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6.38.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7)
2023(10739)
2022(9621)
2021(9091)
2020(7692)
2019(17969)
2018(17841)
2017(34631)
2016(19075)
2015(21214)
2014(21080)
2013(21070)
2012(19396)
2011(17478)
2010(17252)
2009(15649)
2008(15077)
2007(13094)
2006(11444)
2005(9988)
作者
(57217)
(47198)
(46998)
(44754)
(30129)
(22840)
(21336)
(18733)
(18151)
(16906)
(16293)
(15936)
(15151)
(15075)
(14706)
(14667)
(14318)
(14234)
(13564)
(13552)
(11962)
(11553)
(11553)
(10824)
(10702)
(10653)
(10536)
(10321)
(9662)
(9448)
学科
(73897)
经济(73812)
管理(53458)
(50497)
(43091)
企业(43091)
方法(35606)
数学(30410)
数学方法(30061)
(19410)
(19178)
中国(18380)
(18005)
业经(16538)
地方(15004)
(13309)
理论(13107)
农业(12699)
(12559)
(12556)
贸易(12548)
(12162)
(11551)
财务(11492)
财务管理(11471)
技术(11470)
环境(11127)
企业财务(10921)
(10331)
教育(10192)
机构
大学(271402)
学院(267503)
管理(106698)
(100858)
经济(98591)
理学(93270)
研究(92440)
理学院(92200)
管理学(90459)
管理学院(90011)
中国(65812)
科学(61604)
(58819)
(49173)
(47764)
业大(44884)
(44407)
研究所(44153)
中心(40537)
农业(39103)
(38186)
北京(37040)
财经(36280)
(35357)
师范(34858)
(33994)
(33089)
(31025)
技术(29416)
经济学(29283)
基金
项目(191101)
科学(148741)
基金(138136)
研究(135062)
(122710)
国家(121730)
科学基金(103119)
社会(82183)
社会科(77653)
社会科学(77628)
(75154)
基金项目(73972)
自然(70427)
自然科(68752)
自然科学(68731)
自然科学基金(67522)
(64129)
教育(61648)
资助(57620)
编号(54276)
成果(43928)
重点(43277)
(41445)
(40565)
(39658)
课题(37761)
科研(37346)
创新(37011)
计划(36605)
大学(35058)
期刊
(108067)
经济(108067)
研究(76871)
学报(49888)
中国(48369)
科学(44442)
(43901)
管理(39177)
大学(36422)
学学(34341)
(31878)
农业(30760)
教育(29529)
技术(22280)
(19067)
金融(19067)
业经(17676)
财经(17154)
经济研究(17095)
(15741)
图书(15223)
(14548)
问题(14229)
科技(14153)
理论(13401)
业大(13379)
(13027)
技术经济(12707)
实践(12417)
(12417)
共检索到37956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新焰  杨维泽  杨绍兵  曩兴丽  杨竹雅  季鹏章  张金渝  
【目的】对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组织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进行研究,明确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构造特点和4种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紫金龙根、茎和叶片的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并分析各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黄酮、多糖、生物碱及皂苷等多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明确了紫金龙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及构造特点;黄酮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少数乳汁管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等组织细胞中。多糖及皂苷类成分则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维管束及叶肉和叶表皮等组织细胞中。4类物质在各器官的分布量为根>茎>叶。【结论】紫金龙各营养器官的显微构造特征可以作为原植物及药材的鉴别依据。根、茎、叶3种营养器官均有黄酮、生物碱、多糖及皂苷的分布,但各自分布的部位及组织细胞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紫金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新焰  杨竹雅  杜春华  王家金  钱均祥  曾彪  王丽  张智慧  石亚娜  丛琨  冷燕  杨雁  杜慧  季鹏章  
【目的】对滇黄精各营养器官进行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明确滇黄精各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布积累特征。【方法】分别制作滇黄精根、根茎、茎和叶片横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各器官的组织构造,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多糖和皂苷类成分进行定位及分布数量分析。【结果】明确了滇黄精各器官的组织形态及构造特点;多糖类物质主要分布在皮层基本薄壁组织、黏液细胞、维管束及少数厚壁组织细胞中。皂苷则主要分布在表皮、皮层基本薄壁组织及厚壁组织细胞中。多糖类及皂苷类物质在各器官的分布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根茎、叶片、茎及根。【结论】滇黄精各营养器官的结构特征可以作为药材鉴别的依据;四种器官均有多糖与皂苷分布,但两者分布的部位及组织细胞有所不同。在相同观察视野面积下,叶片等部位也有较高的分布量,应注重对叶、茎、根等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研究结果可为滇黄精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新焰  字淑慧  唐宇  张智慧  杨竹雅  石亚娜  钱均祥  孙信梅  王家金  季鹏章  
【目的】对不同生长年限的白及进行多糖组织化学定位研究,明确白及多糖的分布和积累特征;为探索和扩大白及资源的药用部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和冰冻切片方法制作白及根、假鳞茎、茎和叶片横切片,利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对白及多糖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徒手切片法比冰冻切片法更适用于白及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白及多糖主要分布在假鳞茎、叶及根的皮层薄壁细胞、茎的维管束附近的薄壁细胞和叶片薄壁细胞中。发现叶片多糖分布较多,仅次于假鳞茎,根和茎中分布较少。【结论】不同生长年限白及的不同器官及组织中,多糖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是一种研究和分析白及多糖的快速简便的技术和方法,白及叶片的多糖分布较多,开发潜力很大;研究结果可为白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崔龙波  周雪莹  吕虹  刘爱民  马家好  
为探讨大菱鲆的消化生理,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胃黏膜上皮由柱状细胞组成,胃腺上皮由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构成,幽门盲囊与肠黏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数量不等的黏液细胞组成。胃黏膜柱状细胞呈现酸性磷酸酶和一定的脂酶活性;胃腺Ⅰ型细胞分泌黏液,Ⅱ型细胞呈现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与肠黏膜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其游离端胞质和质膜还分别具有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肝细胞呈现蛋白酶活性,另有贮存糖原和脂肪等功能。胰腺仅显示较弱的脂酶及非特异性酯酶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卫平  黄荣韶  黄清渊  盛孝邦  
为探索红小豆花、幼荚脱落的原因,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红小豆胚囊的多糖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红小豆雌蕊发育早期,淀粉粒积累于子房壁,以后珠被中积累淀粉粒.胚囊成熟后,胚囊中不积累淀粉粒,只呈PAS正反应.胚珠合点端是营养进入胚囊的主要通道,胚囊营养不足可能是幼荚脱落的主要原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石戈  王健鑫  刘雪珠  王日昕  
利用光镜技术对褐菖鮋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组织学研究表明:褐菖鮋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和肠4部分组成。口咽腔较大,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并含有大量黏液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食道粗而短,上皮组织包括扁平上皮层区域和单层柱状上皮层区域,上皮含有大量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粘膜层的固有膜中含有腺体;胃呈Y型,包括贲门、胃体和幽门3个区域,胃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在贲门和胃体部的粘膜层中有厚的结实层,上皮有大量的胃小凹和胃腺组织;胃幽门部括约肌明显,幽门上皮不含胃小凹;胃与肠相接处有8~9个指状幽门盲囊,其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与前肠类似;肠道上皮由单层柱状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殷江霞  张耀光  李萍  庹云  
对8尾华鲮(Sinilabeo rendahli Kimurai)消化道的解剖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消化道长是体长的11. 1倍。同一性别消化道长与体重、体长呈正相关,不同性别相近体重体长的 个体,雄性消化道长于雌性。整个消化道分为食道、前肠、中肠、后肠四部分。粘膜层由柱状上皮细胞和杯 状细胞构成,其下为基底层细胞。从前肠至后肠前段,杯状细胞的数量、肌肉层的厚度、皱褶的数量和高度 均逐渐减少。食道和前肠纹状缘明显,中肠以后各部分纹状缘不明显。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主要存在于前肠、 中肠和后肠前段,且由前至后分布呈递减趋势,以褶基部分布最多,褶顶端分布次之,其余部位零星分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区又君  勾效伟  李加儿  
采用形态解剖、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分别用HE和AB-PAS染色法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的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驼背鲈食道内表面分布较多宽大的粘膜褶;胃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贲门部胃小凹和胃腺最多,盲囊部厚度最大;前、中、后肠粘膜褶丰富,后肠粘液细胞密度最大;幽门与前肠交界处有幽门盲囊10~13个,结构与前肠相似。食道,胃,前、中、后肠及幽门盲囊均以分泌中性粘多糖的Ⅱ型粘液细胞为主。驼背鲈消化系统的结构表现出与其肉食性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绳秀珍  任素莲  王德秀  王如才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栉江珧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栉江珧消化管的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 ,唇瓣、中肠和上行肠的上皮层还有嗜酸性粒分泌细胞 ;消化盲囊的腺上皮由分泌细胞和消化 (吸收 )细胞组成。皮下结缔组织中富含血腔隙 ,结缔组织和血腔隙中有“颗粒细胞”。食道、胃、中肠、晶杆囊及消化盲囊能分泌消化酶 ,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 ;结缔组织、“颗粒细胞”也参与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唇瓣、食道、晶杆囊和中肠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中的“颗粒细胞”内含铁 ,结缔组织中含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鸿  胡正海  
利用薄切片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油松茎皮层树脂道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内树脂滴和淀粉粒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研究。在树脂道原始细胞阶段,树脂滴稀少,淀粉粒2—5个;树脂道形成期间,树脂滴数量逐渐增加,体积增大,淀粉粒也呈递增趋势,两者都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树脂道成熟阶段,上皮细胞内树脂滴明显减少,主要分布于靠近腔道一侧的细胞质中,淀粉粒数量变化不大,而体积明显减小,通常分布于远离腔道一侧的细胞质中。在树脂道发育过程中,鞘细胞中树脂滴和淀粉粒变化不明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杨金海  庄平  刘鉴毅  赵峰  田美平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5-羟色胺(5-HT)细胞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食道和胃中分布数量多,在幽门盲囊和肠道分布数量少;生长抑素(Som)细胞集中位于食道和胃部,数量多,幽门盲囊和肠道中未检出;神经肽Y(NPY)细胞在肠道有少量分布,其余各段均未检出;胃泌素(Gas)细胞在幽门盲囊和肠道有少量分布,食道和胃中均未检出。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对其可能的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丽丽  杨筱珍  赵柳兰  成永旭  吴旭干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5-HT阳性物质在日本新糠虾不同发育期的卵巢卵细胞和滤泡细胞及肝胰腺细胞中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随卵细胞的发育,滤泡细胞逐渐迁移至其近旁。各期卵巢卵细胞和滤泡细胞及肝胰腺细胞中均存在大量5-HT阳性细胞,阳性物质呈深棕色;各期卵巢中5-HT在滤泡细胞内均呈阳性;在Ⅰ、Ⅱ和Ⅲ期卵巢中卵细胞胞质和胞核均呈阳性,且阳性强度呈递减;Ⅳ期卵巢中5-HT在卵细胞中呈阴性,而在Ⅴ期卵巢中5-HT在卵细胞中又呈现弱阳性。5-HT在发育各期的肝胰腺细胞中均呈阳性。同一期卵巢中,不同类型肝胰腺细胞间5-HT的分布没有差别。除Ⅳ期卵巢外,在其余各期卵巢中5-HT阳性强度在卵细胞胞质和肝胰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会平  赵雅心  张训蒲  杨秀平  金晓萍  
用神经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支配鳜咽部味蕾神经的属性。在鳜咽部的粘膜褶上分布着大量的味蕾,根据与上皮的关系,味蕾可以分为3种类型。Ⅰ、Ⅱ型味蕾与胆碱能型神经纤维联系,除了化学感受器作用外,高出周围上皮的微绒毛兼有机械感受器功能。Ⅲ型味蕾的微绒毛完全没有超出周围上皮,与肾上腺素能型神经纤维联系,主要为化学感受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亚南  秦瑶  李凤兰  
美国肥皂荚为雌雄异株单性花,在其性别分化的早期均经历由两性花向单性花转变的过程.该文以美国肥皂荚雌雄株上不同发育时期花蕾或花为试材,从实体解剖和组织细胞学角度对其性别分化过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确定雌株上早期花蕾中的雄蕊是在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败育,该雄蕊花粉母细胞只进行核分裂而不进行胞质分裂并发育成具有四个核的原生质团后逐渐解体并伴随雄蕊败育.雄株上早期花蕾雌蕊是在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发生时发育停滞,组织细胞逐渐退化、死亡,雌蕊萎缩、败育.该文同时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正常及败育雄蕊的花药壁层及花药内细胞发育过程中多糖及蛋白质动态进行了观察,对其性别分化过程中雌、雄性器官选择性败育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良  徐汉卿  王庆亚  黄清渊  
梅花药的壁层分化过程为基本型。成熟的药室内壁有较明显的纤维状加厚。腺质绒毡层的细胞内富含内质网等细胞器。在小孢子发育早期,绒毡层细胞的内切面出现乌氏体。乌氏体似有移向花粉粒的趋势。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胞质分裂,所形成的四分体呈四面体排列。2-细胞型花粉。孢原细胞、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以及绒毡层细胞内均含丰富的蛋白质,但缺乏淀粉粒;药室内壁和中层细胞内则含有大量淀粉粒,而蛋白质的含量却很少。随着花药的进一步发育,芽鳞片、萼片和花瓣中的淀粉粒相应依次减少。蛋白质和淀粉粒的分布和含量与细胞的分裂活动以及物质合成等生理活动状态有关。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