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9)
- 2023(3090)
- 2022(2624)
- 2021(2280)
- 2020(1964)
- 2019(4416)
- 2018(4187)
- 2017(7469)
- 2016(4602)
- 2015(4933)
- 2014(4846)
- 2013(4831)
- 2012(4464)
- 2011(4041)
- 2010(3979)
- 2009(3468)
- 2008(3364)
- 2007(2860)
- 2006(2466)
- 2005(2077)
- 学科
- 济(15246)
- 经济(15234)
- 业(8294)
- 方法(8213)
- 管理(7861)
- 数学(7687)
- 数学方法(7605)
- 学(6790)
- 农(5411)
- 企(5372)
- 企业(5372)
- 壤(3821)
- 土壤(3808)
- 农业(3624)
- 中国(3576)
- 业经(3151)
- 环境(3144)
- 地方(2921)
- 贸(2776)
- 贸易(2774)
- 易(2677)
- 财(2393)
- 发(2126)
- 划(2052)
- 资源(2046)
- 技术(2012)
- 水产(1956)
- 制(1880)
- 理论(1865)
- 生态(1857)
- 机构
- 大学(65692)
- 学院(65473)
- 研究(28451)
- 农(24246)
- 科学(23012)
- 济(21875)
- 经济(21457)
- 管理(20303)
- 农业(19922)
- 中国(18916)
- 业大(18159)
- 理学(18150)
- 理学院(17814)
- 所(17375)
- 管理学(17282)
- 管理学院(17177)
- 研究所(16671)
- 京(14776)
- 农业大学(13342)
- 室(12133)
- 中心(11742)
- 实验(11621)
- 实验室(11172)
- 省(11049)
- 重点(10609)
- 科学院(10508)
- 业(10459)
- 院(10256)
- 江(10202)
- 资源(9245)
- 基金
- 项目(52962)
- 科学(39497)
- 基金(37481)
- 家(37459)
- 国家(37198)
- 研究(30153)
- 科学基金(28959)
- 自然(21894)
- 省(21724)
- 自然科(21336)
- 自然科学(21325)
- 自然科学基金(20952)
- 基金项目(20317)
- 划(19763)
- 社会(17568)
- 社会科(16653)
- 社会科学(16648)
- 资助(15109)
- 计划(14204)
- 科技(13880)
- 重点(13573)
- 教育(13551)
- 发(11997)
- 科研(11126)
- 农(10971)
- 创(10934)
- 专项(10742)
- 部(10536)
- 编号(10390)
- 创新(10360)
共检索到88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青 廖丽霞 叶祥盛 王贻俊
盆栽试验研究江西鹰潭和湖北咸宁红壤上残留磷对油菜生长吸收磷素的影响及根际和本体土壤的无机磷组成 ,结果表明 :在 2种供试红壤上油菜产量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低相关 ;油菜植株对P吸收增加最快的时期在 90~ 2 0 0d ,且土壤残留磷量影响其吸收动力学 ;鹰潭红壤的根际土pH低于本体土 ,咸宁棕红壤上趋势相反 ;NH4F和NaHCO3 提取土壤有效磷 ,鹰潭红壤上根际土壤有效磷亏缺 ,而咸宁棕红壤的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本体土壤 ;2种土壤的Ca2 P及Fe P含量与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类似 ,而O -P含量的相对高低与有效磷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关键词:
红壤 残留磷 油菜 根际 磷素组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玲利 卫迎 刘洋 洪坚平
为培肥复垦土壤、提高土壤潜在的磷素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群对复垦土壤磷形态以及油菜产量、吸磷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解磷菌群处理相比,施入不同浓度的解磷菌群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的含量,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解磷细菌群,较不施解磷菌群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提高21.69%50.42%,7.17%25.45%,2.38%9.52%,且在中浓度4 m L/盆处理下含量达到最大;施入解磷菌群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叶绿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仁椒 陈雪芸 李春英 卢晓华 熊德中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用Olsen、0.03 mol.L-1NH4F-0.025 mol.L-1HCl、M3、0.05 mol.L-1HCl-0.0125 mol.L-1H2SO4等4种方法提取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烟株吸磷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0.983、0.972、0.963,均达极显著正相关(r0.01=0.798).本试验以Olsen法浸提测定的土壤有效磷作为评价土壤供磷能力的指标.根据各处理烟株在烤烟旺长期的长势、生理生化指标、生物产量、烟叶磷素含量等状况,可初步认为烤烟旺长期中下部烟叶磷含量低于0.17%为缺磷,0.17%-0.22%为磷素不足,高于0.22%为磷素充足.土壤有效磷...
关键词:
烤烟 磷素营养 诊断指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钱新标 张春桃
檫树根际土壤的全磷、有机磷和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杉木根际土。两种林木根际土的无机磷总量无显著差异,但无机磷的组成有很大不同,表现在杉木根际土闭蓄态磷比例很高(占无机磷的61.48%),而檫树根际土明显低(仅占39.69%)。檫树根际土Fe-P,Ca-P的含量显著高于杉木根际土。杉木、檫树根际土中的有效磷都和Al-P,Ca-P显著相关,Al-P的含量都偏低,特别是杉木根际土。
关键词:
杉木 檫树 根际 土壤磷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晓建 李兆君 何俊瑜 梁永超
为探讨土壤水分对黑土玉米根际磷素转化的影响,采用根箱土壤栽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不同施磷水平下东北黑土玉米根际、非根际磷素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玉米根际磷素转化的影响强于非根际,适宜的土壤水分能够促进磷素的转化,提高根际磷素的有效性。合适的水分有利于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根际铝磷(Al-P)含量,降低根际闭蓄态磷(O-P)含量。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与40%的处理相比,玉米根际土壤速效磷(Olsen-P)含量增加18.4%。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80%处理能够显著增加玉米根际Al-P的含量。土壤pH值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升高,根际pH值升高的幅度低于非根际。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磷 转化 玉米 根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昕倩 向春阳 赵秋 董家僖 袁苗苗 田秀平
为了提高华北地区土壤磷素有效性,减少化肥磷素的投入,开展了不同春油菜翻压对土壤供磷能力及对后茬玉米磷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春季闲田相比,翻压春油菜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磷素含量(P
关键词:
春油菜 玉米 土壤磷素 磷吸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尚斌 张彦东 王政权
Phosphorus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for larch (\%Larix gmelinii\% Rupr.)root development.P-availability in rhizosphere is close with root exudates or excretions,e.g.,organic acid exudation,proton excretion.These materials from roots will affect pH value of rhizosphere.The aim of this paper were to st...
关键词:
落叶松 磷胁迫 根际 pH值 有效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昆昆 廖世鹏 任涛 李小坤 丛日环 鲁剑巍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水旱轮作制度下,化学磷肥和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对作物生产力的贡献,以及对土壤磷有效性和磷素效率的影响,为农田土壤磷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8年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进行,选取定位试验中的3个处理,分别为:(1)不施磷(NK);(2)施磷(NPK);(3)施磷配合秸秆还田(NPK+S)。通过测定作物产量、磷含量及土壤有效磷,分析作物磷素利用效率,探讨土壤有效磷变化与磷累积盈亏的响应关系。【结果】与NK处理相比,NPK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平均产量分别提高530.3%和35.9%,磷积累量分别提高495.3%和98.5%;与NPK处理相比,NPK+S处理的油菜和水稻平均产量分别提高19.1%和11.0%,磷积累量分别提高20.6%和11.7%;油菜产量和磷积累量对磷肥和秸秆的响应优于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油菜和水稻的平均磷素农学效率分别提高6.8%和33.9%,油菜、水稻和周年的磷素累积利用率分别提高8.6%、17.0%和19.8%。秸秆还田对水稻磷素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4年油菜水稻轮作后,不施磷处理土壤磷素累积亏缺110.2 kg P_2O_5·hm~(-2),有效磷浓为1.9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素累积盈余210.9 kg P_2O_5·hm~(-2),有效磷浓度(4.3 mg·kg-1)较不施磷处理提高126.3%;施磷配合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磷素累积盈余(222.1 kg P_2O_5·hm~(-2))较NPK处理增加5.3%,有效磷浓度(5.1 mg·kg-1)较NPK处理提高18.6%。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浓度,但土壤磷盈余量没有明显增加。连续秸秆还田和施用化学磷肥条件下,水稻土每盈余100 kg·hm~(-2)的磷,NPK和NPKS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提高1.8和2.0 mg·kg-1。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磷素有效化。【结论】施磷显著增加了油菜、水稻的产量和磷积累量,提升了土壤磷盈余量和有效磷浓度;秸秆还田在施磷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油菜、水稻的产量和磷积累量,提高了作物特别是水稻对磷素的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同时能够在避免土壤磷素过量积累的情况下提高土壤有效磷浓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淑香 徐明岗
土壤磷素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养分限制因子。磷肥的施用可以大大增加土壤磷素含量与供给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然而,磷肥过量施用造成土壤磷素累积的现象在全球已经非常普遍~([2]),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我国土壤磷累积以11%的速度在递增~([3]),导致不同地区土壤有效磷呈现增加的趋势~([4]),这不仅明显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而
关键词:
土壤磷素 土壤性质 磷素形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小军 颜权 李海星 韩华 李武应 唐健 王会利 宋贤冲 覃祚玉
南方速生丰产林多为人工纯林,生态系统薄弱,林地产出多,施用大量的化肥,造成林地生态环境恶化,速效磷已成为南方红壤区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为了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南方林木对土壤磷素的利用率,开发林木微生物肥料,利用以磷酸钙为磷源的难溶性无机盐培养基从南方不同红壤区林木根际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42株溶磷菌,获得其中6株高效菌株探讨其溶磷机理,并用测序技术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所筛选得到的6株D/d值大于1.2的菌株在液体发酵条件下均有明显的溶磷能力, L205菌株溶磷量最大达到203.04 mg·L~(-1)。各菌株在发酵过程中pH值不断降低,从6.50~6.78降低到3.13~4.12,与其溶磷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16 S r DNA序列测序确定L205的系统发育地位,发现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L205菌株具有很好的溶无机磷效果,在南方林业生产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同时也为南方速生丰产林的减肥增效扩宽了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冬初 王伯仁 黄晶 张杨珠 徐明岗 张淑香 张会民
【目的】定量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的演变特征,研究红壤磷素变化对生产力的影响,为红壤地区磷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持续26年的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平台(1991—2016年),比较长期不施磷肥(CK、N、NK)、施用化学磷肥(PK、NP、NPK)、化肥配合秸秆还田(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肥(1.5NPKM、NPKM、M)土壤Olsen-P和全磷含量变化,分析土壤磷素对磷盈亏量的响应,采用不同模型拟合作物产量对有效磷的响应曲线,计算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长期施用磷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提升了土壤磷素活化系数(PAC)。化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肥处理(1.5NPKM、NPKM、M)的PAC高于化肥配合秸秆还田(NPKS)和施用化学磷肥(PK、NP、NPK)。红壤地区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变化量与土壤磷盈亏量呈正相关关系(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舒 张林平 张扬 郝菲菲 肖金香 胡冬南
研究油茶根际解无机磷细菌的解磷能力对提高红壤丘陵区土壤磷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从油茶根际分离筛选出97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采用NBRI-BPB培养基进行复筛获得5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解无机磷细菌,并测定其在NBRIP培养基中有效磷含量,采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Biolog系统和16Sr DNA序列分析鉴定细菌种类,确定WB38为耳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uricularis),WB39(WB75)为杓兰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ypripedii),WB53(WB68)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研究了解磷菌株WB...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锡洲 阳显斌 李廷轩 郑子成 林玲 杨顺平
【目的】研究不同磷效率小麦根际土壤磷组分特征及磷高效小麦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素的活化利用特征,以探明磷高效小麦高效吸收利用磷素机理。【方法】在土培盆栽条件下,以小麦磷高效品种CD1158-7、省A3宜03-4和低效品种渝02321为材料,研究每kg土中施磷0、10、20和30 mg(表示为0、10、20、30 mg.kg-1)条件下其生物量、磷素积累量、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水溶性磷、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的浓度差异。【结果】不同磷效率小麦生物量、磷素积累量随着施磷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高效品种显著高于低效品种。不同施磷处理,根际土壤水溶性磷浓度均低于非根际土壤。在低磷处理(不施磷、施磷10、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朴 王雅洁 胡红青 刘凡
以红壤(可变电荷土壤)和黄褐土(恒电荷土壤)为材料,通过根垫法分组盆栽种植玉米、油菜等作物,获得2类土壤的根际土、近根际土以及非根际土样品,测定了它们的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等含量。结果表明:在种植玉米、油菜等作物的条件下,均为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非根际土壤含量最小,意味着根际能活化或富集碱解氮;红壤、黄褐土非根际的有效磷含量比根际分别高28%~44%和29%~57%,表明根际有效磷存在亏缺;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有机质含量有所变化,但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养分 有机质 红壤 黄褐土 根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军 廖文华 刘建玲
以菜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0~100 cm菜地土壤Olsen-P、CaCl2-P、NaOH-P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菜地Olsen-P、CaCl2-P、NaOH-P含量分别为:123.8~399.6 mg/kg、9.1~27.2 mg/kg、184.9~608.9mg/kg。土壤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积累量逐渐降低;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Olsen-P含量高于55.6~63.0 mg/kg时,土壤CaCl2-P显著增加,此时的Olsen-P含...
关键词:
菜地土壤 磷素淋失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