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4)
- 2023(5009)
- 2022(4523)
- 2021(4071)
- 2020(3760)
- 2019(8943)
- 2018(8998)
- 2017(17356)
- 2016(9865)
- 2015(11524)
- 2014(11806)
- 2013(11918)
- 2012(11414)
- 2011(10399)
- 2010(10528)
- 2009(9859)
- 2008(10118)
- 2007(9390)
- 2006(7893)
- 2005(7003)
- 学科
- 济(42615)
- 经济(42572)
- 业(25359)
- 管理(25129)
- 方法(22585)
- 数学(20236)
- 数学方法(20072)
- 企(19491)
- 企业(19491)
- 农(12124)
- 财(11042)
- 学(10900)
- 中国(9864)
- 贸(8402)
- 贸易(8399)
- 地方(8339)
- 易(8139)
- 农业(7968)
- 业经(7528)
- 制(7314)
- 和(7090)
- 务(6860)
- 财务(6847)
- 财务管理(6824)
- 企业财务(6421)
- 银(6105)
- 银行(6078)
- 环境(6010)
- 理论(5811)
- 融(5806)
- 机构
- 大学(150819)
- 学院(149375)
- 济(59984)
- 经济(58692)
- 管理(53771)
- 研究(52122)
- 理学(46329)
- 理学院(45756)
- 管理学(44846)
- 管理学院(44578)
- 中国(38693)
- 科学(35341)
- 农(33514)
- 京(32046)
- 所(28654)
- 农业(27071)
- 财(27062)
- 业大(26643)
- 研究所(26293)
- 中心(24456)
- 江(23283)
- 财经(21707)
- 北京(19936)
- 经(19553)
- 范(19502)
- 师范(19228)
- 经济学(18964)
- 州(18098)
- 院(17800)
- 农业大学(17638)
- 基金
- 项目(98093)
- 科学(75216)
- 基金(70067)
- 研究(67882)
- 家(62222)
- 国家(61724)
- 科学基金(50970)
- 社会(40852)
- 省(39294)
- 社会科(38554)
- 社会科学(38537)
- 基金项目(37460)
- 自然(34319)
- 划(33509)
- 自然科(33459)
- 自然科学(33446)
- 自然科学基金(32838)
- 教育(31549)
- 资助(28996)
- 编号(27806)
- 成果(23160)
- 重点(22533)
- 部(21745)
- 发(21375)
- 计划(19958)
- 创(19936)
- 科研(19664)
- 课题(19188)
- 创新(18752)
- 大学(18205)
共检索到215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琦 蔡佳 汤菊芬 鲁义善 吴灶和 简纪常
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 PCR技术从红笛鲷脾脏中鉴定得到了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LITAF)基因,命名为Ls-LITAF。该基因C DNA全长815 bP,开放阅读框为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15.7 ku。序列分析显示Ls-LITAF蛋白具有保守的LITAF结构域,其中包含一个CXXC基序与一个(H)X CXX C基序。Ls-LITAF蛋白与其他鱼类LITAF蛋白相似度较高,在系统进化树中也与其他鱼类该蛋白聚为一支。Ls-LITAF基因在健康鱼体多种组织均有表达,其中鳃、脾脏、皮肤与头肾的表达量较高;且哈氏弧菌刺激鱼体后,Ls-LITAF在脾脏和头肾中的表达量显著上...
关键词:
红笛鲷 LITAF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新中 鲁义善 吴灶和 简纪常
为研究红笛鲷免疫防御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实验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成功克隆了红笛鲷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α(MHCⅠα)抗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MHCⅠα的全长序列为1 369 bp,编码354个氨基酸残基。BLAST分析显示,红笛鲷MHCⅠα与其他已知物种MHCⅠα基因的最高同源性为84%。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红笛鲷MHCⅠα与石斑鱼等MHCⅠα亲缘关系较近。Real-time PCR分析表明,MHCⅠα在头肾中的最大表达量出现在哈氏弧菌ZJ0706诱导后6~15 h内;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杉 徐文腾 李明 王洁 王磊 翟介明 陈松林
虹彩病毒是造成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工厂化养殖中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其感染力极强,感染后的斑石鲷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斑石鲷养殖产业发展。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在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GF-β1在斑石鲷被虹彩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运用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对TGF-β1进行了基因克隆,并对其进行在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斑石鲷TGF-β1基因c DNA序列全长为3157 bp,5’非编码区长712 bp,3’非编码区长1278 bp,开放性阅读框长1167 bp,编码388个氨基酸,基因组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同源分析发现,TGF-β1和鱼类相似度较高,与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同源性最高,为76.67%。TGF-β1在斑石鲷健康组织(肝脏、脾脏、肾脏、头肾、心脏、鳃、胃、肠和皮肤)中均有表达,在头肾、肠、肝脏和皮肤组织中表达量较高,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表达量较低。为进一步研究TGF-β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对健康斑石鲷注射虹彩病毒进行刺激,随后比较了TGF-β1在脾脏、肝脏、肾脏、头肾4个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在头肾、脾脏和肝脏中,病毒刺激后TGF-β1的表达量均出现升高,但在脾脏和肝脏中,峰值出现在刺激后第4天,而在头肾中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的第10天。在肾脏中,病毒刺激后的TGF-β1的表达呈现下降趋势,0 d表达量最高,4、7 d依次降低,7 d降至最低,10 d有所恢复。以上研究表明,TGF-β1可能响应了虹彩病毒对机体的刺激,可能在对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而病毒感染后不同组织中TGF-β1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则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斑石鲷 虹彩病毒 TGF-β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朱馨蕾 杨长庚 张富春 尹伟伦
为深入研究胡杨的抗盐分子机制,并获得与之相关的抗逆基因,采用SMART技术构建了胡杨盐胁迫处理cDNA文库。经随机测序,得到一个编号为SSL061的EST序列,与欧美杨的脱水素基因有较高相似性,通过PCR快速扩增文库的方法获得了胡杨脱水素基因(Pedhn)。分析表明,该cDNA的长度为813 bp,拥有681 bp的开放读码框,共编码227个氨基酸。该序列包括两个重复的富含赖氨酸的K片段和由7个连续的丝氨酸残基组成的S片段,但是缺乏Y片段。RT-PCR结果表明,胡杨在未受胁迫的情况下脱水素基因的转录水平较低,而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脱水素基因的转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胡杨 cDNA文库 脱水素 盐胁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伟 姬明丽 郭前进 千智斌
为了研究红鳍东方鲀SREBP-1和SREBP-2基因的功能及在脂肪代谢中的分子机制,从红鳍东方鲀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 DNA模板,利用设计的引物PcR扩增获得SREBP-1和SREBP-2开放阅读框(ORF),SREBP-1基因ORF区的c DNA序列长度为3 330 BP,编码1 109个氨基酸,SREBP-2基因ORF区的c DNA序列为3 444 BP,编码1 147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REBP-1基因在红鳍东方鲀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SREBP-1在脑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为眼、脂肪组织、肠、鳃、脾脏、心脏及肝脏,在肌肉中表达丰度最低。将SREB...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意程 王楠 许海峰 张宗营 姜生辉 张静 曲常志 陈学森
【目的】细胞分裂素是调控植物花青苷合成的重要激素,从新疆红肉苹果杂种一代优系‘紫红3号’中克隆得到分裂素响应基因Md MYB308,研究其在细胞分裂素调控苹果花青苷合成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红肉苹果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红肉苹果‘紫红3号’(新疆红肉苹果与‘富士’杂交1代)的红色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诱导的红色愈伤组织为试材,设计引物利用PCR克隆Md MYB308,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Md MYB308及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酵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乾明 王小柯 马玉华
【目的】检测果实甜菜红素含量,克隆HpCYP76AD1基因并分析其表达模式,分析基因表达与甜菜红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红肉火龙果果实甜菜红素积累的分子机制和改良果实营养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比色法测量果实成熟期间甜菜红素的相对含量,基于果实转录组测序数据结合RT-PCR克隆获得HpCYP76AD1基因,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系统进化关系,通过qRT-PCR检测HpCYP76AD1基因在果实成熟期间的表达模式。【结果】红肉火龙果果实成熟期间甜菜红素快速积累,成熟果实(授粉30 d)中的含量约是授粉20 d的150倍。HpCYP76AD1基因的开放读码框长度为1 521 bp,编码长度为 50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序列。HpCYP76AD1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57.5 kDa,预测等电点为8.86。HpCYP76AD1氨基酸序列与梨果仙人掌OfCYP76AD8相似度最高,达89.96%。HpCYP76AD1与甜菜BvCYP76AD1、紫茉莉MjCYP76AD3和紫色苋菜花AcCYP76AD2属于CYP76AD1家族α类,HpCYP76AD1在果实甜菜红素积累的两个羟基化反应中均具有催化活性。HpCYP76AD1基因在果实成熟期间显著上调表达,与果实甜菜红素的积累模式正相关。【结论】红肉火龙果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HpCYP76AD1基因属于α类,可能在甜菜红素积累的两步羟基化反应中均具有催化活性;在果实成熟期间大幅上调表达,参与果实甜菜红素积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东 李春霞 展蔷 都贝贝 张计育 章镇 渠慎春
利用RACE和电子克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野生红肉苹果(Malus pumila var.niedzwetzkyana Schneid)中克隆了1个MYB类转录因子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以及表达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020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与葡萄MYBPA1同源性最高,命名为MpMYBPA1,其N端含2个约有55个氨基酸组成的MYB特征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MpMYBPA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pMYBPA1基因在根、茎、叶、果皮中均有表达,果皮中表达量最大。在20℃处理4 d后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孟庆国 陈静 黄艳青 靳明建 顾伟 王文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血细胞中分离到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显示,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长度为1 733 bp,其中包括82 bp的5'非翻译区、676 bp的3'非翻译区和975 bp的编码序列,可编码324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 800和9.81。结构域分析和序列比对显示,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由3部分组成:富含丙氨酸或脯氨酸区域、冷休克结构域和带电荷区域,其中冷休克结构域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与水蚤等节肢动物冷休克Y-box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超 孙晓梅 王迎春 郑琳琳
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从珍稀泌盐盐生植物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中克隆一个MYB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RtMYB1。RtMYB1基因具有780bp的ORF(open reading frame)序列,编码2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RtMYB1能够被盐、冷、高温、紫外照射(UV)和干旱(PEG)5种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这表明RtMYB1基因可能参与长叶红砂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调节途径。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长叶红砂的抗逆机理及发掘优异的抗逆基因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满玉萍 李刚 刘虹 王彦昌 覃瑞
为探讨MYB基因在‘红阳’(Actinidia chinesis‘Hongyang’)猕猴桃果实着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了‘红阳’猕猴桃的一个MYB转录因子基因。该基因的cDNA全长962bp,序列包含一个666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2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N端具有2个典型的MYBDNA结合域。同源性分析显示,该酶的氨基酸序列与矮牵牛、葡萄、番茄、金鱼草等植物中花青素途径相关的MYB转录因子基因的相似性都达到8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AcMYB在‘红阳’猕猴桃中的表达量与花青素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延玲 张艳敏 冯守千 田长平 王海波 刘遵春 宋杨 陈学森
【目的】克隆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MYB10转录因子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红色发育机理及选育新的栽培红肉苹果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根据MdMYB10基因编码区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新疆红肉苹果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1个约700bp的cDNA片段,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随后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测序结果显示,RT-PCR获得的cDNA全长包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月芹 白小军 陈庆霄 吕琪卉 孙会忠
[目的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NMP)是至关重要的次要嗅觉蛋白,能够作为信息素识别的标记,而红脊长蝽(Tropidothorax elegans)作为一个重要的农林害虫,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方法 ]利用PCR方法对红脊长蝽SNMP基因进行克隆,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该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克隆和鉴定了红脊长蝽的2个SNMPs基因,并命名为TeleSNMP1和TeleSNMP2。序列分析表明,TeleSNMP1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1 497 bp,编码498 aa;而TeleSNMP2编码区开放阅读框长1 686 bp,编码561 aa,这2个基因的等电点分别为8.26和7.05。同源性分析发现,同目昆虫同类SNMP序列一致性较高,不同目昆虫不同类SNMP序列一致性较低。TeleSNMP1和TeleSNMP2之间的序列一致性极低。进化树结果也表现同目昆虫同类SNMP基因进化关系最近。定量PCR结果显示,TeleSNMP1主要在雌雄触角中表达,而TeleSNMP2在非触角组织中也有表达。[结论 ]该结果为今后对红脊长蝽SNMPs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煜 李开敏 徐文腾 陈松林 王磊
为探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在虹彩病毒(Iridovirus)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了斑石鲷irf7基因CDS区序列,对其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并在组织水平和细胞水平研究该基因在病毒感染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Opirf7基因CDS区全长为1332 bp,编码443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的保守结构域。荧光定量PCR (qRT-PCR)结果显示,Opirf7基因在健康个体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皮肤和肠等免疫组织中的表达量也较高。对斑石鲷腹腔注射虹彩病毒诱导抗病毒免疫反应,在组织水平检测Opirf7对病毒感染的响应模式。与对照组(0 h)相比,Opirf7在免疫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细胞水平,建立poly I: C感染的斑石鲷脑细胞系模型,利用qRT-PCR检测Opirf7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poly I: C刺激后,脑细胞系Opirf7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结果表明,Opirf7在斑石鲷抗病毒病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宝朵 胡丽松 范睿 杨建峰 郝朝运
【目的】克隆胡椒CBF1 (C-repeat-binding factor 1)基因,在低温耐受种质石南藤和低温敏感种质热引1号胡椒中,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和低温胁迫前后表达量差异,为胡椒抗寒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胡椒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CBF1基因ORF,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BF1基因编码蛋白特性和结构域,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和低温胁迫条件下表达情况。【结果】在热引1号胡椒(低温敏感)和石南藤(低温耐受)中克隆出CBF1基因,分别命名为PnCBF1和PwCBF1。在2份种质中,该基因开放读码框长度分别为660和654 bp,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24.07和23.87kD,等电点PI为4.8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CBF1基因在石南藤的根组织中高量表达; CBF1基因在热引1号胡椒和石南藤中受低温诱导表达,且表达模式不同,低温胁迫各时期,CBF1基因石南藤的表达量都极显著高于热引1号胡椒。【结论】克隆获得PnCBF1和PwCBF1,其在热引1号胡椒和石南藤中都受低温诱导表达,在低温耐受种质石南藤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低温敏感种质热引1号胡椒,且表达模式不同。本研究中胡椒CBF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为胡椒CBF/DREB1低温调控途径研究和抗寒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