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4)
- 2023(11078)
- 2022(9904)
- 2021(9411)
- 2020(8000)
- 2019(18680)
- 2018(18686)
- 2017(35773)
- 2016(20169)
- 2015(22802)
- 2014(22958)
- 2013(22597)
- 2012(20830)
- 2011(18758)
- 2010(18690)
- 2009(16955)
- 2008(16619)
- 2007(14353)
- 2006(12701)
- 2005(10780)
- 学科
- 济(75156)
- 经济(75069)
- 管理(55429)
- 业(52106)
- 企(43921)
- 企业(43921)
- 方法(36706)
- 数学(31603)
- 数学方法(31138)
- 学(20025)
- 农(20014)
- 中国(18924)
- 财(18160)
- 业经(16543)
- 地方(15614)
- 理论(14047)
- 和(13346)
- 农业(13342)
- 制(12766)
- 环境(12446)
- 贸(12321)
- 贸易(12317)
- 技术(12064)
- 务(11913)
- 易(11909)
- 财务(11843)
- 财务管理(11819)
- 企业财务(11181)
- 银(11099)
- 银行(11037)
- 机构
- 大学(287071)
- 学院(284044)
- 管理(112519)
- 济(103360)
- 经济(100895)
- 理学(97860)
- 研究(97563)
- 理学院(96732)
- 管理学(94806)
- 管理学院(94340)
- 中国(69513)
- 科学(66078)
- 京(62492)
- 所(51004)
- 农(50891)
- 业大(47928)
- 研究所(47336)
- 财(46836)
- 中心(42791)
- 江(41026)
- 农业(40095)
- 北京(39486)
- 范(38924)
- 师范(38488)
- 财经(38193)
- 院(36418)
- 经(34637)
- 州(33612)
- 技术(31891)
- 师范大学(31216)
- 基金
- 项目(202455)
- 科学(156380)
- 研究(143965)
- 基金(143713)
- 家(127904)
- 国家(126847)
- 科学基金(106541)
- 社会(86505)
- 社会科(81696)
- 社会科学(81671)
- 省(80406)
- 基金项目(77109)
- 自然(72121)
- 自然科(70352)
- 自然科学(70328)
- 自然科学基金(69034)
- 划(68581)
- 教育(66351)
- 资助(59974)
- 编号(58732)
- 成果(48297)
- 重点(45825)
- 部(43686)
- 发(42529)
- 课题(41597)
- 创(41544)
- 科研(39307)
- 计划(38974)
- 创新(38730)
- 大学(36614)
- 期刊
- 济(109896)
- 经济(109896)
- 研究(79934)
- 学报(52467)
- 中国(50146)
- 科学(47057)
- 农(45028)
- 管理(39107)
- 大学(38356)
- 学学(36145)
- 财(33977)
- 教育(33672)
- 农业(31503)
- 技术(24502)
- 融(20056)
- 金融(20056)
- 业经(18043)
- 财经(17358)
- 经济研究(16469)
- 业(16312)
- 图书(16099)
- 科技(15553)
- 林业(15099)
- 经(14615)
- 问题(14345)
- 版(14298)
- 业大(14089)
- 理论(14022)
- 技术经济(13497)
- 资源(13412)
共检索到401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朱嘉瑶 王喜和 孙权 李玉磊 吴蕴洋 李德尧 李平扬 于海洋 赵曦阳
【目的】评价和选择优质红松种质资源,为种子园升级换代提供材料。【方法】本研究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国家红松良种基地相同优树的30个37年生亲本无性系和35年生生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各测定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0.47,r> 0.57)。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和家系的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达68.50%和73.37%,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对主成分Ⅰ的贡献最大,因此可以作为红松种质资源评价的指标。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无性系和家系进行筛选,以10%为入选率,分别筛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和3个优良家系,入选无性系和家系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3.03%~14.40%。对优良家系内单株进行综合评价选择,筛选出9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单株胸径、树高、材积和冠幅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6.98%~37.37%。【结论】利用生长性状初选出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可用于红松良种申报,并为红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琦 朱之悌
从全国选出的毛白杨优树中选择树龄50年生以上的老树55株,采用根繁获得的3年生无性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方差分析估算了个体的重复力并分析了性状的稳定性;通过相关分析,特别是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找出了影响苗木材积生长的主要性状,进而获得了优良基因型的表型标志。叶干重大、叶片窄而长、叶缘锯齿大而疏、叶柄较长、枝角适中(45°左右)、枝数较多是毛白杨速生的主要特征。枝角和叶基用较大是毛白杨木纤维长度较长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
毛白杨,优树,无性系,相关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路平 王景源 张鹏 梁德洋 张秦徽 王碧莹 裴晓娜 赵曦阳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红松无性系营建坚果用材林。[方法]以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17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38年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株球果数、单塔出籽量、单株出籽量、千粒质量、球果鲜质量和发芽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发芽率外(P=0.280),无性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无性系间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57%~66.09%;除发芽率外(0.07),各性状重复力均超过0.45;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0.68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仁华 陈国金 傅忠华 俞白楠 杨宗武 傅玉狮 潘琼蓉
采用主成分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法 ,对 2 2 9个 1 3年生的马尾松优树子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中筛选出 1 9个高产稳定型优良家系 ,适宜在福建省范围内推广 ,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 2 8 30 %。 1 3个高产优良家系适宜在闽西北推广 ,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 2 1 0 7%。1 7个高产优良家系适宜在闽东南推广 ,其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 2 5 51 %。表 6参 1 3
关键词:
马尾松 优树 子代 遗传距离 综合评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德洋 金允哲 赵光浩 董元海 冷伟伟 陈长林 王欢 赵曦阳
为选育高产、优质红松资源,本研究以吉林省龙井市开山屯林场的5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性状(基本密度、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棕纤维素含量、碳含量、纤维长度、纤维宽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木质素含量外(P=0.114),无性系间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
关键词:
红松 木材性状 变异 重复力 遗传增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李悦 李国锋 张宏方 侯振中 王海有
对来自油松中部种子区晋南豫北亚区的3个种源5~6年生的114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单地点测定结果表明,3个种源在主干高和地径生长上无显著差异;树高生长的家系遗传率在0.6左右,家系内的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为31.9%;近59%家系的主干高生长超过对照,1/3家系超过对照10%以上,最高的超过对照28%;有34个无性系主干高相对育种值超过0.20,16个超过0.10,按25%比例作后向选择,其子代预期遗传增益接近26%;中选优良家系的平均育种值在7.6%左右;家系结合家系内的预期选择增益在19%左右,其效果略低于后向选择.并讨论了选择技术,提出了发展多经济方向多树种的良种基地建议.
关键词:
油松,种源,子代测定,育种值,遗传增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伯望 郑云 沈熙环
根据19株人工林优树周围的标准地每木实测数据,对小标准地和大树选优法作了比较;根据31株优树的选优结果,比较了1~5株大树选优法间的相关关系,大树法间相关都显著,但以3株法为最好,对“六五”和“七五”期间各地选择的3183株优树的数量指标作了比较,对不同种子区选优标准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优树 优树选择 油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杨袁木 徐放 陈新宇 李子玥 魏瑞研 潘文 张卫华
【目的】揭示红锥优树无性系群体表型变异水平,为优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确定育种群体。【方法】测定红锥226个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材性共15个表型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等方法对红锥优树无性系群体表型性状进行多种比较分析和综合选择,为红锥良种再选育和定向培育提供依据。【结果】红锥优树无性系间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41%。树干通直度的变异系数最大(41%),纤维素的变异系数最小(5%)。除微纤丝角外,红锥优树无性系各表型性状存在显著(P <0.001)差异。且无性系14个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254~0.764,其中树高、胸径的重复力达0.7以上,属于中高水平遗传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树干通直度与胸径、枝下高和树高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与东西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微纤丝角和木材基本密度分别与纤维长度、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纤维宽度与木材基本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间相关性较强,可考虑联合选择。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2%,保留了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对红锥生长性状影响较大,第二、三主成分对材性性状影响较大,树高、冠幅、纤维长宽比、木质素4个性状是引起红锥表型差异大的主导因子。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对无性系进行评价筛选,以10%为入选率,筛选出22个无性系,入选无性系树高、胸径、东西冠幅和南北冠幅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0.35%、24.49%、11.17%和16.41%。【结论】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利用生长性状初选出22个优良无性系,为红锥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可作为下一代育种群体的候选材料。
关键词:
红锥 优树无性系 表型多样性 综合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磊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冯建国 陈柳英 王月生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浙江龙泉和淳安3个试验点的96~141个木荷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测定材料,以研究和揭示其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木荷苗高、地径、叶片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在家系间的遗传差异皆达到极显著水平。性状遗传力估算值显示,苗高和叶片长分别受中等和较强的家系与加性遗传控制,而地径、叶片数和叶片宽等则受弱度至中等的家系和加性遗传控制。试验观测到,与来自较北部和较高海拔地区的家系比较,来自较南部和低海拔地区的家系在各区试点的苗木生长量大、叶片宽大、叶片数多,说明木荷苗木生长和叶片形态的家系效应中还存在明显的产地效应。木荷苗高和地径等不仅立地效应显著,而且存...
关键词:
木荷 家系 苗木性状 遗传变异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群 范少辉 沈海龙
针对我国东北东部山区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红松混交林的恢复与发展,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阶段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林分结构、光照条件、伴生树种、立地条件等几方面的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红松混交林 红松幼树 环境因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 张含国 周宇 刘灵 于宏影 王绪 冯万举
选取红松4个种子园共60个无性系,对红松种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揭示红松种实性状在无性系来源群体间和无性系间的变异特征及规律。结果显示,红松种实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9.82%,小于居群内变异(70.18%),居群内变异是红松种实性状的主要来源。除种长、种宽、长宽比外其余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显著(P<0.05),红松种实各性状在种子园内无性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广义遗传率为61.54%~94.81%,受遗传控制程度较强,通过优良无性系选择,能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4.70%~74.5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千粒质量...
关键词:
红松 种实性状 变异 无性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虎威 王晓飞 杜清平 钮世辉 李悦 李伟
当前甘肃中湾油松良种基地正处于由第一育种周期向第二育种周期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如何以前期改良成果为基础,结合现代林木育种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更高效地筛选和利用第二育种周期种质资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甘肃中湾油松良种基地大规模初级种子园无谱系自由授粉混合子代群体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基于种子园自由授粉混合子代的油松高育种周期优良种质资源选择、评价及配置利用策略等问题。结果表明,按照单株材积优势比的相对大小从中湾自由授粉混合子代中选出40个优良单株,其平均材积优势比为0.83;优良单株群体具有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龙
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年生80株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指标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为主要选择指标,兼顾树高、胸径和通直度指标,从参试子代测定林中选出J007和N001等13个优良家系,其5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05m,5.57cm和0.00594m3,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9.36%,16.46%和33.77%;选出Di001和Di002等35个优良个体,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4.65m,7.5cm和0.01066m3,遗传增益分别为24.19%,42.1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怀建 邓疆 杜婷 石雷 周成理
[目的]印度黄檀Dalbergia sissoo(Roxb.)是一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用材树种,对印度黄檀优株选择及优良无性系筛选,可以为印度黄檀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方法]本研究测定4种国外引进种源(N0、N2、I4和H6)印度黄檀母株株高和胸径,选择出20棵优株;并通过嫁接进行无性系苗木繁殖,测定2年生无性系苗木胸径和株高,比较分析了20个无性系株高和胸径,筛选出优良无性系用于印度黄檀优良品种选育。[结果]4个种源的印度黄檀母株株高和胸径变异系数较大,选择的20棵优株株高和胸径约等于或大于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嘉彤 陈思琪 芦贤博 张非凡 潘振海 柳妍如 葛丽丽 赵曦阳
【目的】通过对红松种源评价选择,为红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红松种源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地径、通直度、分枝角、冠幅、材积)和木材性状(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含碳量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2)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53%~33.47%;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变化范围为0.617~0.97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性状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而木材性状间以及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弱。(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16%,结合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Ⅰ和主成分Ⅱ结果,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26个红松种源进行筛选,以8%的入选率,初步选择出2个生长性状优良的种源,各生长指标遗传增益范围为12.52%~35.93%;初步选择出木材性状良好的2个优良种源,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范围为-7.21%~11.55%,其中木质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为-7.21%。【结论】本研究基于红松的生长和木材性状,评价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可为红松的推广使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可为红松及其他树种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