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9)
- 2023(7923)
- 2022(6671)
- 2021(6067)
- 2020(4988)
- 2019(11167)
- 2018(10766)
- 2017(19153)
- 2016(11299)
- 2015(12597)
- 2014(12219)
- 2013(11684)
- 2012(10869)
- 2011(9807)
- 2010(9917)
- 2009(8988)
- 2008(9107)
- 2007(8167)
- 2006(7126)
- 2005(6131)
- 学科
- 济(39673)
- 经济(39613)
- 管理(31627)
- 业(29992)
- 企(24356)
- 企业(24356)
- 方法(18961)
- 数学(16017)
- 数学方法(15788)
- 农(12709)
- 学(11795)
- 中国(10596)
- 财(9966)
- 业经(9923)
- 理论(9363)
- 贸(9152)
- 贸易(9146)
- 易(8923)
- 农业(8434)
- 技术(7445)
- 制(7399)
- 教育(7036)
- 教学(6635)
- 划(6451)
- 务(6251)
- 财务(6241)
- 环境(6235)
- 财务管理(6227)
- 地方(5986)
- 企业财务(5904)
- 机构
- 大学(163087)
- 学院(162522)
- 济(58968)
- 经济(57738)
- 管理(57731)
- 研究(56645)
- 理学(50841)
- 理学院(50198)
- 管理学(49026)
- 管理学院(48771)
- 农(40478)
- 中国(40032)
- 科学(39765)
- 京(34315)
- 农业(32666)
- 业大(32578)
- 所(30734)
- 研究所(28582)
- 中心(25350)
- 财(25171)
- 江(24603)
- 农业大学(22030)
- 范(21680)
- 师范(21237)
- 北京(20841)
- 财经(20823)
- 技术(20640)
- 院(20031)
- 州(19292)
- 省(19110)
- 基金
- 项目(115159)
- 科学(88626)
- 基金(82387)
- 研究(76188)
- 家(76031)
- 国家(75376)
- 科学基金(62711)
- 社会(47115)
- 省(46629)
- 社会科(44530)
- 社会科学(44514)
- 基金项目(44062)
- 自然(43703)
- 自然科(42763)
- 自然科学(42745)
- 自然科学基金(42030)
- 划(39966)
- 教育(37255)
- 资助(33195)
- 编号(29384)
- 重点(26807)
- 创(24636)
- 部(24577)
- 计划(24209)
- 发(23795)
- 创新(23019)
- 成果(22883)
- 科研(22677)
- 科技(21877)
- 业(21716)
共检索到232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海燕 曹日强
采用两阶段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的种类、浓度和各种营养成分对愈伤组织生长及紫草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B5培养基为适宜的营养生长培养基。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均为紫草素形成所必需的。 6 BA 1 0mg·L- 1,IAA 0 1mg·L- 1为较佳配比。生长培养基中CaCl2 浓度为 2 5 0mg·L- 1,MgSO4 为 5 0 0mg·L- 1时 ,愈伤组织生长和紫草素形成均较佳。紫草素形成培养基中CuSO4 为M9浓度的 3倍时 ,紫草素产量较高。紫草素形成培养基中添加VB2及更高的FeSO4 对紫草素产量的提高没有效果。研究过程中优化了紫草细胞培养形成紫草素的方法 ,为建...
关键词:
硬紫草 紫草素 细胞培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韦华 陈永芳 王芳 代宁波 郝爱花 李翠芳 嘉素尔
以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新疆紫草毛状根为试验材料,采用二阶段培养法,分别考察了NH4NO3、培养基、转速、温度、蔗糖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及培养方式、酸水解酪蛋白对毛状根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状根在MS无铵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MS快了近1倍,第15天时毛状根的生长量达峰值,增殖8倍;在SH无铵培养基、转速为(120±5)r/min、温度为(25±1)℃时毛状根增殖倍数最大,为9.34倍。蔗糖质量浓度对毛状根的生长增殖影响不大;液体培养方式的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含量(1.05%)远远高于固体培养(0.33%),是后者的3倍;添加0.5g/L的酸水解酪蛋白的其紫草素及衍生物含量为1.29%,较对照(1.1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重九 费菁 福士幸治 川端润 田原哲士 水谷纯也 上田一郎
烟草花叶病毒与丙酰紫草素结合而失活,用萃取法除去化合物后可使病毒粒子恢复侵染力,并且其沉降系数及光谱特性并不改变。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丙酰紫草素 钝化 中草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东 李重九
为探讨紫草素衍生物结构与其抗植物病毒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Gaussian 03程序量子化学的从头算法对9种紫草素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将得到的分子空间结构、轨道能量、轨道组成、净电荷等性质进行分析,并与实验得到的生物活性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紫草素衍生物的抗植物病毒活性与化合物的前沿分子轨道LUMO能级存在负相关性(R2=0.626 6);此类化合物与受体作用时,可能与受体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电子配合物,从而发挥药效;萘醌环结构应为此类化合物的活性关键部位,R基团为有效的结构修饰点。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史凡 杨红
设计制备载有紫草素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其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进行测定及评价。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备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纳米粒度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用动态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研究。制备的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粒径为(209.7±3.4)nm,Zeta电位为(-34.57±1.53)mV,包封率为(91.66±3.08)%。外观均一稳定,无沉淀,具有紫红色乳光,微观形态呈圆形小球,分散均匀,形状规整,获得了较理想的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关键词:
紫草素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质量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晴 王湘莹 陈亮明 王晓明 蔡能
【目的】开展‘紫琦’紫薇组培研究工作,筛选出最适培养条件,建立紫薇新品种‘紫琦’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为‘紫琦’紫薇快速繁殖提供试验参考,并探明组培苗增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调控机理。【方法】以‘紫琦’紫薇幼嫩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HgCl_2处理不同时间对外植体萌发的影响;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浓度的6-BA与NAA组合对‘紫琦’紫薇增殖的影响;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紫琦’紫薇组培苗不同增殖时期4种内源激素(IAA、ABA、ZR、GA_3)的含量,研究‘紫琦’紫薇增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研究不同IBA浓度及不同遮光天数对‘紫琦’紫薇生根的影响,并对生根组培苗进行炼苗。【结果】用HgCl_2对‘紫琦’紫薇茎段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时间为10 min时,萌发率最高,为81.1%,污染率为19.0%;DKW培养基适合‘紫琦’紫薇继代增殖,增殖系数最高达5.68,且增殖芽多,植株生长健壮。当6-BA浓度为1.0 mg·L~(-1),NAA浓度为0.2 mg·L~(-1)时增殖系数最高;增殖过程中内源GA_3含量最高,IAA含量次之,ABA和ZR含量较低,4种内源激素增殖后含量均高于增殖前,GA_3/ZR、GA_3/ABA和IAA/ZR值波动幅度较大,IAA/ABA和ABA/ZR值波动幅度较小;IBA浓度和遮光天数均对‘紫琦’紫薇生根影响显著,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6 mg·L~(-1) IBA并遮光5 d,生根率最高为94.0%,且植株生长健壮;炼苗后将组培苗移栽到泥炭土∶珍珠岩为2∶1的基质上,成活率高达96%。【结论】HgCl_2处理时间为10 min时消毒效果最好,DKW培养基更合适‘紫琦’紫薇继代增殖,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KW+1.0 mg·L~(-1) 6-BA+0.2 mg·L~(-1) NAA,高浓度内源IAA和GA_3有利于‘紫琦’紫薇组培苗增殖分化,GA_3/ZR、GA_3/ABA和IAA/ZR值在增殖过程中起主要调控作用,生根诱导时添加0.6 mg·L~(-1)的IBA并遮光5 d,生根率最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娜 周如军 傅俊范 方哲
对紫草白霉病病原菌——紫草柱隔孢(Ramularia lithospermi Petr.)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紫草叶煎汁+PDA培养基为最适;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25℃;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min;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明显,蛋白胨为最适;病菌菌丝在pH值3~11范围均可生长,以pH 5~6为最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30℃,最适20℃;碳源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氮源除蛋白胨外均使萌发率下降;病菌分生孢子在pH值2~11范围内均可萌发,pH值4~5为最适;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6℃,10min。
关键词:
紫草白霉病 紫草柱隔孢 生物学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冬云 杨芳 石岭 刘同祥 张宗申
为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促进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生长和紫杉醇的积累,以东北矮紫杉幼茎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分析不同种类和水平植物生长调节剂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和紫杉醇含量。结果表明,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在24 d的培养过程中基本呈"S"型;细胞生长对数期,紫杉醇积累下降或上升缓慢,进入生长稳定期,紫杉醇的含量达到最高值。适宜浓度的2,4-D和NAA均能促进东北矮紫杉细胞的生长,以1.5 mg/L 2,4-D组合最有利于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的增值;6-BA组合有利于紫杉醇积累,其平均含量在100μg.g-1之上。因此,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东北矮紫杉愈伤组织生长及紫杉醇的积累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东北矮紫杉 愈伤组织 紫杉醇 激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程贻 殷晶晶 邹爱兰 戚金亮 杨永华
以硬紫草细胞为材料,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由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芯片技术筛选获得的在黑暗条件下优先表达的LeEXT-1基因的全长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为1 077 bp,编码1个含247个氨基酸的蛋白,与编码伸展蛋白(extensin)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当紫草细胞从B5培养基转到M9培养基时,LeEXT-1基因在2 h内被快速诱导表达,随后又逐渐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向云 尹钧 余桂荣 宋丽
以1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1和分化前的干燥处理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其中最高的为郑新992(71 9%);在愈伤组织诱导、继代以及分化培养的MS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10mg/L有利于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同时对促进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分化也有显著影响;在转入分化培养基前对愈伤组织进行干燥处理(12h)可有效提高其分化频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林 陈青华 陈俊愉
该试验以腋芽和胚为外植体,进行了梅花愈伤组织的长期培养及其细胞学的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成年母株腋芽外植体启动培养的愈伤率和发芽率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培养基之间稍有差异,3#梅花品种和MS+NAA2.0+BA1.0+ZT2.0mg·L-1培养基较高.胚在MS+GA10.0培养基上发芽率高,并形成正常无根苗.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光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水解酪蛋白(CH)既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增殖,也延长了愈伤组织的寿命.梅花愈伤组织在第四代达到生长高峰,附加CH之后在第七代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一代之内第四周生长最快.多次继代培养的结果还表明,MS+NAA5.0+KT1.0+CH1000有利...
关键词:
梅花,愈伤组织,离体培养,细胞学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源 陈耀锋 李春莲 余玲 任慧莉 李映梅
以克新12号、克新13号、东农303和早大白4种马铃薯试管苗茎段为材料,研究各品种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克新13号和克新12号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1 mg/L 2,4-D;东农303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早大白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6-BA+0.5 mg/L 2,4-D。用上述最适诱导培养基培养,各品种的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0%,100%,100%和90%。克新13号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军 智旭丹 杨波
以6个柱花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柱花草愈伤组织的诱导、芽和根的分化等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外值体和培养基对柱花草组织培养的影响较大.愈伤组织的诱导,6个品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的外值体却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其中真叶的出愈率最高;芽和根的分化,真叶的分化系数、生根率和生根系数最高,最佳芽和根的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1.0 mg/L NAA+4.0 mg/L KT,1/2MS+1.0 mg/L NAA+0.5 mg/L KT.
关键词:
柱花草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尚堃 仝瑞霞 翟宝黔 李留振
以博爱八月黄柿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期、消毒时间、消毒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的萌芽率最高分别为70%、50%、30%,休眠芽(休眠期外植体)的萌芽率最高,且增殖能力强,12月6日前后为最佳取材时期,以休眠芽、萌动芽为外植体可建立初代培养,而梢尖不易建立初代培养.0.1%HgCl2对生长前期外植体消毒5min的效果最好,其污染率、褐化率较低,成活率最高;0.1%HgCl2对萌动期外植体消毒10min的效果较好,其污染率虽高,但褐变率最低,成活率也最高;比较消毒剂NaClO和HgCl2,0.1%HgCl2处理休眠期外植体15min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慕莹 赵晓燕 景丹龙 宋涵 陆海 刘頔
为了研究端粒酶在植物细胞分裂中的作用,探讨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分裂能力的相关性,本研究以银杏为材料,通过改良的TRAP法分别测定了银杏不同组织器官(种胚、叶片、小孢子、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研究发现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同时以银杏的成熟种胚为材料,采用培养基MS+1.0 mgL6-BA+2.0 mgL NAA诱导出银杏的愈伤组织并采用培养基MS+1.0 mgL 6-BA+2.0 mgL NAA+0.3 mgL 2,4-D+0.2%活性炭进行继代,检测不同代银杏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发现不同代愈伤组织均具有较高端粒酶活性。初代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较高,但愈伤组织...
关键词:
银杏 愈伤组织诱导 组织培养 端粒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