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2)
- 2023(15161)
- 2022(12633)
- 2021(12507)
- 2020(9939)
- 2019(23156)
- 2018(22818)
- 2017(41962)
- 2016(23941)
- 2015(27573)
- 2014(27860)
- 2013(26270)
- 2012(24002)
- 2011(21374)
- 2010(21929)
- 2009(19648)
- 2008(18063)
- 2007(16071)
- 2006(14017)
- 2005(12386)
- 学科
- 济(76141)
- 经济(76059)
- 管理(60632)
- 业(54502)
- 企(46667)
- 企业(46667)
- 中国(35447)
- 方法(35021)
- 数学(29447)
- 数学方法(29010)
- 财(27139)
- 教育(27002)
- 融(26595)
- 金融(26592)
- 银(24620)
- 银行(24588)
- 行(23779)
- 农(21780)
- 理论(21541)
- 地方(19404)
- 业经(19342)
- 学(18601)
- 制(17773)
- 教学(14623)
- 农业(14602)
- 务(13856)
- 财务(13791)
- 财务管理(13765)
- 和(13637)
- 技术(13597)
- 机构
- 大学(319292)
- 学院(310831)
- 管理(115395)
- 济(110289)
- 经济(107315)
- 研究(102713)
- 理学(99885)
- 理学院(98652)
- 管理学(96647)
- 管理学院(96064)
- 中国(75359)
- 京(68842)
- 科学(62574)
- 财(56777)
- 范(54255)
- 师范(53921)
- 所(49915)
- 中心(47492)
- 江(46504)
- 研究所(45409)
- 教育(44899)
- 北京(44664)
- 师范大学(43789)
- 财经(43334)
- 业大(42493)
- 农(42110)
- 经(39360)
- 州(38843)
- 技术(37228)
- 院(37193)
- 基金
- 项目(209602)
- 研究(166146)
- 科学(164866)
- 基金(145463)
- 家(123309)
- 国家(122000)
- 科学基金(104719)
- 社会(99938)
- 社会科(94356)
- 社会科学(94332)
- 省(84829)
- 教育(84771)
- 基金项目(76918)
- 编号(72264)
- 划(72181)
- 自然(64549)
- 成果(63175)
- 自然科(63012)
- 自然科学(63001)
- 自然科学基金(61820)
- 资助(58927)
- 课题(53297)
- 重点(47941)
- 部(47228)
- 发(45598)
- 项目编号(45051)
- 年(44694)
- 创(44297)
- 大学(42249)
- 规划(42083)
- 期刊
- 济(118572)
- 经济(118572)
- 研究(106074)
- 教育(80817)
- 中国(73110)
- 学报(46026)
- 财(43813)
- 管理(40944)
- 科学(40433)
- 农(38288)
- 大学(37661)
- 融(36241)
- 金融(36241)
- 学学(32075)
- 技术(30688)
- 农业(26622)
- 图书(21883)
- 财经(21125)
- 职业(19713)
- 业经(19099)
- 经济研究(18652)
- 经(18027)
- 书馆(15202)
- 图书馆(15202)
- 理论(15196)
- 坛(14950)
- 论坛(14950)
- 问题(14686)
- 发(14579)
- 科技(14201)
共检索到474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培涛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革命与实践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与独特育人功能的红色文化,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大量的革命文献、革命战争遗址以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工匠精神等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大力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政价值,创造性激发其教育作用,是新时代社会各界必须正视的重点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璇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物质财富,而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部分则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二者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更充分地发挥红色文化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培养高校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路径,以便更好地通过思政实践课这一关键课程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思政实践教学 路径探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瞳
红色文化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革命性、教育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蕴含着强烈的爱国奋斗精神,是激发家国情怀,焕发奋斗精神的宝贵资源。红色文化蕴含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资源,是滋养大学生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文化土壤和重要载体。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融合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永静 颜吾佴
·将开展红色精神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红色精神教育,必须根据其自身成长特点和现实需求,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塑造坚强的意志品格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实现和为社会创造价值联系起来,把自我成长成才与服务祖国、服务人民联系起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倪亮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和生命密码,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精神谱系之中。将党的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是新时代实现高校创新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必然选择。由孙利等著,北京理工大学2020年9月出版的《红色基因不竭动力-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的传承与思考》一书,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的角度,系统梳理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深度聚焦和挖掘"延安根军工魂"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甜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育人与全面育人的内在选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做支撑,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十分必要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教育价值,体现了革命前辈坚定的思想政治理念与高尚情操。将新时代红色精神融入并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丹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一部分,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政治教育工程。把红色旅游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课堂、思想中,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既有利于落实教育任务,又有利于拓展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接班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华业
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开展是社会热议焦点之一,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思想素质水平必然会得到社会大力关注;另一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现象更为凸显,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失德、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十分关切。传统文化精神中蕴含宝藏,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养分,如古之智慧、传统美德等有利于熏染大学生思想品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鹏
红色文化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度契合,其物质性、制度性和精神性面向,可分别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感知认知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晓萌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使得“课程思政”教育开始进入教师研究视野。在专业课程中融合红色文化思政内容,实现红色文化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红色文化“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基于此,文章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外语翻译专业课程融入红色文化思政育人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以君 廖雅琴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红色影视的种类、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分析了红色影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红色影视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与操作的建议。
关键词:
红色影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荙 李冰
红色剧目是以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为主要题材创作的一种艺术作品,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追求革命真理和取得民族的独立解放,展现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质。这些剧目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阶级立场和坚强的社会感召力,若充分利用其蕴含的社会历史价值,将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难以替代的作用。文章着眼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面临困境,以红色剧目为主题切入点,剖析了红色剧目所蕴含的功能特性,探寻以红色剧目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及其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新方式。
关键词:
红色剧目 大学生思政教育 路径探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燕妮
红色文化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更能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而取得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红色文化传承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更大突破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传承 大学生思政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艳燕
红色音乐文化是指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革命和建设密切相关的音乐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英勇斗争精神和坚定信仰。红色音乐文化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性。红色音乐文化在强化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发挥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审美情趣和厚植爱国情怀等重要功能。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路径包括丰富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内容、改进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提升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