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7)
- 2023(4513)
- 2022(3728)
- 2021(3479)
- 2020(2878)
- 2019(6371)
- 2018(6270)
- 2017(11524)
- 2016(6717)
- 2015(7084)
- 2014(6977)
- 2013(6932)
- 2012(6455)
- 2011(5871)
- 2010(5814)
- 2009(5136)
- 2008(5268)
- 2007(4698)
- 2006(3945)
- 2005(3612)
- 学科
- 济(21561)
- 经济(21536)
- 业(16173)
- 管理(14660)
- 企(13199)
- 企业(13199)
- 方法(10536)
- 学(9793)
- 数学(9003)
- 数学方法(8896)
- 财(6136)
- 农(5642)
- 中国(5529)
- 制(4791)
- 业经(4680)
- 贸(4348)
- 贸易(4343)
- 易(4231)
- 银(4101)
- 务(4096)
- 财务(4092)
- 财务管理(4085)
- 银行(4085)
- 企业财务(3991)
- 技术(3953)
- 行(3934)
- 地方(3901)
- 壤(3864)
- 土壤(3851)
- 融(3747)
- 机构
- 大学(95193)
- 学院(94931)
- 研究(38871)
- 济(32249)
- 经济(31481)
- 管理(30165)
- 科学(29821)
- 农(27887)
- 中国(27242)
- 理学(26442)
- 理学院(25952)
- 管理学(25217)
- 管理学院(25057)
- 农业(22595)
- 所(22522)
- 研究所(21272)
- 业大(20936)
- 京(20449)
- 中心(16854)
- 财(15502)
- 江(14528)
- 省(14524)
- 农业大学(14454)
- 室(14377)
- 院(14080)
- 实验(13631)
- 科学院(13359)
- 实验室(13077)
- 业(12858)
- 财经(12591)
- 基金
- 项目(71960)
- 科学(54972)
- 基金(52604)
- 家(50942)
- 国家(50612)
- 研究(42880)
- 科学基金(40554)
- 自然(30101)
- 自然科(29427)
- 自然科学(29405)
- 自然科学基金(28888)
- 省(28347)
- 基金项目(28023)
- 社会(25859)
- 划(25507)
- 社会科(24547)
- 社会科学(24541)
- 资助(21454)
- 教育(19273)
- 重点(17932)
- 计划(17565)
- 科技(16393)
- 发(15374)
- 部(15035)
- 科研(14932)
- 创(14745)
- 编号(14599)
- 创新(13935)
- 业(13672)
- 专项(13597)
共检索到133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奎瑜 赵久成 郭霜 王帅帅 张传进 庞师婵 杨尚东
【目的】分析红椎林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其着生真菌的多样性特征,为人工栽培正红菇或人为措施提高正红菇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红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同区域的马尾松林、桉树林和荔枝园土壤为对照,基于传统实验方法和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不同林(园)区土壤生物学性状特征,并在门和属水平上对土壤真菌进行分类分析。【结果】红椎林土壤的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区域林分土壤(P0.05,下同);红椎林土壤的β-葡糖苷酶活性最高,氨肽酶活性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区域,磷酸酶活性在4种林(园)区土壤间无显著差异;红椎林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C、N、P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真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丰富度Ace指数和Chao指数均显著低于马尾松林、桉树林和荔枝园土壤,表明红椎林土壤的真菌多样性最低。基于门分类水平,担子菌门真菌是红椎林土壤的优势真菌门,占比92.26%;基于属分类水平,红菇属真菌占比78.37%,是红椎林土壤的优势真菌属。【结论】土壤肥力不是正红菇长出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红椎林土壤具有富集担子菌门红菇属真菌的能力,红菇属真菌的繁殖与生长需要专一的共生体与特定环境,是红椎林能出产正红菇的根本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昌勋 谢宗周 潘志勇 彭抒昂
选取南北向种植的红肉脐橙结果树,设置白三叶草生草处理组和清耕种植对照组,生草栽培5a后(2015年),测定果园土壤速效矿质元素的变化,同时分析生草栽培4~5a后(2014-2015年)脐橙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草栽培5a后橘园土壤速效P和有效Fe的含量显著提高;生草栽培显著增加了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可食率,其中,单果质量第4年增加15.71%,第5年增加28.98%;果皮厚度下降0.28mm(2014年)和0.18mm(2015年);果形指数提升了0.04;可食率提升2.3%(2014年)和2.1%(2015年);生草栽培对红肉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等内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焉莉 王寅 冯国忠 高强
【目的】距离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已有近30年的时间,受种植活动、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农田土壤肥力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农田土壤养分的现状与变化特征。【方法】通过对2005—2010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大量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并与第二次普查数据对比以了解农田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目前,吉林省农田土壤的p H平均为6.6,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1 g·kg-1,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46.8 mg·kg-1,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6.7 mg·kg-1,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21.9 mg·kg-1。吉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伟 王文杰 何兴元 张波 肖路 王琼 吕海亮 魏晨辉
【目的】探讨哈尔滨城市森林绿地土壤肥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基于土壤肥力特征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提供支撑,进而提升城市植被生态服务功能。【方法】共采集哈尔滨市区道路林、景观林、单位附属林、生态公益林及郊区农田土壤257份,并测定9种土壤肥力相关指标,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并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合Arc GIS绘制土壤各肥力指标空间分布图。【结果】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6级制标准,哈尔滨市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40 g·kg~(-1),达到了2级(高)水平;全氮、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1.5 g·kg~(-1)、90~120 mg·kg~(-1)和<0.05);半方差分析表明,哈尔滨城市绿地有机质及土壤密度块基比≥75%,而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及综合肥力指数的块基比为25%~75%。【结论】哈尔滨城市绿地全磷含量较低,钾含量较高。全磷、全氮、土壤密度及水解性氮是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有机质及土壤密度空间变异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而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及综合肥力指数的空间变异则受随机因素和结构因素共同影响。应采取施用氮磷复合有机肥、控制钾肥、种植固氮植物等措施改善哈尔滨城市绿地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礼清 张维 易建文
本研究通过25°紫色土坡地果园的定位试验观测,探讨了不同植物篱模式对坡地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技术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坡地果园用地和养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植物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养分并以刈割茎叶返还土壤,促进了养分的循环与再分配,发挥了养分泵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植物篱的阻滞和坡面覆盖,减少了由径流与侵蚀泥沙携带的养分损失,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性状。
关键词:
植物篱 土壤肥力 坡地果园 川中丘陵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孟华 王家金 张公信 戴堃 刘旭燕 张昌飞 田治蛟 余显伦 刘大会
对云南昭通天麻不同产区进行土壤取样,并针对土壤所在的地理信息、生长环境和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彝良和镇雄2个传统产区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钠含量都相对较高;新产区中的大关、永善与传统产区土壤肥力特点较为相近,威信、盐津2产地与传统产区土壤肥力水平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及速效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全钾与其它土壤肥力分析指标呈负相关。对不同产区土壤肥力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4大类,彝良9个传统产区与大关寿山乡益株产区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机质极丰富,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相似性。昭通天麻产区以彝良为中心,为酸性黄壤,土壤中有机质、...
关键词:
昭通天麻 不同产区 土壤肥力 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小卓 秦太峰 张乃明
目前,国内外对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葡萄园的土壤肥力状况研究很少,本研究采集云南弥勒县酿酒葡萄原料基地10个生产核心区域的土壤样品,分析了pH值、CEC、有机质、氮、磷、钾等肥力指标,并采用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了该基地土壤的肥力特征。结果表明,弥勒县酿酒葡萄原料基地土壤酸碱性适宜,有机质缺乏,平均含量为0.72%;碱解氮含量偏低,平均值为67.81 mg/kg;速效磷、钾含量一般;全氮、磷、钾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呈现养分区域不平衡现象。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基地土壤肥力为Ⅱ级,即一般肥力水平。单项肥力指数全氮、碱解氮、有机质处于贫瘠水平,其他指标处于一般肥力水平或较高...
关键词:
葡萄 酿酒 土壤肥力 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桔 马闪闪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永旺 林雷通 杨虹琦 文俊 张延军 周思瑾
分析了福建武平烟区205个土壤样本的质地、pH值及土壤养分状况,并对不同质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武平烟区植烟土壤砂土占37.07%,壤土占58.05%,黏土占4.88%.(2)不同质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全钾达到显著水平,并表现为黏土含量最高,砂土含量最低.壤土全磷含量最高,砂土最低,pH值表现为砂土最高,黏土最低.砂土pH值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全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壤土pH值与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和全磷,有效磷与速效钾均呈极显...
关键词:
烤烟产区 土壤质地 肥力特征 福建武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旭 王慧达 王卓 刘建国 孙婉怡 韩梅 白洪志
将大豆根瘤菌R12、解磷菌S7、解钾菌C1制作复合菌剂,并进行包埋和草炭吸附处理。以大豆作为试验作物,在大豆鼓粒期和成熟期对大豆的生长与土壤肥力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包埋菌剂与对照相比,植物株高、干重、根瘤数和百粒重分别增加16.64%、79.41%、40.83%和18.59%。对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测定表明:包埋菌剂与对照相比,鼓粒期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增加68.81%、196.15%和21.05%,成熟期分别增加59.31%、145.45%和20.00%。包埋菌剂与空白对照相比鼓粒期植物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71.02%、50.00%和32.61%,成熟期分别增加67.63%、41.66...
关键词:
复合菌剂 固定化 大豆 土壤肥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谢 张建华 庞良玉 林超文 唐甜 许文志 杨育林 向成华
【目的】通过研究四川盆地丘陵区红棕紫泥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从而了解区域土壤健康状况、发挥土壤潜在肥力和提升区域农林产品质量。【方法】本文以四川资阳土壤保护站坡耕地的红棕紫泥土为研究对象,利用16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检测到的土壤细菌种类占所有分类物种的11.39%,Chao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38.54种和0.99。所有样品中都检测到序列分属于25个细菌的大类,且以变形菌门细菌为第一优势菌群,其下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杰 张洁 喻珊 林洪鑫 李开绵 陈松笔 欧文军
利用Ion S5~(TM) XL测序平台,通过未施肥(R1)、常规施肥(R2)和化肥减量(R4)等不同施肥方式对木薯华南205种植地土壤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水平为97%下聚类分析得到的R1、R2、R4的OTUs数分别为1 003、989、864个;不同施肥方式下木薯根际土壤中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化肥施用增加了绿弯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施肥方式改变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其物种多样性表现为R1>R2>R4.基于土壤细菌群落的PCoA和聚类分析,R1和R2群落组成多样性较为相似,与R4不同.表明施肥方式不仅改变木薯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与相对丰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木薯根际土壤群落结构,尤其增加了木薯根际土壤有益细菌的数量,提高了木薯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妲 庞师婵 李祖健 宋静静 杨尚东
为探究伴生不同作物对主栽番茄根际土壤肥力与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设置番茄伴生生菜、苋菜、菜心、薄荷和葱的栽培模式,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伴生不同作物栽培模式下主栽番茄根际土壤肥力及细菌、真菌多样性。结果显示:除菜心外,其他4种伴生作物均显著提高了主栽番茄植株根际土壤中涉及氮、磷循环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伴生栽培虽然没有丰富主栽番茄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多样性,但改变了主栽番茄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真菌优势门属间的丰度占比;门分类水平下,伴生管理均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Patescibacteria细菌的丰度占比;属分类水平下,norank f Microscillaceae、 norank f norank o Vicinamibacterales、芽孢杆菌属(Bacillus)、norank f Gemmatimonadaceae、交替赤杆菌属(Altererythrobacter)细菌是番茄伴生不同作物中丰度占比前10的特有优势细菌属。此外,伴生栽培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主栽番茄植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富集了壶菌门、担子菌门和油壶菌门优势真菌门;同时富集了unclassified o Sordariales、油壶菌属(Olpidium)、和锥盖伞属(Conocybe)、Phialemonium、unclassified o Pleosporales、 unclassified o Boletales和Sodiomyces属等优势真菌属,亦提高了毛壳菌属(Chaetomium)的丰度占比。研究结果表明,番茄伴生栽培生菜、苋菜、薄荷和葱4种植物均有助于不同程度地提高番茄根际土壤肥力和维护根际微环境土壤健康的作用,其中,伴生栽培生菜和薄荷提升土壤肥力及维护土壤健康的效果优于伴生菜心、苋菜和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黎明 蒋显锋
【目的】根系真菌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继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针对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和西藏高海拔地区的红棕杜鹃,本研究开展了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多样性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作为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红棕杜鹃在高海拔区域的生态优势。【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大理马耳山30 m×30 m样方内的10株红棕杜鹃成年植株的须根,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样本内的真菌多样性。并基于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实现真菌群落分类学注释,同时开展了根系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功能型与关联网络分析。【结果】试验共获得有效序列587644条,132个OTU,分属于3门11纲22目37科42属。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73.71%)、担子菌门(17.81%)和球囊菌门(0.119%);优势纲、目、科分别为锤舌菌纲(60.52%)、伞菌纲(17.77%)、座囊菌纲(5.87%)、柔膜菌目(58.02%)、伞菌目(13.94%)、煤炱目(5.79%)、水盘菌科(27.95%)、晶杯菌科(16.18%)、口蘑科(9.96%);在属的水平上,瓶头霉属(27.95%),小杯伞属(9.96%)和树粉孢属(6.56%)占比最高。通过FUNGuild软件解析出杜鹃根系真菌多种生态群,主要包括植物内生菌,排泄物腐生菌,木腐生菌,兰花根菌真菌等多种生态类型。总体而言,杜鹃花类菌根真菌(ERM)在红棕杜鹃根系真菌群落的组成中占比较少,多数为各种类型的腐生菌和其他多种营养型的真菌。【结论】与相同区域同海拔的其他杜鹃花属植物相比,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根系的真菌群落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但相比起低海拔地区其他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群落而言,试验区域的根系真菌多样性明显较低,符合高海拔地区真菌多样性降低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