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3)
2023(10373)
2022(8632)
2021(7981)
2020(6734)
2019(15101)
2018(14698)
2017(28351)
2016(14862)
2015(15900)
2014(14921)
2013(14927)
2012(13629)
2011(11979)
2010(11968)
2009(11102)
2008(10974)
2007(9811)
2006(8683)
2005(7756)
作者
(39863)
(33433)
(33141)
(31878)
(21252)
(16074)
(14961)
(12903)
(12618)
(11963)
(11694)
(11077)
(10823)
(10761)
(10555)
(10452)
(9762)
(9607)
(9592)
(9566)
(8301)
(8123)
(8038)
(7709)
(7551)
(7427)
(7276)
(7111)
(6769)
(6566)
学科
(53593)
经济(53532)
管理(42396)
(42354)
(35485)
企业(35485)
方法(22142)
(21754)
税收(20296)
(20126)
(19091)
数学(18877)
数学方法(18622)
中国(17292)
(14779)
技术(14113)
(12714)
(12148)
业经(11783)
(10268)
财务(10248)
财务管理(10230)
(10168)
贸易(10159)
技术管理(10158)
(10082)
金融(10082)
(9998)
银行(9969)
(9908)
机构
大学(198941)
学院(195167)
(83096)
经济(81410)
管理(71857)
研究(69627)
理学(62057)
理学院(61327)
管理学(60168)
管理学院(59758)
中国(51577)
(46021)
(40843)
科学(40180)
财经(34860)
(34163)
(31809)
(30605)
中心(30492)
研究所(30477)
(30286)
经济学(27419)
业大(27036)
财经大学(26194)
(25745)
北京(25638)
(24776)
经济学院(24688)
师范(24515)
(23818)
基金
项目(131964)
科学(105271)
基金(97897)
研究(96566)
(86383)
国家(85696)
科学基金(73531)
社会(64089)
社会科(60847)
社会科学(60831)
基金项目(50786)
(50228)
自然(46269)
自然科(45380)
自然科学(45364)
自然科学基金(44557)
教育(44395)
(42748)
资助(39115)
编号(36979)
成果(31013)
(30589)
重点(30074)
(29505)
创新(28799)
国家社会(27913)
(27776)
(26939)
课题(26132)
教育部(25864)
期刊
(89836)
经济(89836)
研究(68829)
中国(44673)
(35910)
学报(32633)
管理(28905)
科学(28209)
(27323)
大学(25164)
教育(24731)
学学(23578)
(18821)
金融(18821)
农业(18085)
财经(17268)
经济研究(16318)
(16125)
(15605)
技术(15383)
(14984)
税务(13842)
业经(12737)
问题(11068)
(10316)
(10006)
科技(9886)
(9393)
国际(9358)
技术经济(9295)
共检索到306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利锋  
将累进性劳动所得税引入NKMP-DSGE模型中考察失业波动与累进性税收的宏观效应。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外生冲击对于就业与失业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因而忽略失业可能引起结论的偏误;失业的贝叶斯冲击分解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是推动我国失业波动最重要的力量,并且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显在的"失业回滞"。进一步,通过模型比较发现,累进性劳动所得税具有内生稳定器的作用。在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采用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机制以降低失业,并使用内生稳定器缓和经济波动,将可能实现降低失业与缓和经济波动的双重效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蒲成毅  刘震  
本文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针对货币政策冲击、技术冲击、实际货币余额冲击和偏好冲击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综合利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和历史分解等方法,对2002年二季度到2013年四季度的物价水平波动和总产出波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产出水平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冲击,而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水平波动的主要根源;货币政策的调整与通货膨胀率水平的频繁波动密切相关,而技术冲击为代表的总供给冲击对总产出波动往往起到拉低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识别中国经济波动的根源对正在进行中的经济转型和政策制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斌  王可鉴  
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工资粘性和失业的原因作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独特而又新颖的劳动市场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论克服了凯恩斯主义致命的缺陷,维护了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非出清的信条。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微妙之处是:考察工资粘性和失业问题时几乎不讨论劳动市场,使得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这是该理论的一个致命弱点。主张自由经济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正是在这一点上给予凯恩斯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它在西方宏观经济领域中的正统地位。与凯恩斯主义不同,新凯恩斯主义高度重视劳动市场问题,多侧面地探讨了工资粘性和失业的原因,在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假设的基础上,阐释劳动市场失灵,较好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君斌  王文甫  
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侧重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讨论的就是技术冲击等因素对就业的动态效应。首先,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实证得出中国劳动就业的经验特征:在技术冲击之下,劳动就业表现为持续的短期负效应,生产率水平表现为持久的正效应;而在非技术冲击之下,劳动就业表现为持续的短期正效应,生产率水平表现为短期正效应。在技术冲击之下,生产率水平和劳动就业的相关系数为负。然后,数值模拟一个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劳动就业和生产率水平对技术冲击和非技术冲击的脉冲反应经验特征;同时分析显示:中国劳动就业的波动主要是由非技术波动引起的。这些结论意味着,在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俊青  
文章认为,凯恩斯在货币工资富有刚性的假设下,通过提高价格水平、降低实际工资,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的理论,只能在短期有效。于是提出工资上升一就业模型,即通过提高货币工资达到使劳动者感到实际工资上升、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以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率,增大厂商用于生产和经营的资本量。在用于生产和经营的资本数量的增加会提高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下解决就业问题,则会长期有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军  
目前鲜有文献基于政府配置的财政资源和政府控制的自然资源供给变化讨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并且目前涉及到的宏观DSGE模型较少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进行脉冲响应研究。据此,本文构建了含土地供给冲击、财政支出冲击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研究了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研究发现:中央公共资源配置与地方公共资源配置的经济效应是类似的;土地供给量与土地房产税负的经济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别;政府土地资源配置对实际产出会形成即期的扩张效应,但随后即形成"挤出"效应,并且其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影响程度大于土地房产税负的影响;土地资源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波动方差的贡献是逐渐增加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春良  吕心阳  
与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关注名义价格粘性和名义工资粘性不同,本文为排除"货币幻觉"的影响,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范式出发,设定价格和工资粘性的相关参数,构建符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然后观察实际工资、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工资和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脉冲反应的经验特征。根据失业的历史方差分解,发现总需求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在推动失业波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显著的"失业回滞"现象,这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较小的根本原因,也是抑制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就业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同时本文提出,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居营  周可  
本文通过考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性的特征事实,构建农业、非农两部门DSGE模型,引入价格粘性异质性的假设,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通过对价格粘性异质性的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稳定器"效应。研究发现:由于服务业、工业、农业的部门价格粘性依次递减,产业结构升级下部门价格粘性增大是降低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当面临外生冲击时,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通过非农部门价格粘性的增大,来缓和部门间的价格调整,平抑资本投入的波动幅度,并改善部门间的劳动力要素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稳定器"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吉  孟晓宏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来研究中国经济波动问题。模型校准的结果表明,就暂时冲击而言,消费偏好冲击、投资边际效率冲击、技术冲击、名义货币供给增长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都能产生明显的暂时经济波动;就冲击的持久性而言,只有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持久性对经济波动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但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的影响不如RBC类模型那样大,而持久的正向消费偏好冲击对稳定经济增长非常重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安宝  戴利俊  解鹏  
在间接融资占主导作用的经济体中,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对其实施资本监管是影响产出波动的因素之一。在包含商业银行等五部门的DSGE模型框架下,基于巴塞尔资本协议,研究银行资本监管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福利分析。研究表明:三大资本监管协议都具有顺周期性,且银行部门的存在使得经济应对冲击的反应更加剧烈和复杂。为此,应审慎实施新资本协议,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间接融资比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华昱  
运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2004年至2014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成因,重点考察了镶嵌于设备投资的投资专有技术冲击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对总产出和设备投资存在显著正向且相对持续的影响,但短期内会对结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可以解释总产出与投资在短期与长期中40%~80%的波动;其解释力在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在内的五类外生冲击中居首。总体上看,促进设备更新并改善其生产效率的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社会投资总水平,并带动经济中其他主要变量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宏元  罗然  
本文应用附加短期和长期零约束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了汇率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研究发现,从方差分解结果看,汇率冲击对中美相对产出、真实汇率、名义汇率、中美利率差的影响都不大,特别是汇率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和名义汇率波动的解释作用都比需求冲击小得多。从脉冲反应结果看,在石油价格冲击、生产力冲击和需求冲击影响下,真实汇率都朝着有利于吸收冲击的方向波动。因此,中美汇率不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而是吸收冲击的稳定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宏元  罗然  
本文应用附加短期和长期零约束的结构性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考察了汇率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还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研究发现,从方差分解结果看,汇率冲击对中美相对产出、真实汇率、名义汇率、中美利率差的影响都不大,特别是汇率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和名义汇率波动的解释作用都比需求冲击小得多。从脉冲反应结果看,在石油价格冲击、生产力冲击和需求冲击影响下,真实汇率都朝着有利于吸收冲击的方向波动。因此,中美汇率不是导致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而是吸收冲击的稳定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立甫  姚坚  高铁梅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贝叶斯方法进行估计,识别和分析了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价格加成冲击和利率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产生了正向影响而且存在技术扩散机制的情况下产出水平可以到达新的稳态水平;而对通货膨胀波动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影响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冲击(利率冲击)对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均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影响较大。价格加成冲击对产出波动产生正向影响,对通货膨胀波动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需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