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1)
2023(5318)
2022(4422)
2021(4130)
2020(3426)
2019(7508)
2018(7683)
2017(13069)
2016(7776)
2015(9060)
2014(9357)
2013(8580)
2012(7969)
2011(7271)
2010(7533)
2009(6656)
2008(6543)
2007(6228)
2006(5399)
2005(4767)
作者
(24107)
(20103)
(20037)
(18981)
(12692)
(9515)
(9119)
(8014)
(7646)
(7206)
(6938)
(6811)
(6740)
(6504)
(6493)
(6139)
(6097)
(6071)
(6038)
(5627)
(5331)
(5120)
(5104)
(4785)
(4654)
(4639)
(4423)
(4335)
(4319)
(4293)
学科
管理(24552)
(23331)
经济(23287)
(22407)
(19279)
企业(19279)
技术(12381)
理论(8932)
方法(8672)
(8306)
(8275)
中国(7974)
教学(7293)
教育(7285)
(6645)
(6550)
数学(6441)
技术管理(6435)
数学方法(6317)
业经(6268)
(5400)
农业(5286)
学法(4755)
教学法(4755)
(4607)
银行(4571)
(4531)
(4447)
(4397)
金融(4390)
机构
学院(108806)
大学(106730)
研究(39418)
管理(37910)
(35867)
经济(34807)
理学(31782)
理学院(31401)
管理学(30720)
管理学院(30511)
中国(27432)
科学(26230)
(23796)
(23356)
(21100)
研究所(19342)
业大(19127)
技术(19030)
(18918)
农业(18504)
中心(17640)
(16360)
(16135)
师范(15849)
北京(14829)
(14822)
(14669)
(14073)
职业(13454)
财经(12432)
基金
项目(73733)
科学(56097)
研究(55774)
基金(48457)
(43619)
国家(43219)
科学基金(35426)
(32389)
社会(31323)
社会科(29415)
社会科学(29403)
教育(28282)
(26802)
基金项目(25365)
编号(24542)
自然(22585)
自然科(22077)
自然科学(22065)
自然科学基金(21646)
成果(20876)
资助(19321)
课题(18768)
重点(17444)
(16888)
(15840)
创新(15734)
(15489)
(15393)
项目编号(14803)
计划(14265)
期刊
(42960)
经济(42960)
中国(31902)
研究(30569)
教育(25287)
学报(21816)
(21689)
科学(18242)
大学(15867)
管理(15792)
技术(15105)
农业(14812)
学学(14770)
(13282)
职业(9266)
(8119)
科技(7777)
业经(7647)
(7434)
论坛(7434)
(7020)
金融(7020)
图书(6852)
业大(6354)
技术经济(6269)
(6203)
技术教育(6187)
职业技术(6187)
职业技术教育(6187)
经济研究(6154)
共检索到17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红  沈向群  赵凤军  李建  
以红枫杜鹃(Rhododenron molle×Rhododendron schlippenbachii)的茎尖、茎段为材料,研究红枫杜鹃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采用0.1%HgCl2消毒7min,茎尖、茎段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81%和72%,茎尖的效果优于茎段;红枫杜鹃在1/4MS、Read培养基和1/4 MS(铁盐加倍)3种培养基上的诱导率均为80%以上,其中1/4MS培养基诱导率最高(83%);正交试验中,1/4MS+ZT4.0mg·L-1+NAA0.1mg·L-1+2,4-D0.03mg·L-1培养基上,红枫杜鹃诱导率为85%,高于其他处理;采用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航洋  张启香  胡恒康  张振茹  黄坚钦  
以天目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组培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单因子实验从基本培养基、生长素以及蔗糖质量浓度对其适宜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1/2WPM(wood planty medium)基本培养基中,天目杜鹃组培苗的生根率、平均根长及平均根数显著高于MS(Murashige and Skoog),1/2MS和1/4MS培养基(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地周  高捍东  郭玉昕  曹逊  朱俊义  姜云天  
【目的】建立毛毡杜鹃离体培养及种质试管保存的适宜体系。【方法】以毛毡杜鹃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及种质试管保存培养基。【结果】毛毡杜鹃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ZT 3.00 mg/L+IAA 0.03 mg/L,分化率达100%;生根培养基为:MS(改良)+IAA0.10 mg/L+IBA0.10 mg/L+NAA0.05 mg/L+KT 0.10 mg/L,生根率达97%以上;试管保存培养基为:1/10 MS+B93.50 mg/L+根皮苷2.60 mg/L,保存时间可达38个月以上。以再生植株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英  辛全伟  林兴生  罗海凌  林辉  马志慧  严少娟  兰思仁  
以青龙半木质化枝条为外植体,采用丛生芽诱导途径,建立起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启动培养基为WPM+0.05 mg/LTDZ+30 g/L蔗糖+6.5 g/L琼脂,启动率为96.1%;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0.06 mg/L TDZ+0.3 mg/L IBA+6.5 g/L琼脂+30 g/L蔗糖,继代周期30 d,增殖系数高达4.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WPM+0.3 mg/L NAA+6.5 g/L琼脂+30 g/L蔗糖,培养30 d,其生根率达96.7%。炼苗后,移栽到珍珠岩∶蛭石∶泥炭土体积比为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到90%以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萍  马勇光  李兴涛  吕文彦  吕香玲  于翠梅  
以超级稻沈农9741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基本培养基、优化激素组合和调节培养基渗透压,构建了适合水稻特定品种的高效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采用I3(NBB+2.0mg·L-1 2,4-D)培养基可获得95%的愈伤诱导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采用S3(NBB+1.5 mg·L-12,4-D+0.2 mg·L-16-BA+500 mg·L-1脯氨酸)的培养基能使愈伤快速增殖,并且保持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采用D2(NBB+3.0 mg·L-1 6-BA+0.5 mg·L-1NAA+500 mg·L-1脯氨酸)的培养基可获得85%的幼苗分化率。该体系可用于超级稻沈农9741的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菊  陶加洪  王兰珍  久岛繁  
该文对元宝枫茎段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灭菌、褐变预防、增殖培养、根诱导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元宝枫外植体最佳取材时期为4月份,由4年生和2 0年生母树上取材的外植体,经0 1%HgCl2 灭菌6min后,污染率分别降为16 67%和14 2 9% ;对于4龄和2 0龄母树上取材的外植体进行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 0 0及75 0mg LPVP ,可以较好地控制褐变;当MS培养基中附加0 0 1~0 0 5 μmol LTDZ时,可有效地促进外植体增殖和生长;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 2MS + 0 1μmol LIBA ,每天光照16h ,生根率可达90 91% ;幼苗经炼苗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权志珣   燕丽萍   王因花   仲伟国   梁燕   吴德军   马秋月  
【目的】元宝枫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非常适合开发利用,但其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建立合理的完整组培离体再生体系,在短时期内获得大量种苗和当年生带芽茎段,为该树种优良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新途径,为选育元宝枫良种、种质资源保存与推广等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元宝枫当年生带芽茎段和种子为试材,通过正交设计筛选法和单因素筛选法对其灭菌方式及腋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基进行设计筛选。在MS、1/2MS和NN69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和TDZ激素,通过不同配比找出元宝枫各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全年中4月份为带芽茎段最佳采集时间,经洗衣粉溶液轻刷表面并冲洗半小时后,以75%酒精30 s+0.1%HgCl2 10 min浸泡处理的灭菌效果最佳。再生体系各阶段最适培养基均为MS基础培养基,在其基础上再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可以诱导嫩芽分化成不同器官。启动培养阶段,6-BA对腋芽诱导影响最大,最适培养基诱导率可达73.33%;继代增殖阶段,TDZ对不定芽分化影响最大,增殖系数最高可达4.31;生根阶段,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发现添加0.2 mg·L-1 IBA元宝枫生根率和生根条数均为最高,达93.33%和4.3。【结论】元宝枫最适培养基为:1)启动培养:MS+0.06 mg·L-1 6-BA和0.06 mg·L-1 NAA,诱导率为73.33%;2)增殖培养:MS+0.30 mg·L-1 TDZ和0.05 mg·L-1 NAA;3)生根培养:MS+0.2 mg·L-1 IBA。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黄鑫  张彦妮  
对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Blekitny Aniol’)的带芽茎段进行诱导产生无菌苗,并对其叶片和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铁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1mg·L(-1)6-BA+0.05 mg·L(-1)NAA,腋芽萌发率为100.0%;茎段诱导愈伤最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1)6-BA+0.01mg·L(-1)NAA,诱导率为78.3%;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1 mg·L(-1)6-BA+0.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冰洁  李厚华  阙怡  魏新翠  王亚杰  
【目的】建立‘雪球’海棠离体植株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并对组织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雪球’海棠当年生茎段为起始接种材料,获得无菌苗,利用无菌苗和试管苗叶片为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激素及其配比对雪球组培苗扩繁、植株再生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用2g/L HgCl2处理‘雪球’海棠茎段外植体是较为恰当的消毒及获得无菌苗的方法。在MS+2.5mg/L 6-BA+0.3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最高,为9.11,为最适增殖培养基;在MS+0.5mg/L 6-BA+0.3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为6.38,分化的芽生长良好,无玻璃化,为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芃睿  张帆  崔杰  刘青红  成蓓禧  曹宁宁  
以迷你岩桐(Sinningia hybrida ‘Isa’s Murmur’)带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6-BA、NAA、IBA)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生根等的影响,成功建立了迷你岩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迷你岩桐带柄叶片在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较低(15.56%)而启动率较高(85.5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1 mg·L~(–1) NA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1.11%)。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05 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为88.89%。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2.38。1/2 MS+0.10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为87.78%。腐殖土∶泥炭土∶河沙以体积比为1∶2∶2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本研究结果可为迷你岩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秀文  魏建华  张辉  米福贵  云锦凤  
以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三个不同种———蒙古冰草新品系(A.mongolicumKeng)、航道冰草(A.cristatumcv.Fairway)、诺丹冰草(A.desertorumcv.Nordan)和一个种间杂种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分别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冰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 D2.0mg/L,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长度的幼穗在培养时,其愈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源  陈耀锋  李春莲  余玲  任慧莉  李映梅  
以克新12号、克新13号、东农303和早大白4种马铃薯试管苗茎段为材料,研究各品种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克新13号和克新12号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1 mg/L 2,4-D;东农303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早大白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用上述最适诱导培养基培养,各品种的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0%。克新13号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艳芳  郭彩霞  周媛  戢小梅  陈法志  童俊  徐冬云  刘国锋  
【目的】探索2个德国鸢尾品种金娃娃、黑骑士的组织培养条件,为2种鸢尾的种苗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金娃娃、黑骑士2种鸢尾的幼嫩花葶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和培养基对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2种鸢尾的花茎节能直接诱导出不定芽,故其为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金娃娃外植体以75%(体积分数)乙醇浸摇3s、0.1%(质量分数)HgCl2消毒6min的处理污染率和死亡率均较低;黑骑士则以75%乙醇浸摇5s、0.1%HgCl2消毒8min的效果较好。初代培养中,MS+2.0mg/L 6-BA+0.1mg/L NAA是2种鸢尾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金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付雪宁  高洪治  申耀荣  王永康  姜在民  蔡靖  
[目的]探究红桦组织培养各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比,建立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红桦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最佳消毒灭菌方法,6-BA、NAA浓度对休眠芽萌发、增殖培养的影响以及基本培养基类型、IBA和蔗糖浓度对不定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的红桦组织培养体系为:(1)以红桦休眠芽为外植体,先用70%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HgCl2灭菌8 min,无菌水冲洗5~6次获得无菌材料;(2)休眠芽萌发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WPM+1.5 mg·L~(-1) 6-BA+0.1 mg·L~(-1) NAA,外植体萌发率为83.33%;(3)增殖培养所需最佳激素配比为WPM+1.5 mg·L~(-1) 6-BA+0.02 mg·L~(-1) NAA,增殖系数达到4.77,健康指数达到2.45;(4)不定根诱导最佳配比为WPM+0.8 mg·L~(-1) IBA,生根率达100%,根健康指数为2.61;所有培养基均附加30 g·L~(-1)蔗糖与7g·L~(-1)琼脂。[结论]红桦以WPM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IBA,可成功进行各阶段的培养,最终建立完整的红桦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再生植株移植成活率在80%以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成城  余江洪  陈凌艳  何天友  郑郁善  
[目的]探究福建柏不同外植体再生过程中最适激素配比,为建立福建柏组织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在饱和洗衣粉液浸泡20 min和体积分数75%酒精浸泡30 s条件下,研究体积分数0.1%HgCl_2浸泡不同时间(5,8,10,12,15 min)后的消毒效果;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生长素(NAA和2,4-D)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不同配比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福建柏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KT对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影响;以福建柏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对芽诱导和萌发的影响;以福建柏分化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6-BA、2,4-D、KT对分化苗继代生长的影响;以福建柏无根苗为材料,研究无根苗扩增繁殖的效果。[结果](1)福建柏鳞叶最适消毒配方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HgCl_2 10 min,污染率为16.67%;茎段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HgCl_2 15 min,污染率为23.33%。(2)鳞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配方为MS培养基+NAA 2.0 mg/L+2,4-D 1.0 mg/L+6-BA 1.0 mg/L,诱导率为81.67%;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白色近透明,长势良好。而茎段为MS培养基+NAA 0.5mg/L+2,4-D 0.5 mg/L,诱导率为78.33%,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淡绿色,长势良好。(3)愈伤组织最适增殖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2,4-D 1.0 mg/L+6-BA 2.0 mg/L+KT 0.5mg/L,增殖质量为1.984 g,褐化率23.33%。(4)芽诱导萌发最适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6-BA 2.0 mg/L,平均诱导芽数2.05个,平均萌动数1.70个,分化率100%。(5)分化苗生长和扩繁的最适配方为1/2MS基本培养基+2,4-D0.5 mg/L+KT 1.0 mg/L,平均生长长度为2.241 cm,无褐化,扩繁成活率为95.50%,扩繁系数为3.18。[结论]福建柏以带芽茎段作为芽增殖再生途径外植体,鳞叶作为愈伤组织再生途径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最佳,长势好且稳定,并对体系进行了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