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5)
2023(15258)
2022(13167)
2021(12514)
2020(10546)
2019(24070)
2018(24174)
2017(45132)
2016(25491)
2015(28585)
2014(28765)
2013(27530)
2012(24995)
2011(22510)
2010(22285)
2009(20325)
2008(19800)
2007(17081)
2006(14984)
2005(12874)
作者
(73350)
(60753)
(60454)
(57536)
(38520)
(29248)
(27487)
(23983)
(23194)
(21582)
(20773)
(20425)
(19497)
(19084)
(18743)
(18683)
(18508)
(18153)
(17390)
(17301)
(15473)
(14926)
(14739)
(13899)
(13699)
(13646)
(13522)
(13301)
(12233)
(12166)
学科
(89932)
经济(89813)
管理(66641)
(60554)
(51081)
企业(51081)
方法(42300)
数学(35392)
数学方法(34977)
中国(25809)
(24919)
(23040)
(22163)
业经(21570)
(19281)
理论(18922)
地方(18187)
教育(17031)
农业(16477)
(16056)
贸易(16051)
(15555)
(15089)
(14619)
技术(14259)
(14212)
银行(14141)
环境(13962)
(13630)
财务(13558)
机构
大学(349280)
学院(345549)
管理(131836)
(126371)
经济(123377)
研究(118630)
理学(114389)
理学院(112963)
管理学(110686)
管理学院(110053)
中国(84470)
科学(78049)
(75302)
(63837)
(60446)
(58777)
业大(57024)
研究所(55667)
中心(52611)
(51031)
农业(50420)
(50302)
师范(49693)
北京(47718)
财经(46852)
(43058)
(42623)
(41272)
师范大学(40197)
技术(39225)
基金
项目(242064)
科学(187742)
研究(173995)
基金(171844)
(152255)
国家(150918)
科学基金(127513)
社会(106780)
社会科(100901)
社会科学(100874)
(96742)
基金项目(92118)
自然(84682)
自然科(82647)
自然科学(82621)
(82031)
教育(82028)
自然科学基金(81103)
编号(71407)
资助(70209)
成果(58673)
重点(54623)
(52042)
(51185)
课题(50803)
(50319)
创新(46686)
科研(46574)
大学(45871)
计划(45249)
期刊
(137103)
经济(137103)
研究(101813)
中国(70340)
学报(64488)
(57509)
科学(54869)
教育(53111)
大学(48429)
管理(46474)
学学(44479)
(43219)
农业(39441)
技术(28465)
(25682)
金融(25682)
业经(23842)
财经(22160)
经济研究(21803)
(20251)
图书(19626)
(18954)
科技(18205)
(18029)
问题(17856)
业大(17251)
理论(15527)
商业(15087)
资源(14588)
技术经济(14585)
共检索到503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淑军   丁淑锋   陈思洁  
作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承载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时代前行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是时代的先锋,更是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担当者。革命文化是大学生涵养品德的重要内容,继承好、弘扬好革命文化,对大学生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旅游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增强革命文化认同的属性和功能。利用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是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红色旅游体验对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提出提升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红色旅游策略:营造良好的革命文化认同氛围,营造高质量的革命文化教育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的革命文化呈现形式,各方为大学生红色旅游提供支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淑军   丁淑锋   陈思洁  
作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承载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时代前行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是时代的先锋,更是民族复兴大任的重要担当者。革命文化是大学生涵养品德的重要内容,继承好、弘扬好革命文化,对大学生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旅游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具有增强革命文化认同的属性和功能。利用红色旅游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是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调查发现,红色旅游体验对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提出提升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红色旅游策略:营造良好的革命文化认同氛围,营造高质量的革命文化教育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的革命文化呈现形式,各方为大学生红色旅游提供支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钱莉莉   郑春晖   王金伟   郭俊成  
文章是在国家政策导向及红色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针对红色旅游精神体验、传承集体记忆、促进国家认同等社会效益研究不足与薄弱环节,以国内9处典型红色旅游地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网络UGC数据进行编码分析,使用Gephi软件进行编码节点分析与可视化,以揭示红色旅游国家认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红色旅游体验包含瞻仰圣地、纪念先辈、学习历史与知识、感受红色革命文化;集体记忆包含认知记忆、情感记忆、反思启示,兼具记忆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认同具有多尺度性,存在地方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地理跃迁。研究建构了“红色旅游体验-集体记忆-地方认同-国家认同”这一理论模型,明确了3种不同类型红色旅游地游客建构国家认同的路径差异,揭示了国家认同形成的多途径性。本研究对于指导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红色旅游社会效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咏   李冬花   符琳蓉   侯颖   陆林  
红色教育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核心方向。文章基于安徽省金寨县的实地调研,构建以仪式感和满意度为中介变量,以信仰、场所为自变量,以转变为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结果显示:1)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通过游客个体基于变革性旅游体验而形成的积极转变而实现;2)信仰和场所不是转变发生的直接原因,心理、行为、信念的转变发生是仪式感与满意度共同作用下的结果;3)仪式感和满意度在转变的实现过程中具有多重中介作用,这既表现在信仰与场所对转变影响之间的单独中介效应中,也在信仰/场所→仪式感→满意度→转变的链式作用路径中得到体现。文章最后提出,深耕红色文化内涵、改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供给、提升游客满意度、推进“互联网+”等红色旅游景点建设等发展措施,为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基因传承、红色传统发扬以及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呼玲妍  刘人怀  文彤  何凌锋  
红色旅游能激发游客的混合情感,这对于游客参与红色旅游的行为意愿乃至红色旅游的教育目标实现都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单一效价的情感,对游客混合情感的作用尚不清楚。鉴于此,该研究通过对564份高校学生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红色旅游游客混合情感对旅游意愿的影响表现为U形关系曲线。(2)学习效果在其间发挥着中介作用。(3)游客个体认知调节了混合情感与旅游意愿、混合情感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即当游客认知程度较高时,混合情感与旅游意愿、混合情感与学习效果的U形关系较为平缓。该研究发现有助于完善游客混合情感影响旅游意愿的中间机制和边界条件,并对提高红色旅游游客的学习效果和旅游意愿具有深刻实践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欣  程振锋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承载着传播红色文化、增强国家认同的历史使命。基于游客体验视角,探究红色旅游游客公民行为的关键影响要素和形成机理成为红色旅游项目质量建设的理论参照。根据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文章构建基于文化依恋和感知传承价值的链式中介模型,明晰认知体验与文化体验对游客公民行为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894份红色旅游游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红色旅游目的地提供的认知体验与文化体验正向影响游客公民行为;文化依恋在认知体验、文化体验与游客推荐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感知传承价值在认知体验、文化体验对游客反馈行为及推荐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文化依恋与感知传承价值在认知体验、文化体验和游客反馈行为及推荐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文章不仅在理论层面为旅游体验与游客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提供有益补充,也在实践层面对于引导红色旅游管理主体转变思维,以主客共建的方式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永乐  
革命老区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发展红色旅游为改善老区面貌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认为,拓宽筹资渠道,加快旅游设施建设;注重旅游产品的组合、活化及其营销;重视社区参与;加强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是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晨曦  林欣芸  储德平  
博物馆作为大众媒介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展示政治意图、传播政治信息的空间载体,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实现政党认同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以福建省古田会议纪念馆为例,以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和政党认同理论提出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博物馆红色旅游教育对游客政党认同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红色旅游教育对政党认知、政党情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党情感对政党评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党评价对政党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党认知对政党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营造良好的政党认同文化氛围、创设优质的政党文化教育情景、采用多样的红色文化呈现形式、构建和谐的旅游主体参与体系四大实施路径,以期为博物馆红色旅游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鸿浩  胡静  刘海朦  张寅颖  李思男  李爱玲  
革命历史题材剧在促进大众情感认知和文化认同、激发旅游需求、增强红色旅游景点吸引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为例,以2020—2021年相关红色旅游景点百度指数为数据基础,采用赫芬达尔指数、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革命历史题材剧对其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1)《觉醒时代》播出后,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与播出前同期水平相比显著增加,且非知名景点的增长幅度大于知名景点;年内均衡程度变动较小,年内分布趋势呈现倒“U”型分布;2)《觉醒时代》播出后,相关红色景点网络关注度空间集聚程度提升,冷热点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呈现胡焕庸线分割特征,热点区主要集聚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及邻近区域;延乔路、龙华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响应较为明显;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关注度的提升较为显著;3)《觉醒年代》相关联旅游景点的平均每日互联网关注度与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呈正相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才  卢昌崇  
作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旅游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诠释。文章从认同角度对旅游体验中的认同(成分)加以诠释,指出在旅游体验中认同呈现出多种形态,从外在的目的地认同,到对旅游者角色认同,再到文化认同,最后到自我认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各种形态的认同,旅游体验才能彰显其独特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贺新  赵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辛田  盛正发  
红色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形式,在政策扶持消退后其市场竞争力有限,寻求新的开发理念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体验型开发能有效解决红色旅游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杜兰晓  丁国浩  高长江  
红色旅游是基于特定文化背景进行的一种旅游体验和实践活动,它一般通过红色景观凝视,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特定的政治文化情感,是培养和扩展公众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红色旅游基于特定的政治文化而产生,具有强烈的政治文化属性,与公众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文化逻辑联系,这种文化逻辑联系具体表现为红色旅游与国家认同之间的文化实践逻辑、文化体验逻辑和文化经验逻辑关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科  熊子怡  黄细嘉  赵磊  
作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不仅是一项政治工程,也是一项经济工程、富民工程。但是,发展红色旅游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革命老区城乡统筹发展,一直缺乏应有的系统证据。本文以革命老区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红色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显著缩小革命老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集体经济发展可以强化这一效应。该结论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发展红色旅游通过促进革命老区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村投资和非农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第三产业发展较落后和宗族文化较浓厚的地区,红色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新时代如何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以巩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成方  
革命老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困扰政界、学界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近年红色旅游成为热门词,红色旅游也成为革命老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但种种因素始终制约着红色旅游的发展。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红色资源开发程度低、红色文化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也始终制约着红色旅游发展。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如何发挥左右江革命老区资源优势,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通过发展红色经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