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6)
2023(11530)
2022(10098)
2021(9242)
2020(7938)
2019(18028)
2018(17896)
2017(34856)
2016(18822)
2015(21236)
2014(21088)
2013(20796)
2012(18886)
2011(17226)
2010(17321)
2009(16712)
2008(16666)
2007(15158)
2006(13165)
2005(12076)
作者
(53220)
(45067)
(44732)
(42782)
(28395)
(21538)
(20505)
(17191)
(16740)
(15988)
(15086)
(15019)
(14171)
(14030)
(14003)
(13885)
(13869)
(13274)
(13218)
(12856)
(11149)
(11018)
(10837)
(10183)
(10157)
(10126)
(10088)
(9949)
(9072)
(8780)
学科
(74742)
经济(74626)
管理(62714)
(58303)
(50041)
企业(50041)
方法(35258)
数学(31050)
数学方法(30767)
(26287)
(20860)
(20146)
中国(18212)
(16870)
财务(16831)
财务管理(16789)
业经(16786)
(16206)
贸易(16201)
企业财务(15870)
(15809)
(13916)
(13650)
农业(13033)
(12746)
银行(12720)
地方(12620)
(12043)
(11884)
金融(11880)
机构
学院(272130)
大学(270165)
(111507)
经济(109146)
管理(104734)
理学(89789)
理学院(88877)
管理学(87419)
管理学院(86911)
研究(85731)
中国(66598)
(56721)
(55318)
科学(50923)
财经(44346)
(43413)
(43305)
(41647)
中心(40174)
(40000)
研究所(38694)
业大(38427)
经济学(34672)
北京(34498)
农业(34155)
(33243)
(32991)
师范(32899)
财经大学(32699)
经济学院(31372)
基金
项目(174841)
科学(137528)
研究(129014)
基金(126914)
(109230)
国家(108316)
科学基金(93390)
社会(82113)
社会科(77833)
社会科学(77809)
(68917)
基金项目(67044)
教育(60424)
自然(59834)
自然科(58458)
自然科学(58441)
(57510)
自然科学基金(57422)
编号(53833)
资助(52130)
成果(43931)
(39314)
重点(39177)
(36791)
(36665)
(36596)
课题(36487)
创新(34404)
教育部(34178)
科研(33879)
期刊
(125809)
经济(125809)
研究(78839)
中国(51768)
(47789)
学报(40261)
(40048)
管理(38824)
科学(36447)
大学(30670)
学学(28967)
教育(26837)
(26601)
金融(26601)
农业(26375)
技术(22929)
财经(22610)
业经(21961)
经济研究(20464)
(19248)
问题(16205)
(14054)
(13844)
商业(13797)
理论(13537)
财会(13535)
(13186)
技术经济(13074)
统计(12283)
实践(12150)
共检索到403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桑榕  
在美式累计订单询价发售机制中,如何分配新发行的股票是一个关键问题。从国外新股发行的具体实践来看,主承销商在分配股票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通过分配股票收集有关新股定价方面的信息;将股票分配给能够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以稳定新股价格;将行情好与不好时的IPO股票搭配分配以更好地分销股票;从自身牟利角度分配IPO股票等。本文对我国的新股发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平  李瑞鹏  吴边  
在中国当前的询价制下主承销商没有对新股进行自主配售的权利,所以在询价过程中,参与申购的机构投资者将缺少激励去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使得主承销商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价值不确定性大的公司的定价将更依赖于自身的定价能力。由于声誉排名高的主承销商的执业质量和定价能力更强,能够更准确的定价,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并证明声誉排名高的承销商更能帮助不确定性高的公司降低IPO抑价程度,而对于不确定性低的公司,承销商的声誉降低IPO抑价程度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桑榕  
IPO发售机制对一国的股票发行及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开始采用美式累计订单询价这一IPO发售机制。本文首先对美式累计订单询价机制的一般询价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美式累计订单询价机制的信息收集过程进行了阐述,随后分析了美式累计订单询价机制相对其他IPO发售机制所具有的优点,最后对新股发行询价制下我国证券公司及监管当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宇建  李美玲  
关键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开刚   秦玉龙   杨庆  
针对注册制下新股发行中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现象,监管机构通过加强网下询价监管,以规范询价机构的报价行为。文章以2019—2022年48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询价监管新规前后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询价监管新规后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的影响力显著下降。横截面结果显示,当承销商声誉较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更差时,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的影响力在询价监管新规后下降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询价监管新规发布后,承销商分析师预测价格更加乐观,机构投资者报价的离散程度更大。文章拓展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影响的文献,为进一步完善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何剑  
以我国股市开始以来到2005年底的所有IPO新股共1332家为研究样本,分四个阶段对承销商作用与IPO抑价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承销商的确影响了中国股市的IPO抑价,具体表现为大型券商所承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IPO新股抑价较低,券商的实力和声誉影响了上市等待期的长短,承销商和证券咨询机构对IPO新股的宣传能够对IPO抑价产生有效的影响,股市初期阶段非主流券商寻租导致的IPO抑价更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鑫  沈艺峰  
对于我国新股初始收益率过高的现象,很多学者仅从供求关系或对发行市盈率的人为管制的层面来看待这一问题,而较少从新股发行、上市过程中各个参与者(发行企业、承销商、以及投资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来看待和解释这一现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以2004-2009年的A股IPO公司为样本,我们探讨主承销商分析师买入推荐的可信性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市场表现较差时,主承销商分析师倾向于给出买入推荐。此外,相对于主承销商,市场更相信其他券商分析师给出的买入推荐。我们还发现,其他券商分析师也能够识别主承销商买入推荐所包含的乐观性偏差。我们的这一结论为主承销商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冲突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不仅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也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证券分析师行业对症下药,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管总平  黄文锋  钟子英  
本文通过2004-2011年亏损企业的分析师研报数据,研究了证券分析师对亏损企业乐观盈利预测背后的利益关联。分析师对亏损企业的盈利预测过度乐观是因为分析师自身能力不够吗?我们发现在控制了分析师个人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承销商关系、机构持股的压力是造成分析师对亏损企业乐观预测的重要原因,并发现投资者情绪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盈利预测更加乐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深交所2006年实施的公平信息披露规则有效缓解了承销商关系和机构持股对分析师乐观偏差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投资者更为科学的审视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并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玉灿  王冀宁  
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市的33只普通股A股进行多元分析,发现在中国新股发行过程中,承销商存在保守偏差、锚定与调整的认知偏差,整体市场价格水平对承销商的锚定与调整偏差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佰成  李晓冬  宋琴  
基于证券分析师首次发表的关于2006~2008年A股市场IPO股票的研究报告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均存在乐观倾向,而且承销商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为乐观;市场对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关注股票的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并没有认识到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欢  杨俊霞  
本文首先对承销商职能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承销商声誉的运行机制,得出了声誉机制已成为承销商信息生产准确性的重要保证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  徐光  
承销商是证券发行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信息生产者,然其信息生产功能和“第三方认证中介”功能是建立在承销商声誉基础之上的。规模、定价水平、业绩记录、专业资格、长期绩效等是证券承销商声誉机制的约束因素。建立声誉机制有一系列基本条件,声誉状况的信号显示和传递机制、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长期预期形成机制等是承销商声誉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