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11)
- 2023(3018)
- 2022(2599)
- 2021(2410)
- 2020(2107)
- 2019(4683)
- 2018(4582)
- 2017(8187)
- 2016(4765)
- 2015(5411)
- 2014(5338)
- 2013(5087)
- 2012(4811)
- 2011(4281)
- 2010(4495)
- 2009(4060)
- 2008(4084)
- 2007(3896)
- 2006(3457)
- 2005(3052)
- 学科
- 济(14456)
- 经济(14425)
- 业(12290)
- 管理(11098)
- 企(9852)
- 企业(9852)
- 中国(5669)
- 农(5541)
- 学(5091)
- 方法(4856)
- 财(3955)
- 数学(3899)
- 数学方法(3825)
- 银(3777)
- 银行(3750)
- 制(3740)
- 融(3672)
- 金融(3671)
- 行(3620)
- 农业(3422)
- 业经(3279)
- 理论(2982)
- 策(2730)
- 和(2714)
- 家(2698)
- 贸(2650)
- 贸易(2648)
- 技术(2614)
- 易(2589)
- 地方(2568)
- 机构
- 大学(66267)
- 学院(65617)
- 研究(26989)
- 济(24038)
- 经济(23459)
- 管理(21756)
- 中国(19574)
- 科学(18211)
- 理学(18164)
- 理学院(17938)
- 管理学(17545)
- 管理学院(17437)
- 农(16179)
- 京(14970)
- 所(14935)
- 研究所(13835)
- 农业(12820)
- 业大(12438)
- 财(12160)
- 中心(11928)
- 江(10778)
- 院(10213)
- 北京(9529)
- 财经(9394)
- 技术(9199)
- 省(8784)
- 范(8699)
- 师范(8492)
- 经(8488)
- 研究院(8386)
- 基金
- 项目(45578)
- 科学(34068)
- 研究(31646)
- 基金(31169)
- 家(30101)
- 国家(29343)
- 科学基金(22881)
- 省(18535)
- 社会(18522)
- 社会科(17386)
- 社会科学(17380)
- 划(16004)
- 基金项目(15707)
- 自然(15142)
- 自然科(14744)
- 自然科学(14735)
- 教育(14723)
- 自然科学基金(14479)
- 资助(13273)
- 编号(12350)
- 成果(11285)
- 重点(10941)
- 发(9886)
- 课题(9853)
- 计划(9684)
- 部(9679)
- 创(9413)
- 科技(9193)
- 科研(8889)
- 创新(8762)
共检索到103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际友 李艳 李志辉 黄明军 陈明皋 程勇 廖德志 刘球 吴其军
以5年生红椿20个半同胞家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并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5年生红椿半同胞家系树高的遗传力为0.723 5,胸径的遗传力为0.730 6;通过Duncan法多重比较筛选出Tc20、Tc04、Tc03、Tc02、Tc12等5个红椿半同胞家系为优良家系。
关键词:
红椿 半同胞家系 遗传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艺 吴际友 程勇 陈明皋 刘球 龚玉子 黄明军 张珉 吴其军
以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性状,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红椿家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家系遗传力是0.231 9,单株遗传力是0.122 1,变异系数为4.7%。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胸径家系遗传力是0.530 2,单株遗传力是0.264 6,遗传变异系数为12.9%,且胸径的遗传力高于树高。本次测定选出TC12,TC20,TC02,TC04,TC15等5个优良家系。
关键词:
红椿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遗传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翠 王树山 杨勇智 曾军 杨槟豪 徐志伦 漆峥嵘
【目的】选择出适宜于川中丘陵区的香椿优良家系,为速生珍贵用材树种造林提供良种。【方法】以来自4个省8个地区的44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以蓬溪本地种源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四川省蓬溪县开展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家系4年生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变异进行分析比较,开展了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香椿家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种源所在地的纬度、经度和海拔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无霜期呈显著的正相关,选择比区验点纬度低、海拔低、经度小、年均气温高、降水量大、无霜期长的种源开展良种选育,对香椿家系选育有利。44个家系及对照4年生香椿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7.14 cm、7.54 m、0.017 8 m3,变异系数分别为21.97%、18.26%和52.71%,遗传力均在0.60以上,不同家系间均有极显著差异。以4年生香椿单株材积为主,胸径和树高为辅,选择出福安112号、乐至10号、蓬溪9号、筠连66号4个优良家系,入选率为8.89%,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8.54 cm、8.84 m和0.027 9 m3,选择差分别为1.4 cm、1.3 m和0.01 m3,遗传增益分别为44.41%、26.25%和113.62%。随着树龄的增大,4个优良家系胸径之间的差异变小,树高之间的差异变大。【结论】选择出的4个早期优良家系遗传增益高,入选率低,选择差大,生长优势显著,年均胸径2.13 cm,年均树高2.21 m,将成为川中丘陵区香椿良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云 胡泽军 高大雄 朱玫 宋亚莉 肖宋高 王珍 周欢 张卓文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无性系嫁接种子园半同胞8年生子代林为研究对象,在对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材积等生长因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同胞家系林木各生长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显示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林木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8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力分别为0.7436、0.6055和0.6500;采用20%的入选率时,筛选出5个优良半同胞家系且入选半同胞家系的材积、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51.34%、17.45%和22.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张广波 王有菊 滕文华 姜静
针对白桦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开展多点造林试验,不仅能够选择出性状优良的家系,而且也能加快种子园的改良进程。本文以白桦初级种子园中53个半同胞家系为对象,分别在朗乡、帽儿山、吉林等3个试验点营造试验林,对12年生试验林各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单株材积及树高生长量在地点间和家系间以及地点与家系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胸径生长量在家系间和地点间也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根据多重比较的结果分别在各试验点进行了优良家系的初选,同时,采用BLUP模型对多地点
关键词:
白桦 半同胞 多点试验 家系选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 潘百红 何浩志 黄水清 吴际友 程勇 刘球 王旭军
以46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选择表现良好的半同胞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综合苗高和地径性状,初步选择出0-1027、4-12、0-464、7-258、0-510、Ⅳ-9等6个表现良好的家系。
关键词:
林学 湿地松 半同胞家系 苗高 地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晏姝 韦如萍 王润辉 黄荣 郑会全
【目的】探究南洋楹Falcataria falcata苗期生长及固氮等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择速生且固氮能力强的优良家系。【方法】以南洋楹1代无性系种子园中37个半同胞家系1~6月生幼苗为材料,调查测定苗高、地径、叶绿素相对含量、生物量、根瘤数量等指标,通过遗传变异分析、性状间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苗期生长比较及选择。【结果】南洋楹37个半同胞家系1~2月生时生长性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4月生时超过16个家系的苗高或地径显著优于饶平县南洋楹母树林混合种(ck,P<0.05),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9~0.90和0.84~0.86,在入选率为30%时,遗传进展分别为0.118 9~0.221 4和0.096 2~0.154 3。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选择出13个家系,占群体的34%,与群体平均值比较,苗高和地径的现实增益分别为27.99%和12.73%、遗传增益分别为24.91%和10.69%;与ck比较,现实增益分别为62.47%和41.65%,遗传增益分别为55.59%和34.98%。【结论】南洋楹半同胞家系从苗龄4月生起,苗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发生显著遗传变异,且具有较高水平的家系遗传力和较好的选择潜力。在生长和固氮等性状协同分析基础上,选择了13个同时具有苗期生长优势和高效固氮能力的优良家系。图3表4参23
关键词:
南洋楹 半同胞家系 遗传变异 苗期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滕文华 姜静 刘桂丰
开展种子园全同胞家系造林试验不仅能够选择出优良杂交亲本和杂交组合,而且也能加快种子园的改良进程。本文以白桦种子园中产种母树为试材,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共获得20个杂交组合,在帽儿山试验点营造试验林,对6年生试验林各组合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母本子代间和不同杂交组合间均表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胸径与材积性状在不同父本子代间也表现显著的差异(P<0.05)。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分别进行了优良父本和优良母本的初选,同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对参试的杂交组合
关键词:
白桦 全同胞 子代测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际友 陈明皋 刘球 程勇 黄明军 李艳 舒瑶 吴其军
从美国引进三代湿地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种子和全同胞家系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对其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湿地松半同胞与全同胞家系间苗高与地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苗高与地径生长性状,通过Duncan法筛选出湿地松半同胞家系S8、S5、S25、S7、S3、S16、S22为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湿地松全同胞家系S21、S17为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家系,从美国引进的湿地松家系苗期生长优势明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忠 江世贵 林黑着 杨其彬 周发林 黄建华
以中国海南省三亚海域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父母本,采取人工授精方法建立斑节对虾家系,对其中5个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等性状进行研究。56 d养殖实验结束后,家系5(sy446-sy240)获得了最高的终末均重和增重率,并显著高于除家系1(sy474-sy240)以外的其它各个家系。不同家系斑节对虾肝胰腺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及血淋巴的免疫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家系1的各种消化酶活性均处于中上水平,而家系5则处于较低水平;家系2(sy440-sy240)的各种免疫酶活性最高,家系1和家系5的免疫酶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家系1具有较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文俊 王成东 王杰 李炼星 牛东红 李家乐 沈和定
为了比较缢蛏早期的生长性能,以乐清湾的优良群体子四代为亲本材料,分别建立了群体繁育组(QF)、群体选优组(QX)和27个全同胞家系(F1、F2、…F30),其中F18、F24和F28 3个家系由于幼虫死亡率过高而淘汰,全同胞家系建立采用单对配对的方法。对各实验组的受精率、D幼率、变态率、不同阶段的生长速度和规格大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各实验组受精率、D幼率、D形幼虫大小和变态率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发育阶段各实验组的个体大小、生长速率不同,群体选优组(QX)在幼虫发育的各个时期都显著大于群体繁育组(QF)。全同胞家系间存在着生长差异,其中家系F2、F7、F9、F13、F19壳长显著大于群体...
关键词:
缢蛏 家系 群体 选优 生长发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 吴际友 程勇 刘球 陈明皋 潘百红 黄明军 李志辉 黄水清
为选择湿地松优良家系,对13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的产脂量、树高、胸径、材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产脂量、树高、胸径、材积在家系间均有显著差异,且产脂量家系变异系数较大;产脂量和生长量相关性显著,与树高、材积相比,胸径与产脂量相关系数最大(R2=0.731);产脂量、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均较高,其中树高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826 9和0.973 6,产脂量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775 7和0.552 2;Duncan多重比较显示,产脂量与生长量均表现良好的家系为7、6、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童方平 刘振华 吴际友 李贵
采用离子消耗曲线方法,研究不同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根系吸收磷离子动力学特性,探讨湿地松的不同半同胞家系吸收磷素营养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的磷离子动力学特性差异性较大,最大吸收速率Vmax与各半同胞家系树高生长高度相关,其大小顺序为0-1027>0-609>0-1077>0-508>CK。4个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相对于普通品种属于磷营养高效型和耐磷瘠薄能力强的品种,其中0-1027吸收磷离子能力最强,0-609耐低磷能力最强。研究结果为筛选湿地松耐低磷和磷高效利用型湿地松种质资源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湿地松 半同胞家系 磷离子 吸收动力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因花 燕丽萍 吴德军 孔雨光 刘翠兰 任飞 李庆华 王开芳
【目的】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从白蜡杂交种中筛选出优良耐盐株系,【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4‰、6‰)胁迫对绒毛白蜡新品种‘青碧’不同半同胞家系子代苗的生长量、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个白蜡杂交组合一年生苗的抗盐能力强弱。【结果】1)盐胁迫抑制了各半同胞家系子代的生长量,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各组杂交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68号、70号杂交苗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盐胁迫对不同亲本的杂交子代生理指标的影响不一致:2)膜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68号杂交苗的膜透性及MDA含量受影响最小,70号杂交苗的脯氨酸含量增长幅度最大;各组杂交苗的SOD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70号杂交苗的SOD活性增长幅度最大,其次为68号;3)叶绿素含量变化也无一致规律,在6‰浓度下,68号杂交苗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4组杂交子代苗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各杂交材料耐盐性强弱顺序为:68号> 70号> 69号>‘青碧’半同胞。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白蜡优良耐盐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材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洁 张冬林 董进英 李志辉 金晓玲
以直立冬青母树及其子代36株植株组成的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统计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其形态特征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直立冬青良种选育过程中,应选取具有节数少、树形高、冠幅小、叶子长且宽大的直立冬青个体进行培育。(2)ISSR分子标记能够区别半同胞家系内的个体差异,且效果显著。(3)直立冬青子代半同胞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