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6)
2023(5276)
2022(4434)
2021(4017)
2020(3267)
2019(7608)
2018(7623)
2017(14389)
2016(8032)
2015(9052)
2014(9021)
2013(9119)
2012(8760)
2011(7853)
2010(7712)
2009(6579)
2008(6172)
2007(5696)
2006(5015)
2005(4319)
作者
(24416)
(20313)
(20008)
(19188)
(12922)
(9997)
(9187)
(8041)
(7974)
(7349)
(7137)
(7015)
(6817)
(6475)
(6442)
(6374)
(6187)
(6072)
(5901)
(5831)
(5089)
(5043)
(4932)
(4702)
(4607)
(4551)
(4449)
(4419)
(4228)
(4178)
学科
(31811)
经济(31788)
管理(21670)
(15126)
方法(12429)
环境(12274)
地方(11942)
(11099)
企业(11099)
数学(10989)
(10894)
数学方法(10720)
(9092)
农业(6399)
中国(6376)
(6359)
(6329)
资源(6249)
生态(5921)
(5659)
业经(5625)
地方经济(5273)
(5071)
贸易(5064)
(4790)
规划(4789)
(4674)
环境规划(4586)
经济学(4525)
技术(4085)
机构
学院(106762)
大学(106462)
管理(40371)
研究(38997)
(37955)
经济(36842)
理学(33529)
理学院(33059)
管理学(32229)
管理学院(32046)
中国(31379)
科学(27813)
(25862)
(21495)
业大(20550)
(20102)
中心(19798)
研究所(18495)
(17652)
北京(16931)
(16169)
(16121)
农业(15891)
(14953)
(14837)
师范(14727)
(14446)
财经(12654)
研究院(12362)
师范大学(11916)
基金
项目(77873)
科学(59317)
基金(54550)
研究(53686)
(49491)
国家(49142)
科学基金(41038)
社会(31289)
(30942)
基金项目(29805)
社会科(29508)
社会科学(29498)
自然(29208)
自然科(28317)
自然科学(28306)
自然科学基金(27745)
(26840)
教育(22743)
资助(22423)
编号(21419)
重点(17595)
(17313)
成果(16057)
计划(15895)
科研(15408)
(15398)
课题(15377)
(14833)
科技(14795)
创新(14061)
期刊
(45388)
经济(45388)
研究(28883)
中国(22471)
学报(20148)
科学(19225)
(17741)
大学(15054)
学学(14316)
(12596)
管理(12268)
农业(11610)
(10383)
金融(10383)
林业(10216)
技术(9664)
教育(9400)
资源(9018)
业经(7716)
(6829)
科技(6541)
问题(6252)
图书(6175)
(5917)
(5869)
统计(5696)
业大(5577)
技术经济(5287)
经济研究(5235)
财经(4991)
共检索到166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陆日  王晨  陈烨  许茜茜  胡玥  陈峥  曹镓玺  武曙红  李玲  高鹤  
【目的】探索我国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碳信用计量方法,促进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碳信用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方法】提出综合考虑碳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及社区效益的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碳信用计量方法,以深圳市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为例,运用PLUS模型Markov链方法,确定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基线情景及其各碳库碳储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情况,选用缺省因子计算自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建立起即1988—2060年(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年)的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碳效益。通过参与式乡村评估、实地走访、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评定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与社区效益。【结果】1988—2060年,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碳效益为350 231.91 t,年均4 864.33 t·a~(-1)。生物多样性与社区效益评定结果表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为A类项目,无需对碳效益进行调整。【结论】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的碳信用有效体现了保护活动的多重效益,即项目活动除具有固碳减排增汇能力外,还协同应对与解决其他全球性问题。红树林保护活动碳信用核算方法的开发,有助于利用碳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红树林保护活动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明   马莹   张晖  
<正>核心提示本文以广东省深圳市为例,总结了覆盖确权登记、碳汇计量、底价评估、交易规则、交易监管的全链条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并提出了相关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涂伟豪  刘金福  林志玮  黄嘉航  周铮雯  陈虹  尤添革  张翎  
基于SEEA 2012体系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结合调研数据,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2004—2014年和2015—2019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进行核算与估算。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面积逐年增加,2004—2014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保持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2015—2019年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有明显上升趋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邓小飞  黄金玲  
广东江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红树林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文章对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及生态公益性、生态旅游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开展对红树林湿地资源研究、加强退化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开展湿地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鹏  胡宏友  郑文教  李振基  林益明  
本文探讨了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56年生白骨壤群落的生物量、生长量及能量分布。结果表明:该群落现存生物量为1658388g/m2,其中地上部占6678%,地下部占3322%。年增长量(1993)为11498g/m2。植物体各组分热值含量变化范围在161~1822KJ/g,其中以树干材热值含量居最高,而中根最低;群落能量现存量为291839KJ/m2,其中地上部占6851%,地下部占3149%;群落年增长能量存留量(1993)为20213KJ/m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德璋  郑松发  廖宝文  李云  
本文综述红树林湿地的各种重要价值,它的林分木材生产力可达9~10m3/(hm2·a),用于建筑、家具,制造纸浆、纤维、木炭等多方面。红树林可生产:丹宁、药品、香料、食品、饲料;促进海产品生产;供水禽栖息;降低潮水速度9~10倍;提高淤积速度1~2倍;提供旅游娱乐场所。中国已建立红树林湿地保护区7处,面积共6781hm2,保护区承担湿地保护、科研和造林任务,促进了红树林的恢复和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乔民  隋淑珍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 ,自然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现有面积约1.5万hm2,包括26种真红树,11种半红树。中国红树林湿地直接经济价值不高 ,而防浪护岸、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生态环境功能显著 ,属于特别容易被价值低估的海岸生态关键区。1960年代以来的毁林围海造田或造盐田 ,毁林围塘养殖 ,毁林围海搞城市建设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 ,使红树林面积剧减 ,环境恶化 ,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 ,急需加强管理和保护。现已建成各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8个 ,还需要吸收科学家积极参与 ,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以尽快扭转退化趋势 ,实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绍莲  
本文以旅游发展的驱动力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及实践经验,指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是在资源保护、社区发展以及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旅游产品吸引、中介系统的引导以及支持系统的辅助下开展的。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及其驱动机制,旨在为我国红树林及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完善我国旅游区动力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永智  丁四保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对于红树林,很多人可能会比较陌生,其实红树林不是红颜色的树林,而是一种木本胎生植物,其生长环境很特殊,主要生存在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滩涂地带,是一种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作为海岸带湿地的重要木本植物,起到了海岸森林的作用,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显倩  
广西南部近海地区去年发生了引起国务院高度关注的大片红树林枯死事件,经过广大海洋和林业科技工作者半年多的抢救,红树林一枝枝枯黄的树枝又吐出了新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干  
为摸清广西红树林的数量分布 ,采用遥感、GIS和GP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红树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在此基础上以自然海湾为研究单位 ,对广西红树林的空间分布、群落类型和覆盖度、树高等级等林分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红树林在宏观上沿整个海岸线呈展开式均匀分布 ,在 14 89 64km海岸线中 ,间断距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懿凯  朱宁华  廖宝文  游奕来  唐虹  
以珠海市淇澳岛大围湾湿地中14种同龄不同恢复类型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其碳密度和固碳速率,选择碳密度高的红树林恢复类型以实现红树林碳储量的最大化。结果表明:1)以单一树种进行红树林湿地恢复,无瓣海桑为造林恢复的最佳树种,其植被碳密度为159.99 t·hm-2,1 m深土壤碳密度为196.72 t·hm-2,总固碳速率为15.48 t·hm-2a-1;2)以无瓣海桑混交其他树种进行恢复,无瓣海桑混交木榄为最佳组合,其植被碳密度为153.72 t·hm-2,1 m深土壤碳密度为185.78 t·hm-2,总固碳速率为14.47 t·hm-2a-1;3)以无瓣海桑进行林下天然恢复,无瓣海桑+老鼠簕+卤蕨的群落类型为最优恢复类型,其植被碳密度为162.68 t·hm-2,1 m深土壤碳密度为234.12 t·hm-2,总固碳速率为17.84 t·hm-2a-1;4)综上所述,无瓣海桑进行林下自然恢复的固碳效果明显,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以无瓣海桑作为红树林湿地主要恢复树种的恢复效果明显,生态效益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春干  谭必增  
论文研究了“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进行红树林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法。以SPOT和Landsat7ETM+为信息源,经预处理后在GIS支持下进行目视判读和编制工作手图,实地采用GPS实测和目测勾绘修正小班界线,进入林内调查林况因子。结果表明,群落类型调查精度为100%;小班面积平均误差、小班周界平均位移、小班中心位置平均相对位移分别为11.8%、18.3m、13.1%,远小于常规方法(1∶10000地形图目测勾绘)的76.6%、108.7m和274.9%;效率比GPS实测高2.04倍,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法调查中存在的红树林空间位置和分布境界线定位准确性差、面积精度低,一般航天遥感调查分类精度低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琴飞  郑威  黄小荣  刘秀  申文辉  何峰  
以广西钦州湾沿海红树林区域内的3种乡土红树植物及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现场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红树林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红树植物的生物量回归方程不同,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的总生物量方程表达式分别为W_t=a+bD2、W_t=a+bDBH、W_t=a+bD2H,且这些生物量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白骨壤(10.36 t/hm2)>秋茄(3.72 t/hm2),各组分的碳储量为树干>树根>多年生枝>树桩>树叶>幼枝>花果,地下与地上碳储量之比分别为0.2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祥云  利锋  
目前,有关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研究基本未考虑红树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温室气体排放负面效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对红树林生态价值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显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1 661.69×104 CNY,CH4排放产生的负价值为569.33×104 CNY,占0.79%;略低于景观美学与精神文化功能价值(0.86%),但高于有害生物的控制价值(0.03%),考量CH4排放产生的负价值在红树林生态价值评估体系中有其必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