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3)
2023(3642)
2022(3179)
2021(2854)
2020(2532)
2019(5501)
2018(5332)
2017(9648)
2016(5712)
2015(6519)
2014(6277)
2013(6313)
2012(6323)
2011(5918)
2010(5960)
2009(5541)
2008(5775)
2007(5176)
2006(4745)
2005(4353)
作者
(22294)
(18875)
(18772)
(17631)
(12288)
(9191)
(8372)
(7392)
(7277)
(6887)
(6749)
(6474)
(6445)
(6430)
(6113)
(5887)
(5784)
(5666)
(5666)
(5576)
(5128)
(4953)
(4798)
(4505)
(4455)
(4342)
(4258)
(4166)
(4119)
(4099)
学科
(20104)
经济(20065)
管理(12981)
(12238)
(9844)
企业(9844)
(9362)
方法(8949)
数学(7460)
数学方法(7302)
(5890)
中国(5492)
(5134)
业经(4100)
(4089)
(3982)
金融(3978)
理论(3884)
农业(3754)
(3698)
(3666)
贸易(3665)
银行(3649)
(3544)
(3536)
及其(3443)
地方(3349)
(3314)
环境(3158)
(3134)
机构
大学(92787)
学院(89434)
研究(41228)
科学(31109)
(30473)
(30197)
经济(29746)
中国(28233)
管理(26168)
农业(24803)
(24778)
研究所(23152)
理学(22505)
理学院(22064)
(21754)
管理学(21212)
业大(21100)
管理学院(21086)
中心(17014)
农业大学(15736)
(15163)
(14943)
(14797)
(14422)
科学院(14086)
(14058)
(14029)
实验(13871)
北京(13507)
实验室(13386)
基金
项目(63830)
科学(47944)
基金(46320)
(45619)
国家(45305)
研究(36791)
科学基金(35382)
自然(27073)
自然科(26474)
自然科学(26453)
自然科学基金(26003)
(25132)
基金项目(23880)
(23192)
社会(21122)
资助(19979)
社会科(19826)
社会科学(19816)
教育(17062)
计划(16571)
重点(15941)
科技(15503)
(13680)
(13517)
科研(13322)
(12934)
(12807)
专项(12728)
(12563)
编号(12375)
期刊
(33971)
经济(33971)
学报(29379)
(27733)
研究(24725)
科学(22503)
中国(20204)
大学(19874)
学学(19115)
农业(18852)
管理(10415)
(10160)
(10155)
业大(9581)
教育(8717)
农业大学(8229)
(7457)
金融(7457)
(7437)
中国农业(5721)
财经(5717)
技术(5575)
经济研究(5558)
自然(5557)
林业(5484)
科技(5062)
(4947)
自然科(4745)
自然科学(4745)
世界(4576)
共检索到137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邝敏杰  齐敏玉  何静仁  李书艺  刘刚  祝振洲  蔡红燕  冯军  
【目的】鉴定紫菜薹色素中花色苷类物质种类及其组成,并研究其呈色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为紫菜薹及其色素的深加工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技术(HPLC-PDA-ESI-MS)分析紫菜薹色素提取物中花色苷组分,探讨pH值和SO2对紫菜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自由基清除和还原能力测试等方法探讨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首次鉴定出紫菜薹中15种花色苷,主要由9种高度酰基化的矢车菊花色苷(矢车菊素3-槐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矢车菊素3-咖啡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矢车菊素3-香豆酰槐糖苷-5-葡萄糖、矢车菊素3-阿魏酰槐糖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莉蓉  张名位  刘邻渭  魏振承  张瑞芬  
【目的】比较外界因素及杀菌工艺对黑米、黑大豆、黑玉米3种黑色粮油作物种皮花色苷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光照、温度、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和5种杀菌工艺(巴氏灭菌、煮沸灭菌、高温短时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微波灭菌、)处理3种花色苷提取物,采用铁离子还原法评价其处理前后的总抗氧化能力变化。【结果】黑米、黑大豆、黑玉米种皮花色苷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随光照和加热时间延长而下降,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在避光、自然光和日光灯照射3种光照条件下黑米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其次为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黑玉米花色苷提取物的最差;在相同温度下黑大豆花色苷提取物的稳定性最好,黑米和黑玉米花色苷提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平平  李仁宙  简永健  李健明  王杰  
【目的】以大孔树脂纯化的核桃青皮抗氧化成分为对象,对其组分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抗氧化稳定性,为核桃青皮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采用D101型的大孔树脂纯化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浓缩冷冻干燥后,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PLC-MS)对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部分的核桃青皮纯化物进行成分分析,并通过分析P H、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H_2O_2、还原剂Na_2SO_3和防腐剂山梨酸钾7种因素对核桃青皮抗氧化物质清除DPPH自由基的影响,研究其抗氧化性能的稳定性。【结果】UPLC-MS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中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短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琼芬  马李一  余建兴  张重权  王有琼  安鑫南  
研究温度、光照时间对辣木油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此选择合理的保存方式。用石油醚浸出法制成辣木油试样,以过氧化值(POV)为试验指标,采用Sehaal烘箱法和室内自然光照射法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温度和不同受热、光照时间下的POV值并计算氧化诱导时间。结果表明:不同受热时间下测得的POV值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而不同光照时间的POV值则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辣木油对温度比较稳定,但对光照则相反,光照时间越长抗氧化的稳定性就越差,光照氧化诱导时间仅为3.5d。提示了辣木油应在20℃左右保存并特别注意避光,在此条件下的货架期可达304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旌  李新华  张勇  冯冲  
将紫花苜蓿黄酮粗提物以0.02%,0.05%,0.2%,0.5%,1%的比例加入到猪油中,70℃恒温保藏,定期取样用Na2S2O3-I2滴定法测定POV值,并与0.02%BHT、0.05%VC的抗氧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添加苜蓿黄酮粗提物对猪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添加0.2%者抗氧化效果最佳,但不如BHT和VC效果好;另外VC和VE等对苜蓿黄酮粗提物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效果优于单独添加0.2%黄酮粗提物和VC、BHT。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品华  刘明研  杨涛  杨芬  
关键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凯  阮栋俭  战歌  甘西  罗永巨  龚竹林  
通过饲喂不同过氧化值油脂的饲料,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生长性能、肝胰腺抗氧化能力与氧化油脂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油脂导致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下降(P0·05);相对于过氧化值较低的饲料,饲料过氧化值(POV)为73·44mmol/kg时,肝胰腺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增高(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肖朋 隋 勇 关亚飞 褚乾梅 孙智达 谢笔钧  
以莲原花青素低聚体(lotus oligomeric proantho cyanidins,LSOPC)为添加物,研究其在菜籽油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0.02%的原花青素低聚体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相当于0.02%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其含量增至0.10%时,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仍明显小于0.02%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油脂在氧化过程中,酸价从0.99升至1.19;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当量)从 48.4 μg/g降至0.99 μg/g;油脂的白度由24.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晓霞  李建科  张研宇  
【目的】研究蚕蛹油(silkworm pupa oil)超声波辅助萃取的最佳工艺、蚕蛹油的理化性质、影响蚕蛹油氧化的因子和不同抗氧化剂及几种天然多酚类提取物对蚕蛹油的抗氧化效果。【方法】利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建立超声波辅助萃取蚕蛹油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佳萃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蚕蛹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不同因子和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及几种天然多酚提取物对蚕蛹油抗氧化稳定性影响。【结果】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响应曲面分析得出超声波辅助萃取蚕蛹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02W,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40℃[0],在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名位  郭宝江  池建伟  魏振承  徐志宏  张雁  张瑞芬  
分析了242份黑米品种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及其与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黑米品种及籼、粳、粘、糯类型之间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和变异系数均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黑米/白米、籼/粳、粘/糯各类型之间的差异分别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总体呈现粳大于籼、糯大于粘的趋势。242个黑米品种按快速聚类法可聚成10大类群,184个籼型品种聚成10类,58个粳型品种聚成6类。黑米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分别与其中的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表明黑米的抗氧化作用与其中所含...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金瑞  张名位  刘兴华  刘章雄  张瑞芬  孙玲  邱丽娟  
目的分析127份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及与其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各类型之间差异采用平均数的t测验,聚类分析采用快速聚类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结果127份黑大豆种质种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幅分别为0.44~3.56mmol.g-1、7.05~74.82mg.g-1和0.22~1.87mg.g-1,表现出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类型及不同生态区黑大豆种质的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差异较大,其中,黑大豆/黄大豆、黑大豆春播/秋播、夏播/秋播、东北春/南方春、东北春/南方夏、北方春/南方春、北方春/南方夏之间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楠  罗凡  费学谦  钟海雁  
[目的]研究前处理对油茶籽的抗氧化性影响。[方法]采用红外加热对油茶籽进行不同时间与温度的处理,并测定处理前后油茶籽和油茶籽仁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结果]研究发现随加热时间的延长,美拉德反应产物5-羟甲基糠醛、丙酮醛、乙二醛、3-脱氧奥苏糖的生成量逐渐增多;在150℃下反应120 min后,油茶籽中5-羟甲基糠醛、丙酮醛、乙二醛、3-脱氧奥苏糖的含量分别为10.929、34.620、11.054和36.627μg·g~(-1),油茶籽仁中其含量分别为16.950、55.217、20.216和72.390μg·g~(-1),后者分别是前者的1.55、1.59、1.8和1.97倍,说明美拉德反应主要在油茶籽仁中发生。对美拉德反应产物氧化活性的测试数据表明,油茶籽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在150℃下反应120 min时,油茶籽仁和油茶籽清除DPPH自由基与抗氧化活性均达到最高,前者分别为99.18%和81.47%,后者分别为97.44%和74.97%。[结论]比较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油茶籽仁与油茶籽的DPPH清除率与抗氧化活性发现,油茶籽仁抗氧化活性强于油茶籽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艳  李雨浩  岑浩彬  
以湖南安化天尖、茯砖及广西六堡3种黑茶为考察对象,研究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性能。针对超声波不同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能力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热水复合浸提法提取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功率250 W,提取固液比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5min,茯砖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5.21%;同时测得茯砖黑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少葵  蓝海明  章超桦  洪鹏志  
以罗非鱼鳞为原料,提取酸溶胶原蛋白(acid-soluble collagen,ASC)和酶促酸溶胶原蛋白(pepsin-soluble collagen,PSC),并对PSC的理化性质及其酶解产物抗氧化性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0.1 mol/L HCl提取ASC和PSC的得率分别为3.52%和14.88%;PSC氨基酸组成中,每1000个氨基酸残基甘氨酸为351个,亚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为180;PSC强吸收峰在205 nm处,磷酸盐缓冲液检测PSC的性质,与I型胶原蛋白相符。PSC经胃蛋白酶水解3 h,过氧化抑制率达到82.8%,抗氧化效果略优于等量的V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西  李元瑞  葛蕾  司翔宇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渣多酚化合物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25W,提取时间20min。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均有较强的作用,清除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91.1%和93.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