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
2023(51)
2022(54)
2021(50)
2020(62)
2019(63)
2018(63)
2017(117)
2016(84)
2015(78)
2014(66)
2013(93)
2012(93)
2011(83)
2010(77)
2009(62)
2008(55)
2007(44)
2006(48)
2005(25)
作者
(478)
(393)
(391)
(345)
(328)
(180)
(177)
(173)
(157)
(157)
(155)
(154)
(150)
(146)
(144)
(138)
(130)
(130)
(129)
(128)
(127)
(110)
(105)
(104)
(103)
(103)
(92)
(92)
(92)
(90)
学科
(487)
水产(394)
动物(348)
动物学(329)
(164)
及其(133)
(127)
(126)
(124)
防治(124)
各种(103)
病害(90)
(87)
敌害(87)
(65)
(65)
马尾(62)
马尾松(62)
(56)
生物(56)
经济(55)
(49)
生物学(44)
资源(44)
虫害(39)
其他(38)
(36)
(34)
管理(33)
(32)
机构
大学(1183)
学院(1119)
研究(905)
科学(898)
(715)
实验(652)
农业(641)
(641)
实验室(635)
(634)
水产(633)
研究所(630)
重点(595)
中国(581)
研究院(501)
科学研究(489)
(489)
(441)
海洋(431)
(431)
(416)
(416)
技术(404)
业大(399)
产科(368)
中心(357)
(334)
海洋大学(330)
上海(326)
农业大学(312)
基金
项目(1085)
(844)
国家(841)
基金(662)
科学(643)
科技(524)
(510)
科学基金(492)
计划(492)
自然(478)
(475)
自然科(463)
自然科学(462)
自然科学基金(450)
专项(428)
研究(414)
(382)
资助(375)
重点(359)
技术(354)
科研(343)
农业(338)
(333)
基金项目(282)
(271)
(218)
(212)
创新(211)
产业(205)
(204)
期刊
学报(724)
科学(556)
大学(404)
学学(404)
水产(378)
(362)
渔业(283)
农业(252)
中国(233)
林业(229)
业大(169)
农业大学(151)
(150)
海洋(150)
研究(140)
产科(139)
(134)
(134)
淡水(134)
上海(111)
(111)
(104)
经济(104)
进展(104)
海洋大学(95)
海海(95)
(88)
自然(88)
自然科(83)
自然科学(83)
共检索到1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学良  徐晓丽  李贺密  钟文慧  臧莉  李灏  杨超敬  
为查明天津地区养殖红尾皇冠鱼(Aequidens rivulAtus)大量死亡的原因,取患病红尾皇冠鱼进行细菌分离,从病鱼肾脏中分离到优势菌株071901,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红尾皇冠鱼有较强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16s r 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及cfb(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基因检测对菌株071901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71901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特性与链球菌属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相近,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071901与无乳链球菌聚为一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学良  徐晓丽  李贺密  钟文慧  臧莉  李灏  杨超敬  
为查明天津地区养殖红尾皇冠鱼(Aequidens rivulatus)大量死亡的原因,取患病红尾皇冠鱼进行细菌分离,从病鱼肾脏中分离到优势菌株071901,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红尾皇冠鱼有较强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16S r 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及cfb(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基因检测对菌株071901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071901为革兰氏阳性球菌,生化特性与链球菌属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相近,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071901与无乳链球菌聚为一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璋  许杰  韩进刚  徐赟霞  马文婷  冯守明  
从患病濒死的银鼓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肾脏组织中分离到Yg1菌株,用该菌株对健康银鼓鱼进行人工感染,可使其致病,发病症状与自然病鱼症状一致,再分离菌株的各种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通过ATB系统和菌体常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指标测定以及16SrRNA测序分析等综合鉴定,Yg1菌株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药敏试验结果表明,Yg1菌株对恩诺沙星、土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左氟沙星等抗生素较为敏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余泽辉  张佳  耿毅  邓梦玲  汪开毓  黄小丽  陈德芳  王均  
2012–2013年四川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养殖场流行一种临床特征为突眼、体表出血和神经症状的传染病,在肝、肾涂片检查中发现链状G+球菌。从自然发病齐口裂腹鱼分离到2株形态与涂片检查一致的G+球菌(DML120817,YZH130830),其在脑心浸液培养基(BHI)平板上28℃培养48 h,形成白色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针尖大小菌落。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分离菌株为该病的病原菌。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初步判定其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分离株(Gen Bank登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开毓  王均  肖丹  陈德芳  黄锦炉  黄凌远  付希  王浩丞  
以Primer p14(5'-GATCAAGTCC-3')为引物对分离自患病斑点叉尾海豚链球菌强毒株DGX07进行RAPD分析。同时参照GenBank中海豚链球菌sim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DGX07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约1 500 bp的simA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9-T载体上,之后对重组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BamHⅠ+XhoⅠ)鉴定,鉴定正确后送测序公司测序。RAPD分析结果显示,DGX07和标准菌株均能扩增出750 bp大小的条带。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分析显示,simA基因全长1 566 bp,由521个氨基酸组成,与海豚链球菌simA和simB亲缘性达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雨薇  耿毅  余泽辉  汪开毓  李亚军  牟维豪  曾毅仁  叶梦婷  
2015年10月四川省雅安市某养殖场的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暴发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神经症状,眼球、下颌和鳃盖等出血或无明显临床表现而突然死亡,内脏涂片见革兰氏阳性球菌。从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zyW151011,zyW151012),通过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种属特异性cfb基因(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的pcr检测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2株病原菌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2株病原菌16S r rnA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姝婷  曹青  聂蒙  董雨豪  刘广锦  刘永杰  
[目的]本文旨在调查前噬菌体lamdaSa04对鱼源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环境适应性和毒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前噬菌体lamdaSa04基因缺失株,比较缺失株与野生株在体外生长、抗环境应激、抗巨噬细胞吞噬、胞内存活以及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和组织细菌载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lamdaSa04基因簇缺失不影响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的体外生长能力,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调38.57%;在10及20 mmol·L~(-1) H_(2)O_(2)的强氧化应激条件下,缺失株存活率较野生株分别下调22.86%及42.01%;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对缺失株的吞噬率比野生株上调76.12%。模拟巨噬细胞的内环境,在强氧化、一氧化氮、溶菌酶、强酸等多因素结合的应激条件下,检测菌株的存活率,结果表明lamdaSa04的存在有助于无乳链球菌在氧化应激和酸应激条件下的存活。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缺失lamdaSa04对小鼠致死率及组织细菌载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前噬菌体lamdaSa04的存在对无乳链球菌的环境适应性有显著影响,但并不影响细菌的致病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德锋  可小丽  刘志刚  王世锋  袁伟  石存斌  卢迈新  
为了解中国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特征,揭示其传播和流行规律,本实验对分离得到并鉴定的10株7种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通过分子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毒力基因型和前噬菌体分型等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其次,通过斑马鱼评价7种水生动物源无乳链球菌的致病性。分子血清型分析结果表明,10株无乳链球菌可分为3种血清型,即Ⅰa、Ⅰb和Ⅲ型;MLST分型结果表明,Ⅰa型无乳链球菌均为ST7型,Ⅰb无乳链球菌均是ST261型,只有Ⅲ型无乳链球菌是ST739型。进一步分型结果表明,10株无乳链球菌可分为3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德芳  芦路  蒲云丹  瞿炼石  刘博  黄小丽  欧阳萍  李志琼  耿毅  
为探究齐口裂腹鱼热休克蛋白60(Schizothorax prenanti Heat shock protein 60, SpHsp60)cDNA基因序列的分子特征和在细菌感染中的响应情况,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2 277 bp的SpHsp60 cDNA序列,预测编码575个氨基酸,其与脊椎动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齐口裂腹鱼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pHsp60在肝胰脏表达量最高,血液次之,而在皮肤、肌肉和肠道中表达量低;无乳链球菌感染过程中,血液、肝胰脏、中肾和脾脏的SpHsp60 mRNA表达量在感染后6 h发生显著性变化,提示组织中SpHsp60能快速响应感染;且肝胰脏和中肾在感染后6 h~72 h表达量变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脾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SpHsp60可能通过快速响应参与齐口裂腹鱼对抗细菌感染的过程,研究为肝胰脏和中肾组织中Hsp60 mRNA表达量作为齐口裂腹鱼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危险信号分子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求华  郑乐云  黄种持  林琪  陆振  周宸  
本研究分离了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尾部溃烂症病原并对其理化、胞外酶和药敏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分离于患病海马肝脏的优势菌株HM-10为线纹海马尾部溃烂症病原菌,其对海马的半致死浓度(LD_(50))为1.51×106 CFU/g体重。API 20E理化分析显示,该菌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阳性,L-阿拉伯糖、杏仁苷产酸。基于形态观察、理化指标对比,以及16S rRNA和看家基因(gyrB、rpoD、recA)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HM-10为轮虫弧菌(Vib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长明  袁橙  武彩红  朱善元  刘广锦  陆承平  刘永杰  
以斑马鱼和巨噬细胞作为体内、外感染模型,比较无乳链球菌鱼源株GD201008-001与人源株A909的致病性差异,利用iTRAQ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进行差异表达蛋白鉴定,以期为揭示无乳链球菌不同宿主来源株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实验通过测定菌株GD201008-001、A909的斑马鱼半数致死量和巨噬细胞吞噬率,比较二者致病性差异;提取全菌蛋白,经iTRAQ试剂标记后进行质谱鉴定,质谱数据用软件Mascot 2.2和Proteome Discoverer 1.4进行查库(Uni Prot数据库)鉴定及定量分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茂仓  单乐州  马爱敏  谢起浪  陈少波  邵鑫斌  
从患烂尾白浊症的条石鲷肾脏和肝脏等病变组织分离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TP0701,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株为条石鲷的病原菌。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测定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菌株TP0701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亲缘关系最近,具有98.1%的同源性。结合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可鉴定菌株TP0701为恶臭假单胞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濮俊毅  黄新新  陆承平  
【目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2,SS2)菌株致病力各异,以斑马鱼为实验动物,建立了较为简便可靠的SS2致病力检测方法。【方法】选用1005尾AB系斑马鱼(Danio rerio)以检测SS2不同分离株的致病力。检测8株基因型均为mrp+ef+、对猪有致病力的SS2菌株。【结果】结果斑马鱼接种菌株12h后呈败血症病变,96h内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在5.36×103至5.01×104cfu之间。上述接种菌株的斑马鱼均从体内重新分离到接种菌。同时检测1株基因型为mrp-ef-、对猪无致病力的SS2菌株,斑马鱼接种后96h内不表现任何病变,亦不出现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芝娟  毛甬州  汪建萍  
为探明史氏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并为生产中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本实验自患病鱼分离到2株细菌SX01和SX02,对2分离株开展了人工感染实验、形态学和理化特性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用PCR法检测了部分耐药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异育银鲫具有一定的致病力,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1.02×109cells/mL;革兰氏染色阴性,球杆状,氧化酶实验、动力阴性,接触酶阳性,形态学和理化特性符合不动杆菌属的特征;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琼氏不动杆菌完全同源,RNA聚合酶β亚单位编码基因rpoB序列与琼氏不动杆菌相应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确认2分离株为琼氏不动杆菌;自分离株中检测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宗林  汪开毓  肖孟玮  王均  李岚敏  贺扬  陈德芳  黄凌远  
采用饱和硫酸铵法对斑点叉尾IgM进行粗提,用亲硫树脂对IgM进行纯化,将纯化的IgM免疫家兔,并用ELISA检测兔抗斑点叉尾IgM抗体效价;制备重组C5a肽酶(pSCPI),分别用1、2和3μg/g的抗原免疫斑点叉尾,以PBS作为对照;测定了第21、28、35、42和49天斑点叉尾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并于免疫后第4周用海豚链球菌DGX07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通过亲硫树脂亲和层析后得到了较纯的IgM重链和轻链,分别约70ku和27ku,浓度达到6.4mg/mL,免疫家兔后的兔抗斑点叉尾IgM抗体效价达1∶51200;重组蛋白pSCPI免疫斑点叉尾后第3周抗体水平开始增加,第4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