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42)
- 2023(18347)
- 2022(15720)
- 2021(14520)
- 2020(12345)
- 2019(28129)
- 2018(28030)
- 2017(54498)
- 2016(29782)
- 2015(33575)
- 2014(33471)
- 2013(33172)
- 2012(30746)
- 2011(27668)
- 2010(27912)
- 2009(26421)
- 2008(26676)
- 2007(24051)
- 2006(21658)
- 2005(19722)
- 学科
- 济(125913)
- 经济(125730)
- 业(107574)
- 管理(103088)
- 企(95560)
- 企业(95560)
- 方法(56334)
- 数学(45896)
- 数学方法(45352)
- 财(39533)
- 农(37083)
- 业经(35824)
- 中国(33451)
- 制(29742)
- 务(26914)
- 财务(26834)
- 财务管理(26786)
- 企业财务(25406)
- 农业(25215)
- 贸(23185)
- 贸易(23170)
- 地方(22864)
- 技术(22741)
- 学(22677)
- 易(22530)
- 理论(22280)
- 和(21817)
- 银(21190)
- 银行(21149)
- 体(20850)
- 机构
- 学院(434938)
- 大学(433960)
- 济(177711)
- 经济(173890)
- 管理(173681)
- 理学(148805)
- 理学院(147230)
- 管理学(144930)
- 管理学院(144123)
- 研究(140536)
- 中国(109799)
- 京(92690)
- 财(88306)
- 科学(83267)
- 所(70108)
- 财经(69434)
- 农(68293)
- 江(65963)
- 中心(63732)
- 经(62843)
- 研究所(62633)
- 业大(61345)
- 北京(58897)
- 范(54569)
- 师范(54092)
- 农业(53326)
- 经济学(53253)
- 州(52906)
- 财经大学(51218)
- 院(51035)
- 基金
- 项目(280061)
- 科学(221089)
- 研究(208410)
- 基金(203701)
- 家(175259)
- 国家(173730)
- 科学基金(150524)
- 社会(132162)
- 社会科(125238)
- 社会科学(125206)
- 省(108803)
- 基金项目(107303)
- 自然(96500)
- 教育(95661)
- 自然科(94221)
- 自然科学(94199)
- 自然科学基金(92551)
- 划(90476)
- 编号(85459)
- 资助(84441)
- 成果(70352)
- 部(62450)
- 重点(61780)
- 创(59405)
- 发(59107)
- 课题(58530)
- 创新(54904)
- 制(54471)
- 教育部(54102)
- 国家社会(53922)
- 期刊
- 济(204294)
- 经济(204294)
- 研究(132566)
- 中国(84303)
- 财(70653)
- 管理(69691)
- 学报(63554)
- 农(63410)
- 科学(59455)
- 大学(49448)
- 教育(46883)
- 学学(46554)
- 农业(43297)
- 融(42786)
- 金融(42786)
- 技术(38774)
- 财经(35165)
- 业经(34463)
- 经济研究(31439)
- 经(30088)
- 问题(26776)
- 业(24074)
- 技术经济(22890)
- 贸(21616)
- 理论(21349)
- 现代(21031)
- 图书(20363)
- 商业(20339)
- 科技(19503)
- 版(19486)
共检索到658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建
我国制造业公司目前陷入了战略迷失:在重视市场的红色战略和利用正式制度漏洞来寻租的灰色战略两者之间应该选择哪一个?基于我国的制度转型情境,我们采用战略均衡三角理论,通过我国制造业所有上市公司2000—2010年15620个公司年的数据,研究了近十年制度转型过程中企业战略迷失问题的形成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不正确的、过度的干预,不仅会影响企业行为的获利回报,而且会导致企业战略行为选择的错位。同时指出,在战略均衡的三角中,制度观视角比产业观、资源观视角更能够解释我国企业的战略行为,且与后两者属于不同维度。本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我国企业关系型战略、战略与商务模式匹配、政府角色等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灰色战略 战略迷失 商业模式 制度转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金桂生 潘慧灵
针对企业战略决策中的战略方案选择定量化问题,建立拟选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把层次分析法的思想融入到灰色关联法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值,以待选方案的关联度作为评价标准,建立战略决策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步骤进行验证,并与层次分析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且对多方案多指标的决策更能体现其客观性。
关键词:
战略决策 灰色关联法 AH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振宇 程道文 谢振国
针对GM(1,1)模型和灰色非线性Bernoulli模型背景值的缺陷,文章通过背景值重构建立了改进灰色模型,并基于Matlab编程和搜索算法求解参数。将改进灰色模型引入企业战略资源预测中,并与多种预测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预测精度较高。
关键词:
企业战略资源预测 灰色模型 背景值 改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娟
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是现代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环境波动的有效工具。文章使用信息熵的客观赋权方法,对灰色关联决策和单目标局势决策两种类型的灰决策过程进行了权重考虑,构建了在不同局势下的企业战略决策模型。通过一个实例分析后认为,相比于以往研究,引入信息熵赋权的灰局势决策方法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莉莉
文章建立影响企业战略危机管理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灰熵的企业战略危机管理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战略危机管理状态的诊断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企业战略危机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灰色熵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汤幼平 王璜
到底是什么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企业界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直至现在仍然还有一些迷惑。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竞争更加激烈,这一问题却又事关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故对其加以研究和探索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分析,从战略管理角度对企业的发展制胜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晨迪 林爱梅
本文选取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5559个样本观察值,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CEO权力对企业战略风格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对CEO权力和企业战略风格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区分企业产权性质进行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与企业的角度分别提出建议,以完善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机制,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佩洪 吴志艳 马卫民
本文首先从组织与制度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论述了转型时期企业战略选择的特殊性,即制度从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然后探讨了制度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机理:合法性逻辑和效率逻辑;最后基于非市场战略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应对制度环境的三种战略选择和六种具体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严复海 薛婷婷
互联网时代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企业面临两种战略选择:"互联网+"与"+互联网"。2015年以来,"互联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很多企业在宣布进行"互联网+"行动时,仅是进行了"+互联网"。鉴于多数人对于"互联网+"与"+互联网"尚无法做出准确区分,本文从企业战略转型的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就二者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改进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治
大企业战略绩效的评估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复杂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适合于运用灰色模糊系统理论进行信息处理。文章构造了基于BSC的大企业战略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灰色关联模型。该指标体系和模型对提高我国大企业战略执行力将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战略绩效 综合评价 灰关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赫连志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发新,殷进功,刘磊,廖春良,肖岳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勇峰
战略转型是企业组织的非线性重大变革,在程度上与适应性战略变革不同。战略转型包括企业愿景或战略定位的剧烈变化,可以分为前瞻式战略转型和反应式战略转型两种范式。企业要突破惰性,进行战略转型,离不开环境、绩效、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资源和能力、技术变革等因素的驱动。
关键词:
战略转型 过程 动力 企业家精神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叶强生 武亚军
近年来,企业环境管理已成为全球战略学者和管理学者广泛研究的主题。本文以中国转型经济为背景,运用制度理论、激励理论、资源基础观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分析了中国转型期不同类型的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制定环境管理战略决策时的动机,并通过数据实证分析了相关假设,结果表明,遵守监管是目前中国企业的主要环境管理动机;私营企业相对国企较重视经济效益优化,国企则明显以遵从监管法规为主要出发点。因此,中国转型经济中,推进环境管理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法规,同时,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采取分类管理的政策。最后,论文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军 关健 陈娟
发展了传统的"环境—战略—组织"研究模式,构建了"组织学习—动态能力—战略变化"的新分析范式,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都能对战略变化产生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还能通过动态能力间接地正向影响战略变化;企业应积极推进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以提升战略变化的实施效果,加快战略变化速度和扩大战略变化幅度。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动态能力 战略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