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4)
2023(6573)
2022(5782)
2021(5331)
2020(4806)
2019(11164)
2018(11001)
2017(21710)
2016(12325)
2015(13824)
2014(14142)
2013(14192)
2012(13478)
2011(12260)
2010(12387)
2009(11466)
2008(11725)
2007(10800)
2006(8974)
2005(8115)
作者
(38890)
(32870)
(32708)
(31356)
(20969)
(16054)
(15116)
(12845)
(12211)
(11794)
(11134)
(10987)
(10718)
(10518)
(10499)
(10418)
(10211)
(9700)
(9588)
(9441)
(8450)
(8176)
(8134)
(7486)
(7395)
(7381)
(7374)
(7355)
(6761)
(6759)
学科
(50816)
经济(50766)
(32834)
管理(31851)
方法(27273)
(25842)
企业(25842)
数学(24510)
数学方法(24293)
(13874)
(13802)
(13733)
中国(11793)
(9829)
贸易(9829)
(9548)
(9468)
地方(9258)
业经(9162)
(9027)
财务(9010)
农业(8992)
财务管理(8985)
企业财务(8552)
(8073)
银行(8047)
(7715)
(7709)
金融(7706)
(7605)
机构
大学(184357)
学院(182502)
(72630)
经济(71044)
管理(66047)
研究(64126)
理学(57315)
理学院(56574)
管理学(55446)
管理学院(55106)
中国(46588)
科学(43456)
(40854)
(38595)
(35015)
(33274)
业大(32826)
农业(32786)
研究所(32278)
中心(29449)
(27662)
财经(26966)
(24463)
北京(23787)
(23277)
经济学(22976)
师范(22918)
(22439)
(21780)
农业大学(21426)
基金
项目(123684)
科学(95051)
基金(89228)
研究(83736)
(80202)
国家(79590)
科学基金(65903)
社会(51489)
(49008)
社会科(48760)
社会科学(48742)
基金项目(47508)
自然(44950)
自然科(43870)
自然科学(43842)
自然科学基金(43089)
(41858)
教育(39060)
资助(37448)
编号(32926)
重点(28757)
(27586)
成果(27147)
(26457)
(25412)
计划(25281)
科研(24871)
创新(23891)
课题(23117)
(22783)
期刊
(74628)
经济(74628)
研究(48437)
学报(37974)
(36130)
中国(32286)
科学(31393)
大学(27196)
(26982)
学学(26047)
农业(24053)
管理(21216)
教育(15998)
(15354)
金融(15354)
技术(14349)
财经(13637)
(13012)
经济研究(12391)
业经(11995)
(11652)
(10910)
问题(10590)
业大(10078)
技术经济(9243)
统计(8968)
科技(8743)
理论(8626)
农业大学(8585)
(8470)
共检索到258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黎明  蒋显锋  
【目的】根系真菌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继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针对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和西藏高海拔地区的红棕杜鹃,本研究开展了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多样性研究,以期深入了解作为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红棕杜鹃在高海拔区域的生态优势。【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大理马耳山30 m×30 m样方内的10株红棕杜鹃成年植株的须根,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样本内的真菌多样性。并基于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实现真菌群落分类学注释,同时开展了根系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功能型与关联网络分析。【结果】试验共获得有效序列587644条,132个OTU,分属于3门11纲22目37科42属。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73.71%)、担子菌门(17.81%)和球囊菌门(0.119%);优势纲、目、科分别为锤舌菌纲(60.52%)、伞菌纲(17.77%)、座囊菌纲(5.87%)、柔膜菌目(58.02%)、伞菌目(13.94%)、煤炱目(5.79%)、水盘菌科(27.95%)、晶杯菌科(16.18%)、口蘑科(9.96%);在属的水平上,瓶头霉属(27.95%),小杯伞属(9.96%)和树粉孢属(6.56%)占比最高。通过FUNGuild软件解析出杜鹃根系真菌多种生态群,主要包括植物内生菌,排泄物腐生菌,木腐生菌,兰花根菌真菌等多种生态类型。总体而言,杜鹃花类菌根真菌(ERM)在红棕杜鹃根系真菌群落的组成中占比较少,多数为各种类型的腐生菌和其他多种营养型的真菌。【结论】与相同区域同海拔的其他杜鹃花属植物相比,大理马耳山红棕杜鹃根系的真菌群落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但相比起低海拔地区其他杜鹃群落的根系真菌群落而言,试验区域的根系真菌多样性明显较低,符合高海拔地区真菌多样性降低的趋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安定  张建利  谢元贵  龙秀琴  
选择贵阳市乌当区典型杜鹃Rhododendron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群落数量分析法等方法,对其不同杜鹃群丛的植物组成、结构、重要值、α多样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贵阳乌当杜鹃群落分为4种植物群丛,分别为Ⅰ:锈叶杜鹃Rhododendron siderophyllum+白栎Quercus fabrei群丛;Ⅱ:锈叶杜鹃+白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丛;Ⅲ:锈叶杜鹃+麻栎群丛;Ⅳ:锈叶杜鹃+麻栎+藤黄Garcinia hanburyi群丛。②杜鹃群落主要以锈叶杜鹃为主,麻栎、白栎为辅的植物群落结构类型。③杜鹃群丛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纵丹  员涛  李佳蔓  周安佩  胡世俊  何承忠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技术对马缨杜鹃5个不同完整性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27条带,其中多态带382条,多态带百分率为72.49%;5个居群间的多态性百分率在52.23%~69.64%之间,居群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57.80%;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在0.113 9~0.173 8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6 8~0.277 7;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68 8,表明83.12%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居群间基因流为2.462 4,足以维持居群间现有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结果表明,18.34%的遗传变异存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月燕  陶巧静  李波  许丹叶  
以西洋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um功能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西洋杜鹃基因组DNA,并且运用L16(44)正交试验设计,在4个水平上对影响西洋杜鹃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的镁离子(Mg2+)浓度、Taq酶用量、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引物浓度等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确立了一套适用于西洋杜鹃的稳定可靠、重复性强的SRAP-PCR反应体系。实验发现,其最佳反应体系(20.0μL)为:Mg2+浓度1.750 mmol·L-1,dNTPs浓度0.175 mmol·L-1,Taq酶1.500×16.67 nkat,引物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陈  任少华  童琪  陈玫婷  张驰强  周鑫伟  韦小丽  
【目的】探究贵州地区黄化香榧的菌根真菌种类及优势菌群差异,比较4个地区黄化香榧根内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探讨黄化香榧根系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方法】选取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正安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4个地区出现黄化现象的香榧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黄化香榧根系及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根系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差异性,对比4个地区根内与根际土壤的真菌结构差异。【结果】取得黄化香榧根系558 253条有效序列,香榧根际土壤568 821条有效序列;黄化香榧根系-根际真菌分布于5门15纲23目33科46属61种。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整体真菌群落总丰度的90%以上;从真菌种群结构上看,4个地区根内生真菌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最大优势门,根际土壤真菌中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最大优势门,根内与根际最大优势门存在差异。在各地区中,务川县和正安县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被孢霉纲Mortierellomycetes丰度较高,修文县与省植物园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被孢霉纲Mortierellomycetes丰度较低,务川县与正安县在真菌结构上相似度较高,修文县与省植物园在真菌结构上相似度较高,而务川县、正安县与修文县、省植物园在真菌结构上又有差异;4个地区黄化香榧样品共有2 485个真菌OTUs,根际土壤共有1 198个真菌OTUs,根内生真菌共有1 287个真菌OTUs。【结论】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除了受植株健康影响外,还受地区所影响,4个地区的黄化香榧根系真菌种群在组成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谢  张建华  庞良玉  林超文  唐甜  许文志  杨育林  向成华  
【目的】通过研究四川盆地丘陵区红棕紫泥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从而了解区域土壤健康状况、发挥土壤潜在肥力和提升区域农林产品质量。【方法】本文以四川资阳土壤保护站坡耕地的红棕紫泥土为研究对象,利用16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检测到的土壤细菌种类占所有分类物种的11.39%,Chao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38.54种和0.99。所有样品中都检测到序列分属于25个细菌的大类,且以变形菌门细菌为第一优势菌群,其下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辉  周红敏  张弓乔  王宏翔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红豆树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红豆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机制的理解提供基础数据,为红豆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红豆树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了土壤真菌群落的Alpha多样性、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群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对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群落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α多样性指数表明,幼龄林和中龄林、成熟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差异显著,红豆树幼龄林土壤中真菌多样性高且分布均匀;成熟林土壤真菌的数量和丰度最大;2)3个林龄的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真菌26个门,67个纲,101个目,127个科,145个属。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丰度占真菌总量的74.2%~90.2%。中龄林和成熟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3个林龄土壤中前3位优势菌纲为:银耳纲、粪壳菌纲和散囊菌纲。RDA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全钾和pH是影响真菌群落的主要因子。【结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林龄间有一定差异,幼龄林和中龄林、成熟林的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较小。随着林龄的增大真菌多样性增加,本研究结果为不同林龄红豆树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玉洁  洪文君  黄久香  唐光大  
【目的】研究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的接种效应,筛选较佳的菌种,为毛棉杜鹃高效育种提供参考,并初步揭示菌根提高植株抗性的机理。【方法】选用7种从野生毛棉杜鹃中分离并鉴定的杜鹃类真菌回接到毛棉杜鹃无菌组培苗中,定期观察生长情况,测定苗高与生物量增长率、菌根侵染率、病情指数、PAL酶与LOX酶活性。【结果】(1)对照组2周后枯萎,而接菌组均生长良好。(2)7号菌组苗高生长率与生物量增重率均为最高,分别为71.81%与83.62%,其次是17号与14号处理组。(3)16号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雲飞  张玥  张彩丽  杨路成  陈暄  庄静  黎星辉  
从不同季节的茶树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真菌2 019株,包括茶树根系内生真菌826株、根际土壤真菌1 193株。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rDNA-ITS区段进行扩增及分析,共鉴定出13个属28种真菌,其中茶树根系内生真菌12种,根际土壤真菌20种。对不同季节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分离出茶树根系内生真菌种类分别为12、11、12;3个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而均匀度指数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春、夏、秋季分离出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分别为18、17、20;3个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差异均不明显。根际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阿拉坦存布尔   曹乌吉斯古楞   包金花   查苏娜   胡红霞   王秀兰  
【目的】分析手参[Gymnadeniaconopsea(L.)R.Br.]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探究手参人工栽培、生态种植等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乌株穆沁旗和翁牛特旗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并对植株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手参根际土壤呈酸性,富含有机质和速效钾,但少氮低磷,且不同分布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从3个分布区土壤样品中共获得 5125个OTUs,隶属于11门、31纲、65目、161科、158属。在门水平,3个分布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毛舌菌属(Trichoglossum)、湿伞属(Hygrocybe)、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的优势类群。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3个分布区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总体趋势表现为阿鲁科尔沁旗(A1)>东乌珠穆沁旗(D3)>翁牛特旗(W2);Beta多样性指数表明,3个分布区手参的根际土壤真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土壤全钾、全磷、全氮和水分含量可能是影响内蒙古地区的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湿伞属(Hygrocybe)和锁瑚菌属(Clavulinopsis)与土壤环境关键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而具有致病特性的肉座菌属(Hypocrea)和镰刀菌属(Fusarium)与土壤环境关键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明确了内蒙古地区分布的手参生长的土壤条件及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在3个分布区中,阿鲁科尔沁旗手参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土壤理化性质对手参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影响较大,其他影响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琴  邹凯  陈爱佳  郭雪  刘学端  梁伊丽  
以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的9株(3组)不同树龄银杏为研究对象,应用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银杏叶片组织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与组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树龄的增加,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增大;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曲霉属(Aspergillus)、假丝酵母属(Candida)、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等真菌为银杏叶内生真菌群落优势菌属;通过对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检测,发现不同树龄银杏叶的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树龄的增加,3种黄酮醇苷(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含量均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环境因子,可能通过影响优势菌门子囊菌中优势菌属的定殖与生长对内生真菌群落的形成与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振华  姚娜  杨凯  王涛  李振坚  李潞滨  
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约75属,1 350余种,主产南非和中国西南及西部,我国产20属,约800余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是杜鹃花科植物中最大的一个属,我国约产600余种,全国均有分布,尤其以四川、云南和贵州的种类最多[1]。杜鹃花为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是世界著名的观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芳  张春英  尹丽娟  赖钟雄  
选择从野生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L.)根系分离的4个菌根真菌菌株,采用3种方法接种云锦杜鹃试管苗.结果表明:营养液与栽培介质混合的单层接种方式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真菌共生培养方法;选择的4个菌株对云锦杜鹃试管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幼苗苗高、叶片数、主根数、根长、叶绿素、干重等指标都优于对照植株.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许蔷薇  楼雄珍  杨彬  林二培  童再康  
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具有很高的园艺观赏价值。由于缺乏相关的遗传信息,云锦杜鹃的多样性、分子辅助育种等工作进展较为缓慢。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对云锦杜鹃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通过测序拼接和去冗余共获得84 633条单基因簇(unigene)序列,平均长度为691.4 bp。通过与公共数据库比对成功注释到了35 526条单基因簇,其中与葡萄Vitis vinifera基因相似的序列最多。根据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可将23 215个单基因簇归类于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等三大类的55个功能组;真核直系同源基因数据库(KOG)将11 085条单基因簇分为26个功能分类,涉及一般功能预测的单基因簇最多,多达1 970条;以京都基因与基金组百科全书(KEGG)作为参考,依据代谢途径可将9 887个单基因簇定位到272个代谢通路。进一步分析基因注释结果,挖掘获得24个编码MADS-box基因的单基因簇分属于10个不同亚家族。此外,检测到了21 900个简单序列重复(SSR)位点,可用于SSR标记开发。图4表5参27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福星  杨立宾  隋心  黄庆阳  朱道光  
【目的】为探究寒温带落叶松倒木分解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分解阶段的真菌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明确真菌在兴安落叶松分解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不同分解等级的落叶松倒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含水率、总碳、总氮、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应用ITS 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真菌组成、相对丰度和生态功能群组;通过冗余分析探讨不同分解等级倒木上的真菌组成和多样性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从Ⅰ级到Ⅴ级分解等级,倒木的含水率、总氮、木质素含量显著升高,碳氮比、总碳、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真菌测序共获得825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属于9门31纲90目178科291属425种;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为各级倒木上真菌群落的优势菌门,并且真菌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Ace、Shannon和Simpsoneven等Alpha多样性指数在各分解等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Beta多样性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5个分解等级倒木上的真菌被分为3组,子囊菌门与总碳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正相关,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与含水率、纤维素、木质素、总氮含量正相关,与总碳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负相关。倒木上的真菌主要被划分为植物病原菌、腐生菌、动植物病原菌、内生菌和外生菌等主要生态功能群组,共包含19个科,各分解等级倒木上的真菌生态功能群组各不相同。【结论】各分解等级倒木上的真菌组成、相对丰度、生态功能群组的不同与其腐烂程度有关;随着倒木分解的进行,腐烂的加剧,其分解基质发生了改变,真菌的组成和多样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真菌群落的演替。综上所述,倒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真菌组成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