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0)
2023(9188)
2022(8274)
2021(7856)
2020(6544)
2019(15230)
2018(15247)
2017(29618)
2016(16219)
2015(18307)
2014(18236)
2013(18067)
2012(16368)
2011(14694)
2010(14385)
2009(12928)
2008(12356)
2007(10452)
2006(8971)
2005(7558)
作者
(47240)
(39113)
(38802)
(36769)
(24844)
(18683)
(17566)
(15485)
(14849)
(13752)
(13456)
(12977)
(12266)
(12183)
(12041)
(11816)
(11731)
(11683)
(11005)
(10925)
(9786)
(9457)
(9366)
(8785)
(8777)
(8648)
(8600)
(8519)
(7816)
(7756)
学科
(62791)
经济(62727)
管理(45831)
(44172)
(36481)
企业(36481)
方法(31867)
数学(27758)
数学方法(27458)
(16840)
中国(14799)
(14570)
(14517)
业经(14092)
地方(12748)
农业(11397)
理论(10776)
(10739)
贸易(10735)
(10611)
(10412)
环境(10292)
技术(10291)
(9582)
财务(9524)
财务管理(9510)
(9377)
企业财务(8998)
(8952)
教育(8733)
机构
大学(227998)
学院(226244)
管理(94195)
(85933)
经济(84004)
理学(82864)
理学院(81972)
管理学(80575)
管理学院(80195)
研究(73723)
中国(52471)
科学(48578)
(48566)
(38349)
业大(37163)
(36862)
(36708)
研究所(34195)
中心(33058)
(30962)
财经(30559)
北京(30345)
农业(30284)
(29573)
师范(29262)
(27863)
(26940)
(25570)
经济学(24605)
经济管理(24166)
基金
项目(164534)
科学(128612)
基金(118990)
研究(118897)
(104400)
国家(103556)
科学基金(88752)
社会(72846)
社会科(68973)
社会科学(68953)
(64579)
基金项目(64227)
自然(59595)
自然科(58176)
自然科学(58165)
自然科学基金(57102)
(54534)
教育(53812)
资助(48957)
编号(48762)
成果(38447)
重点(36416)
(35686)
(34743)
(34326)
课题(32795)
创新(31952)
科研(31754)
大学(30421)
教育部(30280)
期刊
(88699)
经济(88699)
研究(63206)
学报(38436)
中国(37360)
科学(34997)
(34171)
管理(32905)
大学(28565)
学学(26947)
(25653)
农业(24635)
教育(24277)
技术(19575)
业经(14933)
(14672)
金融(14672)
财经(13755)
经济研究(13745)
图书(13166)
(12707)
理论(12150)
科技(12118)
问题(11617)
(11569)
实践(11456)
(11456)
技术经济(11239)
(10463)
现代(10408)
共检索到310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磊  陈立波  李志勇  范洁茹  赵海霞  
对3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不同秋眠级别的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构成因子以及构成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植株高度与节间长和再生速度达显著相关(P<0.05);生物量与植株高度和再生速度达显著相关(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博  张攀  王卫栋  孙伟泽  呼天明  
【目的】研究了关中地区8个紫花苜蓿品种连续8年的生产性能及其利用年限,旨在筛选出适合关中地区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方法】2002-2009年,以8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鲜干比、茎叶比和产量等进行了测定,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各苜蓿品种的适应性,并对其在关中地区的最佳利用年限进行了分析。【结果】平均株高较高的品种是维多利亚和中苜1号,分别为71.67和70.89cm;鲜干比较低的品种有放牧者、德宝和维多利亚;茎叶比较高的品种是三得利和关中;不同年份各个苜蓿品种平均产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平均产量较高的品种分别是放牧者、中苜1号和三得利,分别比当地品种关中高48.19%,39.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小平  呼天明  杨培志  王栋  郑红梅  
在杨凌地区连续进行了3年对比试验,比较分析了国内外22个紫花苜蓿(Medirago sativa L.)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国外苜蓿在关中地区普遍生长良好,生产性能一般优于地方品种;供试22个苜蓿品种中,以三得利生产性能最好,其次是爱菲尼特、放牧者、全能、维多利亚,这些品种在关中地区值得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洋  崔国文  尹航  杨柳  张亚玲  闫得朋  巩林  
以种植第2年的东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Dongnong No.1’)为试验材料,肥料采用自主研发的苜蓿专用复合肥(专利号:201810193040.0)。以年施肥量(225、300、375、450、525和600 kg·hm~(-2))和施肥时期(返青期,第1次刈割后,第2次刈割后)两个因素进行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8个不同的施肥方案,以不施肥作为对照,探讨施肥时期和施肥量对苜蓿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期、不同施肥量均能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其中,返青期一次性施肥525 kg·hm~(-2),年干草产量达到最高,为12.15 t·hm~(-2),比不施肥对照增产38.54%,比第1次和第2次刈割后施同样肥量处理分别高12.50%和18.42%,比返青期一次性施225和600 kg·hm~(-2)处理分别高25.65%和5.29%。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在返青期施肥450 kg·hm~(-2)时达到最高,为23.54%,比不施肥对照提高14.83%。研究结果为寒地黑土农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龙会英   张德  
在云南省干热河谷区,以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方差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品种(系)的一级分枝数和水分有明显差异。所有参试材料在2018年和2020年每年可刈割8次,2019年为9次。6号苜蓿品种‘南苜701-特克拉’的年均干草产量最高,达到29 589.96 kg·hm~(-2),显著高于5号‘四季旺’和8号‘德钦’(P <0.05)。在2018年,8个苜蓿品种(系)产量在4个季度中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第3季度>第2季度>第4季度>第1季度。所有供试材料的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全钙、无氮浸出物差异均不显著(P> 0.05)。8号品种‘德钦’的粗蛋白含量(21.43%)、粗灰分(10.16%)和全磷含量(0.25%)均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18.36%)。经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热引41号紫花苜蓿’‘德钦’‘多叶’和‘WL525HQ’”的综合表现较好,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玮  王成章  杨雨鑫  廉红霞  李新慧  
试验研究了国内外 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 ,国外苜蓿品种在我国河南地区普遍生长良好 ,生产性能一般优于我国地方品种 ,在 10个苜蓿品种中 ,以 78的生产性能最好 ,其次是赛特、意大利苜蓿、MHA1、内蒙古苜蓿和 78- 1,这些品种可以在我国河南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路  贾志宽  韩清芳  刘玉华  
 比较了引进美国的15个紫花苜蓿品种和新疆大叶苜蓿的生长特性、产草量、营养价值、产出能量、经济效益等的差异。结果表明,15个引进品种中有10个品种的各个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其中牧歌401、巨人201的生长势、再生性能强;鲜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产能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值得大面积推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甘霖  蒋朝  刘彩凤  庞晓攀  刘慧霞  
灌溉和磷添加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草地稳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磷添加量(0、64、127和191 mg·kg~(-1))和灌溉量(40%~45%、60%~65%和80%~85%土壤饱和含水量)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叶片数、茎粗、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以期证实灌溉和磷添加互作时是否存在最佳理论组合。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增大,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均呈增加趋势,茎粗及其第1茬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第2茬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呈先增大后相对稳定趋势;而其磷肥农学效率则随灌溉量增加呈先相对稳定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磷添加量增加,紫花苜蓿的株高、叶片数、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呈增加趋势,分枝数和茎粗先增加后降低;而其磷肥农学效率呈先增大后相对稳定趋势。灌溉与磷添加互作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第1茬和第2茬的株高、分枝数、茎粗、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德明  张少平  耿小丽  张榕  刘乾  
为了确定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半干旱地区生产性能的大小和营养价值的高低,在兰州国家区域试验站,连续两年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分析,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理论综合评价分析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含水量、无氮浸出物、钙、磷含量8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苜蓿在不同茬次时株高和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内随着收割茬数的增加,株高和干草产量不断减小,中苜3号、甘农3号、甘农5号、中苜5号和康赛的植株较高,甘农5号、甘农3号和阿迪娜的干草产量较高;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营养品质也存在差异,其中甘农5号、中苜3号最优,甘农3号、中苜5号、康赛次之。从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甘农5号、中苜3号、甘农3号、中苜5号和康赛生产性能优异、营养价值高,综合性状突出,可以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雨鑫  王成章  廉红霞  张春梅  胡喜峰  
选择健康 35周龄新罗曼商品代蛋鸡 76 8只 ,采用 2× 4因子试验设计方法 ,分别在饲粮中添加 0 %、3%、5 %、7%的苜蓿草粉和 1.6 %和 2 .4 %的油脂 ,试验期 6 0d ,观测紫花苜蓿草粉和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黄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 :(1)添加苜蓿草粉和油脂后 ,对产蛋率、采食量、蛋重、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从添加草粉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看 ,饲粮中以添加 5 %草粉最为适宜。 (2 )添加苜蓿草粉和油脂后 ,蛋形指数、蛋黄指数、蛋壳相对重均无显著差异 ,但蛋壳厚度、哈夫单位有较大增加 ;添加苜蓿草粉对产蛋鸡蛋品质的影响优于油脂。 (3)添加苜蓿草粉组的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艳梅  张前兵  苗晓茸  刘俊英  于磊  马春晖  
【目的】解磷细菌(PSB)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探讨PSB和AMF对苜蓿生长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明确PSB与AMF的相互作用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机制,以期为紫花苜蓿人工栽培及其高效复合型微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用4株菌,分别为具有高效解磷能力的巨大芽孢杆菌(Bm)和枯草芽孢杆菌(Bs),以及能与苜蓿根系共生的摩西管柄囊霉(Fm)和幼套球囊霉(Ge),并将这两类菌双接种,分别为BmBs、BmFm、BmGe、BsFm、BsGe、FmGe,以加灭活菌为对照(CK),共计11个处理。测定接菌处理后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株高、茎粗、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苜蓿植株磷含量、主根长、地下生物量、土壤pH、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评价单接种菌和双接种菌对苜蓿的应用效果。【结果】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株高、茎粗、粗蛋白含量、植株磷含量、主根长、地下生物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均为接菌处理显著高于CK(P<0.05),土壤pH、全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与CK相比,苜蓿地下生物量、株高和茎粗在单施解磷细菌Bm和Bs处理下分别增加了18.57%—24.49%、8.59%—21.33%和3.86%—9.54%,在单施丛枝菌根真菌Fm和Ge处理下分别增加了9.15%—27.35%、2.51%—18.60%和4.59—8.58%,双接种BmBs、BmFm、BmGe、BsFm、BsGe、FmGe处理下分别增加了7.66%—41.62%、7.44%—34.56%和5.58%—26.61%。单施Fm和Ge处理苜蓿的主根长均显著大于单施Bm和Bs处理(P0.05);双接菌处理中,FmGe处理苜蓿的主根长最长,且显著大于其他施菌处理(P0.05),地下生物量与苜蓿磷呈正相关不显著(P>0.05),与土壤全磷呈负相关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指标之间均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对苜蓿生产性能影响较大的接菌处理前3位排序为BmFm、BmGe和FmGe处理。【结论】PSB和AMF同时接种,对苜蓿植株生长发育和磷营养促生效果优于单一接种PSB或AMF,其促进作用的大小与PSB和AMF的种类有关。从紫花苜蓿生长状况、植株的磷营养及地下生物量指标综合考虑,解磷细菌巨大芽孢杆菌(Bm)与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管柄囊霉(Fm)同时接种(即BmFm处理),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和磷营养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次是BmGe处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滕泽  张永亮  张玉霞  于铁峰  陈卫东  孙昊  刘欢  唐玉婷  
以紫花苜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间行(A_1和交叉(A_2)混播两种方式建植草地并确定8个紫花苜蓿种群密度(5、15、25、35、45、55、65和75株·m~(-2),分别记为B_1、B_2、B_3、B_4、B_5、B_6、B_7和B_8)混播为对象,通过测定全年及各茬次产量及头茬禾草生长特性、光合特性,研究混播方式和紫花苜蓿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生长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科尔沁沙地混播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交叉混播禾草产量、生长特性、水分利用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间行混播(P<0.05),间行混播1茬、全年苜蓿、禾豆产量、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显著高于交叉混播(P<0.05)。B_1和B_3全年禾草产量显著高于B_4~B_8(P<0.05),B_6全年紫花苜蓿及禾-豆产量显著高于B_1、B_2和B_3(P<0.05)。B_3处理禾草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高。综上所述,在科尔沁沙地无芒雀麦草地上交叉混播紫花苜蓿15~25株·m~(-2),混播群落稳定性较好,间行混播紫花苜蓿45~55株·m~(-2)全年禾豆总产量较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晓霞  秘一先  陈宏亮  张龙  闫雅  屈海龙  郎凤红  
为筛选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于2017–2019年对北美引进的1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测定其在初花期的株高、单株分枝数、干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巨人407年平均干草产量最高,为16.68 t·hm-2;4020MF、BR4010、巨能7、55V12生产性能较强,3年平均产草量为16.47~16.63 t·hm~(-2);54V09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52%;WL316HQ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35.12%和28.85%。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020MF、皇冠、WL363HQ、BR4010等品种综合表现优异,具有引种和推广价值。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艳昆  王佳文  王静  张伟燕  付晶  王洪芳  武守朝  肖宇  
为筛选出适合沧州盐碱地种植及营养价值高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以1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4年(2018-2021年)观测其茎叶比、株高和干草产量,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分析9个营养性状指标。结果表明:‘WL363HQ’的叶量丰富,茎叶比最低;‘WL298HQ’的株高平均值最大,但与‘MF4020’‘中苜3号’和‘耐盐之星’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中苜3号’干草产量最高,4年平均值为14 092.65 kg·hm~(-2),粗蛋白、粗灰分、磷和干物质体外30h消化率在参试品种中也最高,分别为26.57%、10.43%、0.44%和81.98%;‘康赛’的粗脂肪和钙含量最高,分别为2.33%和1.96%,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27.93%和33.20%;‘耐盐之星’的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体外30 h消化率最高,为24.46%。‘MF4020’各项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苜3号’‘康赛’和‘MF4020’表现优异,适宜在河北沧州盐碱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梦雨   王斌   王腾飞   兰剑  
为探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co sativa)种子田高效生产的最佳播种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种量(S_1:1.2 kg·hm~(-2),S_2:1.8 kg·hm~(-2),S_3:2.4 kg·hm~(-2),S_4:3.0 kg·hm~(-2),S_5:3.6 kg·hm~(-2))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和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紫花苜蓿株高、一级分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结荚数、单位面积生殖枝条、每荚种子数、千粒重、实际种子产量和表现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生殖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每荚种子数及千粒重均在S_4播量下达到最高,分别为177.09、23.35、12.56、6.16和1.88 g;株高和每花序小花数在S_2播量下达到最大,分别为87.81 cm和18.18;以上指标均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均在S_4处理下最大,分别为5 993.39和630.68 kg·hm~(-2),较S_1处理提高了180.25%和38.41%。相关性分析表明,每生殖枝花序数与每花序小花数和种子产量间均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主成分分析显示,每生殖枝花序数和实际种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每荚种子数次之,株高的贡献率最小,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为S_4> S_3> S_2> S_5> S_1。建议在宁夏半干旱区紫花苜蓿种子田生产的最佳播种量为3.0 kg·h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