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6)
2023(5974)
2022(5025)
2021(4796)
2020(3996)
2019(9467)
2018(9095)
2017(17607)
2016(9282)
2015(10758)
2014(10259)
2013(10651)
2012(10242)
2011(9455)
2010(9221)
2009(8499)
2008(8340)
2007(7245)
2006(6545)
2005(6135)
作者
(28322)
(23660)
(23472)
(22564)
(15164)
(11386)
(10417)
(9274)
(9204)
(8524)
(8276)
(7903)
(7850)
(7777)
(7772)
(7541)
(7083)
(6864)
(6820)
(6505)
(5976)
(5908)
(5841)
(5507)
(5408)
(5346)
(5244)
(4981)
(4861)
(4788)
学科
(46323)
经济(46274)
管理(21375)
方法(21067)
(20702)
数学(19577)
数学方法(19457)
中国(15691)
(14420)
企业(14420)
(11404)
贸易(11395)
(11229)
(11177)
(9690)
(9654)
(8079)
农业(7619)
地方(7265)
业经(7108)
(7083)
银行(7056)
(7024)
金融(7024)
(6879)
(6734)
环境(6320)
关系(6317)
(6205)
(5780)
机构
大学(141223)
学院(135811)
(69790)
经济(68897)
研究(59457)
管理(47163)
中国(46091)
理学(40235)
理学院(39740)
管理学(39134)
管理学院(38911)
科学(34363)
(31902)
(31157)
(29783)
研究所(28537)
(26656)
中心(24789)
经济学(24100)
财经(23759)
(22093)
经济学院(21742)
(21333)
农业(21282)
北京(21067)
业大(20119)
科学院(18808)
(18773)
财经大学(17982)
(16606)
基金
项目(90978)
科学(72012)
基金(70201)
(64325)
国家(63921)
研究(62419)
科学基金(52509)
社会(42878)
社会科(40792)
社会科学(40784)
基金项目(35317)
自然(33505)
自然科(32761)
自然科学(32746)
自然科学基金(32246)
资助(30495)
(30221)
(28062)
教育(27785)
(22424)
重点(21684)
中国(21520)
编号(21088)
(20353)
国家社会(20074)
教育部(18962)
(18258)
成果(17944)
科研(17844)
创新(17393)
期刊
(72930)
经济(72930)
研究(46551)
中国(29476)
学报(25813)
科学(23897)
(23683)
(21663)
大学(19272)
管理(19116)
学学(18257)
农业(16488)
经济研究(14101)
(13404)
金融(13404)
财经(13017)
(11464)
(11406)
世界(10717)
教育(10660)
国际(10563)
问题(10252)
(10203)
技术(9510)
业经(8152)
技术经济(7089)
统计(6894)
(6175)
业大(6122)
经济问题(6078)
共检索到215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李勇  
本文以对曾经引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轨红利、人口红利和外资外贸红利为主要分析对象,论证了诸多红利消退现象正在发生,并从逻辑上证明了传统增长模式下的高速增长在今后难以为继,从而迎来了阶段性的拐点。运用面板门限估计的方法对中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了红利消退以及新阶段到来这一基本结论。未来以寻求新的红利空间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是必由之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海鸣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的转变孙海鸣一、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要素替代分析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各种类型的结构变动,是增长的衍生物或逻辑结果。虽然,结构变动的优劣,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数量或质量,但是,它不会影响经济增长是财富积累主体来源的基本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繁华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转变的阶段划分与目标定位曾繁华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历经上百时间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上,选择那种类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由许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定位周振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一种长期方针,是一个总的努力方向。但在具体操作中,则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具体情况有区别、分步骤地实施。因此,就有必要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加快主导产业成长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四川现阶段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选择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文章认为,四川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间差距的不断拉大,决定了四川的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提高整体素质,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从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海春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在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迈进。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初级阶段剧烈波动、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严峻约束的中国农业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将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能否满足工业化中期阶段的需要,工业化本身又将对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回答将对我们正确处理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提供依据,从而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向正确方向迈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尚勇  
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关键把科教兴市工作推向新阶段尚勇国家科委政策体改司司长一、正确认识科教兴市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我国科教兴市工作从80年代后期起步,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在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几年的试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龚刚  黄春媛  张前程  陈维涛  赵亮亮  
从宏观上讲,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理解为投资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产业结构上看,这是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分工,承接发达国家部分产业转移,从而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寻得一份定位(加工和组装)的结果。中国这样一种增长方式必然意味着其对外部条件的极大依赖(其中,技术引进是此种依赖最为突出的表现);这样一种增长过程也同样可以理解为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过程。然而,当剩余劳动力消耗完成以后,中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以技术引进的方式来实现技术进步将不可持续。为此中国只有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实现从技术引进型向自主研发和创新型的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变,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这必将成为未来中国主要的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王梦奎  李剑阁  卢中原  侯永志  石耀东  刘培林  秦中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面临许多新的变化、机遇和挑战。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一个长期艰苦过程。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压力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宜采取的战略和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卫斌  陈彬  蒋松荣  
中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10余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支撑力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约束,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亟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本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一个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以定量地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为0.10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是由当前的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价格体系决定的,能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简新华  张皓  
中国现行的主要依靠低生产要素成本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形成国际竞争力,以数量扩张、劳动密集和低价格取胜,低效益、难持续的外贸增长方式,现在面临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高新技术引进困难、资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剧的难题,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转变成为一种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科技兴贸、以质取胜、产业结构合理、加工度高、附加值大、高效益、可持续的新的方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望予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粗放型出口方式为主,产品缺乏专有技术和自主品牌,相互低价竞争,招致频繁的贸易摩擦。为使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应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使国际市场多元化;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内需,争取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歆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由以往赞扬东亚的成功转变为批评其失败。我们注意到,这一转变使克鲁格曼“东亚无奇迹”的论点在中国变得颇为流行。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学者在各种场合重复着克鲁格曼对东亚增长方式的批评。还有的学者认为,东亚发生的危机是“对依...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