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2)
2023(9402)
2022(8443)
2021(8131)
2020(6836)
2019(16013)
2018(16048)
2017(30617)
2016(17146)
2015(19517)
2014(19588)
2013(19157)
2012(17352)
2011(15595)
2010(15476)
2009(13880)
2008(13338)
2007(11450)
2006(9815)
2005(8332)
作者
(49502)
(40774)
(40638)
(38680)
(26157)
(19696)
(18426)
(16276)
(15706)
(14590)
(14111)
(13642)
(12888)
(12886)
(12616)
(12603)
(12492)
(12189)
(11666)
(11604)
(10352)
(10199)
(9856)
(9344)
(9228)
(9174)
(9120)
(9006)
(8332)
(8155)
学科
(62748)
经济(62681)
管理(45537)
(43047)
(36259)
企业(36259)
方法(30638)
数学(26240)
数学方法(25919)
(18368)
(16232)
中国(15964)
(14407)
理论(13982)
业经(13566)
地方(12776)
教育(11805)
(10878)
农业(10822)
技术(10491)
(10471)
贸易(10466)
(10079)
环境(9791)
(9585)
(9445)
财务(9388)
财务管理(9372)
企业财务(8880)
(8817)
机构
大学(238340)
学院(236342)
管理(94216)
(85340)
经济(83271)
理学(82252)
理学院(81310)
管理学(79823)
管理学院(79410)
研究(77390)
中国(53782)
科学(51724)
(50930)
(39802)
(39252)
业大(38328)
(37301)
研究所(36314)
中心(34147)
(33335)
(33126)
师范(32777)
北京(32128)
农业(31453)
财经(30847)
(28278)
(28069)
(27750)
技术(27732)
师范大学(26371)
基金
项目(168023)
科学(129898)
研究(122677)
基金(118844)
(103878)
国家(102989)
科学基金(87583)
社会(72935)
社会科(68841)
社会科学(68822)
(67354)
基金项目(64089)
自然(58730)
教育(57771)
自然科(57313)
自然科学(57296)
(56619)
自然科学基金(56224)
编号(51471)
资助(49366)
成果(41853)
重点(37575)
(36254)
课题(35692)
(35038)
(35036)
创新(32511)
科研(32312)
项目编号(31777)
大学(31549)
期刊
(90601)
经济(90601)
研究(67193)
中国(43266)
学报(42032)
科学(36579)
(35668)
教育(34466)
管理(33178)
大学(30765)
学学(28666)
(26688)
农业(25598)
技术(21477)
图书(15119)
(15057)
金融(15057)
业经(14854)
财经(14326)
经济研究(13823)
(12975)
科技(12467)
理论(12228)
(12026)
问题(11612)
实践(11523)
(11523)
(11178)
业大(11109)
情报(11093)
共检索到331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燕  陈进勇  刘燕  赵世伟  
为确定红丁香在北京城区引种栽培条件下种子败育发生的时期,对其有性生殖过程进行了形态和胚胎发育解剖观察。授粉试验显示,北京市植物园引种栽培的红丁香人工自花授粉及去雄套袋授粉均未坐果,人工异花授粉坐果率为31.86%,天然授粉坐果率为8.32%,表明栽培条件下红丁香自交不育,传粉媒介不足导致坐果率低,但是各种授粉方式均未获得种子。胚胎发育过程解剖观察显示:红丁香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腺质绒毡层,胞质分裂为同时型,2-细胞成熟花粉;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胚囊发育为蓼型,核型胚乳,胚发育类型为紫菀型,先后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但后期子叶胚发育停滞,其细胞逐渐降解,随后胚乳细胞也出现降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霍中洋  李杰  许轲  戴其根  魏海燕  龚金龙  张洪程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3种类型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为材料,比较研究高产栽培条件下手栽、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水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差异,并对米质性状与灌浆结实期的温光条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糙米率在不同种植方式间没有明显差异,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早熟晚粳手栽>机插>直播,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机插>手栽>直播;(2)垩白率手栽>机插>直播,垩白大小机插>手栽>直播,垩白度早熟晚粳和常规迟熟中粳手栽>机插>直播,中熟中粳和杂交迟熟中粳机插>手栽>直播;(3)直链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宏  王雁  李正红  万友名  刘秀贤  梁宁  
从花部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与胚珠比、杂交指数、套袋实验、传粉观察等方面,对花柱二型植物滇丁香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型花植株的单株花序数明显较多,而花冠管和柱头裂片长却明显较短;散粉8 h后,滇丁香的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70%左右,从花药始散粉期至末花期其柱头均具过氧化物酶活性;针型花和线型花的花粉与胚珠比分别为1 641.7±365.84和947.3±194.84,杂交指数均为3。结合套袋实验和传粉观察结果认为:在自然条件下,滇丁香为虫媒花植物,其中针型花和线型花所接受的亲和性花粉分别为异株同型花和异型花提供。滇丁香不仅是形态意义而且是功能意义上的花柱二型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张燕平  赖永祺  赵保荣  赵培仙  
报道了印楝的形态特征和3个来自不同水分条件的印楝种源在引种地的适应性及经济性状的表现。初步认为3个印楝种源:(1)物候期不同;(2)保存率、生长量、结果枝数、结果枝比等生长指标也都存在明显差异;(3)种子的印楝素含量>0.4%,高于原产地的平均水平。从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比较,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的2种源优于来自湿润地区种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燕雷  苑兆和  冯立娟  招雪晴  王金政  王超  
采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61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绿熟期以醇类为主,商熟期和完熟期以酯类为主;露地栽培的香气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设施栽培;凯特杏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包括乙酸乙酯、(Z)-丁酸-3-己烯酯、丁酸乙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己酯、1-己醇、3-己烯-1-醇是凯特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承安  陈黎  
The planting experiment on introducing 18 lily cultivars to Huangshan Region, Anhui Province was made by observing growth height, flowering property,and other growth indexes.The result showed that most of 18 cultivars could grow and flowering normally and was easily to be planted in the local climat...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翔  周立军  屠乃美  谢建红  张玉烛  
对杂交水稻组两优培九在不同改良强化栽培条件下的群体形成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改良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生育后期的功能叶面积下降缓慢,叶绿素衰减幅度减小,粒叶比增大,群体质量明显改善,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采用SRI核心技术,双本插植与单本插植产量差异不显著;直播可以减少水稻的插植的用工量,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长平  敖小平  叶云  于晓英  彭尽晖  张宏志  
为丰富湖南地区的牡丹品种及其花色,对荷泽地区的15个牡丹品种进行了引种,并进行了大棚避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牡丹枝条的年生长量为16.70~23.20 cm,叶长为8.30~18.90 cm,叶宽为3.80~11.20 cm,花径为7.39~13.42 cm.牡丹在长沙的生长情况为:1月上旬(01-01~01-05)是萌芽期,3月上中旬(03-04~03-20)是枝条的旺盛生长期;2月上旬(02-01~02-10)花蕾初现,3月中旬(03-15~03-25)花蕾现色,3月下旬到4月上旬(03-25~04-10)为开花期;11月上旬(11-05~11-10)进入落叶休眠.试验表明,利用大棚避雨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义强  刘伟  黄瑞春  米小琴  董金金  徐少东  姚锐  谭益民  
对从美国佐治亚大学引进的12个美国香柏新品种在湖南湘西州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对其保存率、生长情况、病虫危害等进行连续3年调查、观测与分析,筛选出适应性强的香柏品种。结果表明:有5个香柏品种适宜在湖南湘西栽培,分别是Thuja occidentalis cv.‘Green Giant’(GT)、Thuja occidentalis cv.‘Nigra’(NA)、Thuja occidentalis cv.‘Gold Spire’(GE)、Thuja occidentalis cv.‘Rheingold’(R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咏梅  高鹏旭  赵春华  贺长树  陈远伟  杨庭春  李玉梅  卢义宣  
选用旱稻品种IRAT109和水稻品种越富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110个株系)及其亲本,在水、旱2种条件下种植,对各品种稻米的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值)和外观品质(粒长、粒宽、垩白率、百粒重)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行显著性分析,为抗旱育种和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粒宽和百粒重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对粒长、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在旱地种植亲本和各品系的粒长、粒宽和百粒重的均值均小于水田种植,而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率均大于水田种植;稻米淀粉黏滞性(RVA谱)特征谱中冷胶黏度(CPV)、消碱值(SBV)、回复值(CSV)受土壤水分胁迫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对糊化温度(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晓  闫洁  李青丰  吕梅  
应用解剖学及组织化学方法对老芒麦种子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 ,其种子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具有禾本科植物的典型特征 :胚胎发育为禾本型 ,胚乳为核型胚乳 ,其最外一层细胞发育为糊粉层 ,籽实皮由内珠被及子房内表皮发育而成 ;但有其特性 :合子未显示出极性 ,中贮藏有丰富的淀粉粒 ,第 1次分裂为横分裂 ,偶有斜向分裂 ,之后顶细胞纵分裂 ,基细胞横分裂 ;宿存助细胞可保留到椭圆形原胚时期 ,与丝状器都有PAS正反应 ,显示了宿存助细胞及丝状器与营养物质的转运有关 ;少数种子有胚发育迟缓的现象 ;不同种子发育的早期原胚之间存在淀粉粒含量的差异 ;约有 1%的成熟种子中缺胚或胚极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良  杨志红  刘群龙  
华北紫丁香及其变种白丁香的开花生物学特性和授粉试验表明:白丁香的单花序花期为5~7d,全树花期为7~11d,紫丁香比白丁香花期晚1~2d.丁香花的花粉室温下放置24h发芽率为0,自然结实率、自花授粉及异花授粉结实率都较高,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中芹  刘海虹  贾君镇  郭玉海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和幼苗分化建成过程的形态学。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吸器接触柽柳根表皮层后,吸器顶端分化出侵入细胞。在侵入细胞引领下,吸器呈楔形结构依次侵入柽柳根皮层、中柱和木质部。在吸器侵入寄主根过程中,与寄主根皮层细胞接触的吸器细胞壁呈现增厚反应,与吸器顶端邻近的多层寄主皮层细胞被机械挤压而变形,乃至被破坏。2)在吸器侵入木质部后,与寄主根表皮连接的管花肉苁蓉芽端薄壁组织恢复分生能力,分化出芽端生长点;生长点分化鳞叶原基,鳞叶原基长大为鳞叶幼叶,在鳞叶幼叶的叶腋内分化出生长点,发育成肉苁蓉幼苗。结果显示,管花肉苁蓉吸器侵入寄主根是一个主动过程,并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彦丽  温陟良  吕瑞江  段玉春  智福军  
以无核小枣和金丝小枣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枣果核核层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核发育可大致分为3个时期即果核发育的前期,果核发育的中期,果核发育的后期。在果核发育的前期和中期无核小枣相对于金丝小枣其核层细胞的分裂速度慢,停止分裂的时间早,且酚类物质的积累少。果核发育的后期,无核小枣核层细胞的木质化程度低,且只是局部木质化。基于以上差异形成了无核小枣的果核较薄软且可食这一优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有军  王正加  郑炳松  黄晓敏  黄坚钦  
利用石蜡制片技术从显微水平上跟踪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雄蕊发育过程,以掌握山核桃的生殖发育规律。研究表明:①3月下旬在雄花原基顶部形成雄蕊原基,4月中旬形成雄蕊并进一步分化。②4月下旬,花药内形成花粉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四分体解体产生单胞花粉粒,中层和绒毡层在花粉发育过程中逐渐消失。③5月上旬形成2-胞花粉粒,花粉散出,花序凋谢。④建立了山核桃雄蕊发育外部形态与解剖构造之间的对应关系。图1表2参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