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7)
2023(7440)
2022(6141)
2021(5940)
2020(4630)
2019(10295)
2018(10000)
2017(16336)
2016(9720)
2015(11189)
2014(11032)
2013(9976)
2012(9344)
2011(8619)
2010(9053)
2009(8062)
2008(7819)
2007(7460)
2006(6959)
2005(6478)
作者
(28132)
(23496)
(23190)
(22346)
(15134)
(11365)
(10539)
(9191)
(8983)
(8574)
(8150)
(8098)
(7769)
(7625)
(7584)
(7261)
(7165)
(7011)
(6981)
(6905)
(6006)
(5974)
(5901)
(5595)
(5524)
(5355)
(5300)
(5247)
(4873)
(4793)
学科
(28359)
经济(28302)
管理(21922)
(20098)
(15948)
企业(15948)
中国(13020)
教育(11298)
(11195)
(9199)
方法(8386)
业经(8028)
理论(7802)
(7714)
农业(7373)
(7063)
数学(6513)
教学(6480)
地方(6357)
数学方法(6290)
(6195)
银行(6166)
(5980)
(5738)
金融(5737)
(5681)
(5559)
贸易(5551)
(5406)
(5227)
机构
大学(132577)
学院(127195)
研究(50889)
(43086)
经济(41809)
管理(39383)
中国(36413)
理学(32324)
科学(32284)
理学院(31787)
管理学(30847)
管理学院(30624)
(30373)
(26479)
(26101)
研究所(24016)
(23335)
中心(22979)
(22423)
(22122)
师范(22116)
农业(20606)
业大(20427)
北京(19947)
教育(19465)
(19021)
(18009)
师范大学(17679)
技术(17341)
(17175)
基金
项目(82195)
科学(63091)
研究(63007)
基金(55316)
(50317)
国家(49329)
科学基金(39563)
社会(36809)
社会科(34400)
社会科学(34386)
(33815)
教育(32136)
(29740)
基金项目(27403)
编号(26760)
成果(25047)
自然(24713)
自然科(24090)
自然科学(24079)
自然科学基金(23619)
资助(22740)
课题(21631)
重点(19932)
(18644)
(18371)
(17720)
大学(17617)
(17572)
(16581)
项目编号(16347)
期刊
(56189)
经济(56189)
研究(45753)
中国(38513)
教育(35918)
学报(26609)
(25397)
科学(21499)
大学(21002)
学学(17871)
农业(17204)
(16995)
管理(16786)
(12882)
金融(12882)
技术(11162)
图书(11115)
业经(9246)
(9013)
职业(8834)
书馆(8832)
图书馆(8832)
财经(8484)
经济研究(8426)
(7912)
(7509)
业大(7109)
(7070)
论坛(7070)
问题(6860)
共检索到22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茂  
"红色家书"是高校大学生学习了解党的奋斗史,接受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最鲜活、最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革命史料,也是新时代厚植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优良家风、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红色家书的源起和内涵、时代价值,探索了新时代视域下红色家书涵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相关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庞兴军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大学生了解生命教育、提高生命价值、拓展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武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中,感恩一直被推崇为优秀的品质。在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中,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感恩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同时也是对现代社会文化风气风貌的展现。在新时代家国情怀视域下对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培养,也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过去的传统知识教育中,高校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只停留于表面工作,教育主体对于学生感恩培养的工作不够重视。高校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要阵地,应积极的发挥教育的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瞳  
红色文化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革命性、教育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蕴含着强烈的爱国奋斗精神,是激发家国情怀,焕发奋斗精神的宝贵资源。红色文化蕴含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的思想资源,是滋养大学生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的文化土壤和重要载体。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奋斗精神培育融合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巍巍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事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事关"四个伟大"全面推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顶层设计不突出、精准施策不突出、问题意识不突出、内涵建设不突出、地位待遇不突出等问题,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加强党的领导和师德建设、增强内涵素质培养、提高地位待遇、强化各方保障,多措并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尚晶  
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作为产教双主体交互融合而催生的一种新文化,是技术观念文化和技术实践文化的合一,其样态分别表征为工匠精神和产教融合。技术文化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理性表达和实践指引作用,赋予职业教育以价值追求,凸显其作为类型教育的内在性、精神性的独特之处。然而,由于技术文化历史断层与现实错位致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认知偏差,进而出现产教融合适应性疏离等问题,需要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以耦合协同、异质同形的职业教育实践观重塑职业教育技术文化:从内生动力角度主张走向技术实践共同体,增强职业教育双主体适应性;从外生发展角度形塑实体嵌入的工匠精神技术观念文化;从共生同构角度倡导产教“异质同形”的技术实践文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常琅  张泽慧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把握百年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胸怀"两个大局"是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出发点。新阶段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遵循优化调整、效率优先、协同发展、服务贡献和全方位开放的逻辑,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聚焦优化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深化国际与交流合作新局面。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高昕  杨威  
探讨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价值内蕴,要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并能够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符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家国情怀是个体对自身本质与价值的全新体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对家国的文化自信以及对完善主体素养品格需要的满足,表征为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展现出来的积极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和高尚品格。它不同于道德,但与道德密切相关。新时代家国情怀具有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情怀化与理性化相统一、全民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特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敬杰  杜云英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和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催生新产业新职业新业态,开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迫切需求经济发展新动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主体认识不统一、有效支持机制不完善等发展短板等多重背景下,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在领域延伸、对接需求、搭建平台、优化模式、人才培养、制度突破、资源配置、科研引领、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和发展利益共同体建设等方面被赋予新意涵,要在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层维实现耦合,有序建立激发、合成和保障三阶段动力机制。发展路径主要有:强化思想引领、做好科学谋划,为产教深度融合定向布局;加大制度供给、完善体制机制,为产教深度融合保驾护航;增强统筹协同、满足多方需求,为产教深度融合赋能聚力;坚持内涵发展、突显特色优势,为产教深度融合强基固本;加强科学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为产教深度融合增智添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乐乐  
"课程劳育"是指通过主动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采取融入、渗透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熏陶和引导,是一种隐性灌输的教育活动。从课程本质维度看,"课程劳育"是指任何课程都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劳动教育的功能;从课程内容维度看,"课程劳育"则是指任何课程都包含了具体、生动的劳动教育元素。高职院校"课程劳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亦是确保劳动教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战场。高职院校有效推进"课程劳育"的路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全员参与的"课程劳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全课程渗透的"课程劳育";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资源,实现内容全覆盖的"课程劳育";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实现全过程保障的"课程劳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谢伟光  王慎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法具有深刻的生成逻辑和丰富的价值意蕴,对讲好思政课具有重大意义。其生成逻辑表现为:在课程逻辑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其必然性;在教法逻辑上,独白式教学的单一性决定其必要性;在学情逻辑上,对象与学科的统一性决定其可能性。价值意蕴在于: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筑牢信仰之基;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锻造时代新人;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促进教学相长;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于无声处化人。实施对话式教学法的主要路径是:教——预设理论框架,加强引导总结;中介——设置良好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学——积极发言倾听,协同共建共享。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诗宇   丁晓强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基础支撑。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国共产党能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缘于遵循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无产阶级运动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理路。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于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跃升、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以及全球发展的新思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导引、思想指引和主体牵引,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蹄疾步稳,进而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奠定坚固基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冬雪  符越  
数字经济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数字经济存在严重信息非对称、数字信任及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因而需要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以应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挑战。区块链技术对数字确权、助推数字信息流动与交易、解决数字经济“新基建”壁垒等具有一系列优势,由此提出在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传统产业数字转型模式基本思路与具体实施策略:加快区块链技术核心创新研发,构筑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数字经济产业;建立区块链技术监管体系,加快行业标准制定,打造区块链生态体系;注重高端人才培养,抢占区块链技术发展高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高职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情况,必须维护高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把握高职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为此,要强化网络文化意识,增强意识形态舆论渗透力;强化网络话语意识,增强意识形态话语凝聚力;强化网民参与意识,增强意识形态公众接受力;强化网络善治意识,增强意识形态阵地控制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文龙  
在智能化时代,通过弘扬与培育工匠精神,可以带来职业教育目标、观念及方式的全方位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具有"守""求""创""合"四个方面的内涵意蕴,需要转变职业功利主义教育观,改变习得性学习方式,拓宽普职融合渠道以及构建社会外部支持体系等来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