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9)
- 2023(7282)
- 2022(6302)
- 2021(5597)
- 2020(4958)
- 2019(11641)
- 2018(11522)
- 2017(21963)
- 2016(12379)
- 2015(14241)
- 2014(14348)
- 2013(14563)
- 2012(13999)
- 2011(12910)
- 2010(12939)
- 2009(12252)
- 2008(12377)
- 2007(11482)
- 2006(9798)
- 2005(8843)
- 学科
- 济(52767)
- 经济(52711)
- 管理(32568)
- 业(31114)
- 方法(26352)
- 企(24228)
- 企业(24228)
- 数学(23497)
- 数学方法(23243)
- 学(15415)
- 农(14830)
- 中国(12912)
- 财(12833)
- 地方(10341)
- 贸(10043)
- 贸易(10041)
- 业经(9742)
- 易(9738)
- 农业(9734)
- 环境(9722)
- 制(9136)
- 和(8710)
- 融(7753)
- 金融(7748)
- 银(7725)
- 银行(7677)
- 务(7556)
- 财务(7541)
- 财务管理(7514)
- 理论(7441)
- 机构
- 大学(191103)
- 学院(188603)
- 济(74260)
- 经济(72627)
- 研究(70350)
- 管理(65830)
- 理学(56595)
- 理学院(55873)
- 管理学(54580)
- 管理学院(54269)
- 中国(51083)
- 科学(49001)
- 农(46956)
- 京(41286)
- 所(39419)
- 农业(38087)
- 研究所(36328)
- 业大(36208)
- 财(32809)
- 中心(31887)
- 江(29604)
- 财经(26060)
- 北京(25905)
- 院(24456)
- 农业大学(24424)
- 范(24132)
- 师范(23693)
- 省(23625)
- 经(23551)
- 经济学(23261)
- 基金
- 项目(126859)
- 科学(96430)
- 基金(90354)
- 研究(83828)
- 家(82570)
- 国家(81911)
- 科学基金(66775)
- 省(51096)
- 社会(50459)
- 基金项目(47641)
- 社会科(47592)
- 社会科学(47571)
- 自然(46416)
- 自然科(45295)
- 自然科学(45272)
- 自然科学基金(44450)
- 划(43799)
- 教育(38480)
- 资助(38110)
- 编号(32570)
- 重点(29554)
- 发(27906)
- 计划(27405)
- 部(27342)
- 成果(26942)
- 创(25814)
- 科研(25700)
- 科技(25020)
- 创新(24346)
- 课题(23501)
共检索到277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元射 舒田 毛景欣 陈敏
为渝紫薯7号品种后续的遗传转化及其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对其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进行同源性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渝紫薯7号中克隆到F3H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U144881),序列全长为1280 bp,包括5’端UTR+一个编码368个氨基酸残基的编码区+3’端UTR+poly A尾巴;F3H基因蛋白具有结合酮戊二酸的RXS基序ARG287-SER285和结合亚铁离子的保守氨基酸HiS219、ApS221和HiS277,结构域位于蛋白的核心(FE2+被包埋在酶的中心);在GEN bANk中,渝紫薯7号F3H的序列与圆叶牵牛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朝阳 周友凤 龚一富 金思 王何瑜 赵群芬
【目的】从紫色马铃薯中克隆CHS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组织表达水平以及诱导剂处理后基因的表达与花青素含量积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紫色马铃薯CHS的cDNA全长序列,通过在线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半定量RT-PCR检测StCHS在紫色马铃薯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以及蔗糖和赤霉素处理后StCHS的表达。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紫色马铃薯花青素含量。【结果】克隆获得紫色马铃薯CHS的cDNA全长1 490 bp,包含1 170 bp的ORF,该基因编码389个氨基酸。推测StCHS蛋白含有Cys164、Phe215、His303和Asn3364个活性位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钰 王荣富 何国浩
对根据紫花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NBS区域的保守序列等设计的16对简并引物进行优化,筛选出6对简并引物,以甘薯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甘薯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结果克隆出342个不同的甘薯RGA,这342个甘薯RGA和已知的抗病基因L6、N、RGC1等具有高度同源性(Evalue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中 彭德良 高必达 何琪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了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cDNA Dd-ace-1.该cDNA序列5′端存在反式剪接引导序列SL1,全长2196bp,包含1个1908bp的开放阅读框(GenBank登录号EF583059);在推导出的635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中,N端的前24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随后的611个氨基酸残基是成熟的乙酰胆碱酯酶序列,其预测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144.12.在一级结构中,形成催化活性中心的3个氨基酸残基(Ser223、Glu360和His483)、胆碱结合位点Trp(106)以及在亚基内形成二硫键的6个半胱氨酸完全保守;...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秉国 何炜毅 申艳红 蒋际谋 陈晓静 陈伟 吕柳新
从龙眼子叶胚中分离得到一个大量表达的表达序列标签(EST),该EST编码序列与金鱼草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的同源性为84%,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龙眼GAPDH基因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龙眼GAPDH基因的cDNA全长为1395 bp,包括一个长1008 bp、编码336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ORF),5′端非编码区(UTR)长71 bp,3′-UTR长316 bp.龙眼GAPD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葡萄、小果野蕉、拟南芥、银杏等GAPDH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高达85%以上,该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FJ69401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易乐飞 刘楚吾 王萍 周向红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 system,UPS)是真核生物重要的翻译后修饰系统,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反应,同时也参与了蛋白质的质量控制和细胞的稳态维持,因此研究条斑紫菜UPS有助于阐明条斑紫菜在逆境胁迫下通过UPS降解异常蛋白和调节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E2)是UPS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电子克隆结果指导RT-PCR实验,成功克隆了条斑紫菜泛素结合酶基因(PyE2)的c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FJ232910)。该cDNA序列含有长444 nt的完整ORF,编码蛋白(Py...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泛素结合酶 克隆 生物信息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翟国会 阮小蕾 吴丽婷 谭小勇 李华平
【目的】克隆植物中主要的防卫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为该基因功能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芭蕉科植物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据其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通过RACE法从野生指天蕉中克隆得到一个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全长cDNA——glu。【结果】glu全长为1 114 bp,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其它来源的β-1,3-葡聚糖酶蛋白序列的相似性为54%—71%。其中,与芭蕉科植物Grand Nain的β-1,3-葡聚糖酶蛋白序列的相似性最高(71%)。【结论】在芭蕉类作物中克隆了一个新的β-1,3-葡聚糖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并应用于作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平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宏 都栩 王晓黎 黄静玮
【目的】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鲜食型和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品种。【方法】于2009-2014年,陆续引进23个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结果】鲜食型品种以蒸煮食味优、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为主要筛选指标,‘渝紫263、‘南紫薯008’和‘南紫薯014’的食味评分分列前3位,干物率27.52%31.34%,淀粉17.20%22.17%,可溶性糖6.75%10.38%,产量22 59725 312 kg/hm2。
关键词:
紫色甘薯 品质 花青素 产量 川中丘陵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边小峰 谢一芝 郭小丁 贾赵东 马佩勇
为了提高甘薯的抗逆能力,通过RACE的方法克隆到一个含有AP2结构域的ERF家族基因,该家族基因在植物逆境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该基因c DNA全长1 025 bp,编码区为669 bp,编码223个氨基酸,该基因在甘薯中未曾报道,将其命名为Ib ERF3。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Ib ERF3在茄目类作物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通过定量PCR研究发现,Ib ERF3在甘薯根、叶中都有表达,且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同时研究发现,在干旱、盐胁迫处理后Ib ERF3在根和叶片中表达量都显著上升。在用植物激素ABA处理后,Ib ERF3的表达量逐渐上升并在24 h时达到最大。因此,推测Ib ERF3在甘薯抗逆途...
关键词:
甘薯 ERF 基因克隆 表达 非生物逆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宏 陈海涛 宋健 赵平 刘小烛 丁勇
应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和RT-PCR技术首次从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中克隆了全长1 570 bP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Vd GaPdH1,其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由3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Vd GaPdH1。Vd GaPdH1理论相对分子量为36.57 k d,等电点为7.06,负电荷残基(asP+Glu)总数为42个,正电荷残基(aRG+lys)总数为42个,不稳定系数为23.27,属稳定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主要由随机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等构件组成。Vd GaPdH1为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的亲水性蛋白质,推测其为nad+-GaPdH的新成员,与已知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慧荣 赵萍萍 冯杰 王迎春 郑琳琳
黄烷酮-3-羟基转移酶(F3H)是植物黄酮合成途径上游的一个关键酶,它催化黄烷酮C3位羟化,形成二氢黄酮醇。构建长叶红砂Rt F3H3基因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Rt F3H3基因功能奠定基础。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长叶红砂F3H3(Rt F3H3,GenBank登录号LC055546)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1 014 bp,编码338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量为38.46 k Da,理论等电点为5.7。通过定量RT-PCR研究发现,Rt F3H3在茎中表达量较高,在根和叶中表达量较低。不同程度Na Cl(100,300,500 mmol/L)和不同时间UV(1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维 李强 张允刚 王欣 后猛 马代夫
研究‘徐紫薯3号’生长时期的性状变化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探明生物产量动态变化规律,有利于通过栽培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花青素含量。本文对‘徐紫薯3号’在6个时期的田间性状、品质性状以及生物产量进行系统测定,对该品种的主要性状与产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徐紫薯3号’主要性状除花青素含量外,最盛时期一般出现在90 d以后,其中地上部干率(叶柄干率、叶片干率和茎干率)之间,以及与还原糖含量、单株薯块重两两之间都表现出显著甚至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徐紫薯3号’栽插后90 d内的同化产物分配于茎叶较多,分配于块根较少,而在90 d以后虽然光合能力和净同化率逐渐下降,但分配于块根的同化产物迅速上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程贻 殷晶晶 邹爱兰 戚金亮 杨永华
以硬紫草细胞为材料,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由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芯片技术筛选获得的在黑暗条件下优先表达的LeEXT-1基因的全长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为1 077 bp,编码1个含247个氨基酸的蛋白,与编码伸展蛋白(extensin)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当紫草细胞从B5培养基转到M9培养基时,LeEXT-1基因在2 h内被快速诱导表达,随后又逐渐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意 刘泓江 陈培茹 杨新笋 雷剑 王连军 柴沙沙 靳晓杰 杨圆圆 程贤亮 焦春海 张文英
为探究IbWRKY7基因在甘薯响应蔓割病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以高抗蔓割病品种‘鄂薯11’为供试材料,克隆到1个新的WRKY家族基因IbWRKY7,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鄂薯11’和蔓割病敏感品种‘栗子香’在蔓割病病原菌侵染后IbWRKY7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bWRKY7的CDS序列全长为945bp,编码314个氨基酸;推测其编码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蛋白分子质量为33.92kU,pI 9.82,含有1个WRKY七肽保守序列和1个C2HC型锌指结构。IbWRKY7基因上游2 000bp的启动子区域内存在多种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如植物激素应答元件Myb、胁迫响应元件MYC和MYB等。多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IbWRKY7蛋白与日本牵牛花InWRKY7和三裂叶薯ItWRKY7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IbWRKY7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蔓割病病原菌侵染0h相比,侵染2、4、12、24、48、72、96和120h后,‘鄂薯11’的IbWRKY7基因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