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3)
2023(9783)
2022(8894)
2021(8485)
2020(7022)
2019(16558)
2018(16660)
2017(32202)
2016(17649)
2015(19970)
2014(19949)
2013(19626)
2012(17980)
2011(15969)
2010(15609)
2009(14113)
2008(13432)
2007(11175)
2006(9571)
2005(7971)
作者
(50040)
(41357)
(41004)
(39065)
(26412)
(19981)
(18696)
(16386)
(15839)
(14644)
(14394)
(13773)
(13121)
(12875)
(12821)
(12517)
(12322)
(12212)
(11935)
(11604)
(10315)
(9922)
(9874)
(9386)
(9182)
(9176)
(9140)
(9099)
(8301)
(8216)
学科
(67252)
经济(67176)
管理(48175)
(45072)
(37344)
企业(37344)
方法(31826)
数学(27547)
数学方法(27228)
(18411)
地方(17176)
(16341)
中国(15873)
(15093)
业经(14844)
农业(12544)
(11827)
贸易(11817)
(11639)
理论(11586)
(11407)
环境(11370)
技术(10668)
(10211)
(9887)
财务(9829)
财务管理(9813)
(9471)
教育(9234)
企业财务(9209)
机构
大学(240871)
学院(239818)
管理(99036)
(88679)
理学(86679)
经济(86520)
理学院(85680)
管理学(84202)
管理学院(83782)
研究(78665)
中国(56281)
科学(52070)
(51754)
(39014)
(38632)
(38294)
业大(38203)
研究所(36111)
中心(35666)
(33402)
(33049)
师范(32760)
北京(32541)
财经(31638)
农业(30290)
(29386)
(28689)
(28057)
师范大学(26687)
技术(25650)
基金
项目(174334)
科学(135948)
研究(127200)
基金(124850)
(108903)
国家(107995)
科学基金(92683)
社会(77055)
社会科(72803)
社会科学(72783)
(68702)
基金项目(68359)
自然(62383)
自然科(60806)
自然科学(60792)
自然科学基金(59640)
(58199)
教育(57470)
编号(53242)
资助(50729)
成果(41920)
重点(38649)
(37391)
(37162)
(36179)
课题(35876)
创新(33652)
科研(33435)
项目编号(32338)
大学(32244)
期刊
(93855)
经济(93855)
研究(67427)
中国(40866)
学报(38779)
科学(36404)
(34259)
管理(33654)
大学(28731)
(27362)
教育(26994)
学学(26851)
农业(24407)
技术(20525)
业经(16110)
(16037)
金融(16037)
图书(14994)
经济研究(13868)
财经(13751)
资源(12882)
问题(12694)
科技(12689)
(12466)
理论(12401)
实践(11736)
(11736)
(11524)
现代(11096)
情报(11065)
共检索到333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舒桐   王思铭   张翔   沈丹   卢志兴   陈又清  
[目的]红火蚁入侵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温度是制约红火蚁入侵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云南省昆明市不同生境调查蚂蚁群落,旨在揭示红火蚁在次适宜区对本地蚂蚁群落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6月和8月,选择云南省昆明市虹桥路和沙朗乡区域5种生境作为研究样地,采用陷阱法调查了不同样地蚂蚁群落,分析不同生境蚂蚁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以及本地蚂蚁群落与红火蚁发生情况关系。[结果]5种生境基于蚂蚁个体数的物种稀疏和预测曲线较平缓,抽样充分;5种生境中共采集蚂蚁2 748头,隶属于4亚科19属34种,其中红火蚁1 920头;桉树林中采集到红火蚁个体数最多(99.2%),其次为荒地(高红火蚁蚁巢密度HW 94.2%,低红火蚁蚁巢密度LW 90.7%),云南松次生林与荒地交错区最少(44.7%);云南松次生林中未采集到红火蚁;桉树林中仅采集到1种本地蚂蚁,荒地中分别采集到3种(HW)和7种(LW),交错区中采集到15种,云南松次生林中采集到18种;云南松次生林和交错区蚂蚁物种丰富度和Chao-1估计值显著高于桉树林,而二者优势度指数则显著低于桉树林;5种生境的蚂蚁群落结构相似性有显著差异,有红火蚁发生的生境的蚂蚁群落结构与云南松次生林不相似;红火蚁蚁巢密度与红火蚁工蚁多度、本地蚂蚁多度、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关联;随着红火蚁工蚁多度的增加,本地蚂蚁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均呈显著线性下降。[结论]在昆明红火蚁次适宜区,红火蚁多发生于受干扰的开阔生境,特别是稀疏的桉树林,而很少入侵郁闭度高的生境;红火蚁入侵后导致本地蚂蚁群落多样性水平显著降低,改变蚂蚁群落结构;红火蚁入侵后,需要种群发展至较大规模才表现出种群数量优势,进而对本地蚂蚁产生显著影响;减少红火蚁适宜生境,对适宜生境加强巡查,及时对中大型蚁巢开展药剂治理将有利于降低红火蚁发生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碧球  陆永跃  曾玲  黄焕光  
【目的】研究新定殖单个蚁巢红火蚁入侵荒草地后对距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陷阱法和诱饵诱集法调查距红火蚁蚁巢不同距离的蚂蚁类群种类及其数量变化,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探讨新定殖红火蚁对距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红火蚁入侵后与本地蚂蚁竞争激烈,红火蚁对距小蚁巢1m、大蚁巢1和3m处蚂蚁类群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在距红火蚁小蚁巢1m处,红火蚁工蚁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在红火蚁占较大比例的6月(45.02%)及占较小比例的8月(16.01%),蚂蚁个体数和优势度指数增加,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在距红火蚁大蚁巢1、3m处,红火蚁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定云  侯有明  倪德芳  李文凯  童应华  
红火蚁是一种危险性入侵生物,选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啶脲、氟虫脲)、保幼激素类似物(苯氧威、吡丙醚)、蜕皮激素类似物(甲氧虫酰肼、虫酰肼)3类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以毒饵法室内测定其对红火蚁工蚁的毒力。结果表明:以400 mg·kg~(-1)昆虫生长调节剂饵剂饲喂红火蚁工蚁1~3 d后,部分工蚁出现行动迟缓、呆滞现象,群体间相对分散;9 d后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为12.21%~88.27%,其中,甲氧虫酰肼对工蚁的校正死亡率较高,达(88.27±1.8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LT_(50)较短,为3.3 d;氟啶脲和苯氧威次之,对工蚁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75±2.99)%和(70.11±1.56)%,LT_(50)分别为4.3和4.8 d。质量分数高于900 mg·kg~(-1)的甲氧虫酰肼,以及质量分数高于500 mg·kg~(-1)的氟啶脲、苯氧威药剂,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作用显著增强,工蚁取食3种饵剂7 d的LC_(50)分别为23.689、79.665、99.768 mg·kg~(-1);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分析,3种药剂对工蚁致死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取食饵剂后1~7 d。可见,蜕皮激素类似物甲氧虫酰肼、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氟啶脲和保幼激素类似物苯氧威对红火蚁工蚁有较强的毒力,且饲喂7 d内效果明显,在该虫防治中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予州  顾杰  郭建波  戴霖  鞠瑞亭  胡学难  
【目的】对红火蚁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能适生分布的地区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运用CLIMEX气候模型的气候相似系数法和地点比较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8.3)对该虫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与结论】CLIMEX预测入侵红火蚁可以在中国大陆19省区的47个市、县(地区)生存,其中在温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华南地区最适宜生存;结合GIS的预测,该虫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16.32°N~41.33°N,91.46°E~122.01°E。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栋  江世宏  张国安  
介绍了世界各国对入侵红火蚁加强植物检疫的概况,详述了入侵红火蚁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客观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浩  张京祥  宋伟轩  
以99昆明世博会为例,探索了大事件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影响。文章认为,随着经济的改革,世博会植入前昆明市的社会结构已经分化,但由于城市物质空间重构进展缓慢,以及有关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变迁的社会结构并未充分完成空间化过程。1995年底昆明世博会的植入,加快了城市物质空间的重构,在城市文化与制度变迁的耦合下,推动了前阶段社会结构变迁的持续空间化,也开启了同期社会结构变迁的快速空间化进程。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社会结构,后续社会空间演化至少部分可以解释为世博会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曾玲  
【目的】研究红火蚁入侵中国大陆历史、局域及长距离传播扩散规律问题,为预防和控制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并分析华南地区多个红火蚁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建立并应用相关模型对红火蚁入侵历史、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对8个典型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红火蚁局域扩散速度一般为110~190m·a-1。分别建立了疫区面积(Sq)、蚁巢分布面积(Sf)、蚁巢数量(Nm)、中心区蚁巢密度(Dm)等指标和入侵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别是Sq=166384e0.5345T、Sf=28997e0.5784T、Nm=59.966e1.1756T、Dm=6.4533lnT-0.98...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继刚  宋金平  朱桃杏  
城市的旅游集散能力直接影响着旅游流的空间分布和转移特征,影响着区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集散能力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的把握区域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及提升旅游竞争力,为城市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运用模糊层次评判模型的方法,以昆明为例,对旅游集散能力进行了个体评价和对比评价,相互印证,并对影响昆明集散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昆明的集散能力良好,但仍可以从整合现有交通资源、合理布局交通站点、发挥枢纽机场作用上寻求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子红  于干千  胡洪斌  
产业转移是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而产业集聚是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产业转移的选择性和产业集聚的相关性,能刺激产业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影响到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变迁过程。本文通过对昆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明确指出:要推进昆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须积极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实现产业集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翔  许姗姗  彭萍  王晓庆  盛忠雷  林强  鲁礼勋  
采用样地法对重庆主要茶区20个样地进行蚂蚁群落多样性调查,结果发现茶园蚁科昆虫分属5亚科31属67种。英格来铺道蚁、来氏大头蚁为优势种,在茶园中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泛;而吉氏酸臭蚁、史氏盘腹蚁等种类虽然分布范围相对较窄,但其数量优势在所在地区较明显。对于这类优势种群,可进一步探究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对害虫的控制能力,丰富茶园害虫的天敌种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宁东  陆永跃  曾玲  梁广文  许益镌  
系统调查和研究了红火蚁在广东省吴川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生境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红火蚁的生境类型较丰富多样,表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荒坡、荒地、田埂等受到干扰较少的地点红火蚁发生密度高,而耕作农田如水稻田、菜田、花生地、红薯地等红火蚁发生密度很低;单个指标如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数、久野指数表明活动蚁巢在平面空间上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经对Iwaom*-m回归模型、Taylor幂模型参数分析认为红火蚁活动蚁巢空间分布基本成分为单个蚁巢,蚁巢间存在相互排斥的作用,在所有密度下都是随机分布,且密度越高,分布越均匀。在空间格局研究基础上给出了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和不同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提出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世宏  黄胜先  陈晓琴  刘俊武  岳东方  
2009年4月-2010年3月对深圳市某荒地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虫口密度以及蚁巢密度进行了自然消长动态规律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红火蚁工蚁全年的活动表现为明显的多峰型,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3个高峰出现在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且峰值依次降低;红火蚁活动蚁巢密度由2月下旬开始逐渐升高,5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高峰期,活动蚁巢密度9月上旬开始持续降低,直至次年2月中旬达到全年的最低值,2月下旬活动蚁巢密度又开始升高;新增蚁巢出现在4月至7月、11月以及次年2-3月,其中4月中旬新增蚁巢密度为全年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树泉  徐学荣  周卫川  张辉  宁昭玉  
根据红火蚁分布的主要气候临界因子、有效积温和生物气候相似距,选用Access设计数据库、MapInfo MapX和Visual Basic设计程序,构建了红火蚁潜在地理分布模型.利用中国670个气象站点30 a的气候资料运行该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红火蚁可在中国65.82%的地区发生,可将红火蚁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划分为安全区、轻度危险区、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其中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占37.9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华  赵宇翔  
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对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危害对象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风险评估值R=1.861,表明该虫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必须通过检疫、监测等措施加强对红火蚁的监管,防止其扩散、危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梓豪  刘平平  梁英敏  张志祥  
本文制备了0.50%氟铃脲饵剂,对红火蚁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该制剂对工蚁爬杆能力、攀附能力、攻击能力和行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50%氟铃脲饵剂可以显著降低中型工蚁的爬杆能力、攀附能力、攻击能力和行走能力,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采用该药剂处理后1、3、5和7 d,中型工蚁的爬杆率为66.67%、30.00%、23.33%和20.00%,攻击率为76.67%、60.00%、56.67%和53.33%,行走能力降低率为6.00%、19%、22.00%和52.00%,其抓附率为100.00%、76.67%、63.33%和63.33%。同时,该饵剂对红火蚁中型工蚁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采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