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22)
2023(8414)
2022(6948)
2021(6333)
2020(4921)
2019(11152)
2018(10831)
2017(20322)
2016(11444)
2015(12327)
2014(12587)
2013(12508)
2012(12205)
2011(11291)
2010(11478)
2009(10295)
2008(10215)
2007(9179)
2006(8270)
2005(7860)
作者
(37314)
(31192)
(31070)
(29263)
(19943)
(15287)
(13939)
(12109)
(11860)
(11363)
(10902)
(10429)
(10371)
(10216)
(10164)
(9523)
(9328)
(9211)
(9117)
(8925)
(8107)
(7989)
(7815)
(7075)
(7056)
(7012)
(6926)
(6805)
(6599)
(6368)
学科
(50987)
经济(50941)
(27595)
管理(26034)
(19763)
企业(19763)
地方(17723)
中国(17526)
方法(15232)
(14825)
(13038)
数学(13031)
数学方法(12867)
业经(12052)
农业(10522)
(10223)
金融(10223)
地方经济(10127)
(10119)
银行(10073)
(9872)
(9715)
(9672)
(9158)
(8685)
贸易(8675)
环境(8476)
(8315)
技术(8191)
发展(7134)
机构
学院(165168)
大学(162490)
研究(69431)
(64427)
经济(62982)
管理(53737)
中国(51642)
科学(46816)
理学(44886)
理学院(44157)
管理学(43133)
管理学院(42828)
(38682)
(37740)
(37568)
研究所(35432)
(29869)
中心(29817)
农业(29411)
业大(29177)
(26875)
(26027)
(24688)
北京(24596)
(23793)
师范(23462)
财经(22892)
科学院(22060)
(21958)
(20759)
基金
项目(110355)
科学(84613)
基金(77265)
研究(75260)
(71573)
国家(70968)
科学基金(57474)
社会(45698)
(44609)
社会科(43257)
社会科学(43249)
基金项目(40440)
自然(38712)
(38338)
自然科(37761)
自然科学(37751)
自然科学基金(37060)
教育(33266)
资助(31970)
(30235)
编号(28711)
重点(26500)
成果(23511)
发展(23259)
计划(22909)
(22860)
(22699)
(22527)
课题(22452)
科研(21512)
期刊
(79187)
经济(79187)
研究(51547)
中国(39459)
(35719)
学报(35287)
科学(31086)
大学(25302)
农业(24369)
学学(24226)
(21734)
管理(21338)
教育(19827)
(19111)
金融(19111)
业经(14257)
(13106)
经济研究(13077)
技术(13056)
财经(11362)
林业(10724)
问题(10136)
(9837)
业大(9804)
科技(9389)
资源(9125)
(8823)
(7724)
世界(7703)
商业(7649)
共检索到26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海波  张真  王鸿斌  孔祥波  刘随存  
使用PorapakQ吸附剂,采用动态顶空的吸附方法,连续抽取11个不同阶段的对照、损伤与虫害油松的挥发物成分。运用GC、GC-MS与图谱峰面积进行挥发物成分定性与单萜相对含量的定量分析。与对照和损伤油松相比,虫害油松含有高比率的(+)-α-蒎烯(超过90%)和月桂烯,但(+)-3-蒈烯,(-)-β-蒎烯,莰烯和柠檬烯含量较低。(+)-3-蒈烯含量对照和损伤油松高于虫害油松(低于4%)。(+)-3-蒈烯含量从损伤4天后的最低水平逐渐恢复到对照油松中含量水平。(-)-β-蒎烯和柠檬烯在不同处理的油松中含量相近,但在接入雌雄虫后3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尽管目前不确定我国的红脂大小蠹是否在危害油松后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鸿斌  王玉刚  张真  金幼菊  周淑芷  
The volatile compositions of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are analyzed. The main turpentine volatiles are (R)-(+)-α-pinene, (S)-(-)-β-pinene, (S)-(+)-3-carene (the largest) which occupy more than 97% of the total. There are also myrcene, (+)-limonene, camphene, terpinen and phellandrene. In t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琴  金幼菊  胡永建  陈华君  李镇宇  
对马尾松进行未受害、接虫咬食为害、人工剪叶3种处理后,按不同的时间序列取样,用TCT-GC-MS分析叶片挥发物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受害方式对马尾松挥发物的释放有不同影响。人工剪叶检测出的挥发物种类略少于虫害;释放高峰早于虫害。2)同一受害方式的不同受害程度对挥发物的快速诱导变化不同。与对照相比,轻度虫害后莰烯、β-蒎烯、水芹烯、石竹烯、(E)-法尼烯在1h升高,但挥发物相对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重度虫害后三环萜、月桂烯、莰烯、β-蒎烯、水芹烯、石竹烯24h达到高峰;人工剪叶使马尾松轻度受害后,有些挥发物1h达到高峰,有些24h后才升至最高,相对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咏洁  张培毅  刘君  金幼菊  张真  
利用树木解剖及昆虫饲养选择的方法调查红脂大小蠹的捕食性天敌,发现一种鞘翅目颚甲科的昆虫为红脂大小蠹的天敌。利用Y-型嗅觉仪进一步研究发现健康油松挥发物、虫害油松挥发物及虫粪挥发物对该天敌昆虫都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尤其对虫害油松挥发物趋向行为更强烈。该天敌昆虫在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上述3类挥发物。4种单萜烯化合物对此种天敌昆虫的室内引诱实验发现,(S)-(+)-3-蒈烯对天敌的引诱作用较为强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敏  李永和  王晓佳  
In this study,steam distillation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from the bark of Pinus armandii.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and Pissodes punctatus were used for laboratory test by"Y"olfactometer.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 were identified with GC/MS method.6.25% volati...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祥忠  李宗波  杨斌  赵宁  
采用同步蒸馏萃取法和气质联用仪(GC-MS)相结合,测定了西藏簇角缨象天牛取食前后的核桃树皮、树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健康的核桃树皮(对照)中检出35种化合物,包含13种萜烯类物质,占总量的39.63%;从被西藏簇角缨象天牛取食过的核桃树皮中检出39种化合物,包含18种萜烯类物质,占总量的55.50%,较对照提高了15.87%.从健康的核桃树叶(对照)中检出35种化合物,包含17种萜烯类物质,占总量的54.77%;从被西藏簇角缨象天牛取食过的核桃树叶中也检出35种化合物,包含18种萜烯类物质,占总量的75.74%,较对照提高了20.97%.这表明西藏簇角缨象天牛取食诱导了寄主合成萜烯类次生代谢产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鸿斌  张真  孔祥波  沈佐锐  金幼菊  
该研究以动态顶空采样法对油松叶部和树干基部分别进行活体采样 ,并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探讨近自然状态下的挥发物组分和含量变化以及红脂大小蠹危害对其的影响 .通过对生长季 5— 9月山西省沁源县赤石桥乡红脂大小蠹的寄主植物油松的挥发物的采集分析 ,明确了挥发物质的基本成分有 2 5种 .其中萜烯类成分占较高比重 ,主要为 3种成分 (S) (+) 3 蒈烯、(R) (- ) α 蒎烯和 (S) (- ) β 蒎烯 ,占萜烯类总量 96 %以上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 (+)柠檬烯、香叶烯、莰烯、对 1,4 二烯和水芹烯等成分 .分别进行了健康油松、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童非  薛娴  郭丽丽  郁敏  张晨洁  徐鑫傲  李瑞雅  侯小改  
【目的】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对温室牡丹‘洛阳红’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获得改善温室牡丹花朵香气成分的方法,为提高牡丹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株喷施法,以5种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μmol·L~(-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喷施温室牡丹‘洛阳红’植株,利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不同开花时期的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结果】1)不同开花时期的温室牡丹‘洛阳红’共检测出2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未喷施和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的植株分别检测到23种和24种化合物。可将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分为醇类、酯类、醛类、萜烯类、苯环类和烃类6大类,其中烃类和苯环类化合物的总释放量相对较高;喷施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后,六类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开花时期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对香气化合物的分析发现,对二甲氧基苯、2,4-二叔丁基苯酚、茉莉酸甲酯这3种化合物在大多数样品中含量较高,可视为温室牡丹‘洛阳红’的主要香气成分。3)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后,对二甲氧基苯含量下降,2,4-二叔丁基苯酚和茉莉酸甲酯含量升高,浓度以100μmol·L-1为最佳。【结论】喷施浓度为100μmol·L-1的茉莉酸甲酯溶液能较好地改变温室牡丹‘洛阳红’香气成分及含量,从而改善‘洛阳红’置于室内时因香气过于浓郁而令人感到不适的问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琦  王丹  张汝民  高岩  
为探讨植物花期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变化,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对日本紫藤Wisteria floribunda不同开花时期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本紫藤鲜花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萜烯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酚类、芳香烃类和烷烃类等34种化合物;其释放量在花蕾期较少(229.68峰面积单位),初开期逐渐增加(378.16),盛开期最高(605.57),其中萜烯类数量最多(10~12种),其相对含量花蕾期为69.0%,初开期50.0%,盛开期59.0%,在各阶段的总峰面积依次为159.26,189.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亚娟  邓媛元  张瑞芬  张名位  魏振承  唐小俊  张雁  
【目的】比较不同荔枝品种果干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22个华南地区的主栽荔枝品种,整果经热风干制后,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荔枝果干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别对果干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荔枝品种果干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2个荔枝品种果干中共检测出10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12种物质为22个品种所共有;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变幅为1 244.19—12 965.10μg/100 g DW,变异系数达60.41%,其中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05%、17.65%、7.79%、1.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莉丽  赵百东  杨虹琦  柳立  陈丽娟  费明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测定烟叶中草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等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方法。采用磷酸溶液,80℃水浴30 min,提取烟叶样品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回收率可达到85.37%以上;采用Ultimate,AQ–C18反相色谱柱,在215 nm波长下,以0.02 mol/L KH2PO4溶液(pH3.0)和甲醇作为流动相,可较好地分离和测定初烤烟叶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0.58%~1.99%,最低检出限为0.03~0.80μg/m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冀衡  王勇  邵岩  杨虹琦  李永平  朱列书  
对中国云南大理、湖南桂阳烟区和从津巴布韦、巴西进口的烤烟样品,进行了质体色素及中性挥发性香气物分析比较.研究表明,各产区烤烟中上述香气物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云南大理和津巴布韦烤烟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形成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区,云南烤烟中类胡萝卜素和其降解形成的香气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烤烟.当烤烟中质体色素及降解物之间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和协调平衡时,将对烤烟的香型风格和香气质、香气量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仪  卢秀萍  许自成  肖炳光  何登峰  
为了研究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NCⅡ设计配制了48个烤烟F1组合,分析了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亲子关系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总含量在F1组合间为493.22~1554.35μg/g,在亲本间为506.07~1164.03μg/g,F1组合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大多显著高于其中亲值和低亲值。(2)各F1组合不同挥发性香气物质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强度明显不同,其中亲优势的大小为新植二烯(17.88%)>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15.38%)>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8.07%)>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5.81%)>类西柏烷降解产物(2.75%)>美拉德反应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伟  胡婉君  徐宗季  刘兵  樊艳  倪阳  杨慧萍  
【目的】比较湖南省不同品种早籼稻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探讨利用稻谷挥发性成分指标对不同品种稻谷进行表征和区分的可能性,为稻谷储藏、稻米加工及其品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早籼稻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稻谷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12种稻谷共检测出265种挥发性物质,根据质量不小于80,筛选出125种主要物质,包括烃类56种,醇类12种,醛类13种,酮类14种,酸酯类19种和杂环类11种;其中烷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惠芳  许自成  刘丽  卢秀萍  肖炳光  
【目的】为卷烟叶组配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9份烤烟基因型为材料,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总氮、蛋白质含量水平下烟叶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1)样本总氮含量相对较低,蛋白质含量处于适宜范围,新植二烯含量较高。(2)烤烟总氮、蛋白质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总氮、蛋白质含量均为低类群时,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均表现为最低,美拉德反应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表现为最高;在总氮、蛋白质含量均为中等类群时,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也表现为中等,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