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7)
- 2023(5370)
- 2022(4643)
- 2021(4342)
- 2020(3606)
- 2019(7909)
- 2018(8040)
- 2017(14266)
- 2016(8437)
- 2015(9716)
- 2014(9729)
- 2013(9389)
- 2012(9070)
- 2011(8490)
- 2010(8725)
- 2009(7871)
- 2008(7435)
- 2007(6863)
- 2006(6082)
- 2005(5566)
- 学科
- 济(25723)
- 经济(25676)
- 管理(21249)
- 业(16364)
- 企(12838)
- 企业(12838)
- 学(12663)
- 方法(9386)
- 中国(8386)
- 农(8382)
- 制(7982)
- 数学(7706)
- 数学方法(7579)
- 财(7319)
- 体(7048)
- 环境(6327)
- 理论(5657)
- 融(5647)
- 金融(5640)
- 银(5600)
- 银行(5547)
- 地方(5476)
- 业经(5410)
- 行(5382)
- 及其(5359)
- 农业(5263)
- 划(4713)
- 教育(4637)
- 和(4629)
- 贸(4538)
- 机构
- 大学(122641)
- 学院(121539)
- 研究(53300)
- 济(39956)
- 科学(39431)
- 经济(38824)
- 中国(38424)
- 农(36910)
- 管理(35538)
- 所(31300)
- 农业(29790)
- 理学(29695)
- 理学院(29086)
- 京(29047)
- 研究所(28961)
- 管理学(28115)
- 管理学院(27922)
- 业大(26661)
- 中心(22863)
- 江(20768)
- 省(20225)
- 院(19808)
- 室(19339)
- 财(19290)
- 农业大学(18912)
- 北京(18158)
- 技术(17678)
- 科学院(17330)
- 实验(17217)
- 业(16641)
- 基金
- 项目(85269)
- 科学(63266)
- 基金(59269)
- 家(57085)
- 国家(56651)
- 研究(53187)
- 科学基金(44463)
- 省(34713)
- 自然(32947)
- 自然科(32047)
- 自然科学(32022)
- 自然科学基金(31420)
- 划(30632)
- 基金项目(30614)
- 社会(29524)
- 社会科(27613)
- 社会科学(27604)
- 资助(25336)
- 教育(24427)
- 重点(20871)
- 计划(20578)
- 编号(20357)
- 科技(19744)
- 发(18631)
- 部(17458)
- 成果(17392)
- 科研(17292)
- 创(16899)
- 课题(16477)
- 创新(16054)
共检索到192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龙江 吕利华 谢梅琼 何余容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OD和CAT的活性除在接种后12 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POD的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的36 h其活性为12.33 U3,显著高于对照(10.13 U3),随后呈下降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接...
关键词:
红火蚁 球孢白僵菌 保护酶 酯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爱军 王永健 冯兰香 许勇 耿三省 曹婉红
疫霉菌侵染后辣椒幼苗叶片和根茎组织中PPO、POD和PAL活性发生变化。试验表明 :除感病品种根茎部固有的POD活性较高以外 ,抗 (耐 )病辣椒品种幼苗叶片的PPO、POD和PAL及根茎部PPO和PAL活性高于感病品种。疫霉菌侵染后 ,仅根茎部PPO活性略有下降 ,各辣椒品种幼苗叶片和根茎组织PPO、POD和PAL均在接种后一度显著高于对照。抗 (耐 )病辣椒品种幼苗根茎部PAL活性接种 4d升幅大且早 ,抗 (耐 )病品种体内固有的PPO、POD和PAL活性高 ,在辣椒抗疫霉菌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月婷 黄家权 娄庆任 晏立英 雷永 廖伯寿
以来自花生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青枯病抗感家系J109和J112为材料,研究了青枯菌接种后在花生叶片和茎中CAT、POD、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以及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枯菌侵染后,在接种叶片中,感病家系J112的CAT和POD活性低于对照或与对照一致,而抗病家系J109分别在第3天起和第1天后CAT和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在茎中,抗病家系J109的CAT和POD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家系J112和对照;抗感家系在叶片和茎中的SOD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抗感家系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与CAT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因此,CAT和POD活性可以作为花生青枯菌抗性的一个...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生林 张涛 李群 王学英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侵染后病毒与宿主间的拮抗关系,测定ApNPV侵染后柞蚕蛹体内SOD、CAT和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pNPV侵染使柞蚕蛹体内SOD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和96h是酶活性变化的两个转折点,48h是酶活性差值低谷,雌、雄平均较对照低622U·mL-1;96h是酶活性差值高峰,雌、雄平均较对照高850.5U·mL-1。CAT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的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309.5U·mL-1;72h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稳。P...
关键词:
柞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侵染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尉尉 马春红 董文琦 李运朝 刘子会 贾银锁 耿军义 张香云
目的探明棉花黄萎病对不同伤根程度棉苗体内相关抗性酶的影响。方法棉苗长至四叶时,将纸钵与蛭石等去掉,用水小心冲刷,得到:⑴完整根苗。⑵将根下部3~5cm的余根用消毒的刀切掉为切根苗。⑶留主根,将大部分侧根切除为伤根苗。3种不同根系状况的棉苗浸于20ml棉花黄萎病菌的菌液中,以无菌水稀释至不同浓度。经0~48h,记载致萎蔫程度,并测定相关抗性酶的变化。结果3种伤根处理的棉苗浸黄萎病菌培养液后,其致萎度差异显著。当病菌液的浓度为1﹕10时,整根苗不出现感病,受害最轻;其次为伤根苗,2级感病;切根苗最为严重,3级感病。同时还测定了与提高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以1﹕50浓度处理效果最好,过氧化物酶(PO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汪红 刘辉 袁红霞 王烨 李洪连
研究了对黄萎病不同抗性棉花品种在接菌前后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与棉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酚类物质 (主要为二元酚 )含量密切相关。不同抗感黄萎病棉花品种接种病原菌后 ,4个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并于接种后 3~ 5d内出现峰值 ,峰值高低与抗性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接种 酶活性 酚类物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静秋 许燕 李晓英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体的复眼、肝脏、心脏、鳃和肌肉等5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4种同工酶进行研究,并将健康虾与感染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病虾的同工酶酶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不同组织均有分布,但在酶活性和条带数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其中4种同工酶均在肝脏组织中表达最强,ACP和POD在肌肉中、EST在复眼中表达最弱,AKP在复眼中不表达。感染TSV后,病虾的ACP和AKP均出现酶带数量减少和酶活性降低,如病虾的ACP酶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从经 戴华国 武淑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玉梅 张荣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体内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胺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植原体侵染过程及品种抗病性的关系,从生理生化学角度揭示小麦品种抗蓝矮病的机制,为蓝矮病的防治和生产上选育优质小麦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抗、感小麦品种(烟D27、小偃6号)接种小麦蓝矮病植原体,观察其症状变化,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定期测定小麦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胺酶(PAL)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症状观察发现,感病品种的潜育期为12 d左右,抗病品种为18 d左右。防御酶活性的测定表明,随着植原体的侵染,抗病品种的3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活性提高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光明 顾党恩 罗渡 牟希东 罗建仁 胡隐昌
为探明二硫代磷酸酯类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特异性毒性机理,以尼罗罗非鱼和土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为试验对象,研究暴露在不同药物质量浓度(0.05、0.1 mg/L)和不同时间下2种鱼的生存状况以及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及清水恢复的整个过程中,暴露在0.05、0.1 mg/L药液中的尼罗罗非鱼和鲮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0;尼罗罗非鱼和鲮的脑及肝脏中的ACh E酶活性呈现出随药物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但尼罗罗非鱼体内ACh E酶活性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鲮(P<0.05),且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德 朱麟 赵博光 方杰
该文研究了苦豆草生物碱总碱及其单体对分月扇舟蛾体内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碱及苦参碱处理5h后,超氧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对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来看,槐胺碱处理后,POD及CAT酶活性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降低,最后又升高的趋势,而SOD酶活性则表现出前期升高,随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槐果碱处理后,CAT活性变化情况与槐胺碱处理的相似,但SOD和POD的活性在21h内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还表明,总碱处理24h后,分月扇舟蛾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在供试的6种生物碱单体中,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苑冉 李欣悦 吴韶平 曹传旺
【目的】以林业食叶害虫舞毒蛾为对象,研究CO_2浓度升高对个体生长发育、营养利用和体内解毒酶及保护酶的影响。【方法】利用密闭式CO_2人工气候箱研究了不同CO_2浓度(397、550和750μL·L~(-1))对人工饲料饲养舞毒蛾生长发育指标和营养利用的影响,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O_2升高对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CO_2浓度升高可延长舞毒蛾卵孵化历期、增加产卵量和孵化率;同时显著延长了幼虫总发育历期,而对蛹和成虫历期影响不显著。CO_2浓度升高可降低舞毒蛾幼虫相对取食率和近似消化率,同时增加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750μL·L~(-1) CO_2浓度可显著诱导舞毒蛾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比397μL·L~(-1) CO_2浓度处理组增加了32.05%和13.47%;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550μL·L~(-1)和750μL·L~(-1) CO_2浓度下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比397μL·L~(-1)CO_2浓度下分别增加了78.79%和93.50%;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550μL·L~(-1) CO_2浓度处理下最高,分别比397μL·L~(-1)和750μL·L~(-1)CO_2处理组活性增加71.03%和50.00%(P<0.05)。【结论】CO_2浓度升高能够影响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功能,同时舞毒蛾通过改变发育历期、增加食物的利用和转化以及改变体内解毒酶和(或)保护酶活性来维持生长以抵抗高浓度CO_2环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新 司龙亭
分析了黄瓜不同抗性品种受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组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接种枯萎病菌后,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4种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说明这4种酶在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娟 杜金哲 杨庆凯
分析了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了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而感病品种接种后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比对照下降。这表明多酚氧化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活性的大小与大豆抗病性成正相关,可以作为大豆品种抗性鉴定的一个重要生理生化指标。
关键词:
大豆 灰斑病菌 多酚氧化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俊荣 刘红梅 韩茂森 陈营
对宝石斑 (Scortumbarcoo)的胃、幽门盲囊、肠道、肝胰脏等九个部位进行了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 ,宝石斑胃蛋白酶的活性最高 ,其最适 pH值为 2 2~ 3 0 ;幽门盲囊中既有碱性蛋白酶 ,也有酸性蛋白酶 ,以前者为主 ,其最适pH为 8 2~ 8 6。后肠的蛋白酶活性很低 ,肝胰脏和脾脏中检测到极低的蛋白酶活性 ,胆汁中未检测到蛋白酶 ;脂肪酶的活性在肠道的中后段最高 ,其次是幽门盲囊 ,胆囊中的脂肪酶活性稍次于胃 ,肝胰赃和脾脏未检测到脂肪酶。
关键词:
宝石斑 蛋白酶 脂肪酶 活性分布 pH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