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2)
- 2023(9389)
- 2022(8437)
- 2021(8055)
- 2020(6804)
- 2019(15784)
- 2018(15807)
- 2017(30011)
- 2016(16643)
- 2015(18758)
- 2014(18621)
- 2013(18536)
- 2012(16918)
- 2011(15152)
- 2010(14888)
- 2009(13472)
- 2008(12902)
- 2007(10965)
- 2006(9362)
- 2005(7961)
- 学科
- 济(61166)
- 经济(61102)
- 管理(44183)
- 业(41710)
- 企(35285)
- 企业(35285)
- 方法(30053)
- 数学(25762)
- 数学方法(25469)
- 学(20321)
- 农(15455)
- 中国(14597)
- 财(14053)
- 业经(13293)
- 地方(12161)
- 理论(11616)
- 和(10778)
- 农业(10408)
- 贸(10100)
- 贸易(10095)
- 环境(9974)
- 技术(9965)
- 易(9771)
- 教育(9525)
- 务(9309)
- 财务(9252)
- 财务管理(9238)
- 制(9179)
- 企业财务(8744)
- 划(8524)
- 机构
- 大学(236067)
- 学院(232765)
- 管理(91955)
- 济(82781)
- 经济(80825)
- 理学(80728)
- 理学院(79729)
- 研究(78525)
- 管理学(78198)
- 管理学院(77802)
- 科学(55217)
- 中国(54077)
- 京(50247)
- 农(45182)
- 业大(41410)
- 所(40858)
- 研究所(38082)
- 农业(36085)
- 财(35858)
- 中心(34596)
- 江(32303)
- 北京(31358)
- 范(31098)
- 师范(30657)
- 财经(29799)
- 院(28282)
- 经(27119)
- 技术(26951)
- 州(26850)
- 师范大学(24898)
- 基金
- 项目(169499)
- 科学(130567)
- 基金(121292)
- 研究(118569)
- 家(107858)
- 国家(106988)
- 科学基金(90219)
- 社会(70563)
- 省(67753)
- 社会科(66606)
- 社会科学(66586)
- 基金项目(65499)
- 自然(62325)
- 自然科(60781)
- 自然科学(60760)
- 自然科学基金(59648)
- 划(57517)
- 教育(54162)
- 资助(49915)
- 编号(48244)
- 成果(38960)
- 重点(38189)
- 部(35853)
- 发(35780)
- 创(35430)
- 计划(33590)
- 科研(33272)
- 课题(33207)
- 创新(33050)
- 大学(31196)
共检索到320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娜 周如军 傅俊范 方哲
对紫草白霉病病原菌——紫草柱隔孢(Ramularia lithospermi Petr.)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紫草叶煎汁+PDA培养基为最适;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25℃;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min;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明显,蛋白胨为最适;病菌菌丝在pH值3~11范围均可生长,以pH 5~6为最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30℃,最适20℃;碳源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氮源除蛋白胨外均使萌发率下降;病菌分生孢子在pH值2~11范围内均可萌发,pH值4~5为最适;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6℃,10min。
关键词:
紫草白霉病 紫草柱隔孢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福妹 宋云锦 刘志恒 樊慧梅 闫建芳
对番茄煤霉病病原菌———番茄煤污尾孢霉(Cercospora fuligenaeRoldan)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以燕麦片培养基、PSA培养基为最适,其次为PDA和果煎汁培养基;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5℃,最适为25℃;病菌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5℃、10m in。病菌pH值在3~12范围均可生长,以pH值3~4为最适;光照对病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在黑暗条件下较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为25℃,高温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分生孢子在1%的木糖、果糖、葡萄糖中萌发较好,但在水滴中萌发率较低;pH...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祥东 傅俊范 周如军 严雪瑞
对保护地几种主要园艺作物的灰霉菌(Bortrytis cinere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比较、致病性测定和可溶性蛋白质电泳研究,并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灰霉病菌可分成3类,第1类为草莓灰霉菌和葡萄灰霉菌;第2类包括番茄灰霉菌和黄瓜灰霉菌;第3类为辣椒灰霉。葡萄灰霉菌和辣椒灰霉菌更容易侵染草莓,因此,在田间彼此应避免间作和复作,番茄和黄瓜可以选择其一适当与草莓进行间作和复作,番茄和黄瓜之间应避免间作和复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彦 刘长远 赵奎华 苗则彦 梁春浩
对葡萄白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具有较宽的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pH值为3~5;PDA是病原菌培养的较好培养基;在营养方面,不同碳源对病菌生长快慢顺序是:单糖>双糖>多糖,葡萄糖是较佳的碳源;不同氮源影响病菌生长速度的顺序是:无机氮>有机氮,最适氮源为NH4Cl。碳源比氮源更适合该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碳源中葡萄糖、氮源中NH4Cl和KNO3溶液最适合分生孢子萌发,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适宜孢子萌发的pH范围为pH值4~6,最适pH值为5。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关键词:
葡萄白腐病 生物学特性 白腐垫壳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洪友 刘正坪 胡俊 常静
对苏丹草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流行规律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温度、pH、光照、营养条件对苏丹草大斑病菌营养生长的影响及温度、pH、湿度、营养条件对该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草大斑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pH范围5.0~9.0,最佳为8.0;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在试验的培养基中以PDA+苏丹草种子煎汁是生长最好的。该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pH范围3.0~9.0;在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容易萌发,水滴中更易萌发。1%的葡萄糖液、1%乳糖液、1%蔗糖液及2%苏丹草种子煎汁都能促进孢子...
关键词:
苏丹草大斑病 大斑突脐孢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建国 王俊丽 岳美云 张剑峰
比较烟草赤星病菌和黑斑病菌基本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菌和黑斑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30℃和20~25℃;pH6~9培养条件更有利于烟草赤星病菌的生长;烟草赤星病菌利用葡萄糖和蔗糖的能力明显大于黑斑病菌;两病原菌对硝酸铵、硫酸铵和干酪素的利用情况基本相同,利用能力大小依次为干酪素、硝酸铵、硫酸铵;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蔗糖琼脂培养基对两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对两病原菌生长的影响无差异;扑海因和代森锰锌能完全抑制两病原菌的营养生长,百菌清和翠贝对两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甲基托布津对赤星病菌的抑制能力强于对黑斑病菌的抑制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景晶 殷恭毅
江苏吴县东山红桔3种疫霉病菌生物学研究刘景晶,殷恭毅(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14)STUDIESONBIOLOGYOFTHREEPHYTOPHTHORASPECIESINFECTINGCITRUSTREESINDONGSHAN,WUX...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刘芳岑 黄欣阳 张婷婷 滕晓菲
西瓜菌核病是北方春季冷棚西瓜上的重要病害,对西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pH、碳氮源等条件对西瓜菌核病病菌的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在PDA培养基、25℃、pH值5.0条件下生长最好,菌落直径可达8.2cm;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甘露醇,氮源为蛋白胨,菌落直径在7.5 cm以上;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 min。胡萝卜煎汁培养基、PDA、PSA培养基利于菌核萌发,萌发率90%以上;菌核萌发最佳温度为20~25℃,pH值5~7;利于菌核萌发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萌发率均超过80%;菌核的致死温度为53℃,10min...
关键词:
西瓜菌核病 核盘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邵丹 杨红 孙俊 殷辉 于舒怡
对辣椒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PDA等7种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缓慢;菌丝在0~3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25℃;菌丝生长的pH值为3~11,最适pH值为3;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致死温度为47℃,10min。菌核在供试的9种碳源和10种氮源营养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为0~30℃,最适25℃,pH值3~11菌核均能萌发,菌核致死温度为50℃,10min。
关键词:
辣椒菌核病 核盘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田玲 杨红 刘雯雯 黄欣阳 苗淑梅
采用常规方法对水稻菌核秆腐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菌核萌发条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PDA培养基、30℃、pH值5.5、黑暗条件下生长最佳,3d时菌落直径可达80mm,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在以半乳糖为碳源、NH4H2PO4或NH4Cl为氮源、25℃、pH值5.5、黑暗条件下菌核萌发率最高,达85%;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61℃、10min。
关键词:
水稻菌核秆腐病 双曲孢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刘长远 赵奎华 苗则彦 梁春浩 陈彦 王辉
对尖镰孢菌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尖镰孢菌具有致病性,回接症状与田间一致;PDA为病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pH值为3~12,病菌均能生长,最适pH范围为6~8。以麦芽糖为碳源病菌生长最快,D-半乳糖最慢;以赖氨酸为氮源病菌生长最快,甲硫氨酸为最慢。总体上,孢子萌发和病菌生长对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要求基本一致,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辣椒根腐病 尖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静 梁晨 邢荷荷
为探究茄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水琼脂玻片法测定不同的环境和营养因子对茄白粉病菌苍耳叉丝单囊壳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0~25℃,最佳萌发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52℃10min;适宜的萌发湿度为93%~100%,湿度越高萌发越好;充足的氧气是萌发的必要条件,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适宜萌发的pH值为6.2,萌发率可达91%以上;碳源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以葡萄糖效果最佳;氮源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汝谦 关铭芳 徐大高 纪春艳 邓铭光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V-8汁(V8)、酵母蛋白胨葡萄糖(YPDA)、燕麦琼脂(OMA)和合成真菌(SF)等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以燕麦琼脂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而V8汁培养基(V8)比较适宜微小菌核形成、分生孢子产生和子囊壳的形成;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淀粉等碳源进行生长,其中葡萄糖、乳糖和淀粉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微小菌核形成,但这些碳源均不适宜分生孢子和子囊壳的产生;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硝酸钠、尿素、硫酸铵、酵母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云 刘晓林 刘志恒 王福妹 穆丽松
对辣椒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马铃薯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为25℃;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3~12,最适pH值为7;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min。病菌在马铃薯斜面上易于产孢,且产生的大多为大型分生孢子,而在PSA斜面上产生的以小型分生孢子为主;在其他测试培养基上不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30℃;pH值3~12间病菌孢子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7;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8℃、10min。
关键词:
辣椒根腐病 茄腐镰刀菌 病菌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旷玲 周如军 傅俊范
对短梗五加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5~2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2.5~8,最适pH值为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49℃、10min。菌核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20℃;pH值3~8间菌核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5;菌核致死温度为54℃、10mi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