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6)
- 2023(3923)
- 2022(3431)
- 2021(3156)
- 2020(2623)
- 2019(5914)
- 2018(5980)
- 2017(10517)
- 2016(6237)
- 2015(7226)
- 2014(7360)
- 2013(7112)
- 2012(6712)
- 2011(6192)
- 2010(6376)
- 2009(5775)
- 2008(5770)
- 2007(5469)
- 2006(4866)
- 2005(4532)
- 学科
- 济(19272)
- 经济(19237)
- 管理(15823)
- 业(13537)
- 企(11365)
- 企业(11365)
- 学(7866)
- 方法(6852)
- 中国(6418)
- 农(6313)
- 财(6105)
- 理论(5461)
- 制(5229)
- 数学(5222)
- 数学方法(5085)
- 业经(4896)
- 教育(4699)
- 地方(4326)
- 农业(4129)
- 教学(4076)
- 贸(3795)
- 银(3793)
- 贸易(3791)
- 银行(3762)
- 和(3712)
- 务(3683)
- 财务(3673)
- 易(3664)
- 财务管理(3646)
- 行(3565)
- 机构
- 学院(87783)
- 大学(87169)
- 研究(34100)
- 济(27733)
- 经济(26803)
- 中国(25913)
- 管理(25720)
- 科学(24259)
- 农(21344)
- 理学(20859)
- 理学院(20513)
- 京(20400)
- 管理学(19852)
- 管理学院(19715)
- 所(19628)
- 研究所(17671)
- 农业(17126)
- 江(16556)
- 业大(15849)
- 中心(15332)
- 财(14893)
- 省(13814)
- 技术(13249)
- 北京(13063)
- 州(12999)
- 院(12869)
- 范(12728)
- 师范(12417)
- 室(10937)
- 财经(10853)
- 基金
- 项目(54159)
- 科学(39743)
- 研究(37359)
- 基金(35962)
- 家(33789)
- 国家(33449)
- 科学基金(26249)
- 省(22501)
- 社会(19831)
- 划(19506)
- 自然(18685)
- 社会科(18437)
- 社会科学(18430)
- 自然科(18170)
- 自然科学(18161)
- 教育(18097)
- 基金项目(18077)
- 自然科学基金(17840)
- 编号(16072)
- 资助(15881)
- 成果(14173)
- 重点(13287)
- 课题(12699)
- 发(11971)
- 计划(11663)
- 创(10968)
- 科技(10912)
- 部(10911)
- 科研(10907)
- 创新(10220)
共检索到146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加儿 区又君 刘匆
对两种鲈形目鱼类红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和卵形鲳(鱼参) Trachinotus ovatus的鳃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红笛鲷的中部鳃丝表面一部分较为平坦,基部鳃丝表面则凹凸不平。红笛鲷的鳃小片高度要较卵形鲳(鱼参)鳃小片高。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上皮的几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存在细微的差异。红笛鲷鳃上的扁平上皮细胞界限清楚,而卵形鲳(鱼参)鳃上扁平上皮细胞表面遍布不规则的微嵴,细胞界限模糊。红笛鲷鳃丝表面的氯细胞数量多于卵形鲳...
关键词:
红笛鲷 卵形鲳(鱼参) 鳃 微细结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崔龙波 孔俊 周雪莹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蛤蜊鳃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所有鳃丝的组织结构均相同。鳃丝上皮按结构与功能可区分为4个区带:前纤毛柱状细胞区、侧纤毛柱状细胞区、粘液细胞区和扁平细胞区。前纤毛和侧纤毛分别与食物的运送和呼吸水流的产生有关。扁平细胞为呼吸上皮,其结构有助于气体交换。相邻鳃丝通过成排的、含有血管的丝间连接连系。
关键词:
中国蛤蜊 鳃 组织学 扫描电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邢维贤 安利国 杨桂文 尹苗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胡子鲶鳃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对其丝状鳃、片状鳃与枝状鳃的表面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三种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胡子鲶 鳃 扫描电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道贵 李瑞芝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雌性褶纹冠蚌外瓣鳃的组织学和形态。结果表明,雌性褶纹冠蚌具一对外瓣鳃。每个外瓣鳃都由内、外二鳃小瓣构成。每片鳃小瓣又由许多纵行排列的鳃丝组成。鳃丝表面具前纤毛、前侧纤毛和侧纤毛,其壁主要由角质层、上皮和基膜组成,内含几丁质棒、鳃腺和血管。相邻鳃丝之间由丝间隔相连。鳃小瓣内的空腔被瓣间隔分隔成许多鳃水管。丝间隔和瓣间隔的壁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基膜组成,其内均有血管分布。在繁殖期间辩间隔形态发生变化,将鳃水管分隔成许多小室,形成胚胎发育的孵化室。
关键词:
褶纹冠蚌 鳃 组织学 扫描电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际佳 郭云贵 李桂峰 赵会宏
选取性成熟的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亲鱼,体质量800~2 300 g,经人工催产后,在27℃条件下进行干法人工授精。取成熟卵及相遇后不同时间段的精卵用扫描电镜对赤眼鳟成熟精、卵及精子入卵早期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赤眼鳟成熟精子为鞭毛型形态,全长19.6~22.4μm。头部直径约1.65μm,鞭毛长17.8~20.6μm,头径与鞭毛长度之比为(1∶9.89)~(1∶11.4)。赤眼鳟成熟卵呈圆形,具单一受精孔。卵膜厚度约为2.78μm,卵膜表面平滑光洁;无明显的沟或嵴,卵膜表面可见均匀分布有很多孔小管,直径约0.14μm。在动物极具一漏斗状凹陷卵膜孔,直径1...
关键词:
赤眼鳟 受精 扫描电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康现江 李少菁 王桂忠
利用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锯缘青蟹精子入卵的过程。精子以其核突起附着在卵膜上 ,并迅速发生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时 ,顶体囊外翻 ,顶体管前伸 ,精子核辐射臂收缩 ,并拖至顶体囊的后部。顶体管迅速穿过卵黄膜 ,携带核物质一同进入卵子。锯缘青蟹为多精着卵 ,数精入卵。本文同时探讨了精子顶体反应机制以及受精过程卵子的作用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受精 扫描电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永玲 杨彩根 宋学宏 王建伟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成熟卵和精子的形态、卵子对精子的应答反应、受精孔的数量与形态、受精方式与过程。结果显示:黄颡鱼精子为鞭毛型,头部近圆球形,无顶体,单尾;卵为圆球形,卵膜表面多嵴,且有15~16条宽度不同的小沟;卵表面仅有1个受精孔,精孔管口内径约2.8μm。黄颡鱼为单精受精,受精后30 s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马国军 邱岭泉 王丙乾
The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e head length of sperm 6.5μm,the top of broad-head 1μm,the lower part of head 1μm,neck 0.5μm and tail length 16μm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The sperm's tail has axle and two wings. There are 6-9 micropyles on the animal pole of the mature egg of Acipenser s...
关键词:
史氏鲟 精子入卵 扫描电镜观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玉刚 张真 王鸿斌 周淑芷
对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进行了触角扫描电镜的观察,观察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雌雄之间触角形态没有显著差异,触角锤状部感受器的分布最为丰富,约占全部的94 5%左右,柄节感受器较多占全部的4%左右;鞭节的感受器较少,只占全部的1 5%左右。触角上的感受器可以分为4种: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锯齿形感受器和芽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和锯齿形感受器分别约占70%、24%和6%,芽形感受器非常少。锯齿形感受器着生于柄节和鞭节上;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只着生于锤状部;芽形感受器主要着生于柄节的基部。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触角扫描 感受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张训蒲 杨学芬 何依萍 梁开学 王延庆 刘英杰 严国璋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银鱼的第Ⅲ时相、第Ⅳ时相、第Ⅴ时相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卵细胞粘丝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它们的粘性,并讨论了卵细胞粘丝的功能
关键词:
大银鱼 卵细胞粘丝 扫描电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洪滨 孙中武 潘伟志
用扫描电镜对索氏六须鲶受精早期精子入卵过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显示 ,索氏六须鲶在受精后30~ 6 0s内完成精子入卵过程 ;在受精后 2min精子开始逐渐解体 ,直至受精后 15min左右 ,受精卵外精子全部解体。通过对精子和卵子的精孔管的测量判定索氏六须鲶受精方式为单精受精
关键词:
索氏六须鲶 受精 扫描电镜观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会忠 董钧锋 宋月芹 林克剑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温室粉虱雌雄成虫的体形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雄成虫具有1对单眼和1对复眼,分别位于头部两侧,复眼呈哑铃型,单个复眼约有110个单眼组成;刺吸式口器具3个口针,下唇特化为喙,喙的尾端1/3处耳状膨大;线状触角共7节;翅前缘具有乳头状缘齿,缘齿上簇生鬃毛;跳跃足前跗节的2个侧爪之间具有1个发达的爪间突。产卵器具3个产卵瓣,阳茎长椎状;肛门下面的舌状突在雌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超微结构特征丰富了温室粉虱及其外类群的生物学和分类学资料。
关键词:
温室粉虱 成虫 形态特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龙波 刘传林 陆瑶华 常国全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大连湾牡蛎(OstreatalienwhanensisCrosse)鳃的组织学和表面结构。鳃丝的表面有前纤毛和侧纤毛,分别与食物的运送和水流的产生有关,但不见前侧纤毛。起连接鳃丝作用的丝间连接的上皮为扁平细胞,与普通鳃丝的扁平细胞一样为鳃的呼吸上皮,其组织学和表面结构有助于进行气体交换。大连湾牡蛎鳃的特殊结构为将每16-19根鳃丝连接成一簇的簇内连接,其作用可能与鳃充分利用外套腔的空间有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玲 万蜀渊 王绍柏 余昌俊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天麻种内两个不同变型乌天麻和红天麻及其杂种的花粉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4种材料的花粉均表现出复合花粉类型 ;在高倍镜下 ,花粉粒表面具有明显的网状纹饰 ,网脊较宽 ;花粉块上有白色粘性分泌物 ;乌天麻和以乌天麻为母本的杂种其花粉为花粉块类型 ,红天麻和以红天麻为母本的杂种花粉包括四合花粉类型和花粉块类型 ,杂种后代花粉类型和花粉块大小与某一亲本相似或为亲本的过渡类型
关键词:
天麻 杂种 花粉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发松 瞿波 朱旭彤 程鹏飞 王前和
对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成熟花粉以及对照品种8909和鄂啤2号的成熟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和可育株均含有空秕状和圆形、饱满两类花粉;两对照品种的花粉为圆形、饱满类型。生态核不育大麦可育株的圆形花粉与对照品种花粉一样,其萌发孔有明显突出的孔盖;而生态核不育大麦不育株的圆形花粉则无孔盖。因此,可认为萌发孔孔盖的有无是生态核不育大麦可育与不育花粉的典型鉴别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