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56)
2023(2916)
2022(2466)
2021(2288)
2020(1861)
2019(4103)
2018(3904)
2017(6515)
2016(3699)
2015(4057)
2014(4027)
2013(3847)
2012(3342)
2011(3135)
2010(3348)
2009(2940)
2008(2923)
2007(2610)
2006(2470)
2005(2186)
作者
(14283)
(11830)
(11817)
(11195)
(7370)
(5711)
(5234)
(4513)
(4434)
(4227)
(4108)
(4054)
(4008)
(3928)
(3835)
(3686)
(3586)
(3540)
(3388)
(3302)
(3212)
(3056)
(3018)
(2718)
(2701)
(2685)
(2680)
(2660)
(2556)
(2464)
学科
(12053)
经济(12051)
管理(10564)
环境(7745)
(7132)
(6856)
生态(6211)
(5269)
企业(5269)
方法(4517)
(4410)
地方(3900)
资源(3760)
(3690)
(3682)
数学(3602)
业经(3493)
数学方法(3473)
中国(3138)
农业(3118)
(3065)
规划(2822)
理论(2772)
环境规划(2747)
生态学(2268)
(2201)
(2154)
区域(2151)
(2081)
植物(2045)
机构
学院(55276)
大学(53929)
研究(23326)
科学(19793)
管理(17792)
中国(16659)
(16294)
(15376)
理学(15122)
理学院(14890)
经济(14851)
管理学(14308)
管理学院(14243)
业大(13892)
(13732)
(13396)
研究所(13075)
农业(12835)
中心(10181)
(9551)
(9316)
(9215)
(9066)
北京(8770)
技术(8620)
实验(8538)
农业大学(8327)
实验室(8109)
科学院(7955)
研究院(7745)
基金
项目(44000)
科学(32529)
基金(29822)
(29423)
国家(29235)
研究(26795)
科学基金(23101)
(18969)
自然(17367)
自然科(16771)
自然科学(16759)
自然科学基金(16411)
(16202)
基金项目(16108)
社会(14605)
社会科(13785)
社会科学(13780)
资助(12318)
教育(11342)
科技(11282)
重点(11038)
计划(11033)
(10088)
编号(9500)
科研(8846)
(8647)
创新(8189)
专项(8160)
课题(7768)
(7717)
期刊
(18243)
经济(18243)
学报(16711)
(13814)
科学(13339)
大学(11736)
中国(11608)
学学(11399)
研究(11122)
农业(9853)
林业(7363)
管理(6341)
(5899)
技术(5498)
业大(5446)
资源(5414)
教育(4599)
科技(4583)
(4182)
(4116)
农业大学(3656)
业经(3579)
生态(3574)
自然(3552)
科技大(2950)
科技大学(2950)
中国农业(2771)
(2588)
(2586)
(2572)
共检索到79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姗楠  陈作志  郑杏雯  黄小平  李适宇  
养殖容量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的数据,构建了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耦合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系统特征,并估算了该系统的养殖生态容量。结果表明,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生态通道模型由14个功能群构成,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3.05。系统内各营养级间的平均能流效率为6.9%,其中7.2%来自碎屑,6.6%来自于初级生产者,能流转化效率低的原因在于系统大部分能量回流至碎屑,表明系统主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的特征统计学参数: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8.021,结合较低的系统连接指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斌  庞碧剑  谭趣孜  巫冷蝉  
研究了在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幼苗期(2013年5月,春季)、中鱼期(2013年7月,夏季)和成鱼期(2013年10月,秋季)北仑河口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分布、组成、风险及来源,分析了养殖环境对PAHs分布的影响因素及中华乌塘鳢的富集响应,并评估了养殖环境的理论阈值及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系统内4个管理窗口(G1、G7、G3、G5)养殖水体的多环芳烃浓度的空间变化为G5>G7>G1>G3,主要受管理窗口理化性质差异、海水和陆源输入的影响;时间变化为中鱼期>成鱼期>幼苗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以及地表径流输入有关。受管道颗粒物含量影响,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的空间变化为G1>G3>G7>G5;时间变化为幼苗期>中鱼期>成鱼期,主要与珍珠湾水质季节变化有关。幼苗期管理窗口水体多环芳烃主要源于石油燃烧排放,中鱼期主要是石油、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的混合源,成鱼期主要源于木、煤燃烧排放。而沉积物的多环芳烃主要是石油燃烧和木、煤燃烧排放来源。养殖水体多环芳烃的危害商值(HQ)小于1,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均低于效应区间低值(ERL),说明该系统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较小。中华乌塘鳢的致癌风险指数(CRI)均低于1×10~(-6),没有致癌风险,CRI的时间变化主要与珍珠湾水质的季节变化有关,空间变化可能受陆源输入影响。中华乌塘鳢的CRI为可接受或较高时,红树林地埋管道生态养殖系统PAHs的剩余环境容量较高,养殖环境较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懿  纪建悦  
本文采用Tapio脱钩弹性指数,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耦合关系从以扩张性负脱钩为主改善为以扩张连接为主,宏观层面整体趋优,但仍未实现生态经济强脱钩;省域层面的生态经济耦合关系差异巨大,可划分为弱脱钩型发展、无序波动型发展、耦合关系改善型发展、耦合关系恶化型发展4种。针对脱钩弹性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LMDI方法从养殖规模、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3个层面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养殖规模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且影响作用较大;而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是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但作用大小较为微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文沛  郑松发  黎锐成  陈玉军  郑德璋  
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广东番禺地区人们一直关心的“可否利用当地滩涂构建多用途的生态公益红树林体系”的问题 ,提出了在构建过程中的合理化建议。首先从多个理论角度论证在广东番禺地区引种种植红树林可以取得成功 ,然后通过在 3个地点营造 4个树种、遍布 14.2 km长的潮滩带、总面积达 13.7hm2 的试验林进行实际检验。结果表明 :实际试种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基本吻合 ,几个树种的保存率和生长情况与我国其它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相同树种的情况相当 ;适宜当地发展红树林的较佳树种为无瓣海桑、秋茄和木榄 ,适合它们生存的滩面高程分别为相对于海平面 - 0 .8m,- 0 .74 m和 - 0 .4 ...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艳伟   赵德芳  
红树林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提供广泛的生态服务,但因全球红树林面积快速减少,危及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红树林兼具主权资源属性和全球公共产品属性,保护和修复红树林既是拥有国的权利和责任,也需要跨国合作和全球协调。红树林保护尽管存在“三难”困境,但开展红树林国际合作既紧迫又充满机遇。红树林保护国际合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形式开展行动:联合国框架下的政府间国际议程、公约、框架和协定;非联合国框架内的政府间国际公约、非政府组织以及联合体。现今世界有关红树林国际合作的范畴、区域、会员、资金和技术支持呈现增扩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辛琨  黄星  洪美玲  蓝崇钰  刘强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定量评价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重视其生态功能。文章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阐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类型,并根据两个估算实例,探讨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体系,最后针对目前估算过程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晟  洪华生  张珞平  陈伟琪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已使我国红树林面积剧减,其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逐渐变弱。本文应用能值理论,对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值货币价值作了评估,结果表明,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值货币价值每年12.6×108元,每hm2价值9.24×104元,其中,凋落物的价值0.28×108元、木材价值0.12×108元、栖息地价值6.39×108元、抗风消浪价值1.05×108元、污染物处理价值4.76×108元、科学研究价值0.0206×108元。另外,根据能值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时间尺度,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流量价值和存量价值的概念,并应用于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永智  丁四保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对于红树林,很多人可能会比较陌生,其实红树林不是红颜色的树林,而是一种木本胎生植物,其生长环境很特殊,主要生存在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滩涂地带,是一种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作为海岸带湿地的重要木本植物,起到了海岸森林的作用,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桂兰  孔海峥  李晨  
中国是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努力促进海水养殖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对落实节能减排要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意义。本文通过估算中国海水养殖净碳汇并评价其与海水养殖经济之间的耦合程度,探讨中国海水养殖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共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6年全国海水养殖净碳汇保持在43万~49万t,净碳汇与海水养殖经济耦合程度低,除2010年短暂达到增长耦合状态,2009—2014年间其他年份均处于非同步断裂关系,这一阶段中国海水养殖业仍依赖数量型增长,2015—2016年进入非同步负断裂阶段,此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但仍缺少环境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市场机制;从省际来看,2008—2016年除冀、琼、津的海水养殖净碳汇为负外,净碳汇贡献最大的省依次为粤、闽、鲁、辽、桂、浙、苏,其中闽、浙、苏海水养殖业净碳汇与经济间主要呈现非同步断裂关系,产业发展仍侧重于经济增长,辽、鲁则呈现非同步负断裂趋势,环境效益提升显著快于经济效益增加,而粤、桂的海水养殖业经济、环境效益则接近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海军  温家声  张锦炜  曾祥云  利锋  
海南省拥有中国最大的红树林面积(占33%),其品种多、长势好,具有很高的价值;目前缺少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全面评估。文章以整个海南岛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红树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负价值及其净化空气的正价值等,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全面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87 583.51×104 CNY,单位面积价值为333 234.17 CNY/hm2,远高于全球和中国的平均单位面积价值。其中,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负价值为1198.05×104 CNY,占0.64%,净化大气的价值为1027.92×104 CNY,占0.55%。间接使用价值占总价值的49.6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旭  杨怀  郭胜群  周光益  廖宝文  
对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为期1年(2007年11月—2008年11月) 的实地监测,分析不同气象条件对红树林防浪效应的影响,通过波高、流速等数据的变化对红树林的消波效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0m宽的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带平均消波系数为 0. 12,最大消波系数可以达到 0. 47;风暴潮期间平均消波系数为 0.18,最大消波系数为 0.33,消波效能提升了 38% ; 2)根据消波系数公式计算 30 m 宽红树林带的消波系数为 0. 58,远大于实测消波系数; 3)一般情况下,海桑 - 无瓣海桑红树林对于波浪的消减效能随着来波波高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海水将林木全部淹没时,林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洁  魏皓  赵亮  方建光  张继红  
基于已建立的桑沟湾多元养殖生态模型,模拟得到桑沟湾海带的生长情况和最终的产量分布。并且运用数值实验的方法,通过改变海带养殖密度,探寻桑沟湾海带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养殖密度越大,对海水流动的阻碍作用越强,海带生长期间由外海补充到湾内的无机氮营养盐就越少。因此,提高养殖密度,最终海带产量并非相应增加。由模型实验得到,0.9倍于现有养殖密度为最适养养殖密度,对应的最大海带养殖产出为7.21万t淡干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生  张福绥  
据报道,以世界人均耕地计,中国人口以4亿为合适,按人均粮食500kg/年计,中国人口以6亿为适度,按水资源来估算中国适度人口可为7亿。综合起来考虑,中国理想人口数量应在6.5亿左右[刘大椿等1995],而我国实际人口已远远超过此数。很显然,只依靠耕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载鸣  
为提升台湾科技产业,争取高科技及精密工业投资,因而位于台湾台南沿海过去为传统引海水制盐的基地被规划成为科技工业区,希望藉由便捷之交通网及整体景观设计,开创南台湾工业区之新形象。基地原为南部重要之制盐场区,引进海水之渠道沿岸着生茂密之红树林植物,除保护坡岸外,更孕育多样化之河口生态体系;现虽因制盐工业式微,然既有滩地仍有大量水鸟聚集,开发单位希望复育当地堤岸既有之榄李及五梨跤等红树林植物,塑造地方特色,并达成开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之双赢目的。红树林生育于河海交会之感朝河段,环境较为特殊,因而适生植物之器官、生理及繁殖均经演化以适应环境特质,因此红树林育苗及栽植工作需考量生存之环境特质为,有别于一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