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0)
- 2023(3740)
- 2022(3222)
- 2021(2990)
- 2020(2516)
- 2019(5921)
- 2018(5715)
- 2017(9863)
- 2016(5939)
- 2015(6619)
- 2014(6502)
- 2013(6635)
- 2012(6462)
- 2011(5824)
- 2010(6002)
- 2009(5473)
- 2008(5506)
- 2007(4845)
- 2006(4336)
- 2005(4062)
- 学科
- 济(23599)
- 经济(23578)
- 学(14426)
- 管理(12038)
- 业(11547)
- 贸(10387)
- 贸易(10378)
- 易(10180)
- 企(9704)
- 企业(9704)
- 方法(8550)
- 出(7891)
- 口(7422)
- 出口(7384)
- 出口贸易(7384)
- 地方(7198)
- 数学(6523)
- 数学方法(6468)
- 农(6308)
- 中国(5251)
- 业经(5113)
- 水产(4410)
- 和(4333)
- 理论(4264)
- 农业(3962)
- 经济学(3725)
- 动物(3530)
- 环境(3496)
- 地方经济(3447)
- 制(3252)
- 机构
- 大学(88217)
- 学院(86270)
- 研究(37211)
- 济(30789)
- 经济(30214)
- 管理(28681)
- 科学(27672)
- 中国(26456)
- 理学(24475)
- 理学院(24038)
- 管理学(23493)
- 管理学院(23335)
- 农(21969)
- 江(21914)
- 所(21339)
- 研究所(20208)
- 京(19652)
- 农业(17923)
- 业大(16367)
- 中心(16056)
- 院(14624)
- 省(14592)
- 范(13448)
- 室(13096)
- 师范(13058)
- 财(12926)
- 研究院(12373)
- 实验(12131)
- 实验室(11611)
- 州(11451)
- 基金
- 项目(62727)
- 科学(48308)
- 基金(44924)
- 家(42624)
- 国家(42328)
- 研究(40602)
- 科学基金(33938)
- 省(26171)
- 自然(24440)
- 社会(24265)
- 自然科(23806)
- 自然科学(23793)
- 基金项目(23610)
- 自然科学基金(23354)
- 社会科(22815)
- 社会科学(22810)
- 划(22330)
- 资助(18907)
- 教育(17887)
- 重点(16147)
- 编号(15010)
- 发(14361)
- 计划(14182)
- 江(13671)
- 部(13437)
- 科技(13376)
- 科研(13062)
- 创(12443)
- 成果(12428)
- 业(12049)
共检索到133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章龙珍 庄平 陈洁 张涛 侯俊利
在繁殖季节研究了斑尾刺虾虎鱼的形态、生殖力与卵巢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全长(TL)与体长(SL)、头长(HL)与体长(SL)、体长(SL)与体高(BD)、体重(BW)与空壳重(SW)、体重(BW)与体长(SL)的相关关系分别为:TL=0.779 6SL+1.793 9;HL=0.299 9SL+7.288;SL=0.783 2BD+7.324 9;BW=0.818 4SW-4.979 6;BW=0.062 9SL2.331 5。斑尾刺虾虎鱼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6 328~59 878 egg,与体长(SL)、空壳重(SW)、卵巢重(OW)的相关关系分别为F=94.972SL2-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龙珍 陈丽慧 庄平 冯广朋 徐滨 赵优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法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各期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每年的4、5、6月为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的繁殖季节。进入繁殖季节的卵巢以Ⅳ期为主,4-6月的Ⅳ期卵巢分别占当月总数的62.32%、71.43%和48.41%。Ⅲ期卵巢只占当月总数的24.55%、12.33%、6.28%;Ⅴ期卵巢占13.13%、10.45%和26.67%;5、6月份Ⅵ期卵巢占5.89%、18.10%。Ⅲ~Ⅵ期的性腺指数(GSI)分别为4.49%±2.07%、31.75%±7.08%、38.33%±6.24%和7.78%±3.18%。4-6月精巢均处于Ⅳ、Ⅴ、Ⅵ期,4月以Ⅳ期为主,5、6月以Ⅴ期为主。Ⅳ...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卵巢 精巢 组织学 性腺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刘鉴毅 黄晓荣 陈丽慧 赵优
研究了长江口水域纹缟虾虎鱼的繁殖生物学。结果如下:(1)纹缟虾虎鱼雌雄亲鱼间形态学特征具有差异,肥满度分别为3.47±0.36与2.17±0.52,体长/体高、体长/头长、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等比值存在极显著差异;(2)纹缟虾虎鱼产卵期为3~7月份,盛产期为4~6月份。绝对生殖力平均为12 689.2粒,体长相对生殖力平均为206.9粒/mm;(3)纹缟虾虎鱼成熟的卵为球形,卵径0.482~0.606 mm,卵中油球数量10~200个,精子较小,由圆形头部和细长尾部(鞭毛)两个部分组成;(4)纹缟虾虎鱼产卵受精一般在洞穴内进行,而且雄鱼具有护卵习性;(5)纹缟虾虎鱼受精卵呈梨形或者梭形,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美贵 杨刚 张涛 赵峰 彭欣悦 闫光松 庄平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长江口东旺沙、东风西沙和青草沙潮间带水域隔月进行插网作业,共采集到459尾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样品,分析其胃含物。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共摄食12类37种生物,主要摄食虾类,其次是鱼类、蟹类等。其饵料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以外,春季还摄食糠虾类和蟹类,夏季还摄食鱼类,冬季还摄食糠虾类;体长189 mm的个体主要以鱼类为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秋季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军 李增光 万荣 黄承伟
根据2018年5—7月以及2019年5月和8月在长江口水域采集的凤鲚(Coilia mystus) 样本,对其生物学指标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凤鲚的肥满度(K)均值为0.32%,雄性为0.37%;雌性凤鲚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均值为18.58%,雄性为7.47%。2018和2019年长江口凤鲚的卵径分别为0.68和0.70mm,与以往研究相比凤鲚的卵径有变小的趋势。2018和2019年的个体绝对繁殖力分别为11621和6131粒,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组成是繁殖力年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凤鲚的绝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和性腺质量呈正相关,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_(W))与性腺质量和性腺指数显著相关。经逐步回归,绝对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为F=5059.5W_(1)+1009(R~(2)=0.73);体长相对繁殖力为F_(L)=27.71+22.77W_(1) (R~(2)=0.76);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F_(W)=412.41-40.67W_(1)+2614.35I_(GSI)(R~(2)=0.60),个体繁殖力与性腺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用核移位法得到长江口凤鲚2018和2019年的产卵分数分别为0.26和0.24,采样时间不同可能导致了产卵分数的年间差异。本研究分析了长江口凤鲚的繁殖力和产卵分数,可为采用日产卵量方法估算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生物量提供关键参数,以期为长江口凤鲚资源恢复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凤鲚 长江口 繁殖力 产卵分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宋超 庄平 赵峰 闫文罡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而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纹缟虾虎鱼(P<0.05)。斑尾刺虾虎鱼和纹缟虾虎鱼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检测到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56和73.00。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斑尾刺虾虎鱼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分别为32.14%±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毕雪娟 张涛 冯广朋 王妤 张婷婷 高宇 庄平
对凤鲚(Coilia mystus)个体生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3 146.2~33 237 egg,个体体长相对生殖力(FL)为27.7~185.7 egg·mm-1,个体体重相对生殖力(FW)为366.5~1 614.2 egg·g-1。F、FL与体长、体重、纯体重、卵巢重、成熟系数、年龄均呈幂函数正相关,与肥满度相关关系不显著。FW与表明性腺成熟程度的指标(卵巢重、成熟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形态指标均不相关。典型相关分析显示,F主要与卵巢重有关,FL主要与鱼体型有关。依据卵径频率分布推测,凤鲚属单峰一次性产卵鱼类。
关键词:
长江口 凤鲚 个体生殖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江琪 庄平 刘鉴毅 赵峰 黄晓荣 闫文罡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法研究了长鳍篮子鱼繁殖季节各期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在所获得样本中,未发现Ⅰ期、Ⅱ期的卵巢和精巢。Ⅲ期卵巢以第Ⅲ时相卵母细胞为主,这时期液泡、卵黄颗粒出现,同时含有少量Ⅰ时相和Ⅱ时相的卵母细胞;Ⅳ期卵巢以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Ⅳ时相晚期卵母细胞开始出现油球,细胞核偏移和变形,放射带明显;Ⅴ期卵巢的卵细胞游离,卵细胞的外层分别有胶膜、放射带和质膜;Ⅵ期卵巢主要由Ⅲ时相卵母细胞和大量的空滤泡外膜组成。长鳍篮子鱼精巢为辐射型,精巢内生殖细胞分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各期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管,同一精小管中的生精细胞发育不同步。精子成熟后,充满整个精...
关键词:
长鳍篮子鱼 卵巢 精巢 组织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广 刘金兰 白冬清 乔秀亭 毛海涛
对繁殖季节的黄颡鱼性腺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黄颡鱼卵巢为黄色圆筒状,由大小不同的三 种卵粒组成,卵径分别为1. 2~1. 4mm、1. 5~1. 6mm 和1. 7~2. 0mm,直径较大的金黄色卵粒中有大量卵黄 沉积,成熟较好,较小的卵颜色发白。精巢为乳白色,饱满有光泽,靠近生殖孔的部分晶莹透亮。黄颡鱼雌 鱼性成熟系数为21. 48%,雄鱼性成熟系数为0. 60%。体重35~85g 时,雌性个体相对繁殖力为76. 81~ 94. 72粒/ g,平均为84. 35粒/g,绝对繁殖力(Y)与体重(W)、体长(L)的相关方程为:Y=84. 74W- 55. 69、 Y=1416. 92L-1484...
关键词:
黄颡鱼 繁殖季节 卵巢 精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管卫兵 陈辉辉 何文辉
根据2005、2006、2008、2009年在长江口附近水域采集的凤鲚样品,通过测量其体长、体重、性腺重、肝重、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对凤鲚生殖群体的生殖特征和条件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凤鲚生殖群体的体长、体重范围分别为61.2~224.3mm、2.1~32.7g;凤鲚雌性生殖群体的体长和体重普遍大于雄性,尤其是2008、2009年。而且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差异越大;同等体长的雌性体重大于雄性。不同年份生长速度不同,其中2006年生长状况最差;(2)凤鲚生殖潜能受鱼体长、体重的影响比较密切。2005年性腺发育最好,2006年性腺发育最差;(3)凤鲚生殖群体肝重与体长、体重呈正相关。凤鲚...
关键词:
凤鲚 生殖特征 条件状况 生物学参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建春 孔杰 曹家旺 谭建 代平 孟宪红 罗坤 傅强 陈宝龙 刘东亚 邢群 隋娟 栾生
生产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雌虾的繁殖性能表现出巨大差异。本研究以一个生产周期中雌虾产卵频次为繁殖力指标性状,以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雌虾为研究对象,对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和成熟期)进行组织学观察。针对在前期选择清除分析中筛选到的繁殖候选基因TRX2、PARD3、PLCβ4和RERE,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首次分析比较它们在高、低繁殖力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卵巢、眼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组织观察结果显示,低繁殖力雌虾卵巢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无法发育至成熟期,高繁殖力雌虾卵巢在卵黄颗粒的形成和积累、皮质棒形成等关键过程的速度要快于低繁殖力雌虾。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在卵巢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TRX2、PLCβ4和RERE基因在高繁殖力组卵巢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繁殖力组卵巢(P<0.05),4个基因在高繁殖力组成熟期卵巢中均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时期的眼柄组织中,低繁殖力组中TRX2、PARD3、PLCβ4和RERE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高繁殖力组。研究结果表明上述4种基因可能在凡纳滨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凡纳滨对虾雌虾繁殖力产生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帼英 朱云云 周忠良 陈建国
本文研究了花鲈卵巢的发育、产卵类型、产卵期、繁殖水域及雌雄同体现象等.根据长江口及浙江沿海花鲈卵巢的周年组织学切片,将卵巢划分为Ⅵ期,还有重复发育的Ⅵ-Ⅳ'期(或Ⅳ'期)和Ⅴ'期,属分批非同步型产卵类型。在繁殖季节,短期内可以产两次卵,产卵期为11月至翌年1月,盛产期约为11月中至12月中的一个月内。性成熟年龄,雌鱼为Ⅳ龄,雄鱼为Ⅱ龄,有雌雄同体现象。在邻近沿海和长江口盐度较高水域产卵,盐度为22—26‰。
关键词:
花鲈,繁殖生物学,组织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超 李亚鸽 赵峰 刘若晖 冯广朋 黄晓荣 庄平
为查明当前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繁殖群体组成及其繁殖性能,2021年4—6月在长江口南支水域采集生殖洄游的刀鲚繁殖群体样本144尾,分析了其个体大小、性比、性腺发育分期、条件因子(K_(n))、性体指数(GSI) 和繁殖力(F)。结果显示,采集样本的平均全长(TL)和体重(BW)分别为(318±34) mm 和(97.16±32.05) g,其中,4月个体最大。繁殖群体中,雌性占优,雌雄性比为8∶1。在雌性个体中,不同月份性腺发育期组成不同,其中4月以卵巢发育至II期个体为主。K_(n)在不同长度组和不同月份间基本一致,其值接近或大于1。GSI从4月至6月随着性腺不断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6月最高。所选成熟个体的繁殖力从29908到74041粒不等,平均值为51073±11302粒。繁殖力与全长、体重、性腺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繁殖力与性腺重的相关性最大(R~(2)=0.619),其次为全长和体重。本研究结果可用于判定当前长江口刀鲚繁殖群体的整体状况,为后期针对该物种的保护以及管理政策制定和规划调整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刘君刚 赵明 王妍妍 曲建忠
研究了圆斑星鲽卵巢年周期发育的组织学规律及其数量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圆斑星鲽产卵属1年1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成熟类型。性成熟亲鱼在年周期发育中经历5个发育时期,同时可见5个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卵巢中卵母细胞类型和组成比例不同。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在亲鱼的年周期发育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与卵巢发育呈现密切的关联。亲鱼卵巢发育的有效积温为1 050日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