打造专业精干的创业师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金融业是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一国在金融领域中的发达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促进了全要素的生产力发展,从而对长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少由金融领域所引发,表现以不同的文化、法律、道德等诸多形式的社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皓东 张晓锋
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智能犯罪导致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在金融信息化形势下,预防业务风险和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是当务之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信息化风险管理保障机制。二是制定推进规划,建立信息化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机制。三是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建立信息化风险预警机制。四是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信息化风险应急处置机制。
关键词:
金融信息 计算机安全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素红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明确和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定位、加大金融资源反哺农业的力度、探索和创新支农金融服务的渠道、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新农村建设 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群 杨月斌
本文通过综合研析刑法理论界颇具代表性的客体、行为、混合等诸种分类法之优劣,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刑法所作的立法分类,提出以混合分类法为基本思路,依据金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的相同性,兼顾犯罪方法的特殊性,作进一步的分类细化。以此,希望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金融犯罪分类设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新耀
金融案件高发是目前我国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面临的一个困扰。本文从非制度因素方面对我国金融案件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道德、党建工作、金融文化、用人机制等方面就防范案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金融案件 职业操守 道德素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车大为
文章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后发国家的赶超战略客观上需要相对密集的资本投资并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而在技术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完全的市场体制同样有可能产生信贷配给,并使得政府的产业政策失效。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了以低利率和信贷配给为特征的金融管制体制。这种金融管制体制有可能使经济摆脱"贫困性陷阱"。
关键词:
金融管制 创新效率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设计者和践行人。从根本上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总结。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指导思想,也保障了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更是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式金融现代化发展道路,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传晓 陆婕
中国消费金融的市场空间巨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升级,消费金融需求提升,而目前个人短期消费信贷的占比小,渗透率低,大量潜在的长尾客户的信贷需求等待释放。未来五至十年,消费金融行业将持续高速发展。空间:消费金融大发展的必然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中国的GDP增速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长期支撑中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处课题组 郭云喜
普惠金融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目前二者未能进行有机的结合。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讨论我国普惠金融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相关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二者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消费保护 关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传晓 陆婕
中国消费金融的市场空间巨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升级,消费金融需求提升,而目前个人短期消费信贷的占比小,渗透率低,大量潜在的长尾客户的信贷需求等待释放。未来五至十年,消费金融行业将持续高速发展。空间:消费金融大发展的必然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中国的GDP增速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长期支撑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霜 魏苗苗 于辉
实体产业链与金融供给端在融合过程中一直摩擦不断,严重阻碍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进一步纾困解忧,金融科技的发展为缓解这一融资“痛点”打开了新格局。本文从跨企业关系角度对供应链金融中129组“融资需求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核心企业)—资金提供方(商业银行)”脉络关系进行梳理,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考察了三大融资主体对提升供应链融资的组态效应及其多重路径。研究发现:单一方融资参与者金融科技对供应链融资的作用有限,需三大融资主体秉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理念,共同激发金融科技联动效应——供应链融资高水平情境唯一组态为核心企业和商业银行共驱型,而低水平情境呈现非中小企业引领型、核心企业主导型与商业银行主导型三种组态。进一步研究发现,就提升供应链融资体量而言,组态特征为商业银行主导型;就缩短供应链融资周期而言,组态特征为三方低态协同型;就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而言,组态特征为三方协同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